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认识模块一 汽车基础知识 汽车基础知识|模块一|1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2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3汽车行驶原理和性能参数汽车基础知识| 1 |学习目标1.了解汽车发明过程,培养学生汽车专业兴趣爱好;2重点认识汽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3. 熟悉汽车是如何分类及型号识别;4.了解汽车行驶原理、主要尺寸及性能参数;汽车基础知识| 1 |总体概述 汽车是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对人类生活的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可以形象地说,现代社会是一个车轮上的社会。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情况,要通过了解汽车的发明及演变过程,加强汽车及专业兴趣的培养;其次主要介绍了汽
2、车的分类及型号,让读者了解汽车主要类别及型号;最后介绍了汽车行驶原理,主要性能评价指标。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一、车轮的发明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是靠双腿进行迁移,靠自身的人力,即手提、肩扛,甚至用头顶进行运输(图1-1)。这种不依靠任何工具和畜力,完全靠人自身的力量来进行运输,是最自然,也是最原始、最落后的运输方式。图1-1 早期人类运输方式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一、车轮的发明 据记载,在距今六千年前(约公元前4000年),撒马利亚人就发明了车轮。车轮的发明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图1-2)。因为各种车辆,从时速只有2km的牛车到时速超过200km的、最现代化的汽车、火车,都是
3、建立在车轮的基础之上的,它充分利用了滚动磨擦系数远远小于滑动磨擦系数的原理。车轮的发明,是人类交通发展史上第一次飞跃,开创了人类使用交通工具的纪元。图1-2 轮子的演变 车轮出现以后,人们很自然地在它的轮轴上面加了木板、厢板以及顶蓬,慢慢地就形成了车。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二、汽车的诞生 1765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开创了劳动力革命的新时代,也开创了人类产业革命的新纪元。蒸汽机的诞生,无疑是人类利用动力机械的一大突破。 蒸汽机很快就应用于矿山和各种工业,也开始应用于轮船和火车这些较大的交通工具。1804 年,制成了第一个火车头,1825
4、年,第一条铁路通车。 在此期间,很多人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尝试,如法国的一名炮兵工程师尼古拉斯居诺大尉制作的蒸汽三轮汽车,长 7.2 米,宽 2.2 米,可乘四人,是人类发明的第一辆由自身的动力装置驱动的车辆,是现代汽车的“祖先”。 居诺的尝试是古代交通运输(以人、畜或帆为动力)与近代交通运输(动力机械驱动)的分水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给后来者以极大的启发和激励。此后,一些国家也在制作和使用蒸汽汽车方面进行过努力。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二、汽车的诞生 1790年,法国巴黎出现了蒸汽公共汽车。1828年,英国的瓦尔塔哈恩格克制造了具有方向盘、差速器和前轮独立悬架的蒸汽公共汽车(图1-3a)。
5、 1834 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公共汽车公司“苏格兰蒸汽汽车公司”。 1835 年,英国的沃尔特汉考克制成了一种比较精巧的蒸汽公共汽车,可乘 16 人,共制造了9 辆,进行客运,共运送了四千人次(图1-3b)。图1-3 早期的汽车a)第一辆蒸汽公共汽车 b)沃尔特汉烤克造蒸汽公共汽车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二、汽车的诞生 现代汽车的诞生,距今不过只有 131年。到19世纪中叶,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个“东风”,不是别的,就是新型的动力装置内燃机。内燃机在19世纪60年代发明后,经历了煤气机、汽油机以及柴油机三个发展阶段。 1861年,法国铁路工程师罗夏发表了进气、压缩、作
6、功、排气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发动机理论。这一理论后来成为内燃机发展的基础。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成功地试制出动力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四冲程内燃机。1876年,又试制出第一台实用的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内燃机,它是以煤气为燃料,火花点火,单缸卧式的四马力内燃机。这台单缸卧式功率为2.9kW的煤气机,压缩比为2.5,转速为250r/min。这台内燃机被称为奥托内燃机而闻名于世。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二、汽车的诞生 此机结构小巧紧凑、转速快、运转平稳,热效率高达1214,很快投入了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如图1-4所示为奥托及其发明的内燃机);后来,人们一直将四冲程循环称为奥托循环。奥托以内燃
7、机奠基人载入史册,其发明为汽车的发明奠定了基础。1883年德国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奔驰研制成功汽油机,1893年德国人笛塞尔(Rudolf Diesel)发明了压燃式内燃机的工作原理,1898年笛塞尔研制出以煤油为燃料的压燃式内燃机。动力装置的解决,为汽车的出现创造了腾飞的翅膀。 图 1-4 尼古拉斯奥托和他发明的内燃机图1-5 卡尔本茨和世界第一辆汽车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二、汽车的诞生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Karl Benz),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1883年10月,他创立了“本茨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
