以科学武装头脑以人文养护心灵从人文视角谈老干部基本素养课件_第1页
以科学武装头脑以人文养护心灵从人文视角谈老干部基本素养课件_第2页
以科学武装头脑以人文养护心灵从人文视角谈老干部基本素养课件_第3页
以科学武装头脑以人文养护心灵从人文视角谈老干部基本素养课件_第4页
以科学武装头脑以人文养护心灵从人文视角谈老干部基本素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科学武装头脑 以人文养护心灵 从人文视角 谈 老干部基本素养上海开放大学 王伯军 以科学武装头脑以人文养护心灵感恩组织接纳现实在爱的怀抱里鱼和水的故事 鱼对水说:“我哭了,可是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对鱼说:“你哭了,我可以看见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鱼很纳闷,为什么自己总在水里,怎么游都游不出水的包围,虽然水让她那么轻松自在,但总归单调了些,透过水面看外面都是新鲜。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鱼的思绪不再安静。 水啊,水啊,为什么在你的怀抱里我无法触摸到精彩,我多想远离你的包围,去那另外的天地啊!我是一条美丽的鱼,不该如此寂寞。鱼的渴望深深刺痛水的心

2、。水的付出是永恒而且不求回报的,水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鱼。当水发现鱼不再需要他的胸膛,他感到了无名的恐慌。水清楚地知道鱼是离不开他的,但却无法让鱼明白这个道理! 鱼的喜悦日深一日,缩小的水域让她无比快乐,外面的世界越来越清晰,偶尔的呼吸困难被她视为兴奋的高点,她等待着,等待着在干涸的河床上,鱼做着最后的挣扎。 我们的组织就是水!而我们自己就是鱼!我对组织说:“感恩组织,因为是你培育了我。”组织对我说:“我很骄傲,因为组织有你的存在。”(王秦丰)感恩于党的培养当你走向社会时,在众多的求职者中,是一个单位的党组织选择了你,接纳了你;当你进入单位工作后,有比你先进入单位的,也有比你后进入单位的,总之有

3、一批人与你一样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是党组织发现了你,并开始培养你;当你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时,是党组织把你送到党校或其他院校进修深造;当你的能力阅历还不足以得到群众认同时,是党组织把你放到艰苦地区锻炼,摆在关键岗位培养,从而提高你的能力素质,使群众在实践中了解你、认同你。正是党组织的精心培养和呵护,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才能健康地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感恩于群众的信任 群众信任在一个领导干部成长进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许多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试想,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中,如果多数群众不信任你,你能被列为组织考察对象吗?还能被提拔任用吗?需要民主选举产生的干部,如果多数代表

4、不投你的票,你还能被任命吗?群众在信任我们的时候,不仅肯定了我们的成绩,而且宽容了我们的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领导干部肯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群众没有揪住不放,而是给予了理解和谅解。群众的胸怀是何等的博大!感恩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每一个领导干部在自己的成长进步过程中肯定有许多本人知道或不知道的人给予了帮助支持。当碰到工作难题时,是这些人的指导甚至是手把手地帮扶,使其解决了难题,赢得了群众信任;当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这些人指点迷津,使其顺利地走上人生的坦途;当遭遇误解的时候,是这些人站出来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使其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没有因误解而影响成长进步。这些帮

5、助支持过领导干部成长进步的人,有许多是默默无闻的,他们所提供的帮助支持是永远不会被人知道的。“六尺巷”佳话 张英(张文瑞,清代名臣,其子张廷玉,人称这对父子为“老宰相”、“小宰相”,老家桐城。)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退休综合症 退休综合症是指老年人由于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据统计,1/4的退休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离退休综合症;其行为举止明显不同于以往,给人的印象是离退休前后

