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才与心理健康课件_第1页
人生成才与心理健康课件_第2页
人生成才与心理健康课件_第3页
人生成才与心理健康课件_第4页
人生成才与心理健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章:心理健康:人生幸福奠基石第二章 学校适应:成长发展新起点 第三章 心理问题:科学应对要及时第四章自我悦纳:客观内省是前提第五章 情绪管理:有效方法因人异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 第七章 人格完善:持之以恒勤修养第八章 大学学习:独立创新是关键第九章 人际交往:和谐相处有学问第十章 拥抱爱情:爱不简单要经营第十一章 生涯发展:做好规划是关键第一章 心理健康:人生幸福奠基石增进心理健康:预备警官的人生课题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终身努力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第一节 心理健康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时代的课题优化心理素质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国家和平经济

2、发展社会发展个人发展能否成才不仅需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开发心理潜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全面健康至少包括三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完满。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个人成长和人生转折的关键期,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放飞个人理想,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第一节 增进心理健康:预备警官的人生课题步入公安院校,成为共和国的预备警官,你准备好了吗?为了迎接挑战,更为了实现人生的梦想,你首先需要修好的课程是关于你自己,你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 增进心理健康:预备警官的人生课题1、心理健康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当代大学生更需要

3、心理健康的指导和锻炼。2、心身疾病流行的严峻现实心身疾病,也称为心理生理障碍,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与情绪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日本心身医学会制定的分类标准皮肤系统。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秃、牛皮癣、多汗症、慢性荨麻疹、湿疹等。肌肉骨骼系统。腰背痛、肌肉疼痛、痉挛性倾斜、书写痉挛等。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哮喘。心血管系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高血压、偏头痛、低血压。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泌尿生殖系统。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功能性出血、性功能障碍、尿频、功能性不孕症。内分泌系统。甲状腺

4、功能亢进、糖尿病、低血糖、阿狄森病。神经系统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症。第一节 增进心理健康:预备警官的人生课题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的课题(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前提(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关键(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人生幸福的保障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变是一个艰巨充满危机的时期独立性不完全,对家长有较大依赖。社会了解有限,过于理想化,难以适应环境突变。自我认识摇摆不定,难以定位,充满矛盾冲突。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终身努力的方向心理健康的概念(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5、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终身努力的方向广义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终身努力的方向心理健康水平等级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心理失调重度心理障碍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终身努力的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原则制定心理健康的标准,要有一个基本的角度和方向,即基本原则:1、心理活动与现实

6、环境统一性原则2、内部心理过程完整性和协调性原则3、人格特征相对稳定性原则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终身努力的方向(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保持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接纳。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终身努力的方向(三)心理健康标准再认识1、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等于心理不健康 2、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过程3、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终身努力的方向正确

7、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的标准1、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种连续状态3、心理健康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过程。4、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5、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二、培养自我接受的态度三、培养健康的情绪生活四、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第三节 维护心理健康: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增强健康意识(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达到个人最佳健康状态的10步有规律地进行锻炼。营养饮食,膳食平衡。维持适当体重。每晚睡眠7-8小时;每天休息或放松。系好安全带,驾驶摩托带头盔。不吸烟,不吸毒。适

8、度饮酒。有保护、安全的性行为。定期的健康/牙科检查;采用医学养生法。保持乐观态度和发展友谊。二、培养自我接受的态度(一)在实践中认识自己(二)在自我认识中收获成长(1)大学生要学会客观、平静的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大学生要学会客观地分析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3)大学生要善于吸取经验教训。 三、培养健康的情绪生活(一)正确对待自己的需要(二)学会驾驿自己的情绪(三)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四、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一)学习沟通的方法(二)培养爱的能力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1、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困扰2、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困扰3、与恋爱和性有关的心理困扰4、与择业求职有关的

