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镇体系与城镇化关系研究_第1页
1村镇体系与城镇化关系研究_第2页
1村镇体系与城镇化关系研究_第3页
1村镇体系与城镇化关系研究_第4页
1村镇体系与城镇化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黑龙江省村镇体系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之一村镇体系与城镇化关系研究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年11月目录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12 黑龙江省城镇化现状与趋势3 HYPERLINK l bookmark14 1.1城镇化进程回顾5 HYPERLINK l bookmark16 1.2城镇化现状分析5 HYPERLINK l bookmark18 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6 HYPERLINK l bookmark24 1.4城镇化发展趋势7 HYPERLINK l bookmark26 城镇化发展战略8 HYPERLINK l book

2、mark28 村镇与城镇化发展10 HYPERLINK l bookmark30 小城镇是城镇化发展的重点10 HYPERLINK l bookmark32 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补充10 HYPERLINK l bookmark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1 HYPERLINK l bookmark36 4城乡协调发展11 HYPERLINK l bookmark38 4.1统筹城市(镇)与农村地域经济的发展11 HYPERLINK l bookmark40 有利于社会发展一体化及社会资源的共享和优化组合11 HYPERLINK l bookmark42 统筹基础

3、设施建设,更有效地利用区域性的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12 HYPERLINK l bookmark44 统筹解决现行行政体制下的行政区划矛盾12 HYPERLINK l bookmark46 重视县城和中心镇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优先作用12 HYPERLINK l bookmark48 重视建制镇和乡镇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核心作用13 HYPERLINK l bookmark50 重视乡镇企业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促进作用13 HYPERLINK l bookmark52 重视乡镇基础设施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保障作用13 HYPERLINK l bookmark54 重视社会设施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吸引辐

4、射作用13村镇体系与城镇化关系研究概念辨析1.1城镇与村镇村镇与城镇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人口结构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村镇以第一产业为主,城镇以二、三产业为主。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生活条件的差异,村镇居住适宜分散以利于就近耕作和防护农作物安全;城镇适宜集中,以方便信息、物资的交流及各生产部门生产工序和产品间的密切配合。村镇中传统的乡土观念浓厚,要让他们离开世代居住的村庄很难;城镇则更富于现代的、集体的和全国、全球观念。村镇是地方民族特色的发源地和传承载体;城镇则由于广泛的社会交流和现代文明的影响,很难保持独特的民族地方特色。村镇邻里关系极浓,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由于村落分散,基础

5、设施建设投资大、效益低,使村镇很难形成象城镇一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另外,由于村镇溶于大自然及从事第一产业的特点,使村镇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成为农田的有机肥,除较大城镇外,一般无须特殊设施处理。由于村镇和城市的巨大差异,使村镇规划成为独立于城市规划的学科,村镇规划也一直是现代国际规划界的热门课题之一。1.2居民点体系、城镇体系与村镇体系1.2.1居民点体系居民点是由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用设施、行政文教、园林绿化等各种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自各种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一般的居民点,主要由建筑群、街道网、绿化系统、以及其它各种工程设施等组成,它是在一定的范围

6、内和一定的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人类聚集生活的基本单元。根据居民点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人口规模的不同,可以把居民点划分为城市居民点与农村居民点两大类。一般来说,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工商业和手工业集中的居民点称为城市,如县城以上(包括县城在内)的居民点,工矿企业所在地以及已经批准设镇建制的小城镇,均属于城市的范畴;其它以农副业生产和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一般均属于农村居民点的范畴。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以及重点城镇、县镇属于城市居民点,而集镇与村庄属于农村型居民点。农村居民点是农民(包括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定居场所,是除土地以外各种生产与生活资料,