6、判若两人。退休综合症的表现与特征 无力感:许多老人不愿离开工作岗位,认为自己还有工作能力,但是社会要新陈代谢,必须让位给年轻一代。面对“岁月不饶人”的现实,老年人常感无奈和无力。 无用感:在退休前,一些人事业有成,受人尊敬,掌声、喝彩、赞扬不断,一旦退休,一切化为乌有,由有用转为无用,如此反差,心理上便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 无助感:退休后,老年人离开了原有的社会圈子,社交范围狭窄了,朋友变少了,孤独感油然而生,要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往往使老年人感到不安、无助和无所适从。 无望感:无力感、无用感和无助感都容易导致退休后的老人产生无望感,对于未来感到失望甚至绝望。加上身体的逐渐老化,疾病的不断增多,有

7、的老年人简直觉得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油干灯尽了。 临床表现:坐卧不安,行为重复,往返犹豫不决,整日不知干什么好;有时还会出现强迫性定向行走。注意力不能集中,常做错事;性格变化明显,容易急躁和发脾气;对什么都不满意;多疑,当听到他人议论工作时常会烦躁不安,猜疑其有意刺激自己。平素颇有修养的当事者,有时候也会一反常态而不能客观地评价外界事物。大多数当事者失眠、多梦、心悸。 有心理学者曾对某市20位同一年从处级岗位上退下来的干部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这些退休时身体并无大碍的老年人,两年内竟有五位去世,还有六位重病缠身。退休综合症的防与治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2、发挥余热,重归社会3、善于学习,渴求

8、新知4、培养爱好,寄托精神5、扩大社交,排解寂寞6、生活自律,保健身体7、必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也说“老有所为” 魏艾民 (原海军政治学院政委,少将,“解放军报 ”2001年01月13日 第3版) 有的人把“老有所为”的范围定的很窄,甚至认为只有在原来职务的范围内继续发挥作用,才算“老有所为”,以致在有的地方出现这样的现象:单位召开工作会议,原来的领导人不请自到,坐下就发言,一讲两小时,在职的同志很为难,而他个人却认为这正是“老有所为”。这是一种误解。 退休了,在原来自己所从事过的业务上如果有条件继续发挥作用,自然并无不可。如原来在卫生战线担任过领导的同志,退休后,采取法律和制度所允许的方法,为

9、社会培养医务人员,受到广泛欢迎。这确实是“老有所为”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思想上要明确,退了,不能再参加原来从事的领导工作,并自觉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一位老革命家,说他离开领导岗位后,是“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不惹事”,表现了这位老同志的自尊,也免得给在职的同志招麻烦。而“不管事、不问事”,意在不干扰在职同志的工作。 其实,老年人一切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言行,都是“ 老有所为”的可贵表现。像带头遵纪守法,为后代讲民族美德和光荣传统,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应看作是“老有所为”。南宋的陆游高寿八十有五,晚年当然难以再干农活,但他有诗云:“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

10、,看好家中的鸡和猪,这不也是对家庭的一点贡献吗!有的老同志临终遗嘱,后事一切从简,将尸体献作医学解剖。这实际上是将“有为”贯穿到生命的终点。 退休十年的杂想(岩石) 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不服老:自信、自负、执着、痴心。总以为自己仍和年青一样的无所不能。做事顺利方面考虑的多,而风险却很少考虑。其实60岁以后大部分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老的表现:体力下降,记忆减退,思维局限,反应迟钝。出现事故的几率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减弱,已经不再适合做一些复杂、烦琐、责任重大、时空精确的工作,不然为什么规定要退休呢? 在我度夏的银滩海滨,有一对退休老人在海边买了房子,安度晚年,多美的事!但非要把正放暑假的孙女接来玩海。