9、心理困扰5、其它领域的心理困扰不良的心理反应焦虑孤独自我决绝他人取向第四节 关注于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内容1、智力发展的教育2、非智力因素的培养3、环境适应教育4、人际关系和谐教育5、人格健康教育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1、课堂教育2、校园没接3、师资力量4、开展心理咨询第二章 学校适应:成长发展新起点 第二章 学校适应:成长发展新起点第一节 适应与发展:毕生发展新理念第二节 适应过程:迷茫困惑是必然第三节 积极适应:勇于实践是关键第一节 适应与发展:终身发展新理念适应:一个人通过不断调整自身,使其个人需要能够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过程。适应是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一种良好的生存状

10、态。人与环境的适应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人自身做出改变环境改变第一节 适应与发展:终身发展新理念个体的适应能力和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适应是个体遭遇挫折时的有效自我防御;(2)适应是个体社会能力的具体体现;(3)适应是个体心理和谐的重要指标。第一节 适应与发展:终身发展新理念人的发展:是指人生的发展,是人的身心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的发展是获得和丧失的结合。人通过成功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人生发展任务从而度过自己完美的生命历程。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塑造着人的个性,对人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第一节 适应与发展:终身发展新理念积极的适应:个体在客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

11、行为,增强个体在环境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自身得到发展。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他和帮助他的潜能现实化,但是并不能实现潜能,潜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是个人实践。第一节 适应与发展:终身发展新理念适应与发展的基本理论: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社会角色理论的观点人的发展目标说儒家发展七阶段说适应与发展的马克思学说第二节 适应的过程:迷茫困惑是必然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角色错位的困扰学习适应不良的焦虑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孤独生活应对的烦恼第二节 适应的过程:迷茫困惑是必然学会适应、积极发展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正视的任务。1、社会竞争激烈2、社会变化太快3、选择焦虑4、

12、价值观冲突5、人际矛盾第三节 积极适应:勇于实践是关键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任务和要求戚加宁大学生发展七项任务:发展能力、管理情绪、通过自主迈向互相帮助、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发展目的、发展整合。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第三节 积极适应:勇于实践是关键学会积极发展:自我调整:建立理性的认知方式、适应角色要求、正确控制情绪、确立目标自强自立主动交往积极行动一、积极适应的内涵所谓积极适应是指个体在变化的环境中,客观分析自身和环境的特点,积极调整自己,主动改变自身的不适应心理和行为,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过程。二、积极适应的途径(一)主动改变自己(二)自觉调

13、整自己(三)积极社会交往第三章 心理问题:科学应对要及时第三章 心理问题:科学应对要及时心理问题的识别:鉴别标准要把握异常心理的类别:全面认识可预防心理问题的应对:心理咨询是选择第三章 心理问题:科学应对要及时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一样,有诊断和鉴别的标准,不同的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生理健康标准那样明确、客观。心理健康或不健康是相对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第一节 心理问题的识别:鉴别标准要把握一、常见心理问题及分类心理问题的定义:现实生活中的个体,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而打破内心的平衡,假如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没能有效的调节,就可能诱发心理问题。(一)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是指由现实问题引发,持续时间

14、较短,社会功能受损不严重,情绪反应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第一节 心理问题的识别:鉴别标准要把握(一)一般心理问题泛化的定义:是指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一般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刺激特点:由于现实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因素引发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厌烦、后悔、懊恼、自责等不良情绪。病程: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严重程度: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有无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与最初事

15、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即尚未泛化。(二)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引起,情绪反应剧烈且持续时间较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二)严重心理问题刺激特点:由各种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如家庭重大变故、学业方面的重大挫折等而引发,个体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病程: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内;严重程度: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以逐渐减弱,但是,单纯依靠“自然恢复”或“较专业的干预”难以解脱。个体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

16、交受损比较严重,但是仍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有无泛化:痛苦情况不但能被最初刺激引起,与最初刺激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会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刺激特点: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严重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即其激发因素为变形冲突;病程:情绪反应失去理智控制,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严重程度:精神痛苦程度难以解脱,对学习和生活及人际交往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无泛化:心理冲突的内容泛化,即引起求助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与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

