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原》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2022年《马原》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2022年《马原》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2022年《马原》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2022年《马原》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 一、单项挑选题1.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供应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的是(B )D.制造者、继承者的认A.封建主义经济的进展B.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C.社会主义经济的进展识成果 2.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是从它的(A );C.争论的主要内容讲D.制造者、继承者的熟悉成A.阶级属性讲B.争论的对象讲果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C )A.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发表B.德意志意识形状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4.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即他的(C )A.唯心

2、主义 B.辩证法 C.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5.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他的(B )A.唯心主义 B.辩证法 C.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共产主义 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与时俱进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C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共产主义 C.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C.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共产主义与时俱进9.马克思主

3、义最崇高的社会抱负是(B )B )A.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C.无产阶级专政D.大同世界10.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缘由在于它具有完全的(A.历史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实践性二、多项挑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BC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自然辩证法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ABD );A.经济社会根源 B.思想渊源 C.客观精神的缘由 D 实践基础 . 3.马克思最宏大的两大发觉是(AC );A.唯物史观 B.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 D.辩证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主要

4、包括(ACD );A.德国古典哲学 B.中国儒家思想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5.对于高校生来说,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就要做到 :(BCD );A.用科学的态度也就是历史的具体客观而非机械的一知半解的和断章取义的对待马克思主义B.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决信念,树立和坚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C.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D.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事,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三、判定题1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进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

5、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完全是由于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的天才人物;(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岁月已经过去,对现在的社会问题已经没有指导意义;( )4.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进展及其冲突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供应了客观条件;( )5.早期无产阶级的斗争是盲目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6.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进展又开创了新的时代;( )7.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 )8.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9. 19

6、 世纪 40-60 岁月,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宏大革命;( )10.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熟悉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动指南;( )四、连线题 1.请把以下理论和它们的代表人物连线C C B C D. A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圣西门德国古典哲学 B、费尔巴哈空想社会主义 C、亚当 .斯密A. B C A B. C A B C. C 2.请把以下人物和他们所属派别连线B C B C D. A B 马克思 A、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 B、旧唯物主义费尔巴哈 C、辩证唯物主义A. B C A B. C A B

7、 C. C 五、材料分析题1、阅读以下材料并依据材料回答疑题:材料: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巴黎公社失败以后,马克思把主要精力用在写作资本论的其次、三卷上;但是,长期的穷困、劳累和疾病, 损害了他的健康; 到 1883 年初,马克思的病情加重,恩格斯每天都来探望他,请医生为他看病,可是病情仍不见好转;3 月 14 日下午,马克思在书桌前的安乐椅上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里;恩格斯失去了亲热的战友,独力担负起指导各国工人运动的重任;他仍花费极大的精力整理马克思的遗稿,这是一件特别艰难的工作;由于原稿除个别地方比较具体清晰以外,几乎都是用缩写字和速写符号写成的;中间留下了很多的空白;恩

8、格斯必需第一辨认和誊写手稿,然后在各种原稿本中挑选最成熟的一种,并把全部的空白都填补起来,而且要写得和马克思的手笔一样;恩格斯怀着对亡友的想念,夜以继日地整理这些遗稿;后来,由于健康状况恶化,恩格斯已经不能坐着写字,医生禁止他晚上看书;他就请了一位秘书做记录,自己口述马克思的原稿;为了整理出一份“ 完全符合作者本意” 的原稿,恩格斯一丝不苟地推敲每一个字,并且增补了很多新材料来说明马克思的每一个论点;1885 年,资本论其次卷的整理工作最终完成了;整理第三卷的工作更加艰难,差不多又用了 10 年时间;资本论的作者是马克思,最后完成者却是恩格斯;这两位亲热无间的伴侣都为这部不朽的著作倾注了心血;

9、这部书就是这两位伟人非凡的革命友情的见证;除此以外,恩格斯仍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重要著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恩格斯热忱地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在他的支持下,1889 年 7 月,22 个国家的近 400 名代表在巴黎举办会议,宣布成立“ 其次国际”;在大会上,由法、美等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代表提议,把 5 月 1 日定为“ 国际劳动节” ;由于在 1886 年的这一天,美国芝加哥等地的工人为争取8 小时工作日举办大罢工和示威游行,显示了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精神;大会通过了这个决议;从今,每年“ 五 一” 成了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 人民的节日;18