11、不料孩子溺水身亡!美好的晚年成了噩梦,自己毁了自己的晚年。而那个夏天就发生了两起这样的事。 小区里几个老太太在负责照管孙辈时,常在一起唠家常,孩子们在周围玩耍,一派祥和,其乐融融。可该回家时一个三岁的男孩竟然找不到了。几年来渺无音信,这位奶奶的晚年生活可想而知了! 我们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力不从心的事越来越多,别去充英雄好汉,自找没趣,别轻易答应为别人做什么。少说 是 ,多说 不。有压力和负担的事情别去做,少为自己安排固定时间的固定任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点一点的去舍弃。一位网友说的好: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别操心“老天爷的事”。 我们老年人首先要把自

12、己的事情管好,少给社会和子女添麻烦也就是贡献了。执意去做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不但会误了事情,还会惹了麻烦甚致酿成事故。到不如逸养天年、养尊处优、装聋作哑、难得糊涂、自娱自乐。老年人可以有好多事情可做,比如:棋琴书画、吹拉弹唱、酌酒品茶、吟诗作赋、网上遨游、登高望远、旅游观光、美食烹饪.,自己经营好自己的丰富多采、舒心安逸的晚年生活吧!李岚清 2003年春天,李岚清从国务院副总理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早在退下来之前,他就给自己的退休生活做了规划,目的就是不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 至于退休后的生活如何安排,李岚清用“健身、健脑、读书、写字”8个字来概括。而且是在退休后的第二天,就进入了这样一个全新的日程

13、安排。说到健身健脑的好处,李老编了个顺口溜:“自己不受罪,家庭不受累,减少医药费,有益全社会。”接纳现实 改变自己放下自我直面老病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苏东坡 周有光(生于1906年1月13日)有一次,我去医院做检查,填一个表,我写了九十七岁,医生给我改成了七十九岁。不要生气,都是小事情,吃亏就吃亏,讲个笑话,刘少奇讲:“吃小亏,占大便宜。”我说:“我吃小亏,不占大便宜。”做人胸襟要宽,不生气,家庭里的许多事情都是一点点小事情。我的妹妹有一句名言:“我们家庭主妇遇到的都是小事情。”碰到许多困难胸襟宽大就无所谓。 到宁夏五七干校有一个好处,我原来

14、有失眠症,到了干校体力劳动,不用脑子,失眠症好了。回来以后,失眠症没有了,坏事情变成好事情。所以,我跟老伴都相信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祸福?”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不要失望。 在宁夏时,我和林汉达聊天。林汉达是研究语文用语,他主张词汇要口语化,把人家不容易懂的,改为容易懂的。我们谈到寡妇和遗孀的分别:穷人死了,老婆叫寡妇;有钱人、名人死了,老婆叫遗孀。林汉达后来生病死了。 我去看白菜,要服从造反派的领导,宁夏没有白菜,都是卡车运来的。白菜非常好,容易烂,要赶快交给厨房吃。好的都不吃,吃的都是坏的。我发现一个白菜原理:坏的才吃,好的不吃;不坏不吃,坏完吃完。从头到尾吃的都是坏白菜。 我们见到大雁下

15、大便,这是一个有趣味的事情。林彪死了,通知我们第二天清早5点钟要开会,每人带一个小凳子,坐在空地上面,开会没有大会堂的。我一看天气好,到中午一定很热,开会都是大半天,我就戴了一个大草帽。大概九十点钟的时候,大雁来了,不得了,铺天盖地,到了头上,大雁纪律性好得不得了,领头大雁一声怪叫,大雁们下大便。我戴了大帽子,身上只有一点点大便,许多人身上都是大便,洗都不好洗。那天戴帽子的人不多,因为清早有一点点云,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戴帽子。他们说,这种情况大概一万年才遇到一次。这是一生当中非常有趣的遭遇。 老年十忌(季羡林) 忌,就是禁忌,指不应该做的事情。人的一生,都有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共性。老年是人

