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基本技术_第1页
护理基本技术_第2页
护理基本技术_第3页
护理基本技术_第4页
护理基本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护理基本技术任务一 临终患者任务二 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任务三 死亡任务四 尸体护理(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任务一临终关怀一、临终关怀 针对生命处于临终阶段的患者及家属提供人性化的特殊服务。 包括在医院、社区、家庭的医疗、护理及其他健康服务。 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的需要。 临终关怀的原则:是以照护为中心、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权利与尊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共同面对死亡。任务一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理念: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迟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满足临终患者身心的需要,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时期。一、临终关怀 1967年7月,桑德斯博士首次在英国东南方的希登汉创办

2、了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任务一临终关怀(二)临终关怀的发展史国外临终关怀的发展历史 197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临终关怀开始接受临终患者 任务一临终关怀(二)临终关怀的发展史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历史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率先成立了天津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988年10月,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1992年5月,天津召开了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任务一临终关怀(三)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和意义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任务一临终关怀独立的临终医院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家庭临终关怀病房临终关怀的意义 任务一临终关

3、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一、临终病人生理反应和护理 生理变化循环功能衰呼吸功能减退肌肉张力丧失感知觉、意识改变胃肠道功能减弱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循环功能衰竭 一、临终病人生理反应和护理 表现为:皮肤苍白、湿冷、 四肢发绀 脉搏细弱、不规则 血压下降或测不出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表现为:呼吸浅、慢、费力 鼻翼煽动 张口呼吸及潮式呼吸 呼吸停止 由于分泌物潴留,出现痰鸣音以及鼾声呼吸。 呼吸功能减退肌肉张力丧失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 大小便失禁 吞咽困难 面部外观呈希氏面容(面部消瘦、呈

4、铅灰色、眼眶凹陷、双眼半睁半闭、下颌下垂、嘴微张)。感知觉、意识改变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表现为:视觉逐渐减退或丧失 眼睑干燥、分泌物增多听觉最后消失 疼痛时,烦躁不安、疼痛面容 意识改变可出现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胃肠道功能减弱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表现为:恶心 呕吐 口干 食欲不振 腹胀 便秘 严重者出现脱水、体重减轻 1、改善循环与呼吸功能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密切观察T、P、R、BP的变化; 观察四肢皮肤颜色与温度; 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神志清醒者采用半坐卧位、昏迷者采用仰卧位,头侧向一边; 一、临终病人生理反应和护理 护理措施2、促进患者舒适任务二临终

5、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维持良好舒适的体位; 加强口腔、会阴、皮肤等生活护理; 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4、减轻感、知觉改变的影响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注意保暖 增加安全感 保护角膜 保持沟通 避免不良刺激护理措施5.胃肠道功能减弱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了解患者饮食习惯 注意食物种类与色、香、味的搭配; 适量喂食、喂水; 必要时采用鼻饲法或完全胃肠外高营养; 需要时监测患者电解质指标及营养状况 护理措施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二、临终病人心理变化和护理心理变化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否认期 任务二临终患者及

6、家属的护理“不,这不会是我”“不可能” 1.护士应尊重其反应,不要急于揭穿其防御心理,也不要欺骗患者。 2.采取理解、同情的态度,认真倾听其感受,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的询问 。 愤怒期 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1.护士要理解患者发怒是源于害怕和无助,而不是针对护士本身。 2.应为患者提供宣泄内心不快的机会,给患者宽容、关爱和理解,尽量满足合理需要 3.但应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协议期 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请让我好起来,我一定”1.护士应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积极引导,减轻压力。 2.主动关心患者,加强护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忧郁期 任务二临终患

7、者及家属的护理“好吧不幸的人就是我”1.护士应允许患者忧伤、哭泣来宣泄情感。2.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允许家属陪伴身旁。 3.应注意安全,预防自杀倾向。接受期 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对吧” 1.护士应尊重患者,给予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2.继续保持对患者的关心、支持,加强生活护理,让其安详、平静地离开人间。 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他们难以接受即将失去亲人的现实,四处求医,以求奇迹出现。(一)临终患者家属的反应三 、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 临终患者家属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失落与悲哀。 他们也可能出现和患者相似的心理反应过程。 当看到亲人死亡不