10、95 年,恩格斯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8 月 5 日逝世了;依据遗嘱,他的骨灰盒被葬入大海;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奋斗了一生,是国际工人运动的宏大导师;他们相继去世后,工人 运动经受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到 20 世纪初,俄国的革命活动在列宁的领导下,成了各国工人和他们的政党 瞩目的中心;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 列宁诞生在1870 年,原姓乌里扬诺夫;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关怀国家命运,反对沙皇专制统治;他的哥哥萨沙由于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未遂而被捕牺牲;列宁却走上了另一条革命道路,决心用武装推翻专制政权;在组织同学运动的时候,他曾被捕;警官问他:”“ 你要造反吗?要知道,你前面是一堵墙! ” 列宁

11、毫不示弱,反击说:“ 是一堵腐朽的墙,一推就倒的!后来,他又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小组,自学外文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仍自学了高校的课程,并以校外生的资格,参与彼得堡高校法律系的毕业考试,获得优异成果;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了一个把握广博学问和革命理论的革命家,成为俄国工人阶级的领导人物;1895 年,他领导的各地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成立了“ 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频繁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政府的留意,他曾经被捕流放在西伯利亚 了火星报 ,为成立工人阶级政党作理论预备;3 年,直到 1900 年才期满;此后,他到了法国,办起1903 年 7 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其次次代表大会在比利时举办

12、;在争论党纲、党章的时候,会议发生 猛烈的争辩;列宁认为:只有承认党纲并且亲自参与党的一个组织的人,才能是党员;这样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和组织性;而另外一些人主见,只要参与罢工,不参与组织也可以宣布为党员;虽然后一种看法当时略占上风,但是在选举中心机关时,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取得了多数,被称为“ 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它就是俄国共产党的前身;另一派人占少数,被称为“ 孟什维克”(意为少数) ;从今,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俄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节选自世界通史故事)(1)以上材料中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介绍,让我们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熟悉( ABCD )A. 从制造者

13、、继承者的熟悉成果讲: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 者不断丰富和进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 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 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从争论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进展的普遍规律 的学说 ;D.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进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 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对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进展,以下表述正确选项(ABCD )A.马克思、恩格斯

14、依据实践的进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B.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进展是由列宁等以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C.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夺取了十月革命宏大成功,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D.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2、阅读以下材料并依据材料回答疑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材料 1马克思恩格斯在 187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 不管最近 25 年来的情形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仍是完全正确的 由于最近 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庞大进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

15、织也跟着进展起来,由于第一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体会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把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体会,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殊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洁地把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材料 2恩格斯在 1895 年时指出:“ 但是,历史说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 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 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仍完全转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日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认真地加以探讨; ”材料 3恩格斯指出:“ 我们仍差不多处在

16、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订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致比我们有可能常常以特别蔑视的态度订正其熟悉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材料 4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 卡莱尔的“ 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 “ 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仍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结论,仍在开莫里逊氏丸 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 ,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争论;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进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假如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连续进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但结论在肯定时期应当有肯定的形式,在自己的进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

17、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1)材料 1 中的“ 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这句话,其主要的背景包括(D );工业革命开头爆发 工人阶级政党进展资本主义代议制趋向完善 巴黎公社政权昙花一现A BC D(2)结合上述材料,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应当是(ABCD );A. 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把握基本原 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B. 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需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绝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圣经和教条,肯定要区分对待C.坚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D.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

18、主义,马克思主义才能有效地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和成功的法宝;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进展规律一、单项挑选题1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即是( B )A.唯物论 B. 世界观 C. 辩证法 D. 方法论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殊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四周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闻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确定性和静止的相

19、对性的统一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点是( C )A运动 B. 规律 C. 联系和进展 D. 冲突5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辩证思维方法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7. 进展的实质是(D)曲折上升的运动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A. 前进的运动 B.上升的运动 C.亡8冲突的基本特性是( C )B

20、 斗争性和同一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A. 斗争性 B.同一性 C.9唯物主义哲学进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状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实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冲突是事物进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进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进展的总趋势1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