17、事件,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二、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鉴别(一)常识性标准(二)统计学标准 (三)内省经验 (四)社会适应标准(五)心理学区分(六)医学标准第二节 异常心理的种类:全面认识可预防心理异常通常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体无法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动,无法适应社会。异常心理的分类,目前有三个标准,(1)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2)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一、神经症(一)神经症的致病原因(1)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当幼儿期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或一些违背社会规范与道德的经历、欲望与动机被压抑衡的结果

18、。(2)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认为,神经症的症状是个体早年生活经历中习得的社会性行为。(3)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情绪与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的。(4)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神经症的发生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其他因素等相关。(二)神经症的分类与表现1、焦虑症2、恐惧症3、强迫症4、躯体形式障碍5、神经衰弱二、心境障碍心境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一)心境障碍的表现躁狂发作:典型的躁狂发作以“三高”症状为基本特征,即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或活动增多。抑郁发作(CCMD-3):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

19、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三、适应性障碍适应性障碍是指在某一可辨认的日常生活中应激性事件的影响下,由于易感个性,适应能力不良,患者对该应激源出现超乎常态的反应性精神障碍或适应不良的行为,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功能损害。(一)适应障碍的致病原因1、社会心理因素2、个体素质3、其他人际关系,社会、家庭支持系统等均可影响个体应付心理冲突、挫折的能力。四、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又称为变态人格,是指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一)人格障碍的成因1、生物学因素2、心理学因素(二)人格障碍的分类1、偏执

20、性人格障碍2、分裂样人格障碍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4、冲动性人格障碍5、表演性人格障碍6、强迫性人格障碍7、焦虑性人格障碍8、依赖性人格障碍五、精神病(一)精神病的成因1、遗传因素2、神经生物学因素3、心理社会学因素(二)精神疾病分类1、精神分裂症本症是一组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精神活动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二)精神疾病分类2、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又称为妄想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精神性障碍。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内容有一定现实性,并不荒谬,个别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不突出。(二)精神疾病分类

21、3、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是指一组起病急骤,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的短暂精神障碍。 (二)精神疾病分类4、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指一组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常有反复发作的精神病。第三节 心理问题的应对:专业咨询是选择(一)心理咨询的内涵心理咨询是指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通过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给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使来访者改变其认识、情感和态度,解决其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促进来访者人格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二)心理咨询的原则1、来访者自愿原则2、保密原则3、感情限定原则4、理解与支持原则5、时间限定的原则

22、6、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二、心理咨询的目标与任务(一)心理咨询的目标(二)心理咨询的任务(三)心理咨询的过程 第四章自我悦纳:客观内省是前提第四章 自我悦纳:客观内省是前提第一节 自我意识:再现真实的“自己”第二节 自我悦纳: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第三节 自我超越:成就充满自信的“自己”第四章 自我悦纳:客观内省是前提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正面临着“理想自我”的修正和确立,“预备警官”角色的认同和新环境的适应等新的人生课题,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实现自我成长和人生目标的重要前提。第一节 自我意识:再现真实的“自己”自我意识: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层次的

23、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综合。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1、我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有信心。2、我比一般人长的好看。3、我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4、当众讲话使我很舒服。第一节 自我意识:再现真实的“自己”自我意识的内涵1、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身高、体重、容貌、身材等2、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等3、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与他人的关系等第一节 自我意识:再现真实的“自己”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我们的自我态度、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他人的评价(重要人物的评价,如父母、家人、恋人、老师、朋友、同学等)。我最早的记

24、忆就是军号声,而这一切都是我父亲给我的,我父亲不仅给予我生命,而且给予我一生的职业道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我的儿子,你必须相信你自己,否则没有人相信你,只要你抛弃了内心的怯懦,你就一定能赢,尽管你没有把握成为第一,你必须做最好的自己。麦克阿瑟的母亲第一节 自我意识:再现真实的“自己”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的心理构成与成分)1、自我认知2、自我体验3、自我调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再现真实的“自己”自我意识的形成自我意识是个体在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脑机能的成熟过程中通过个体的社会化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第一节 自我意识:再现真实的“自己”自我意识的发展1、通过认识别人,把别人与自己加以对照来认识自己

