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_第1页
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_第2页
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_第3页
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_第4页
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F戴与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F戴与阅读!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导读: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篇一】第一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对话。探讨的主题是克法洛斯介绍作为一位长者对于衰老和死亡的看法。克法洛斯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并非源自于年龄,也并非源自于贫困, 而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人的性格,有点像现在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了。 金钱对于人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人更加从容地去思考生活,平心静气 地面对生活。“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 而这一段世俗智慧其实只是苏格拉底或者是柏拉图需要的楔子罢了。 苏格拉底话锋一转,从债务问题转向“欠债还债是不是就是正义”的

2、 讨论了。这时候,克法洛斯告退,他的儿子玻勒马霍斯接过了这个话 题。以上读到第6页。第二段对话是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的对话。探讨的主题是正义。玻勒马霍斯的观点一开始是“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经过苏格 拉底的修正和概括之后,这个观点被明确成为了 “正义就是给每个人 以适如其份的报答”。 这里其实涉及到伦理学的一个黄金法则:道 德回报的对等性。论语当中有一段很著名的对话,“或曰:以 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 语宪问)。孔老夫子对于以德报怨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 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用怨来报答 怨,用德来报答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这

3、个观点同玻勒马霍斯 的所引用的观点非常类似。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维漏,比如说如何确 定报的对象,这些都在后面被苏格拉底抓住了。苏格拉底是如何驳斥“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 个观点的呢?苏格拉底首先通过一系列例子说明在生活实际中人们 更加需要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而不是宽泛的“正义”一一“把善 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这样会推出一个悖论,也就是说正义是 无用的东西,技术才是有用的东西。苏格拉底这番“助产术”的最主要用意我理解是在于说明“正义”是一种专门适用于国家管理的政 治才能,而不是一种技术。接着苏格拉底谈论到如果一个人既能够 把善给予他人,又能够把恶给予他人,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很难

4、说是一 个正义的人。这一点在后面还有一些具体展开。第三个部分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敌人,也就是确定道德回报的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假 使朋友真是好人,当待之以善,假如敌人真是坏人,当待之以恶,这 才算是正义。”也就是说,对正义进行进一步的限定。第四个部分苏格拉底从这个点出发,讨论说正义是人的一种德性,那么人不能用 一种不正义的行为使他人正义,也不能用一种正义的行为是他人不正 义。说得有点绕,不过意思还是明白的。这里其实可以和孟子的 一段话相互参证:“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 更一扭曲自己,是不可能让别人正直的一一用不正义的手段, 是不可希望对您

5、有所帮助,感谢F戴与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F戴与阅读!希望帮助,感谢戴与阅读!能实现正义的目的的。用现在的时事来说就是打着高尚目的的旗号, 比如说世界和平啊,民主人权啊,人道主义啊,然后用暴力恐怖手段 来推进,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正义。就像当年小日本宣称他们对亚洲各 国的侵略其实是为了 “大东亚共荣”,为了 “把亚洲国家从殖民主义 解救出来”这样的论调。被苏格拉底绕了四次之后,玻勒马霍斯彻底晕了,倒向了苏格拉底这边,反对“正义就是助友害敌”这个提法。 以上读到第15页。第三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的对话。这段对话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正义是否是“强者的利益”,另一个是“不 正义的人

6、和正义的人,哪个更加快乐?”。色拉叙马霍斯在对于苏格 拉底的装B作出了批评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一 “正 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有点像现在的所谓“强权即是公理”这样的提法。苏格拉底先对这个观点的确切含义进行界定。 接着苏格拉底找到这种提法中隐含的悖论,统治 者有可能制定出对自己利益有损的法律,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 种情况下,正义就不能说是“强者的利益”,相反,却有可能成为“强 者的损害” 了。但是色拉叙马霍斯马上就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 他认为,所谓 的“统治者”是指那种最符合“统治者”标准的“统治者”,也就是 最理想的,没有错误的“统治者”。这里其