16、生的一个阶段,有一些独特的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特性,老年禁忌不一定有十个。我因受传统的“十全大补”、“某某十景”之类的“十”字迷的影响,姑先定为十个。将来或多或少,现在还说不准。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一忌:说话太多 大学有一位老教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虽年逾耄耋,而思维敏锐,说话极有条理。不足之处是:一旦开口,就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又如开了闸,再也关不住,水不断涌出。在那个大学里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学校召开的会上,某老一开口发言,有的人就退席回家吃饭,饭后再回到会场,某老谈兴正浓。据说有一次博士生答辩会,规定开会时间为两个半小时,某老参加,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这个会会是什么结果,答辩委员会的

17、主席会有什么想法和措施,他会怎样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概可想见了。二忌:倚老卖老 人一老,经验丰富,识多见广。他们的经验,有时会对个人甚至对国家是有些用处的。但是,这种用处是必须经过事实证明的,自己一厢情愿地认为有用处,是不会取信于人的。一个人,老年人当然也包括在里面,最不喜欢别人瞧不起他。一感觉到自己受了怠慢,心里便不是滋味,甚至怒从心头起,拂袖而去。有时闹得双方都不愉快,甚至结下怨仇。这是完全要不得的。一个人受不受人尊敬,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值得别人尊敬的地方。在这里,摆架子,倚老卖老,都是枉然的。三忌:思想僵化 人一老,在生理上必然会老化;在心理上或思想上,就会僵化。此事理之所必然,不足为怪

18、。要举典型,有鲁迅的九斤老太在。 我已届九旬高龄,古今中外的文人能活到这个年龄者只占极少数。我不是九斤老太一党,我不但不认为“一代不如一代”,而且确信“雏凤清于老凤声”。可是最近几年来,一批“新人类”或“新新人类”脱颖而出,他们好像是一批外星人,他们的思想和举止令我迷惑不解,惶恐不安。这算不算是自然的思想僵化呢?四忌:不服老 一九九五年,当时我已经达到了八十四岁高龄。一天早晨,我照例四点半起床,到东边那一单元书房中去写作。不知是谁把门从外面锁上了,里面开不开。我大为吃惊,回头看到封了顶的阳台上有一扇玻璃窗可以打开。我于是不假思索,立即开窗跳出,从窗口到地面约有一米八高。我一堕地就跌了一个大马趴

19、,脚后跟有点痛。第三天,到校医院去检查,左脚跟有点破裂。我这样的不服老,是昏聩糊涂的不服老,是绝对要不得的。在战略上要不服老,在战术上要服老。五忌:无所事事 知识分子行当不同,身体条件也不相同。是否能做到老有所为,完全取决于自己,不取决于政府。 我在南北几个大学中都听到了有关“散步教授”的说法,就是一个退休教授天天在校园里溜达,成了全校著名的人物。我没同“散步教授”谈过话,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想的。估计他们也不会很舒服。锻炼身体,未可厚非。但是,整天这样“锻炼”,不也太乏味太单调了吗?学海无涯,何妨再跳进去游泳一番,再扎上两个猛子,不也会身心两健吗?六忌:提当年勇 在芸芸众生中,特别是在老年中,确

20、有一些人靠自夸当年勇来过日子。我认为,这也算是一种自然现象。争胜好强也许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一旦年老,争胜有心,好强无力,便难免产生一种自卑情结。可又不甘心自卑,于是只有自夸当年勇一途,可以聊以自慰。对于这种情况,别人是爱莫能助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自己随时警惕。 我觉得,从零开始是唯一正确的想法。七忌:自我封闭 我有一位老友,写过新诗,填过旧词,毕生研究中国文学史,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为人随和,性格开朗,并没有什么乖僻之处。可是,到了最近几年,突然产生了自我封闭的现象,不参加外面的会,不大愿意见人,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高声唱歌。我曾几次以老友的身份,劝他出来活动活动,他都婉言拒绝。 我