21、亡;” 这里的“ 常” 指的是( C )A.冲突 B. 变化 C. 规律 D. 秘密12马克思说:人在“ 劳动过程终止是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头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是说意识活动的( B )A. 制造性 B. 目的性和方案性C. 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 指导、掌握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3广大农夫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B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其次性 B. 精神的力气可以变成物质的力气C.精神的力气可以代替物质的力气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14“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

22、说明 D A.必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 物质不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C.人不能制造和毁灭规律 D. 人的能动作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15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C )A . 熟悉 B. 意识能动性 C. 实践 D. 主体挑选1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 )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行知论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17物质的唯特殊性是( D )A.运动 B. 静止 C. 时间和空间 D. 客观实在性18.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 白马非马” 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冲突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

23、系C.冲突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B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显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进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20. 对哲学基本问题其次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C 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行知论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二、多项挑选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 AB )A.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其次性的问题B.思维能否熟悉或正确熟悉存在的问题C.物质是静止的仍是运动的问题D.打算事物变化的是事物的内部冲突仍

24、是外部冲突的问题2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高校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试验,证明只要通过“ 电子邮件的 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生疏人联系上,这说明(AC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 中介” 实现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3.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ABC )A.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B.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试验 D. 意识活动4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即( ABCD )A . 条件性 B. 客观性 C. 普遍性 D. 多样性5. 人们可以用蜣螂清除牛粪、用水发电;用针灸治疗疾病;这说明(AC )A正

25、确熟悉事物的联系就能因势利导,利用客观联系为人类造福B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制造规律为人类造福C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D联系是人能随便制造的6. 以下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CD 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勤学出聪明,实践出真知D.虚心使人进步,自豪使人落后7. 划分新生事物的标志是( CD )A.时间上后显现的事物 B. 形式上现象上新颖的事物C.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D. 同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相符合的事物8.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ABCD )A.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具体 D. 规律与历史

26、相统一9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由于( ABC )A.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进展的内在动力B. 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懂得懂得这些规律和范畴的“ 钥匙”C.它给人们供应了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冲突分析法D. 它给人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10. 以下属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的是( ABCD )A. 就事论事 B. 因材施教 C. 对症下药 D. 量体裁衣11以下关于量变质变规律说法正确的有( CD )A. 量变仅指事物数量的变化 B. 凡是事物的变化都是质变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预备 D. 质变

27、是量变的必定结果12辩证否定的基本内容是( ABCD )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 否定是事物进展的环节C.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D.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1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 皆本物之当然;” “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BC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确定的 D.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14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才能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 ABCD )A.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

28、和方案性B. 意识活动具有制造性C.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 意识仍具有指导、掌握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5.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 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由于( ABD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类自己制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进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打算的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三、判定题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分在于是否承认思维能否熟悉或正确熟悉存在的问题;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区分在于是否用联系的、进展的观点看世界;()4、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就不具有物质性;()5、物质运动是确定的,

29、静止是相对的;()6、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没有条件的;(7、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8、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进展的根本规律;()9、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的进展是前进性的,是必定的,因此不存在曲折;( )10、确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1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行知论;()1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运动变化并终将回到起点;()13、质量互变规律表达了事物进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4、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 一刀两断” ;()15、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四、

30、连线题1将以下选项的对应关系依次联系的结果是()运动 -B 物质的存在方式静止 -C 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空间 -A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2将以下选项的对应关系依次联系的结果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A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前途是光明,道路是曲折的-B 否定之否定规律五、材料分析题(不定项挑选题)1. 材料一: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冰冷气候民族的英勇使他们能够爱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缘由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见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就要求由一些

31、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就期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我们不要过分沉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成功,对于每一次这样的成功,自然界都报复了人们;每一次成功,在第一步都的确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其次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抱负不到,这些地方今日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材料三: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进展,对资源问题的需求更多,环境爱护的难度更大;必需切实爱护资源和

32、环境,不仅要支配好当前的进展,仍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铺张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依据我国国情,挑选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铺张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 -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如干重大关系依据材料分析:1、比较材料1 和材料 2,依据唯物辩证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CD )A、自然环境打算社会制度进展B、人类应敬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C、自然环境与社会进展相互联系D、人类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处2、依据材料2 和材料 3,我国实行可连续进展战略的缘由有(AB