8、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一台两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同年11月,卡尔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图1-5所示为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由于上述原因,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人们常把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之年(1885年),视为汽车诞生年。 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二、汽车的诞生德国工程师、发明家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卡尔本茨
9、各自独立发明了汽车。1883年,他与迈巴赫合作,成功研制出使用汽油的发动机,并于1885年将此发动机安装于木制双轮车上,从而发明了摩托车。1886年,戴姆勒把这种发动机安装在他为妻子43岁生日而购买的四轮马车上,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这辆车被世人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图1-6是戴姆勒及其发明的四轮汽车。 汽车从诞生之日至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图1-6 戴姆勒和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三、汽车早期技术发展 苏格兰人发明了汽车动
10、力装置,德国人发明了汽车,在促进汽车初期发展方面作出贡献最多的却是法国人。 1860年法国工程师洛娜因发明世界上第一只用陶瓷绝缘制成的电点火火花塞;1859年,发明铅酸蓄电池;1862年电器工程师来诺研制出二冲程内燃机。 1888年,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成立,次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差速器;1898年,路易斯雷诺创建雷诺汽车公司发明汽车传动轴,雷诺1号车采用了箱式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齿轮主减速器。 1891年法国人首次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开发出摩擦片式离合器,法国制造的第一批汽车为后来汽车设定了很多标准并沿用至今。 爱尔兰人邓洛普发明了用于自行车的充气轮胎后不久,1895年,法国的米其林兄弟
11、就制造出了用于汽车的充气橡胶轮胎。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三、汽车早期技术发展 1902年法国的狄第安采用了流传至今的狄第安后桥半独立悬架;1904年又对汽车布局做出了注解,包括发动机舱罩的身高和乘客座位的降低等,勾勒出了现代汽车雏形。 1913年,法国人安德烈雪铁龙创建雪铁龙公司,发明人字型齿轮。 1919年,法国海斯柏诺-索扎公司制成用脚踏板统一控制的四轮鼓式制动器,并由变速箱驱动一个机械伺服机构来增加制动力,使制动效果大为改善。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国家的科学家参与了汽车各项技术的改进,如德国在1893年发明了化油器;1896年英国首次采用石棉制动片和转向盘。材料方面,1890-192
12、0 马车过渡到汽车,金属车身出现。1900年,金属车身获得专利,但主体结构仍是木材和连接它们的钢材。二十世纪初,创建了美国钢铁公司,为迅速成长的汽车工业提供充足原料,1914年发明了全金属车身。 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三、汽车早期技术发展 同年道奇公司生产了第一辆全金属汽车。1918年意大利蓝旗亚公司也开始生产全金属汽车。非承载式车身向承载式车身转变,汽车不再是底盘和车身的简单叠加,而是成为整体。 在这一时期,车用汽油机逐渐完善起来。汽油气化与点火问题得到了解决。内燃机的冷却最初是用一根长而弯的管子让水循环流动来实现的;1901年,迈巴赫又发明了蜂窝状的冷却水箱,为高效率的冷却打下了基础
13、。 1905年,在美国的圣路易斯发生了最初的汽车被盗事件,于是发明了带钥匙的点火开关。 早期的汽车是靠手摇转动曲轴来起动发动机的。这种方式既费力又不方便,需要有两个人配合。1917年,美国凯迪莱克公司研制了第一个电起动器,它是用一个小电动机带动与曲轴相联的飞轮转动来起动发动机的。 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三、汽车早期技术发展 1929年,凯迪莱克公司首先研制出同步器,它是通过同步器中锥面相互摩擦使两个齿轮转速相同时才允许啮合。换挡时既轻便又不打齿,换挡时间也大大缩短了。 1921年,美国的杜森伯格公司又推出了液压助力器,由一个主液压缸来放大制动力;以后又出现气动助力制动器。制动装置逐渐形成
14、了脚刹控制轮边制动,手刹控制传动轴制动的1929年,凯迪莱克公司首先研制出同步器,它是通过同步器中锥面相互摩擦使两个齿轮转速相同时才允许啮合。换挡时既轻便又不打齿,换挡时间也大大缩短了。 1921年,美国的杜森伯格公司又推出了液压助力器,由一个主液压缸来放大制动力;以后又出现气动助力制动器。制动装置逐渐形成了脚刹控制轮边制动,手刹控制传动轴制动的普遍的结构形式。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三、汽车早期技术发展 1922年,在仪表板上出现了燃油表,雨刷、制动灯、反光镜等也逐渐在这一时期被开发和使用。 1926年,汽车上开始有了液压制动器。为了提高燃油经济性,这一时期汽油机的压缩比有了提高,一些载
15、货车上采用了更省油的柴油发动机。 1929年出现了车用收音机。 渐渐地,现代汽车的基本要素均已具备。1922年,在仪表板上出现了燃油表,雨刷、制动灯、反光镜等也逐渐在这一时期被开发和使用。 1926年,汽车上开始有了液压制动器。为了提高燃油经济性,这一时期汽油机的压缩比有了提高,一些载货车上采用了更省油的柴油发动机。 1929年出现了车用收音机。 渐渐地,现代汽车的基本要素均已具备。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四、汽车工业高速发展 从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汽车工业历经了规范化的变革,经济危机的打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节制的疯狂发展及市场的空前繁荣,从一国经济走向多国经