7、包括居住用房、工业厂房、农机库、畜禽舍、仓库,以及公共福利设施等集中配置的地方。城市居民点与农村居民点是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的有机体系1.2.2城镇体系与村镇体系城市聚落,指的是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建制镇的市区或镇区的集合;乡村聚落,是指市区和镇区以外的居民聚居点,包括集镇和村庄。城镇体系是以城市聚落为节点的城镇网络,而村镇体系是以乡村聚落为节点的乡村网络,两者的结合点是建制镇。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产生了城市,工业化又使城乡区别更趋明显,城市以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业为主,形成依赖于农村,以城市大规模二、三产业为主的人类聚落。其生产特征决定了城市的特点是集中。城市集聚了发

8、达的科学技术、方便的通讯、快捷的交通,浩繁的信息。城市人才聚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源地。其资金积累多,占有社会的大部分财富,主导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镇体系规划研究的是城市聚落之间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它所包括的最大单元是体系中的首位城市,最小单元是体系中的建制镇。城镇体系规划对建制镇以下乡村部分的分析研究,是为城市聚落研究寻找素材,着重点是乡村对城市聚落的影响,是剩余劳动力和其他因素对城市聚落的冲击。村镇体系包含的最大单元是建制镇(或县级市),最小聚落是自然村。村镇在工业化、后工业化的冲击下,也必然向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使土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这种转化的结

9、果,促使乡村地区也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并存的经济结构。但乡村的一、二、三产业,始终以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为主,这与城市生产以工业为主结构可形成鲜明对比。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乡村的产业结构、自然环境等因素,总是与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乡村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没有了乡村,城市也就不复存在。城市聚落的特点是集,其经济活动的特点是集中带来高效益,因而城镇体系规划研究的重点是“集中”少,乡村聚落的特点是分散,其经济活动是由土地资源决定的自然分散状态,村镇体系规划中应研究在这种自然分散状态下的村镇的发展规律。城市的土地基本是公有制,村镇土地主要为集体所有,村庄世代相传的宅基地,是集体所有制下的个人长

10、期无偿占有制。所有这些城乡之间的差别,确定了城镇体系与村镇体系的迥然不同及进行村镇体系规划的必要性。1.3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

11、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对进一步理解其本质特征是有益无害的。城镇化具有五项基本内涵:一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

12、二三产业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二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三是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城镇建成区扩大,新的城镇地域、城镇景观涌现,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传统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镇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五是经济要素集聚方式的变迁或创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城乡之间流动、重组。从农村城镇化的角度而言,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时间特征,表现为

13、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非农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土亦“洋”,以“洋”为主,亦新亦旧,以新为主。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类型看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与发展型城镇化,其特点是不一样的。发展型城镇化有五个特点:一是城镇化原始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二是城镇化偏重于发展第三产业,而非发展第二产业即工业化;三是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四是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镇化中城市贫民占有很大比重。黑龙江省城镇化现状与趋势2.1城镇化进程回顾黑龙江省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进程始于清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黑龙江省

14、城镇化的发展。建国后,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快速发展阶段(19491957年)。由于“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和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全省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人口城镇化水平(以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由1949年的约25增长至1957年的36.9,城市数量也由1949年的5个增长至1957年的8个。(2)大起大落时期(19581965年)。由于“大跃进”及其后国家调整政策的影响,这一时期人口城镇化水平起落幅度极大,1959年最高达到近50,1962年回落到42.8,至1965年又回落到37.8。这一时期的城市数量一直维持在10个。(3)停顿时期(19661978年)

15、。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人口下放农村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呈现停滞态势,人口城镇化水平一直在3537之间波动。(4)平稳增长阶段(1979年至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城镇化水平和城市数量均得到持续增长。人口城镇化水平由1979年的37.3增长到2005年的53.1,城市数量也由11个增长到31个。1.1城镇化现状分析2.2.1人口城镇化水平至2005年底,全省人口382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28.4万人,城镇化水平53.1%。户籍统计中非农人口1824.2万人,占总人口的47.8%。同年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212万人,占