33、CD )A、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B、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有着不行分割的联系C、我国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进展与环境爱护的冲突日益突出D、实行可连续进展战略才能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当前进展与将来进展的关系2. 材料一:“ 猫吃老鼠”,历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常规;正如恩格斯讽刺的那样,好像猫被制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制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喜爱吃鸟类;在南极圈里,有个叫马里恩的小岛;其实, 情形并不都是这样;偏偏有些地方的猫,不喜爱吃老鼠,1945 年,一艘探险船无意中带了几只老鼠在这个小岛靠岸;这些老鼠竟溜到了岛上,在那里扎下了根、传宗接代;三

34、年后,岛上的老鼠成灾;应当地居民的求援,大陆当 局送了五只好猫;想不到,这些猫很快繁衍成了一大群,小岛又成了猫的王国;可是这些猫却不吃老鼠,喜爱吃岛上的鸟类,每年被猫吃掉的鸟类达几十万只;为了爱护鸟类,行政当局只好动员鸟类爱好者,拿 起猎枪,四出打猫;材料二:更好玩的是,竟然仍有老鼠吃猫的事!非洲有一种老鼠,嘴边长着一层硬壳,它善于吃猫,本 领相当高明:它散发出一阵阵浓烈的恶臭,猫嗅到以后,就象吃了麻醉药一样,全身酥松,动弹不得;这 时候,老鼠就跳将过去,用锋利的牙齿咬断猫的喉管,把血吸尽;然后再把猫拖到洞里,渐渐吃掉;有时,甚至几只老鼠同时放出恶臭,使身强力壮的猫突然醉倒,它们便合伙把猫吃掉

35、;所以, 在那里猫一见老鼠,就丧魂落魄地拼命逃走;依据材料分析:1、综合比较材料1 与材料 2,反映的哲学道理正确的有(ABC )A、冲突具有普遍性B、冲突具有特殊性C、冲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D、冲突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2、冲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ABC )A、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并通过特殊性来表现B、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没有不表现普遍性的特殊性C、冲突的共性与个性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界限是固定不变的三、材料: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 一支粉笔多长为好” 为例来讲解他所提倡的选法,对此,他说明道:“ 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肯定长的粉笔

36、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便利,而且简洁折断;每断一次,必定多铺张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由于就显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1、材料中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C A、留意量的积存B、保持事物质的稳固性C、坚持适度原就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 度” 这一哲学范畴是指( D )A、确定中包含否定 B、 必定性包含偶然性C、量变引起质变 D、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其次章一、单项挑选题1马克思主义熟悉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A物质观 B联系观 C进展观 D实践观2. 列宁同志说过, “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

37、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动身点 D. 理论对实践起打算作用3实践活动的目的是(B)A改造主观世界 B 改造客观世界 C 改造内心世界 D 改造精神世界4. 毛泽东指出: “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说明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熟悉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指出了( C)A实践是熟悉的来源 B实践是熟悉进展的动力C实践是熟悉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熟悉正确与否的唯独标准5. 检验熟悉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熟悉是否同(D)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C党的路线

38、、方针、政策相符合 D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6. 直接体会和间接体会的关系是(C)A.熟悉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的关系C.熟悉中“ 源” 和“ 流” 的关系 D.7.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创熟悉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A.真理具有客观性 B.C.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8. 将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统一起来的基础是(A)A实践 B理论 C本质 D人9熟悉过程的其次次能动的飞跃是指(B)A从实践到熟悉 B从熟悉到实践C从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 D 从物质到精神10直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分是(D)A真理是确定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的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39、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11宋代诗人陆游在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C)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熟悉进展的动力C 实践是熟悉的来源 D实践是熟悉的目的12. 实践的主体是(D)A确定精神 B人的意识C人 D具有思维才能、从事社会实践和熟悉运动的人13实践的客体是(D)A确定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制造物 D进入主体的熟悉和实践范畴的客观事物14实践的中介是(A)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进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40、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的活动15“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气,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白(B)A实践是熟悉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熟悉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独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熟悉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气二、多项挑选题1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AB)A熟悉和被熟悉的关系 B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C唯物和唯心的关系 D真理和价值的关系2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表现为(ABCD)A真理和谬误有本质区分,不能混淆 B真理和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C