8、可避免时,他们心情十分沉重、苦恼和烦躁不安 任务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1.满足家属照顾患者的需要 2.鼓励家属表达情感 3.指导家属对患者的生活照料 4.满足家属本身的生理需求 5.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 6.护士应有耐心、关怀的态度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 三 、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濒死期任务三死亡一、濒死和死亡的概念死亡又称临终状态。指患者已接受治疗性或姑息性的治疗,虽然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指个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永久停止。(脑死亡) 上述标准24h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低于32)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可做出脑死亡的诊断。任务三死亡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制定了世界第一个

9、脑死亡标准为:1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2无运动、无呼吸;3无反射;4脑电波平坦。1.濒死期任务三死亡 人在临死前挣扎的最后阶段,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结束。二、死亡过程的分期2.临床死亡期 任务三死亡 临床死亡期又称躯体死亡期或个体死亡期,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二、死亡过程的分期3.生物学死亡期 任务三死亡 生物学死亡期又称全脑死亡、细胞死亡,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3.生物学死亡期 任务三死亡生物学死亡期尸 冷尸 斑 尸 僵 尸体腐败死亡24h以后,尸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 死亡24h以后,最低部位出现暗红色斑块 ATP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尸体变硬 死亡24h后出现,尸臭、尸绿 患不治之症的患者

10、在危重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及家属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停止无望的救治或用认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的状态下结束生命过程。任务三死亡三、安乐死任务四死亡后护理 1.使尸体保持清洁,位置良好,表情安详,易于辨认。 2.安慰家属,减轻哀痛 3.尊重死者目的 一、尸体护理 任务四死亡后护理 1病人诊断、治疗、抢救过程、死亡原因及时间。 2.患者的遗愿、民族及宗教信仰。 3尸体清洁程度、有无伤口、引流管等。 4死者家属对死亡的态度和合作程度。 评估 一、尸体护理 任务四死亡后护理 (1)尸体鉴别卡3张、尸体袍一件、包尸单1条、绷带、不脱脂棉球、弯止血钳、别针、剪刀、梳子、松节油 (2

11、)擦洗用具、屏风 (3)有伤口者备换药敷料、胶布,必要时备隔离衣、手套等 (4)尸体鉴别卡: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地址,住院号,科别,床号诊断病故时间、护士签名用物准备 一、尸体护理 任务四死亡后护理 1填好尸体识别卡备用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如在大病房即用屏风遮挡,并劝慰家属 3拔除输液、鼻饲、给养、导尿等各种管道。 4放平床架,使尸体仰卧,置枕于头下,以免面部淤血,按摩眼睑使之闭合,如有义齿代为装上,轻柔下颌使之闭紧操作步骤一、尸体护理 任务四死亡后护理 5撤去棉被放在椅上,留被套遮盖尸体,脱去衣裤,擦净尸体体表,注意拭去胶布与药物痕迹,有伤口者需更换敷料,有引流管应拔出,缝合伤口,将头

12、发梳理整齐。 6用弯钳将棉花填塞鼻、口、耳、肛门及女性的阴道,棉花不可外露,为死者穿上衣服,将第一张尸体识别卡系于死者手腕部操作步骤一、尸体护理 任务四死亡后护理 7斜铺尸单于平车上,将尸体移至平车上,将尸单上下两角分别包住头、脚,再将左右两角包严尸体,用绷带在胸部、腰部、踝部固定,将第二张尸体识别卡系于胸前的尸体单上。 8将尸体盖上大单,送至太平间,放置于尸体屉内,将第三张尸体识别卡放于尸屉外面。将大单带回,连同其他被单一并送到洗衣房操作步骤一、尸体护理 任务四死亡后护理 9洗手后,处理医嘱病历,填写各种表格,在当日体温单4042间填写死亡时间,停止一切治疗,药物及饮食等,会同家属办理结帐手续10整理、清洁、消毒病房及床单位用物操作步骤一、尸体护理 任务四死亡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