7、实就有一个“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就好比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圆”总不是最理想 的“圆”,最符合“圆”的标准的“圆”只能是存在于人们对“圆” 的理性思考中。苏格拉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这个理论的辩 驳。“任何技艺都不是为它本身的,而只是为它的对象服务的。” 从医生和舵手的例子,同理可以推出,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 姓的利益。 这样一来,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就被倒了过来,正义变 成了 “弱者的利益”,而不是“强者的利益” 了。在接下来的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大谈了一通不正义比正义更 有利,更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如鱼得水,”所以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 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8、”在这一段当中, 色拉叙马霍斯的主要观点其实就是庄子曾经说过的:“彼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月去箧)不正义的 人掠夺人们的钱财、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给别人带来恐惧。所以, 正义不如不正义来得更加快乐。苏格拉底的任务就成为了驳斥色拉叙马霍斯 “不正义比正义有益” 的观点了。他主要分为几个步骤来论证。首先,每一种技艺都有它特殊的 功能,这些功能本身并不能对自身产生利益, 所以需要使一个统治者 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服务他人和社会, 要么要给统治者名利,要么要给 统治者惩罚,也就是说或者给糖、或者给鞭子,才会有人愿意辛苦操 劳的去管理城邦。最大的惩罚莫过于如果贤人不出山的话

9、, 有可能会 被暴君统治。 第二步,就是讨论“极端的不正义是否比极端的正义有利”这个观点了。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的人很单纯,往往受到欺 骗;不正义的人很精明,总是能够得利。 可是天真的好好先生不会压 制正义,却只会抵制不正义;相反,精明的不正义者为达目的,不择 手段,就会既压制正义者,也和不正义的人勾心斗角。然后苏格拉底偷换了一下概念,用类比的方法,先举了音乐家和医生的例子,认 为技艺好的人总是扬善抑恶,技艺差的人却总是嫉妒强者,欺负弱者。 由此证明,正义也是如此,正义者总是又聪明又好,而不正义者却是 又笨又坏。 这里其实有个问题,就是用专业知识来说,音乐也好, 医术也好,当然可以有个技艺的比

10、较,可是政治的现实却往往并非如 此。苏格拉底惯用的是类比的方式,并且用这个方式让对手的观点不 攻自破。第三步,苏格拉底要论证“不正义比正义强有力”的观点 也是错的。这种事情似乎比比皆是了,野蛮国家往往能够更加高效, 更加不讲信义,也更容易在征服战争中取得胜利。金国利用野蛮的力量征服了礼仪之邦宋国,金国吸收宋国的文明,等到金国的贵族也 能够写出艺术造诣很高的诗词时,他们又被更加野蛮的蒙古灭亡。 色 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也正在于此。苏格拉底的驳论是这样的:即使是 不正义的人群内部,也需要有正义,否则就不能实现他们不正义的目 的。这种观点在庄子当中也有体现:“跖之徒问与跖曰:盗 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

11、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 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 者,天下未之有也”(庄子月去箧)就是在说盗亦有道的观点了。所以即使是不正义的人,”也还有点正义”。因为“绝对不正义 的真正坏人,也就绝对做不出任何事情来。”等到了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苏格拉底要彻底推翻色拉叙马霍 斯的观点:“不正义者比正义者生活得更好,更快乐。”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独特的功能,独特的德性;功能得到发挥,是因 为它的德性,功能不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缺陷。 耳朵和眼睛是 这样的,人的心灵就更是这样的了。人的生命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发挥心灵的功能。而正义恰恰是心灵的德性,邪恶

12、是心灵的缺陷。所 以正义的人快乐、幸福,而快乐、幸福又是人最大的利益,总结到最 后,“不正义绝对不会比正义更有利了。”在第一卷的最后一页,苏格拉底总结说,正义到底是什么,还是 没有搞清楚。 以上读到43页,读完第一卷。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篇三】在柏拉图的所有著作中,理想国是最成系统的一部。在这部 对话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详细地讨论了人性、政治、哲学的一 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后来的西方思想奠定了基础, 指明了方向。以后的西方哲学,无论是继承柏拉图思想的,还是反对 柏拉图思想的,都不可能绕过柏拉图的思想,尤其不能绕过理想国 所表达的对人性和政治问题的深刻看法。理想国通过苏格拉底与

13、对手们的谈话,反复诘难来推理寻求正义的定义。在第一卷,柏拉 图用苏格拉底知识助产术的问答法推翻了几种关于正义的定义:1.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F戴与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F戴与阅读!希望帮助,感谢戴与阅读!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2.正义就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3.正义 是强者的利益;4.不正义比正义有利。这四种说法看似接近生活很合 理,但是柏拉图一一剖析,找出了其中的缺陷,对于我们人生道路的 选择有深刻的启示。针对第一种观点,他用不能将武器还给一位疯子 朋友的例子反驳有债照还的正义说法,我们不能简单的按照常理来办 事,应该考虑事情的结果是否会是不正义的, 这种说法忽略了正义的 真实本质