16、总人口的43.0%。黑龙江省非农化水平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辽宁省、广东省基本持平,居全国第六位。黑龙江省人口城镇化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人口城镇化水平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最重要的指标,目前由于统计口径的关系,不同口径的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差达较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人口规模的核定依据是市区及近郊区非农业人口;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乡人口统计口径也有非常具体的规定;市镇人口的统计则是根据行政区划的划定。从实际的人口空间布局情况而言,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口径,即以居住地划分是相对合理,同时也具有与国际间城乡划分可比性的特点,是相对科学的城乡划分,目前得到学术界的普通认同。与之相比,非农

17、业人口口径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数据偏小,而市镇人口口径明显包含了市和镇范围内的乡村人口,数据偏大。1.1.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黑龙江省城市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省3/4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近九成的工业产值,甚至一半以上的农业产值由全省31个城市完成,如果将县城及建制镇计算在内,其比例将会更高。与全国城市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例相比,黑龙江省城市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高出1倍以上。表1-1黑龙江省城市经济指标对比表(2004年) 指标地区牛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全省5510.0672.52970.81866.7地级市(区)3

18、104.9168.01879.21057.7县级市1003.4296.0339.9367.5城市合计4108.3464.02218.51425.2城市占全省()77.578.970.391.4资料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2005)(全省数为2005年数据)1.1.2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虽然黑龙江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但由于长期来受“重生产轻生活”思想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多,城市供水、住宅、人均两项维护建设资金等指标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项指标在各省市中多位居于倒数几位,这一现象在中、小城镇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黑龙江省开发历史较短,而城市结构中以采掘业等资源型产业占较大比重的资源型城市众多。另

19、外,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地带,严寒的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影响了城市建设的发展。1.2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黑龙江省城镇化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自身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1.2.1发展特点(1)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资源、边境、寒地特点明显黑龙江省情中最具特色的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边境省份和中国最北的地理位置,黑龙江省城镇体系的发展与省情密切联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边境口岸城市和寒地城市特色共存的特征。(2)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全省生产力布局协调有序黑龙江省城镇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黑龙江省各级城镇的职能和规模对全省生产力布局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城市为核心,全省形成了

20、沿绥满铁路(301国道)的南部经济带以及黑龙江省西部石油工业基地和东部煤炭工业基地等,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极核。(3)城镇体系分布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明显影响 黑龙江省城镇体系的分布受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全省城镇分布密度明显地表现为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同时,自然资源的分布也影响到全省城镇体系在空间、职能以及规模结构的分布,资源的分布地点、丰度等都成为决定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尤其是其中资源型城市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4)特殊的开发历史使全省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黑龙江省开发历史较短,人口增长中机械增长占有重要地位,煤炭、石油、森林等自然资

21、源的开发是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较快、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目前,黑龙江省人口城镇化水平仅低于京、津、沪、辽、粤五省市,位居全国前列。1.2.2存在问题(1)人口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不协调。黑龙江人口城镇化水平很高,城市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除个别中心城市外,全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城镇总体功能还(2)城市布局结构需进一步优化。黑龙江省大城市数量相对较多,功能比较完善,而小城市(镇)的发展相对缓慢,成为全省城镇体系发展的薄弱环节。另外,许多统计为大城市的资源型城市实际是小城市(镇)群,其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市布局需进一步优化。(3)城镇经济结构普遍

22、不合理,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第三产业不够发达,产业结构的弹性较小,经济效益较差。(4)全省各级城市,尤其是中小城镇的社会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已不能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5)部分中小城市和城镇由于经济发展迟缓,财力有限,道路、供水、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城镇建设的特色不够鲜明,城市环境的建设层次较低,有“千城一面”的现象。(6)受城镇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影响,农垦、森工系统的一些实际已发展成为一定规模城镇的农场、林场等由于行政管理体制不顺等方面的原因,未能与其它城镇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联系,使全省城镇

23、体系的健康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1.3城镇化发展趋势1.3.1城镇化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而加速上个世纪末期,由于国家发展的重点在东南部地域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在政策和资金上得不到扶持,而自身的产业老化且无力进行改造升级,致使东北地区的经济水平出现了滑坡,人才、资金、资源不断外流,东北地区经济状况陷入了恶性循环,城镇化的发展受其影响也停滞不前。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东北的经济开始复苏,城镇化的发展也随之发展,黑龙江省作为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条件下,黑龙江省的各个城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哈大齐工业