25、。2、通过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3、通过考察自己的言行和活动的成效来认识自己。4、通过自我监督与自我教育来完善自己。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第一节 自我意识:再现真实的“自己”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阶段理论1、自我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主题。2、阶段是不可以逾越的,但是发展有早晚。3、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第二节 自我悦纳: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对自我的接受与认可,即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第二节 自我悦纳:接受不完美的“自己”1、成熟自我意识的标准:对自己有客观

26、的认识,能够接纳自我2、良好的自我形象是成功的基础3、自我概念影响心理健康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过低的自我评价有什么样的后果: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积极性心理体验上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甚至自杀。过高的自我评价有什么样的后果:盲目乐观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与他人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易遭受失败与内心冲突最终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过激的反社会行为。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改善以上冲突矛盾的方法:追求自我同一性方法: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修正理想自我中

27、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自我趋近。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1、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2、自我评价能力趋于客观。3、自我体验丰富而复杂。4、自我控制能力提高。5、自我意识水平存在年级差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个人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个人自我:个体对自己各种特征的认识,包括自己的躯体特点,行为特点,人格特点以及性别、种族、角色特点等自己所感知的个人特征。社会自我:个人所认为的,他人对自己各种行为的看法,以及个人在社会中所承担角色的认知。理想自我:个人根据两个我的经验,建构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理想标准,引导个

28、体达到理想中的个人自我。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衡量大学生自我意识是否健全的大致参照:能够自我肯定、自我统合;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协调一致;独立的,同时又与外界保持协调;主动发展自我,且具有灵活性;不仅自己能健康发展,又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A公开的我B盲目的我C秘密的我D未知的我1、自我认知的窗口理论他不知他知自不知自知一、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2、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比较法从我与他人关系中认识自我跟别人比较的是行动前的条件还是行为后的结果跟别人比较的是相对标准还是绝对标准比较的对象是什么人要合理确立参照体系和立足点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知自我。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骄兵必败7

29、4军覆灭原因:骄兵必败以己之短克敌之短过于依赖他人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自己眼中的我,个人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别人眼中的我,从别人的态度、情感反应观察自我。自己心中的我,自己对自己的期许1、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是发展健全自我的核心与关键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喜欢自己肯定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善(知耻而后勇)珍惜自己的独特性二、悦纳自我和超越自我2、有效控制自我自我控制:人主动地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特征以及行为的心理过程,是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通过奋斗,实现自我实现。3、不断超越自我1、过分追求完美改善办法与途径:树立正确的认知

30、观念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体系和立足点目标合理恰当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三、改善自我意识的不良反应与调适方法2、过度自卑应对策略应对过度自卑有清醒的认识,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客观、正确、自觉认识自己。正确表现自己。根据经验,调整对自己的期望,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对外界影响相对独立,正确对待得失,用于改正错误。3、过度的自我接受自我扩张的人,高估自我,缺乏自我批评,不允许别人批评,以自我为中心。调适方法: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也需要完善看到他人长处,欣赏他人独特性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认真对待他人4、自我中心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能设身处地进行客观思考,只关心自己,不顾及他人感受及需要。克服办法:摆

31、正自己的位置,重视自己也不贬抑他人实事求是,正确评价自己,不自大也不菲薄学会移情,尊重他人感受第五章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第五章 情绪管理:有效方法因人异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第二节 洞察情绪:情绪管理的前提第三节 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第五章 情绪管理:有效方法因人异本章从情绪的内涵和外延出发,阐述情绪在个体自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介绍情绪控制、情绪管理的若干方法,并对情绪健康进行一定程度的阐述与界说,强调情绪管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不仅要具有聪明的智力、丰富的学识,还要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与管理能力。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冲动是魔鬼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

