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_第1页
(习题课)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_第2页
(习题课)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_第3页
(习题课)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_第4页
(习题课)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习题课)必修一第4章第1页,共31页。1、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液泡逐渐()。A.减小、增大B.增大、减小C.不变、增大D.等于0、减小第2页,共31页。2、将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长为5 cm的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30 min和4 h后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马铃薯条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b马铃薯条细胞质壁分离逐渐复原C.c马铃薯条细胞质壁分离D.d马铃薯条细胞浸泡液浓度增加第3页,共31页。3、下表资料显示4组马铃薯分别浸入4种不同溶液1 h后质量转

2、变的百分率,由表可知溶液浓度最低的是()。溶液马铃薯质量转变百分率+5%-5%-3%0%A.溶液B.溶液C.溶液D.溶液第4页,共31页。4、右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第5页,共31页。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右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B. 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 abc,那么它们三

3、者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第7页,共31页。7、以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滴加质量浓度为0.3 gmL-1的蔗糖溶液比质量浓度为0.2 gmL-1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将装片中的材料浸润在质量分数为8%的HCl溶液中,然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在盖玻片一侧滴入解离液,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用适当高于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及自动复

4、原.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第8页,共31页。常见题型:1 、细胞失水与吸水的规律2 、质壁分离实验及拓展3 、渗透作用原理第9页,共31页。2、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液泡逐渐()。A.减小、增大B.增大、减小C.不变、增大D.等于0、减小1、细胞失水与吸水的规律第10页,共31页。6、将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长为5 cm的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30 min和4 h后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马铃薯条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b马铃薯条细胞质壁分离逐渐复原C.c马铃薯条

5、细胞质壁分离D.d马铃薯条细胞浸泡液浓度增加第11页,共31页。9、下表资料显示4组马铃薯分别浸入4种不同溶液1 h后质量转变的百分率,由表可知溶液浓度最低的是()。溶液马铃薯质量转变百分率+5%-5%-3%0%A.溶液B.溶液C.溶液D.溶液第12页,共31页。例1、右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第13页,共31页。1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右图所示状

6、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B. 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 abc,那么它们三者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C第15页,共31页。2、质壁分离实验及拓展第16页,共31页。4、5、以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滴加质量浓度为0.3 gmL-1的蔗糖溶液比质量浓度为0.2 gmL-1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将装片中的材

7、料浸润在质量分数为8%的HCl溶液中,然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在盖玻片一侧滴入解离液,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用适当高于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第17页,共31页。14、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实验设计(分析原理,设计实验,获取结论)给你洋葱、蔗糖、蒸馏水及必要的工具,请你设计一个测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法:(1)原理:水分的作用。(2)方法:A.;B.;C.;D.。(3)结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液浓度介于之间。(1)渗透(2)A.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B.制作一系列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C.将

8、上述装片中的材料分别浸润在上述溶液中D.用显微镜逐个观察并记录相应的实验现象(3)刚发生质壁分离和未发生质壁分离的两个相邻蔗糖溶液的浓度第18页,共31页。15、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细胞液浓度。第19页,共31页。(2)在1 min后,处于2 molL-1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将,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中。(3)在1 min后,处于2 molL-1

9、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生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 (1)渗出变大(2)不再变化2 molL-1的蔗糖溶液清水(3)乙二醇升高(4)大型液泡 第20页,共31页。10、实验室现在有四瓶失去标签的蔗糖溶液(编号为A、B、C、D),已知四瓶蔗糖溶液的浓度都不同。现利用半透膜袋进行渗透实验,装置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半透膜袋和变得胀硬,半透膜袋萎缩。四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低的是()。A.蔗糖溶液AB.蔗糖溶液BC.蔗糖溶液CD.蔗糖溶液D3、渗透作用原理第21页,共31页。10、实验室现在有四瓶失

10、去标签的蔗糖溶液(编号为A、B、C、D),已知四瓶蔗糖溶液的浓度都不同。现利用半透膜袋进行渗透实验,装置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半透膜袋和变得胀硬,半透膜袋萎缩。四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低的是()。A.蔗糖溶液AB.蔗糖溶液BC.蔗糖溶液CD.蔗糖溶液D3、渗透作用原理第22页,共31页。随4、如右图所示,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开始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A.甲高于乙B.乙高于甲C.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D.先乙高于甲,后甲高于乙第23页,共31页。随4、如右图所示,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

11、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开始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A.甲高于乙B.乙高于甲C.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D.先乙高于甲,后甲高于乙第24页,共31页。12、U形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及S,并被一半透膜(X)隔开(如下图a)。与S相比,R溶液浓度较低,且R与S的溶质均不能通过半透膜。图a中黑色的深浅即代表浓度高低。当U形管内已达到平衡时,液面高度和渗透压是(参看图b)()。A.右侧较高,两溶液浓度相等B.右侧较高,且右侧溶液浓度较高C.左侧较高,且右侧溶液浓度较低D.两侧高度相等,且两溶液浓度相等第25页,共31页。12、U形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及S,并被一半透膜(X)隔开(如下

12、图a)。与S相比,R溶液浓度较低,且R与S的溶质均不能通过半透膜。图a中黑色的深浅即代表浓度高低。当U形管内已达到平衡时,液面高度和渗透压是(参看图b)()。A.右侧较高,两溶液浓度相等B.右侧较高,且右侧溶液浓度较高C.左侧较高,且右侧溶液浓度较低D.两侧高度相等,且两溶液浓度相等第26页,共31页。3、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

13、A.h1h2,M1M2B.h1h2,M1M2D.h1M2第27页,共31页。3、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A.h1h2,M1M2B.h1h2,M1M2D.h1M2第28页,共31页。3、向猪膀胱注入0.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将其浸入0.0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下列坐标图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B第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