24、走廊的建设更进一步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1.3.2城镇化由重数量轻质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黑龙江省的各城市一直以城镇化数量为重,极力追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对城镇化质量不很重视。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各种城市病随之而出现,各级政府也随之将注意力转向了城镇化质量的研究上,城镇化质量随之而逐步提高,各项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普遍得到了改善,城镇化进入了一个质量与数量并重的时代。1.3.3区域城镇化趋势初步显现区域城镇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各级中心城市市区及其周边地域,由于中心城市市区城市过密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城区内企业对城市环境破坏较大,影

25、响了城市更新,因此城区的部分企业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将迁移到外围的开发区、卫星城,必然带动部分人口向外围地区迁移。而城市过密化也会导致一部分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的人口外迁,在郊区及外围乡镇形成城镇化地域。同时随着中心城市吸引辐射能力的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乡镇的影响力逐步加大,城市生活方式不断向周围乡镇传播,也促进了区域城镇化的发展。1.3.4小城镇的发展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与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同等重要的城镇化途径是各类小城镇的发展。作为农村城镇化最重要的载体,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的实现,小城镇的数量与规模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1.3

26、.5流动人口将成为影响城镇化的重要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以及各种人才的流动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流动人口将在城市人口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取决于城市的就业容量,是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城市越大,经济发展越快,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就越高。2城镇化发展战略依据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系统、特别是全省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化现状特征,我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应是:打破自然经济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积淀的封闭性,冲破条块分割及其对全省城镇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城乡分割、工农分割、城镇之间孤立发展、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脱节等各种体制性制约,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区

27、域发展的基础上制定集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于一体的省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既符合省情、又服务于全省社会经济总体战略的省域城镇化战略。为“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优化组合的空间载体。其要点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提高城镇化质量、优化城镇化内部结构。首先,应推进哈尔滨市经济结构的高层化和基础设施高标准现代化,使之真正成为全省和东北经济区北部地域高级功能的经济发展极;其次,重点发展和建设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四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三,大力发展小城镇,制定集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于一体的小城镇规划,重点扶持一批有

28、较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小城镇,相应调整一批既不具备条件、又无发展前景的建制镇,使小城镇成为促进市场经济发育、发展县乡经济的依托;制定好资源型城市和以黑河、绥芬河为重点的边境口岸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别对大小兴安岭、完达山、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的人居环境实施系统调控,优化其生态环境;适度超前地规划和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走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至2020年,基本上把哈尔滨市建成寒地国际性城市;完善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四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功能;继续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促进县乡经济的发

29、展和城镇建设;形成相对成型的城市经济区;着力营造好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强化社区建设和软件建设,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区域生态体系和城镇环境保护体系。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任务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城带乡(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城乡结构,努力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为全省整体协调稳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其重点有:(1)积极稳妥地促进城镇化进程,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空间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应从目前的重数量的外延型发展模式逐步向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在相对合理的城镇化速度之下,着重加强城镇质量的建设,建设经济活跃、社会繁荣、环境优美的

30、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全省城镇化发展2010年前以调整城镇化内部结构为主,2010年至2020年间在质量与速度并重的原则下加快城镇现代化进程。(2)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增长极核”,加快哈大齐等城市群的建设根据黑龙江省目前所处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应重点建设哈、齐、牡、佳、大等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以高标准、高效率、辐射力强的中心城市,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借鉴国外“城市群”和“都市圈”等城市发展模式,黑龙江省应加强对已初步形成的哈尔滨都市圈、哈大齐城市群及其进一步拓展形成的南部城市带和若干中小城市群内部联系的强化,以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极核作用。(3)建设区域性和专业性国