32、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情绪:是指人们在内心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人在清醒时每时每刻都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之中。1、情绪有其生理反应2、情绪是一种内心感受3、情绪会表现在行为中。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情绪的类型:1、七情之分,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2、基本情绪和社会性情绪基本情绪具有先天遗传的因素,社会性情绪在基础情绪上形成和发展,又通过基础情绪表现。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3、情绪的三维理论情绪具有两极性、相似性、强弱性的特点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4、心境、激情与应

33、激心境:一种深入持久、有比较微弱的情绪状态,具有渲染性和弥散性的特点。激情:一种短暂、强烈、疾风暴雨式的情绪状态。应激:由于处于意料的紧张和危险情境所引发的情绪状态。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情绪和情商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一种社会智力,包括认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识别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且运用情绪信息引导个人的思维能力等。分为:认知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激励自我的情绪、认识他人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情商高的十种表现(1-5):第一,不抱怨不批评第二,热情和激情第三,包容和宽容第四,沟通与交流第五,多赞美别人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情商高的十种表

34、现(6-10):第六,保持好心情第七,聆听好习惯第八,有责任心第九,每天进步一点点第十,记住别人的名字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情绪是怎样产生的?情绪与情境情绪与需要情绪与认知情绪与行为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情绪的作用1、自我保护的功能2、人际沟通的功能3、信息传递的功能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1、对学业方面的影响,促进或阻碍学习。2、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关于情绪的健康健康的情绪:良好的情绪状态,指一个人的情绪发展、反应水平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与其年龄和社会对此要求相适应,并为社会所接受。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保持健康的情绪

35、状态的方法与途径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2、能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3、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4、宽容别人5、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第一节 认识情绪:情绪管理的基础不良情绪及其表现不良情绪:不良的情绪反应或对自己及他人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伤害的消极情绪状态。负性情绪:那些不愉快甚至引发人痛苦、愤怒的情绪体验。1、负性情绪持续时间长2、负性情绪超过自己所承受的强度3、负性情绪出现了恶性循环不能自拔的状态4、情绪状态已经构成了对自己及他人的影响或伤害5、由于情绪适应不良导致严重的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疾患第二节 洞察情绪:情绪管理的前提一、大学生情绪的特点(一)情绪体验丰富性与复杂性(二)情绪体验平稳

36、性与波动性(三)情绪体验的突然性与盲目性(四)情绪体验外显性与内隐性(五)情绪变化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一)大学生情绪问题的界定大学生情绪问题,一般是指大学生因生活事件引起的悲伤、痛苦等负性情绪,且长时间持续不能消除的状态。(二)大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1、客观因素(1)社会环境的影响(2)学校环境的影响(3)家庭环境的影响(二)大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2、主观因素(1)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2)依赖性与自主性的矛盾(3)期望值偏高与现实状况的反差(4)性和恋爱引起的情绪波动(5)人际交往的受挫(6)来自于学习、生活的各种挫折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有以下

37、几个方面:1、焦虑2、抑郁3、嫉妒4、愤怒第三节 情调控绪:做情绪的主人心理学家索尔也提出情绪健康的8个特点:独立,不依赖父母;增强责任感及工作能力,减少与外界接纳的渴望;去除自卑情结、个人主义及竞争心理;适度的社会化与教化,能与人合作,并符合个人良心;成熟的性态度,能组织幸福家庭;培养适应,避免敌意与攻击对现实有正确地了解;具有弹性以及适应力 第三节 情调控绪:做情绪的主人合理情绪理论情绪产生过程的三个重要因素:1、诱发情绪的事件2、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相应的新年、态度和解释3、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情绪并非由事件所直接引起,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引起了情绪。正确的认识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的反

38、应错误的认识导致不良的情绪导致错误认识背后的往往是不合理的信念非理性观念使人陷入情绪的逆境中而不能自拔第三节 情调控绪:做情绪的主人情绪理论认为:改变不合理的观念,建立合理的观念,就会产生除积极的情绪反应。合理情绪理论的的应用步骤1、将引发不良情绪的事件和认识一一列出2、找出引发不良情绪的非理性观念3、通过对非理性观念的认识和纠正,找出合理的观念4、通过建立合理的信念,最后达到情绪感受的改变。第三节 情调控绪:做情绪的主人在今后的工作中,警察会不断地接受源于外界的以及自身内部刺激,在对这些刺激的认知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体验,产生喜怒哀乐忧悲惊等情绪。情绪与警察的工作成效、生活质量、心理健康