21、认为,老年人不管有什么形式的自我封闭现象,都是对个人健康不利的。我奉劝普天下老年人力矫此弊。八忌:叹老嗟贫 叹老磋贫,在中国的读书人中是常见的现象,特别在所谓怀才不遇的人们中更是突出。我们读古代诗文,这样的内容随时可见。中国知识分子一向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过去一千多年以来,仕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科举。倘若科举不利,老而又贫,除了叹老嗟贫以外,实在无路可走了。古人说:“诗必穷而后工。”其中“穷”字也有科举不利这个涵义。古代大官很少有好诗文传世,其原因实在耐人寻味。九忌:老想到死 陶渊明的意见具见他的诗神释中。诗中有这样的话:“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

22、此举?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反对酣酒麻醉自己,也反对常想到死。我认为,这是最正确的态度。最后四句诗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这里诚挚奉劝普天之下的年老又通达事情的人,偶尔想一下死,是可以的,但不必老想。我希望大家都像我一样,以陶渊明神释诗最后四句为座右铭。十忌:愤世嫉俗 愤世嫉俗的情绪和言论,我也是有的。我往往不是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而牢骚满腹,怪话连篇,而是迷惑不解,惶恐不安。我曾写文章赞美过代沟,说代沟是人类进步的象征。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可是到了目前,我自己也傻了眼,横亘在我眼前的像我这样老一代人和一些“新人类”、“新新人类”之间的代

23、沟,突然显得其阔无限,其深无底,简直无法逾越了,仿佛把人类历史断成了两截。 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毛泽东的两句诗好:“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常宜放眼量。”100位百岁寿星的长寿秘诀(程步青岛出版社2010年版) 没有一种东西吃了就能长寿,没有所谓的长寿食品。五大长寿之乡:日本的冲绳,希腊的西米,意大利的凯姆博迪迈勒,巴基斯坦的罕沙,中国的巴马。这些地区,有吃荤的,有吃素的。有吃鱼的,有吃肉的。有的吃新鲜食物,有的却专吃腌制食品和烧烤食品。 考察101岁的朱新吾老人的生活,发现吃肉喝黄酒是老人年轻时候形成的饮食习惯。习惯形成了就想吃,就爱吃。朱新吾老人之所以百岁之后还吃肥肉喝黄酒,只不过是顺其自然,

24、延续饮食习惯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四川105岁的百岁老人吴泽铭喜欢吃肉。他是出生在四川的一个法官家庭,1924年离开部队到上海上了同济大学。1935年黄埔军校成立了成都分校,吴泽铭又成了这个学校第一期军官班的学员。年轻时候富足的生活使得他养成了吃肉的胃口。 相反,出生在重庆的刘钟氏老人,因为家境贫寒,从小没有肉吃,所以她的饮食习惯就是以素食为主。河北涞源水堡镇蔺秀花老人,也是因为前半生贫苦,很少吃肉,因而养成了清淡的饮食口味。江西省乐平市黄家村的黄德胜老人,更是因为很少吃鱼吃肉,一吃荤腥的东西就会有泄肚。而家住海南省澄迈县黄家下村102岁的王妚fu旧,因为生在海边,鱼是最廉价的食物。前半

25、生虽然家境贫苦没有肉吃,但是却爱吃鱼,尤其爱吃腌咸鱼。为什么吃腌咸鱼,因为腌咸鱼是那个时代穷苦渔民储存食物的最常用的方法。 结果出来了,百岁寿星们并不是故意要饮食清淡或者大鱼大肉,他们不过是吃自己吃习惯的食物而已。百岁老人的实例告诉我们:吃自己习惯的东西,吃自己想吃的东西,有益于健康,能够长寿。 很长时间里,发霉的豆制品是被专家们严令禁止的。因为显微镜下专家们检测出有黄曲霉菌等有害物质,黄曲霉菌被认为是导致癌症的元凶之一。可是,百岁寿星钟洪珠却从小就吃它,吃到一百岁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是百岁老人的实践正确,还是某些专家的理论正确?当然是百岁老人的实践正确。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6、专家的理论同样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实,某些专家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的身体其实是一个化工厂,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高度智能化的化工厂。自然界的食物被人体摄入之后,只要数量得当,人体都有这个能力把它转化成有用的东西。比如砷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砷能防止头发、皮肤、指甲的生长紊乱。微量的砷还能使人皮肤白皙。可是砷提纯了就是砒霜,那是致命的毒药。 每个人身体内酶的种类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化工厂有着不同的消化、生产的能力。有的善于消化肉,有的善于消化菜。这种能力哪里来的?来自于遗传和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吃自己习惯的食物,吃自己爱吃的食物,有利于身体消化吸收,能够节约身体的能量,因而有利于长寿。