16、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充满剧烈竞争的产业。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3个区域是世界汽车生产中心。 一百多年的汽车发展史表明:汽车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兴旺于欧洲,挑战于日本。 1.单件小批生产期 在欧洲,汽车诞生以后的设计指导思想主要是为了人们的娱乐需求,所以研制的汽车都是轿车,而且是豪华型轿车,售价昂贵,一般人经济条件难以承受,销售市场受到限制,产量不能大幅度提高。另外,汽车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大型机械产品,当时世界上还缺乏大量生产这种大型机械产品的技术条件,不可能形成汽车工业。当时按同一设计制造的汽车,最多不过50辆,当时没有市场调查一说,都是按定单生产。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17、 |四、汽车工业高速发展 2.第一次变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 福特于1903年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提出了将汽车由奢侈品变为人们必需品的主张,要求汽车可靠、耐用、操作简便、售价低廉、使用和维护费用低,即生产普及型汽车。此后,福特致力于普及型轿车T型车的开发。 1908年秋,令人注目的福特T型车隆重问世了。T型车的各种零件被首次设计成统一规格,实现了总成互换;1913年,福特公司在汽车城底特律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在大型总装车间,钟表制造业采用的总成装配法被他发展成为了由机械传送带运送零件和工具的流水线装配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T型车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开端,汽车装配时间从12.5h缩
18、短到1.5h,售价从开始的一辆850美元,最后降到360美元。1915年,福特一个公司的汽车年产量就占美国汽车公司总产量的70%,从1908年到1927年,T型车共生产了1500多万辆。因此引发了世界汽车制造业的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促进了汽车生产的规模化。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四、汽车工业高速发展 T型车使福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福特赢得了汽车大王的美誉。同时,T型车成为普通民众的交通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娱乐方式,将人类带入了汽车时代。福特生产T型车的经验不仅为美国,甚至为世界的汽车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巨大的国内市场造成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通用汽车公司(Genera
19、l Motors)、克莱斯勒公司(Chrys1er)等汽车公司纷纷建立,最多时全美国曾有181家汽车厂。 图1-7a福特和他的T型车 图1-7b 福特公司的第一条装配流水线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四、汽车工业高速发展 这一时期在汽车大规模生产的组织模式上出现了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全能厂模式和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代表的通过专业化协作,由一些汽车制造企业联合起来,建立集中管理和销售体系的模式,并为世界上许多企业所效仿。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发展情况:1897年兰索姆E奥兹(Ransom E. Olds)投资50,000美元,筹办了奥兹莫比汽车公司。此公司成为通用汽车集团内历史最悠久的组成部分。1899年
20、奥兹莫比汽车公司与奥兹汽油发动机厂合并,成立了奥兹汽车生产厂。在底特律杰佛逊大道东,奥兹建立了美国第一家专营汽车制造的厂家。1902年,卡迪拉克汽车公司成立,1903年别克汽车公司成立;1908年,威廉杜兰特通过合纵连横,将别克,澳克兰,凯迪拉克和奥斯比尔等21家汽车公司,10家汽配公司,和1家销售公司联合起来成立通用汽车公司,后来通用公司逐渐发展成长为世界头号汽车公司。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四、汽车工业高速发展 3.第二次变革汽车产品多样化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凭借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进入汽车普及时代,而当时,欧洲各国的汽车制造厂虽不能在售价上与美国竞争,但它们凭借技术优势,在品种
21、上、车型风格上、道路适应性上以及某些性能上具有特色,因此,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有许多新技术,例如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后置后驱动、承载式车身、节能型微型轿车等,都首先出现在欧洲,从而为欧洲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汽车在意,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是二战后才大量进入家庭的,并在60,70年代进入高峰。 到1966年,欧洲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比1955年产量增长5倍,年均增长率为10.6%,超过北美汽车产量,成为世界第二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到1973年,欧洲汽车产量有提高到1500万辆。世界汽车工业有由美国转回欧洲。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四、汽车工业高速发展 大众甲壳虫,汽车史上划时代