14、,所以我们应在生活中多学习柏拉图的思想方式,考虑问 题不光从本身的立场出发,不能简单照办,还要考虑我们的对象和事 情的后果。针对第三种观点,柏拉图指出掌权的统治者有时也会犯错, 制定出对自己不利而对被统治者有利的法规要被统治者执行,正义就变成了 “弱者的利益” 了。在此,柏拉图提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 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 百姓的利益。”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为人民谋福利而不仅仅是考虑 自己的利益。柏拉图从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两方面对正义进行了讨论。他构建了一个正义的城邦,规定了一条总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 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柏拉图认为,正

15、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 干自己的事情。他认为国家由统治者、被统治者和辅助者三部分组成, 国家应有四种品质,分别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在一个国家中, 人数最少的那个部分和这个部分中的最小一部分, 这些领导着和统治 着他的人们所具有的知识才配称作智慧,具有这种知识的人总是最少数。柏拉图主张的勇敢是一种关于可怕事物和不可怕事物的符合法律 精神的正确信念的完全保持的精神能力。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 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关于节制,在这里,有一点让我有深刻启示,他 提到:“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而所谓自己的 主人就是说较坏部分受天性较好部分的控制。 这无无疑是一句称赞 之词。当一个人由于坏

16、的教养或者和坏人交往而使其较好的同时也是 较小的那个部分受到较坏的同时也是较大的那个统治时,他便要受到谴责而被称为自己的努力和没有节制的人了 ,” 2这让我有些感 触,我们时常提到要做自己的主人,而实际上我们既是自己的主人又 是自己的奴隶,而我们要突破自己主宰自己,就应该深刻懂得节制, 学会控制自己,让自己灵魂中较好的一部分控制较坏的从而主导自己, 做到自身内秩序井然,成为自己的主人。在个人的正义方面,柏拉图 认为,人的心灵有三部分组成:理性、欲望、激情。柏拉图主张个体 灵魂的这三部分也应该是各行其是, 保持和谐,这样的人方为正义的 个体。这种内在的分工与和谐,不是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一

17、 种内在的和谐有序。3当整个国家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时,各个 阶级将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当一个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 时候,它是管理的最好的国家,而管理的最好的国家最像各部分痛痒 相关的机体。 张竹明总结理想国的推理过程是一种逆向思维 , 即:“国家的大治取决于少数精英人物的主导作用,他们的主导作用 又取决于理性在他们心灵里的主导作用;理性的主导作用又取决于它 对善理念的把握;而善理念的把握又取决于辩证法的学习,归根到底 国家的大治取决于正确的教育。”柏拉图理想国中提到很多教育问题,对后世教育也有深远的 影响,卢梭曾称赞“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 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也有

18、一些说法“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卢 梭的爱弥儿留存在世,纵令其它教育论著被毁,教育园地也是馥 郁芬芳的。”书中的教育思想精辟深刻,让我受益颇多。理想国 中强调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儿童阶段音乐文艺教育最关紧要”“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 为了培养 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美最善的故事。”柏拉图认为,儿 童阶段接受了音乐文艺的教育会变得温文有礼,对丑恶的东西反感, 等到长大会受他所接受教养的影响,便会与理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他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实地见习战争, 也从音乐中、游戏中养成遵守法 律的精神。柏拉图也提出,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要用游戏的方法, 这样我们可以在

19、游戏中更好的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天性。 而这也让我们 思索,现在的教育是否带给孩子给多的是强迫, 我们的教育让人迷茫 和不知所措。柏拉图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发的越早越好,“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有效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渗透也,你要把他 生成什么形式,就能生成什么形式”他提倡长者给儿童们讲述一些规矩,如要尽孝道,注意发式体态举止等等。他认为,一个人从小所 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越尊重儿童,关爱儿童,人们也已经建立起 全新的儿童观,这些关于儿童的看法中有一条是 “幼儿的才能的发展 存在逆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7这与柏拉图提倡的

20、对儿童的开发越早越好看法形同,也可见柏拉图和理想国对早期 教育的深远影响。理想国中很重视教育对象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柏拉图认为,我们首先要接受音乐和体育的教育,而且缺一不可,只 有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才能达到和谐。他也提出必 须重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辩证法的学习。特别重视辩证法的学 习。”如果提前是不知道的东西,结论和达到结论中间步骤也就是由 不知道的东西组成的。这种情况下结果的一致又怎能变成真正的知识 呢?”所以这种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学习辩证法,只有掌握了辩证法 拥有了善理念的哲学家才有能力以善理念为原型, 塑造人间的理想国 并护卫着它。在小学教育学中有介绍,小学教育的具体