27、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说过:一家的美食很可能是另一家的毒药。一点不假。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你身体里没有消化那种食物的酶,吃了那种东西身体无法消化吸收,而能够消化吸收的东西你又没吃,搞不好就会生病。 我们不仅不应该吃30种蔬菜,20种蛋白质,15种水果,再吃点药片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相反,我们应该像百岁寿星那样,尽量减少食物的种类,尽量吃我们吃习惯的东西,尽量不要去吃我们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尤其是到了中老年以后。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已经处于衰落阶段,已经没有创新能力。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已经没有能力生产出消化这些新玩意的酶了。这个时候,这些东西吃进来了,不仅浪费,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消耗身体的

28、能量。 如果我们吃的东西很杂,今天吃这15种食物,明天又是那15种食物,后天又换15种,身体就会生产出消化几十种食物的酶,而每次就会有大量的酶没有派上用场,没有东西与它中和,轻则造成浪费,重则淤积成病。正确的结论是:吃相对单一的食物,减少了对身体的浪费,有利于长寿。吃的食物种类越多越杂,越影响寿命。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就是节约。节约了就能长寿。 如果我们每天中午12点吃饭,突然有一天12点不吃饭,会怎么样?就会感到饿,想吃饭。因为这时候我们的身体已经按照平时的习惯,在12点前后分泌出消化食物的酶,准备消化食物。由于没有食物吃进来,酶在那里堆积,就会给大脑发出信号:需要食物。 到了下午两点,

29、突然我们又吃饭了,可是我们的身体并不知道,没有准备好消化食物的酶,吃进去的食物就会郁积在那里,我们的身体也会措手不及地打乱正常的运行,赶紧分泌酶。郁积、紊乱、消化不良也是浪费。 几点钟吃饭,吃几顿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规律,定时,定量。只要你有规律,不论一天吃两顿还是吃四顿,都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只要你有规律,早饭可以不吃,晚饭可以多吃,只要你想吃又不感觉难受。你越是年纪大了,越不要轻易改变这个规律。 我们从百岁寿星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吃自己习惯的食物,吃自己爱吃的食物,食物的品种相对简单,不要吃太饱,而且要定时定量。 美国慢跑时尚的领导者,70岁的老人倒毙在慢跑的路上;中国的著名健美操女教

30、练身患癌症英年早逝(马华)。体育运动并不能给人带来健康,更不要说长寿了。 人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这个说法被75岁的当代孝子王兴岳击得粉碎。王兴岳常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王兴岳的行为是我们倡导了几千年的高尚品格,我们应该继续倡导下去;而母亲卫青竹的长寿却与我们多年来的习惯认识相违背,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个问题:长寿真的需要体育运动吗?卧床17年的104岁的卫青竹不是也一样能长寿吗! 有一种说法:人的寿命取决于心脏的寿命。英国科学家研究动物的心脏,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字:40亿。他们发现,虽然动物的寿命长短不一,长的能活150年,短的只能活几个月,但是,所有动物的心脏一生中跳动的数字是恒