39、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情绪状态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受警察职业特殊性影响,警察情绪障碍的患病率比较高,有研究者对广东公安调查发现(2003),民警有忧郁症状(表现为苦闷的情感和心境、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比例为26%,有焦虑症状(表现为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的比例为23%四川省公安厅曾对全省范围内的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发现,有2%民警情绪抑郁,缺乏信心,胆小悲观,3.6%的民警紧张、焦虑、恐惧,5.8%的民警有躁狂、冲动、易怒。第三节 情调控绪:做情绪的主人情绪对人的身心有重要影响(两极性)积极影响:精神振奋、心态平静舒畅、身体机能协调、整个身心处于良好状态。消

40、极影响:引起心身疾患。生理方面:心脏病、消化系统溃疡、结肠炎、偏头痛等生理疾病。心理方面:负性情绪长期存在会引起相应的心理疾病,最为常见的为焦虑症和情感症第三节 情调控绪:做情绪的主人1、认知调控法2、活动转移法3、环境调节法4、心理暗示法5、情绪疏泄法6、寻求他人的帮助,建立心理支持系统7、放松训练调节法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 第一节 挫折认识:自我成长新机遇第二节 挫折反应:理性面对是关键第三节 挫折应对:经历风雨见彩虹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人民警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挫折中寻找机遇,在挫折中磨练意志,在挫折中收获成长,这是预备警官必修的课程。第六

41、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一、挫折的定义挫折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时,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情绪反应。 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挫折的产生五个因素有关:(1)需要及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动机;(2)动机驱使下的目的性行为;(3)挫折情境(4)挫折认知(5)挫折反应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二、挫折与意志过程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是个体意志的体现,归根结底是意志过程。 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一)意志的内涵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根据目标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与情绪情感也有密切的关系。意志总

42、是与情绪情感相伴随,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意志对情绪情感起调节控制作用。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二)意志行动的特征1.有自觉确立的目标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三)意志行动的过程意志行动的过程比较复杂,从动机的冲突到目标的实现,一般可以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1.采取决定的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方法和策略的选择,计划的制定等几个环节。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1)动机冲突的定义和目标的确立双趋式冲突: 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趋避式冲突: 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

43、对不逃避(2)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目标确立之后,还要选择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这对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至关重要。(3)行动计划的制定这个环节的关键是看一个人是否有信心、决心和恒心。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2.执行决定阶段 (1)执行决定阶段的主要困 (2)战胜困难的有效条件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二. 挫折与意志品质 构成意志力的稳定个性心理特征称为意志品质。意志坚强的人,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他们目标明确,行为果断,执著有恒,自我控制力强,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个体承受挫折能力的基础,也是战胜挫折的前提。 第六章 挫折应对:勇敢面对不逃避(一)自觉性(二)坚韧性(三)果断性(四)自制

44、力第七章 人格完善:持之以恒勤修养第七章 人格完善:持之以恒勤修养人格健全:让内心更加强大了解气质:让我们清楚自己的局限优化性格:在点滴积累中收获成长 第七章 人格完善:持之以恒勤修养人格: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形状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是人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心理状态以及心理过程的特点等多层次有机结合构成的整体。心理活动的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以及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的的一个整体。第七章 人格完善:持之以恒勤修养

45、人格的特点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4、人格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合金第七章 人格完善:持之以恒勤修养(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它反映了人格的多种本质特性。 1、人格的整体性(1)人格的内在统一性(2)个别心理与整体心理的统一性(3)人格的复杂性第七章 人格完善:持之以恒勤修养2、人格的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所以,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点。第七章 人格完善:持之以恒勤修