31、际性城市,发展外向型的省域城镇体系城市间的国际合作是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点与关键,建设国际性城市将为黑龙江省城市走向现代化,创造外向型的城镇体系,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接轨提供良好的契机。黑龙江省国际性城市的建设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将哈尔滨市建设成为寒地国际性城市;建设若干专业性国际性城市,如黑河、绥芬河等边境口岸城市与其所对应城市建设为跨国合作式的国际性城市,五大连池、镜泊湖等风景名胜,以其独特的风景和休疗养功能建设成为国际性旅游城市。(4)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小城镇建设是黑龙江省城镇体系发展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作为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城镇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加快城乡

32、一体化进程,避免城乡矛盾加剧的关键因素之一。黑龙江省城镇化的发展在重视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应积极推进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同时,结合国家新农村发展建设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的建设水平,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地域的城镇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达到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统筹发展的目标。(5)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增强城镇经济实力正确处理城市综合发展与专门化的关系,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职能分工结构。城镇体系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各城市产业基础与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合理确定各城市的性质和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小城市应提高专业化水平,改变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竞争

33、的状况,有效组织城市间的协作;中心城市应重点完善城市的中心地职能;资源型城市应着重改变产业结构单一、层次偏低的状况,强化其它城市职能,以加强在区域中的竞争力和应变力。(6)加强城市特色的创造,提高城市建设文化品位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原则,注重城市居住舒适度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特别是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积极创造城市的特色,避免盲目地低水平模仿建设,改变“千城一面”的城镇建设局面,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体系。村镇与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是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各类小城镇城镇化的发展是与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同等重要的城镇化途径之一。作为农村城镇化最重要的载体,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设小

34、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的实现,小城镇的数量与规模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黑龙江省应贯彻国家“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发展战略,以农业产业化、区域工业化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以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集团化为先导,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小城镇经济振兴计划,形成专业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投融资体制灵活的经济发展和运作格局;以健全社区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加快户籍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小城镇社区凝聚力和吸引力;在严格控制城镇人均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小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小城镇景观风貌格局;合理进

35、行城市工业布局,划定城镇功能区,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重视科技创新对小城镇发展的促进作用,高起点编制小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补充农村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要素向城市要素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即城镇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即非农化;农村产业及生产方式向城市产业及生产方式转化的过程,即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三个过程是联通的,是相互交合在一起渐进的发展过程。黑龙江省的农村城镇化就是指省内农村地域所发生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向城市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转变,乡镇建设风格向城镇建设

36、风格转变的过程。随着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三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尤以农民问题较为棘手。而农民生活水平增长缓慢,城乡差别扩大的直接原因在于人少地多的特殊国情。2005年统计资料表明,黑龙江省现有耕地面积亿亩,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亩。这一现实决定了中国农民即使生产效率再高,靠土吃饭,依靠第一产业增值的空间也已极其有限。要提高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无非两条路:增加土地;减少农民。在土地作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现实下,减少农民成为了唯一途经,把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剥离出来,让他们在实现身份转变的同时实现职业转变,观念转变。要求大批农民走进城市,成为居民。而现阶段我国大中城市的吸收就业人口的能力已趋近饱和

37、,要让那么多的农民实现职业和观念转变,更多的需要我们造“城”,变农村为城镇,以便让农民就地转变身份,就地转变职业。农村城镇化,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农村富余人口的安置和转移问题。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两大突出矛盾。一方面,城镇的发展需要补充大量劳动力,但是相对农村为数巨大的富余劳动力来说,城镇的吸纳能力显得相当有限,致使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游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另一方面,农村与城市间的收入差异越来越大,这使得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也随之增大。而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企业化运营,使农村的产业链从种植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形成以农业生产企业为基础的各类农业加工企业和与农业相关的各类服务

38、企业,促进广大农村向城镇化的方向发展。而要实现农业生产的企业化运营,必然需要一个劳动力、资源、产业的聚集过程。在大中型城市发展全速前进、对农村富裕劳动力吸收作用日益减弱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成了当务之急。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才可能启动农村市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对城镇形成的巨大压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扭转中国宏观经济“偏冷”的趋势。而从长远来看,农村城镇化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协