21、特点包括 了全面性,所谓全面性,是指对于每一个特定的个体而言,当代小学 教育都应该促进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充分发展。 所以,教育应该注重全 面性,对人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发掘和培养,才能和谐的发展。理想国中也注重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倡学习音乐,艺术, 文学等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从而使心灵更和善美好。“人 的全面发展最本质的涵义是指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自由的发展。与科学精神相比,人文精神更能体现和反映人全面发展的本质 内涵,是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坐标和精神动力。”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更利于人的发展,学生也应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艺术的陶冶从而使心灵 更充实美好。理想国中提出女子也应该接受教育。柏拉

22、图认为,一定要给 女子和男子以同样的教育,女子也要学习音乐、体操和军事教育,因 为“同样的禀赋应该给以同样职务” 柏拉图的这种思想打破了古代的 传统观念,认为男女平等,天赋和才能相当的人就接受相同的教育、 训练,接受相同的职务,这就为妇女提供了学习和发展才能的机会, 是很伟大的教育思想。理想国中也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柏拉图将人出生到死亡 的每个阶段应学习的内容都做了规划。 他认为,先用五年的时间学习 辩证法和体操训练,然后用十五年的时间到“地洞”里接受考验,积 累经验,到五十岁以上,那些通过了的优秀的人还要接受最后的考验, 要求他们讲灵魂的目光转移向上方, 注视照亮一切事物的光源,这时 候他

23、们会看见善的本身,用它作原型来管理国家和人民,剩下的岁月 里他们用大部分时间来研究哲学,走上统治者的岗位。可见,人的一 生是要不断的努力学习,磨练自己,不断接受考验最终才会看到善, 走向顶峰。柏拉图的终身教育论让教育不仅仅局限与学校教育时间, 在人一生中的所有时间都应该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 这种观点现在也 越来越受到重视。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主任达夫 把终身教育理论概括为20条,使终身教育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1994 年,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委员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一一“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这让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更加

24、深刻也更受重视。终身 教育的思想,让我们有能力自身发展,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另外, 我认为理想国中也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柏拉图认为,为了使 城邦一直强大,就要控制他们下一代的出生,他认为,最好的男人必 须和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最好结合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 而最坏者的下一代则不予养育。他们的统治者首先要设计出抽签的方 法从而使优秀的男人和优秀的女人结合,他们为了保持治理者品种的 纯洁,对于优秀的者的孩子带到托儿所进行抚养, 竭力不让母亲认清 自己的孩子,而对一般或其他人生下来有先天缺陷的孩子, 他们将秘 密加以处理,有关情况谁都不清楚。首先我对这种夫妻的结合方式不 认同,这种结合方式

25、对于人们并不公平,其次对于小孩的处理方式太 过残忍,生命本就是可贵的,一生下来就要被处理掉,我们没有这样 的权利,而且这样太过重视先天因素了,忽略了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 的作用。还有,不让亲生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 都缺乏亲情和母爱,一个缺少爱的国家是很可怕的,而且这也违背了 人的本能。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确实蕴藏了很多闪光的智慧和思 想,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理想的国家中是存在很多理想的 东西无法实现,但是柏拉图同样认为这是有价值的。 就好比美丽画中 的风景人物并不真实存在,但我们不能说这幅画的作家很糟糕, 所以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国家不能在现实中管理得像描述的那样好就否定

26、这些理论。理想国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我们尽可能实现。在理想国的最后,柏拉图给大家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神和爱, 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我 们死后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 将来在我们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让我们在灵魂上永远保持一种向上的姿势吧, 随时不忘心中的理 想国,不忘我们肩上这份神圣的使命,倾听柏拉图的思想,反思我们 的教育,我们的国家。越来越清晰的世界,我们还需要一直追寻!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篇二】这本书的好处,从拿到手里的那一刻就可以体会到, 一个字一一 轻。虽然全书370余页,看上去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里却不见重量, 这主要是得益于制书的纸张。很适合把它放在书包里随身携带,有空 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翻,颇为随意。本书是英汉对照。背页上有这样一段话”理想国这本著作对 西方世界的影响之广大,久远,仅次于圣经它的内容涵盖了 柏拉图理想中的国家所应该考虑的一切, 它对于西方人的影响,可与 孔孟之道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相比拟”,如果凭此句仍不足以吸引 你的视线,别着急,还有。本书由英国学者理查兹英将原著翻译成为“基本英语译本”,有注释称“基本英语是英国学者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