46、养 3、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特征是个体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一时的、偶然的表现不能称其为人格。第七章 人格完善:持之以恒勤修养 4、人格的社会性 人格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社会人所特有的属性。所谓社会化是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第七章 人格完善:持之以恒勤修养(三)人格健全的意义健全的人格也是完美的人格,是各种优秀人格特征的有机整合。 二、人格的模式(一)人格特质模式1、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3、现代特质理论这五种特质(二)人格类型模式1、单一型人格模式2、对立型人格模式3、多元型人格模式三、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生

47、物遗传因素(二)家庭环境因素1、亲子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 2、家庭气氛和家庭结构 3、家庭地位和出生顺序(三)学校教育因素(四)社会文化因素(五)自我因素四、人格的测评(一)测验法(二)投射法第二节 了解气质:让我们清楚自己的局限人格的心理特征: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因素,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气质:个体不以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特征。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多血、粘液、胆汁、抑郁)巴甫洛夫(神经系统活动类型导致的气质差别)神经类型有三种,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兴奋和抑制的灵活性强而不平衡型(不可遏制型)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弱、平衡、不灵活型(安静

48、型)弱型(抑制型)第二节 了解气质:让我们清楚自己的局限四种气质类型及其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行为的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内外倾向性。大多数人是不同类型的混合,或近似于某种类型或介于某些类型之间。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消极与积极方面。了解气质对于加深相互间理解、融洽相处、很有好处。1、气质会对活动效率产生影响。2、气质对某些性格特点形成影响3、气质与健康和疾病的联系第二节 了解气质:让我们清楚自己的局限十大元帅的气质类型第二节 了解气质:让我们清楚自己的局限一、气质的内涵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及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1)心理过程的强度

49、(2)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3)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二、气质的生理机制(一)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兴奋和抑制的灵活性。(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三、气质类型人的各种气质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联系,构成一个有组织的结构,各种气质特征的不同结合,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气质类型。 (一)胆汁质 (二)多血质 (三)粘液质 (四)抑郁质四、气质的实践意义(一)气质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二)气质没有社会评价意义(三)气质是职业选择的依据(四)了解气质是自我修养的前提第三节 优化性格:点滴积累中收获成长 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独特的心理特

50、征的总和。性格的结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性格的动力特征:随着环境的多变性、人的活动的多样化,人的性格特征也以不同的方式结合有了动力性。一个人的性格会随着个人角色的转变,环境和情境的变化以及自我要求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人的性格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只有那些比较稳定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才是性格的主要方面。第三节 优化性格:点滴积累中收获成长 性格的分类:理智型-情绪型独立型-服从型外向型-内向型A、B、C型一般而言,典型性格类型的人并不多见,多数人处于两极之间,或偏向某一类型。即使好的性格品质,一旦表现过度或与环境不协调,也能引起问题,过于直率而不顾场合或对象,就可

51、能伤害对方或引起适应不良。(二)性格和气质的关系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从起源上看(2)从可塑性上看,(3)从性质上看,(4)从对活动的影响来看(二)性格和气质的关系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1)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速度,不同的气质的人要形成同一种性格特征,其速度是不一样的。(2)气质可以渲染性格,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独特色彩。(3)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使它服务于生活实践的要求。第八章 大学学习:独立创新是关键转变学习理念:在独立思考中寻找答案一、大学学习环境的变化二、大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三、处理好大学学习中的几个关系了解学习理论:在无边学海中享受快乐一、中国古代学习思想二、西方主

52、要学习理论三、知识建构的原则把握学习规律:在不断总结中学会学习一、大学生学习特点二、典型学习策略三、不同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大学学习,关键是自己多动脑筋,勤于实践,其最终目的是培养思考的习惯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第一节 转变学习理念:在独立思考中寻找答案大学里常常有三类比较典型的学生:一类是仍然像在中学时代那样以取得好成绩为目的而拼命读书的人。一类是进了大学就完全丧失学习动力的人。一类则是从刚进大学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人,充分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一、大学学习环境的变化(一)学习任务的变化(二)教学方式的变化 (三)环境氛围的变化(四)管理方式的变化(二)教学方式的变化(1)大