31、定的,那就是约40亿次。心脏跳动越快,寿命越短,跳动越慢,寿命越长。南美洲有一种鼠类,身长只有5厘米,这种老鼠,动作敏捷,一刻不停地觅食,它的寿命只有10个月。这种老鼠的心脏每分钟跳动5千多下。乌龟每分钟30下,能活200年。人类的心脏每分钟跳动70下,因此,理论上人能活120年。 运动缩短寿命毫无疑问。如果你每天大运动量,大汗淋漓,非累得筋疲力尽不能释怀地运动,不但不会延长寿命,它会加速那团珍贵的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你的心脏的衰老,使你更快地衰老。那些长年坚持运动的人,虽然他们身体很好,肌肉健硕,从不感冒,也很少生病,但是寿命都不长,为什么?因为他们浪费了他们细胞的生命,违反了节约的原则。正

32、确的结论是,长期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无谓地浪费了身体,不利于长寿。体育锻炼不当适得其反。 考察100位寿星,虽然他们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进行过体育锻炼,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勤快人,都爱劳动。他们没有从事体育运动,但是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劳动。种地、带孩子、做家务。即使到了百岁之年,很多人都还是生活自理。自己做饭,自己种菜,自己做针线,自己洗涮。爱睡觉的大乔和小乔也是如此,即使已经104岁了,她们姐妹还会互相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在于运动”是一点也不错了。 不动,运动,劳动,这三种状态对于人的寿命来说,劳动最佳。 运动增加了机体的无谓消耗,不利于长寿。身体过胖、脂肪肝等需要减轻

33、体重,应该通过节食来实现,而不是疯狂的运动。 不动虽然可以减轻心脏和机体的消耗,但长时间不动会造成血流缓慢,身体器官缺氧缺营养,从而引发某些薄弱器官如关节、神经及血管末梢的疾病,也不利于长寿。卧床17年的百岁寿星卫青竹虽然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不动,但是她儿子替她进行的按摩,弥补了血液循环输送氧气和营养的不足。 劳动在不动与运动之间取了最佳值,既活动了身体,使得血液能够把营养和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又避免了无谓地过度消耗。劳动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有规律。有规律就能节约身体细水长流。 凡是从事不规律工作的人,很少长寿,相反,常年从事家务劳动的家庭妇女,长寿者较多。比如家住海南省黄家下村102岁

34、的王妚旧老人,虽然和大儿子一起生活,可她还是闲不住,就连衣服都是她自己洗,自己逢,从来不让儿孙们帮忙。王妚旧老人常说,坐着不动就好像生病了一样。 家庭妇女虽然从事着极其枯燥的家务劳动,这种劳动几十年如一日,对于人生来说是没有意思的,是人们尽力要摆脱的,但是对于身体来说却是十分有利的。每天身体按部就班生产出满足人体各种要求的物质,生产多少,差不多都被用完,没有浪费,不会堆积,经济实惠。 家庭妇女简单而有规律的劳动生活,浪费最少,所以长寿。 从事家务劳动的人还有一种被需要的心理优势。很多人虽然干着很重要的工作,可是一旦进入老年,没有工作做了,便会有一种“多余人”的心理失落。这种心态会造成身体的抑郁

35、从而恶性循环。而从事家务劳动的人没有这样的失落。他们在心理上总是有一种被人需要的优越感。所以,在长寿的老年人中,始终从事劳动,尤其是家务劳动的人,长寿的比例高。 当然,很多老人从事家务劳动是没有办法,可以说是被逼无奈。可是天下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陆广莘(1927年1月出生首届国医大师) 养生两件事,第一,养生不要抢,要让。中国人强调欲速则不达,养生也一样,它是灵活而不是急功近利的。人的生命长短跟心脏的跳动次数有关系,如果你一分钟跳动的速度快了,很可能寿命就不会太长。 养生两件事,第一,养生不要抢,要让。中国人强调欲速则不达,养生也一样,它是灵活而不是急功近利的。人的生命长短跟