41、真理的进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D真理与谬误在肯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 实践在熟悉中的打算作用有(ABCD)A实践产生了熟悉的需要 B实践为熟悉供应了可能C实践使熟悉得以产生和进展 D实践是检验熟悉真理性的唯独标准5. 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的关系是(ABD)A理性熟悉依靠于感性熟悉B感性熟悉有待于进展和深化为理性熟悉C两者是两个熟悉阶段,二者的区分是确定的 D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6. 真理的特性有(ABCD)A客观性 B确定性 C相对性 D无条件性 7. 价值的特性有(ABCD)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9. 列宁说:“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好像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

42、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说明(BC)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特别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确定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肯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连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12. 实践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A确定实践目的与实践方案 B通过肯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肯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13.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达为(ABD)A成功的实践必定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定是具有价值的 C没有真理性的

43、熟悉,也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 D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熟悉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和相互促进的 14. 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表现为(ACD)A熟悉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B改造世界是为了熟悉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需正确地熟悉世界 D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靠、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三、判定题 1唯物主义的熟悉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2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又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才能;3. 实践依靠于熟悉,离开实践的熟悉是根本不行能的;4. 人的熟悉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熟悉和实践之间的冲突,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

44、妄想去发觉所谓的“ 永恒真理”、“ 终极真理”;5. 有的真理是确定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6. 有用就是真理;7.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规律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因此,规律证明有时可以取代实践检验 熟悉真理性的标准;8. 熟悉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进展的过程;9.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体会,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10. “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就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四、连线题 熟悉的源泉: 实践 熟悉的本质: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熟悉的起点: 感觉熟悉进展的总过程:从实践到熟悉,再从熟悉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感觉 :客观

45、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洁的反映形式 知觉 :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 :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一)材料一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材料二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材料三 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行学,不行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 成者也;不行学,不行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 人为” 之意 ,是 性伪之分也;材料四 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

46、,为不知而行的时期;其次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创造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因知而进行;1.上述材料关于熟悉论的概括,正确选项(ABD )A.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朴实唯物主义思想 C.材料三反映了荀子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B.材料二反映了孟子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D.材料四反映了孙中山朴实唯物主义思想2.材料四说明孙中山的知行观,概括正确选项(ABCD )也不行能一次完成A. 人的熟悉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进展的过程B. 人的熟悉不是先天就有,C. 人的熟悉是一个实践熟悉再实践不断反复的过程 证法思想材料分析题(二)D. 孙中山的知行观具有朴实的唯物主义和

47、辩材料一 言必有三表;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 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摘自墨翟非命上材料二 全部概念、学说、系统,不管它们怎样精致,怎样坚实,必需视为假设 它们是工具,和一切 工具同样,它的价值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它们所能造就的结果中显现出来的功效; 既然工具既不 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因此真假均不是判定的特性;工具往往是有效或无效的,适当的或不适当的,经济的或铺张的;摘自杜威哲学的改造、规律:探究的理论材料三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当在实践 中证

48、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气,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摘自马克思关于 费尔巴哈的提纲材料四 实践标准实质上不能完全地证明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 不确定”,以便 不至于使人的学问变成“ 确定”,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行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 的斗争;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体会批判主义1.材料一、二、三指出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区分与联系,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BC)A.材料一看到了检验熟悉真理性的标准,但没有提出科学的实践观 B.材料二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属于有用主义的真理观 C.材料三认为真理的检验不行能在理论内部得到解决,而必需通过客观的物质

49、活动,即实践来检验 D.材料一、二、三在检验真理的标准上都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 2. 材料四说明实践标精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缘由,分析正确选项(BD )A.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确定性,是由于实践标准是唯独客观的标准 B.人类的实践最终能够对熟悉的真理性作出检验 C.实践具有不确定性是由于实践和熟悉都是进展的,因而实践对熟悉的检验也必定是一个进展的过程 D.实践具有不确定性是由于实践不能对某一时期的全部熟悉的真理性作出检验,需要深化和进展, 因而也具 有不确定性第三章 一、单项挑选题1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打算作用的是 A. 人们在生产中的位置和作用 B. 生产资料全部制形式 C. 产品的安排形

