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创造教育_第1页
儿童的创造教育_第2页
儿童的创造教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儿童的创造教育创造教育对于每一个现在职的小学教师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教育理论了。但如何真正地对儿童施以创造教育,这恐怕不是每一个小学教师都能胜任的。陶行知老先生早在抗日战争前就对创造教育进行了先期的探索,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陶先生指出,“我们的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要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包括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陶先生讲得已经够明白了,但我们教师有没有透彻地明白这些呢?试看下面的一道例题:在括号中填入单位名称,使下面的不等式成立。( )( )( )有的学生在

2、括号中填入了厘米、米、千米,教师竟然判错。询问错因,教师给出的理由竟然是括号中填入的应是相邻单位。如此教育学生,简直是活生生地扼杀了学生创造的天性。不仅如此,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在家长过分的呵护下,俨然成了封建时代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读书人的翻版,他们的双手退化到只限于抄写作业之类,他们在生活这门课中便丧失了许多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至于嘴巴的解放,有些开明的教师可能在每堂课上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发问,但学生发问的范围往往被限定在有关该课程之内,学生若发问一些与该门课程无多大关系的问题,往往是得不到答案的,甚而要受到教师的训斥。学生的活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基本上就是上学时在学

3、校,放学时在家里。每天面对着教师反复强调的重难点,数量无穷的书山题海,重复机械的模拟考试,学生哪有时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呢?如何纠正这些不良现象呢?陶老先生为我们开出了一剂良方:在民主的环境下,补给学生充分的营养,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因材施教等。因此,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好环境,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我们不仅让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洗礼,也要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自由地对宇宙发问”,“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认为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活动课的教学更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例如:我在教学郑人买履一文时,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演一演。几位学生在演,其余的学生在旁边评论、提出改进的建议。学生表演买鞋时,有的同学建议应该讨价还价;表演与人交谈时,有的同学建议对人应该有礼貌;对如何表演“市罢”,有的同学建议看太阳,有的同学建议问问集市上的长住人家。姑且不论提的建议是否正确,我觉得学生们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故事中去了,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也搬到课堂中来了。这样做,实际上是把知识融会贯通了,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当然,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他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教师本人在教学上,生活中也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