53、学在强调课堂教学同时,更着重突出课前预习。(2)大学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更强调灵活性和思路分析,快而精,信息量大。(3)大学有较多的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4)大学的教学形式多样。(三)环境氛围的变化(1)大学往往有较优越的硬件学习资源。(2)大学还有丰富的第三课堂活动。(四)管理方式的变化大学主要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二、大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一)被动到自主的转变(二)模仿到选择的转变(三)盲目到有意的转变(四)书本到实践的转变(五)机械到创造的转变(六)知识到素质的转变三、处理好大学学习中的几个关系(一)基础与专业(二)必修与选修(三)博与专(四)理论与实践第二节 了解

54、学习理论:在无边学海中享受快乐一、中国古代学习思想二、西方主要学习理论一、中国古代学习思想朱熹也曾经给学习下过定义:“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表明“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知识技能的获得,二是技能能力的形成;“习”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温习、实习或练习),二是知识技能的运用和实践。二 、西方主要学习理论(一)行为联结主义理论行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二)认知主义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他们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

55、习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学派:格式塔学派的观点直接影响到今天认知学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构造与组织一种完形。信息加工学习模式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专家加涅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是一台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装置。 (三)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个体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学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个体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需要经过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所以合作学习备受推崇。(四)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 (C.R.Rogers)。罗杰斯主张有

56、意义学习。他认为可以把学习分成两类:一类学习类似于无意义音节学习。另一类学习是意义学习。三、知识建构的原则(一)厚基础(二)精专业(三)广范围(四)成系统(五)呈动态第三节 把握学习规律:在不断总结中学会学习一、大学生学习特点(一)学习安排的自主性(二)学习内容的选择性(三)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四)学习过程的实践性二、典型学习策略(一)认知策略(二)元认知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对学习时间的管理。对学习环境进行选择。三、不同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学习是借以交流和继承人类认识成果、传承文明的有效形式。(一)知识学习知识学习包括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三个阶段。(1)知识理解 感性知识学习 陈述性

57、知识学习。 对新知识进行积极关注。 程序性知识学习。(2)知识巩固是指对所学习和理解的知识在大脑中保持长久记忆的过程。(3)知识运用则是指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有关问题。(二)技能学习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程序性知识。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仅能两种。(三)态度品德的学习情感领域的学习即态度品德的学习。影响态度品德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社会文化、所从属的群体,当然也包括先天素质和个人能动性。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因素。 学校与集体。 人格因素 (四)预备警官的能力及其培养1、什么是能力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特征。(四)预备警官的能力及其培养2、预备

58、警官的基本能力结构(1)自主学习能力(2)细致观察能力(3)独立思维能力(4)科学研究能力(5)语言表达能力(6)鉴别审美能力(7)自我控制能力(8)社会交往能力(9)组织管理能力(10)动手操作能力(四)预备警官的能力及其培养3.预备警官能力的培养(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2)在研究中培养。(3)在社会实践中培养。 第九章 人际交往:和谐相处有学问第一节 社会交往:健康成长奠基石第二节 和谐相处:把握原则是关键第三节 冲突化解:积极面对迎挑战第九章 人际交往:和谐相处有学问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了解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

59、意义。第九章 人际交往:和谐相处有学问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当的交往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是人心理素质的展示。人际交往: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它是人类的特定社会现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性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关系: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是人际关系形成的途径,人际关系则是人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第一节 人际交往:健康成长奠基石人际交往的意义:交往是人们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群体协作,不仅是人类,许多生物都会灭绝。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了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也无从规定(马克思

60、)。人际交往有助于增进交流、协调关系、促进健康、完善个性。人际关系不仅是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资源。人际关系是一把双刃剑第一节 人际交往:健康成长奠基石公安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一)交往需求迫切,但容易受挫折(二)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但以宿舍为中心的特点比较突出(三)交往内容日益丰富,形式多样,但深交不多(四)平等意识增强第一节 人际交往:健康成长奠基石 三、公安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二)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完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个性的基础 (三)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技能提高(四)人际交往有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