39、调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形成反差,因而劳动力的过剩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镇)人口不断增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

40、市(镇)转移是客观的、必然的,在转移的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首先,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农村劳动力更快地向小城镇转移。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重要的场所。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小城镇累计吸纳了3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城镇建设的发展,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是很大的,因为小城镇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投资少。二是小城镇更接近于农村,农民离土不离乡,既可降低转移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也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工业的资源优势。其次,要稳妥地、有序地向大中城市转移。大中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物质条件优于农村。而且目前城市第三产业有些活城里人不

41、愿干,随着今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第三产业还要大力发展,其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因此,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种途径中大中城市这条渠道也十分重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化发展的直接支持方式之一。第三,要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在遵守我国及输出国法律的前提下,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实现劳务输出,以减轻国内的就业压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

42、发展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城乡分割建设和差别发展的现状,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的统筹建设,促使乡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农民转化为市民。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和更好的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地区之间、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横向联系发展以及省内整体工业布局、产业配置资源和原材料的合理利用。统筹城市(镇)与农村地域经济的发展首先,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为黑龙江省的“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载体。黑龙江省的城乡协调发展,为省内中心城市的传统第二产业的外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另外,省内的广大农业地域亦可更方便的

43、为中心城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促进黑龙江省工业,尤其是绿色产业的发展。其次,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更有利于省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省内各城市将承接更多的利于本地域经济发展的项目,并促进本地项目与其他地区产业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将本地工业与全省工业全局的发展统筹规划,防止低水平、低层次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有利于社会发展一体化及社会资源的共享和优化组合首先,通过黑龙江省的城乡协调发展,可以更方便地利用省内各中心城市丰富的文化、科技设施,并使各城市与农村地域的社会设施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形成统一的整体,互相配合、发挥其整体效益,更好地为各地居民服务。其次,可以更有效地将黑龙江

44、省的旅游资源优化组合,形成一个集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于一体的旅游地域综合体,通过合理的组织旅游线路、优化各旅游区之间的联系、合理的配置旅游设施,促进黑龙江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体系,并带动全省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共同发展。第三,有利于提高黑龙江省的人民生活水平,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通过黑龙江省的城乡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等均统一考虑,从整体上提高了黑龙江省的城乡建设水平、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以及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以更好地调动全省居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更有效地利用区域性的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45、通过黑龙江省的城乡协调发展,部分重大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均可以从各城市统一建设的角度考虑,实现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从而可以节约资金、人力、物力及土地,并使相应的基础设施得以充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统筹解决现行行政体制下的行政区划矛盾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越大,不同管辖层次的城市对行政管理的地方自主权要求越突出,对自身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要求也越强烈。由此,诱发两种行政行为发生:中心城市的都市区空间扩展,谋求撤县(市)设区,要求变革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市领导县(市)体制,以扩大都市区的资源配置权限和发展的制度空间;另一方面,市领导县(市)体制下的一些强县、强市

46、,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成长,追求城市行政等级的变革,以摆脱市辖县(市)体制的制度约束,寻求资源配置与发展的自主权和制度空间。这两种倾向导致一系列诸如经济利益、行政管理和城乡关系等方面的新矛盾。而现代城市的发展中,无论城市规模大小,都有跨界需求产生。而且,城市化发展必然导致跨行政区的城市连绵区出现,跨界性质的区域性需求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需求项目主要是区域性发展规划、环境治理与保护、交通、通讯、电力和水资源利用、市场交换、社会救助与犯罪治理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社会生活中,政府多半只考虑和解决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事务,很少考虑提供跨界需求服务。囿于行政区的利益分割,相互毗邻但非隶属关系的城市政府之间合作与协调机制比较薄弱,难以行使跨界职能,诱发一系列跨界区域矛盾,成为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障碍通过城乡协调发展可以解决以上矛盾,为城市型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促进黑龙江省行政关系的理顺,减少城市发展的阻碍。当前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重视县城和中心镇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优先作用黑龙江省的县城和中心镇从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和对周围地区的吸引辐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