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2016-2021年苏州语文中考真题汇编 04_第1页
文言文阅读-2016-2021年苏州语文中考真题汇编 04_第2页
文言文阅读-2016-2021年苏州语文中考真题汇编 04_第3页
文言文阅读-2016-2021年苏州语文中考真题汇编 04_第4页
文言文阅读-2016-2021年苏州语文中考真题汇编 0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2016-2021年苏州语文中考真题汇编 04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四小题。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自为诸生,已工诗歌。与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孝宗遣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遂得馆选,而祯卿以貌寝不与。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 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其为读,喜白居易、刘禹锡。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然故习犹在,梦阳讥其守而未化。 祯卿体癯神清,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年虽不永,名满士林。(节选自明史)【注】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

2、画派的创始人。杨循吉:与下文中的李梦阳、何景明、陆深同为明代文学家。馆选:被选任馆职,即入职翰林院。癯(q):瘦。(1)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B与里人唐寅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C而祯卿以貌寝不与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D与李梦阳、何景明游 以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E为吴中诗人之冠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ii 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3) 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徐祯卿成才的原因。(4) 下面是徐祯卿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在武昌

3、作徐祯卿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i 徐祯卿的诗“熔炼精警”,请以诗歌第一联或第二联为例,作简要分析。ii 诗人为什么要问大雁“何事乐长征”?说说你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三小题。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

4、。”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注】伯嚭(p):人名,吴国大臣。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吊死问疾: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败吴于姑苏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B.阖庐病创将死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C.吴王将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D.乃兴师北伐齐

5、伐竹取道(小石潭记)(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ii 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3) 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藻晋祖台之 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杖偻步,笃老之极。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东方朔曰:“其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上为之息宫寝

6、之役。 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帝曰:“朕暗,无以识君。”“东方生知之耳。”“君可思以吴_贻之。”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选自祖氏志怪,有删改)【注】善芥:美丽的水草。暗:愚昧,不聪明。(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拄杖偻步 偻:弯腰B斩伐其居 伐:攻打C绛

7、衣素带 素:白色D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 顾:回头(2) 因年代久远,文中“君可思以吴_贻之”的“ ”处脱漏一字,根据上下文补出这个字。(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i 春巢幽林,冬潜深河。ii 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4) 老翁“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的用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含标点不超过 20 字。(5) 分别概括文中汉武帝、藻、东方朔的形象特点。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8、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便舍船,从口入 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 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 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2) 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请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关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国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

9、,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注】浮图,僧人。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迨,到,等到。淮海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宋王朝。(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昔子关之记,记亭之胜也。ii 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阅读晏子使楚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两小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

10、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皆以美于徐公B水土异也 渔人甚异之C橘生淮南则为橘 君将哀而生之乎D齐人固善盗乎 固以怪之矣(2) 选文划线句中的“圣人”指“才德极高的人”,晏子的“德”指什么?“才”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面两小题。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

11、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选自宋书隐逸列传,略有删改)【注】仕:做官。辟:征召。主簿:官职名。(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ii 凝之悉散之亲属。(2)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答案1. 【答案】(1) C;D(2) i (徐祯卿)天资出众,家中未藏一本书,却没有不通晓的(知识)。ii 唐寅把他介绍给了沈周、杨循吉,(徐祯卿)因此出名。(3) 天资聪颖,与名士交游,饱读诗书,博采众长。(4) i 示例:第一联中用“叶未下”“秋欲生”

12、,写出了树叶泛黄但还未落下的景象,渲染出秋天将至未至但秋意渐生的凄清氛围,衬托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第二联用一个“独”字,突出偌大的武昌城里仿佛只有他一个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伤之情。ii 尾联以雁乐衬人悲,借问大雁为什么乐于远途跋涉,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漂泊他乡的倦怠之意,以及思归不得的无奈与惆怅。2. 【答案】(1) C(2) i (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ii (越王)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嚭来请求讲和。(3) 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困厄,又非常关心百姓,这都表明他有兴国灭吴之心。3. 【答案】(1) B(2) 宝(珍)(3) i (藻)春天居

13、住在幽深的树林里,冬天潜入河水深处。ii 汉武帝很欣赏这颗宝珠,用五十万钱赐给东方朔,拿走了那宝珠。(4) 委婉地请求汉武帝不要再建宫殿。(5) 汉武帝: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藻:勇敢智慧,知恩图报。东方朔:聪明机智,见多识广。4. 【答案】(1) B(2) 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 句意: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入:进入;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入:收入。B 句意: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

14、。行:走;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行:走。C 句意:房屋整整齐齐。舍:房屋;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舍:舍弃。D 句意: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之:这。(陈胜)停止耕作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之:去,往。故选:B。(2)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点句子的赏析,一般按照修辞+写出的内容+表达了的格式来作答。这句话要结合全文写的桃花源内的景象和整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来思考。参考译文: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

15、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5. 【答案】(1) i 以前苏子美所记的,是沧浪亭的胜景。ii 在这荒芜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时的建筑。(2) 记述沧浪亭的历史变迁过程。【解析】(1) i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昔:以前;句意为:以前苏子美所记的,是沧浪亭的胜景。ii

16、重点词语有之:的;句意为:在这荒芜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时的建筑。(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记述沧浪亭的历史变迁过程。参考译文 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沧浪亭记,说:“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写亭子的胜景,您就记述我修复这个亭子的缘由吧。” 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到吴越被宋国灭亡时,这个园子还没有荒废。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进了和尚。这是从沧浪亭到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