50、式 D. 产品的交换形式 2“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畴”;这种看法是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机械打算观点 C. 历史宿命论观点 D. 历史循环论观点 3社会意识是A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对政治状况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D人民群众愿望的表现4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冲突中 A.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D. 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 生产力打算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进展水平5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A 无产阶级的宏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 历史上抵抗剥削阶级的革命领导 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

51、 对历史进展起促进作用的宏大人物 6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 治理与被治理的关系 D.分工协作关系7人类社会进展的根本规律是 A. 对立统一规律 B.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C. 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 阶级斗争规律 8. 肯定社会上层建筑所包括的内容 A. 是一切阶级的意识形状 B. 只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 C. 是在肯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状及与此相应的各种制度、设施的总和 D. 只是国家政权及其设施、组织的总和 9. 社会意识形状是指 A.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 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不同层次的社会意识

52、的总和 C.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 D.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 10. 社会进步的内在依据是A. 社会基本冲突运动 B. 物质文明的进展水平C. 精神文明的进展水平 D.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改善11. 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 B.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冲突C.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冲突 D. 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冲突 12. 以下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状序列的是 A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B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1

53、3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A. 转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B. 转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C. 转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4.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由于 A.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中并转为现实的生产力 B.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C. 科学技术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D. 科学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15. “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这句名言的含义是 A.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良是确定对立的 B. 每次革命都会制造奇迹,要不间断地“ 革命”C. 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进展的打算性环节 D. 社会革命是对旧世界的完全否定 二、多项挑选题1

54、. 在对待社会历史进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唯物史观 D. 唯心史观2.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劳动工具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冲突;这是由于它们A. 制约和打算其他一切社会冲突 B. 是推动社会进展的基本动力C. 打算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 D. 打算社会进展的客观趋势4.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 这个命题说明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宝的制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社会规律的制造者C.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宝的制造者 D.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打算力气5

55、. 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A人口因素 B民族构成C生产方式 D地理环境6. 社会基本冲突A. 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冲突的进展 B. 打算着社会的进程、性质和面貌C. 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展 D. 是社会进展有其客观规律的内在依据7.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 它同社会存在的进展变化是完全同步的 B. 它同社会经济的进展水平是不平稳的C. 它有自己特殊的进展规律 D. 它对于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8.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打算力气,是由于 A. 人民代表生产力进展的要求,为社会变革开创道路 B. 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的主力军 C.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是社会主

56、义改革的中坚力气 D. 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任何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不会成功 9. 以下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 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D. B.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C. 劳动产品的安排关系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10.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这是由于 A. 终止了社会历史领域唯心主义的统治位置 B. 为争论社会生活、揭示社会本质供应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 C.终止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就的状况 D.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展规律,为无产阶级解放供应了思想武器 三、判定题1社会存在打算社会意识,也就是说社会意识不具有相对独立性;

57、2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进展总是平稳的;3国体打算政体,政体听从于国体;4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打算作用的是产品的安排方式;5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进展的一般规律;6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生产资料;7生产关系中起打算作用的是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8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9科学技术是社会进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它对人类社会是有利而无弊的;10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进展四、连线题 阶级斗争是: 阶级对立社会进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冲突运动规律是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 人

58、类社会进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生产力进展是: 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社会基本冲突是: 社会进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展的强大杠杆五、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一)年份材料一:我国农夫收入来源及构成 单位:元人 3.转占比4.其占比纯收1. 工 资 性占比2.家 庭占比2022 入收入(0%)经 营 纯(0%)移性(0%)他收( 0%)收入收入入2366 2.0 3.7 772 32.6 1460 61.7 47 88 2022 2476 840 33.9 1488 60.1 51 2.1 98 4.0 2022 2622 919 35.0 1541 58.8

59、 66 2.5 97 3.7 2022 2936 998 33.98 1746 59.45 77 2.62 116 3.95 上述表格反映了我国农夫收入的变化情形;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进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依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材料二:中宣部、文化部 2022 年 12 月 14 日在京召开全国服务农夫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会;大会中指出,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村、忘了农夫、忘了我们的父老乡亲;要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才能,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 向农村倾斜;要广泛开

60、展农夫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进展农村特色文化;要积极探究农村文化建 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开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1. 材料一、二中包含的哲学依据有( ABCD )A社会存在打算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经济基础打算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以下说法正确选项( ABCD)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冲突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肯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B我们必需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冲突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