36、心脏的跳动次数有关系,如果你一分钟跳动的速度快了,很可能寿命就不会太长。 第二,养生不在于强,而在于长。每个人身上都有疾病,都有不符合指标的项目,但是你大体正常的话,就应该乐观。人的一生都在带病中延年,带病完全可以延年。孙思邈说什么病都不可怕。血压高、血脂高、高烧等病理变化都是机体的反应,我们要预防、治疗,更要正确对待,不要强求一定怎么样,而是要慢慢来,心平气和对待疾病,这样生活受到的影响就小得多了,疾病带来的困扰也就会变少的。 前半生从错误中学习,后半生在带病中延年。不要逞能省着点用超越生死夕阳更红清明节 让我们谈谈生死观4月5日CCTV 12直播大型节目主持人:张越 中国人一向比较忌讳谈及

37、死亡,很大程度上死亡是一件不好解释和说明的神秘事件。即便时至今日,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仍然是一个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然而,死亡却又每时每刻,与我们近在咫尺,甚至在我们猝不及防的某一刻,它便突然降临在我们的身边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认识死亡、如何理性看待死亡,如何理解死之于生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在了解死的基础上活得更精彩就是一个值得、也应该直面的问题。清明特别节目清明节 让我们谈谈生死观就是一期这样的节目。 毛主席对待生死的基本心态:乐观、奋斗、进取、顺其自然。 1961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第二次访问中国,受到了热烈欢迎。毛主席盛情款待,与他多次亲切交谈。毛主席说:“中国有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

38、王不叫自己去,如果闯过了这两个年头,就可以活到100岁。” “我们说的阎王,就是你们说的上帝。我只有一个五年计划,到时候我就去见我的上帝了。我的上帝是马克思。”毛主席的意思很清楚,是说他只能活到73岁。 毛主席细讲了自己可能有5种死法:一是被敌人开枪打死;二是坐飞机摔死;三是坐火车翻车而死;四是游泳时被水淹死;五是生病被细菌杀死。毛主席笑着说:“这5条,我都已经准备了。”毛主席还风趣地说:“人死后最好火葬,把骨灰丢到海里去喂鱼,鱼虾会感谢不尽呢。” 蒙哥马利被毛主席震动了,要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他怎能想像得出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领袖对生死看得如此透彻。 1963年罗荣桓元帅逝世后,毛

39、泽东感慨至深,跟自己的保健医生吴旭君长谈了一次生死观。 “在战争中我有好多次都要死了,可我还是没死。人们都说我命大,可我不信,我相信辩证法。辩证法告诉我们,有生就有死,有胜利也有失败,有正确也有错误,有前进也有后退。冬天过去就是春天,夏天热完了就到了秋天等等。” “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最好穿颜色鲜艳的红衣服或花衣服,要兴高采烈、满面春风地参加庆祝会,然后你就大大方方地上台去讲话。” “你就讲:同志们,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如果不死人,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

40、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停了一会儿,毛泽东既风趣又认真地说:“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 1975年4月18日,金日成率领朝鲜党政代表团应邀前来我国访问。毛泽东就会见了他们,邓小平陪同会见。毛泽东谈到自己的健康状况,说:“我今年八十二了,快不行了,靠你们了。”金日成问:“为什么不行?”毛泽东诙谐地答道:“上帝请我喝烧酒。”说完,自个儿忍俊不禁了。这年的10月21日,毛泽东还在书房接见了基辛格和布什。基辛格关心地询问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毛泽东说:“我很快就要去见上帝了,我已经收到了上帝的请柬。”说完,衰老而且有些浮肿的脸上迟缓地透出一些笑意来。 我的看法 死亡目前人人平等。能否豁达地直面死亡,与知识无关,与级别无关,与财富无关,与名气无关,与职业无关,与性别无关,与外貌无关,也与年龄无关,唯与心理准备(心灵养护)有关。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原所长郑晓江教授人类生命的二维四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