22、的经典,希特勒在二战前提出的“生产国民大众使用的汽车”思想使二战结束后欧洲车坛诞生了很多实用,经典的国民车,采用尽可能简单耐用的机械结构,而造型只是附属品。它是历史上生产周期最长的一款车(即使今天甲壳虫依然是时尚实用的代名词,虽然与当时国民车的理念有所背离),出自费迪南德.保时捷之手,1930年诞生原型车,1939年正式开始生产,简单耐用,便宜省油,迅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畅销的车(如图 1-8所示)。也奠定了大众汽车今后在汽车界的地位。1972年2月17日,甲壳虫车累计生产量达15007034辆,成为世界上最畅销和最流行的车型。图1-8 德国大众公司的甲壳虫式轿车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四、
23、汽车工业高速发展 英国人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精心地制作汽车,1877年,罗孚公司成立;1904年,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成立,1907年生产“幻影”;1919年,宾利汽车公司成立;这些汽车公司后来都成为豪华车的代名词。 4.第三次变革精益的生产方式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成为美国军需的一个重要供应地,美国为不景气的日本汽车工业输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 以丰田汽车公司公司为代表的几家汽车公司,将“全面质量管理”和“及时生产系统”两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应用于汽车生产。前者要求工人承担更多的责任,把产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后者要求做好技术服务,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两者紧
24、密结合,相辅相成,推动了日本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四、汽车工业高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世界发生两次石油危机,油价的提高使欧美汽车生产厂商纷纷减产,而这时日本却以其小型轿车油耗低的特点博得了消费者的青睐,3年时间里日本汽车出口量翻了一番。丰田公司在1972年到1976年4年间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1958年,日本首次向美国出口,1970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1980年日本汽车年达到1104万辆,首次超过美国19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日本终于成为美国和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图1-9所示为日本汽车品牌
25、及丰田第一代卡罗拉汽车。图1-9日本汽车品牌 丰田汽车“第一代COROLLA”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1.无汽车工业时期 1901年匈牙利商人李恩时从欧洲购进两辆汽车 (Oldsmobile)到上海租界自备使用。1902年,官拜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用1万两白银购进一辆第二代奔驰牌小轿车作为慈禧六十大寿的贡礼送给了慈禧太后。1901年上海进口了两辆汽车,这是中国使用汽车的开始。到19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279辆,上海有汽车维修厂29家,天津有20来家。1927年,沈阳兵工厂以美国万国牌载货汽车为样车,根据中国的道路条件进行改进设计,于1930年试制成一
26、辆75型民生牌载货汽车,接着又试制100型民生牌货车,并进行了小批量生产。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三省,扼杀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萌芽。至1949年,历年累计进口汽车7万余辆,当时的汽车保有量5万余辆。产品可以说是万国汽车。图1-10a、b为慈禧太后御用汽车及75型民生牌载货汽车。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2.第一阶段:创建阶段(19531965年) 这一阶段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初创时期的主要成果:建立了一汽这样的现代化汽车生产企业,同时建立了南汽、上汽、济汽、北汽等制造厂,形成了五个汽车生产基地。汽车生产实现零的突破,初步形成重
27、型、中型、轻型载货汽车、轻型越野汽车和少数轿车品种的生产能力。积累了一定的汽车制造工厂设计、产品设计经验,培育了一批汽车制造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 图1-10 a慈禧太后的御用汽车 图1-10b 75型民生牌载货汽车 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主要格局是形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及一批小型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国产汽车17万辆(其中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1950年1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莫斯科同前苏联会谈,商定前苏联援助中国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其中包括建设一座现代
28、化载货汽车厂。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如图1-11a、b所示。图1-11a 毛泽东为一汽奠基题字 图1-11b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 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1958年5月21日一汽以“仿造为主,自主设计”的原则试制出东风CA71型轿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轿车的历史。东风CA71的标志为一条昂首腾跃的龙和取自苏东坡的字帖的“东风”二字;中网造型来源自传统建筑装饰,尾灯则来自宫灯(如图1-12所示)。为了集中资源生产红旗轿车,东风CA71在生产30余辆后停产。但作为第一次自主设计轿车的
29、尝试,为日后开发红旗轿车奠定了基础。图12 一汽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3.第二阶段:成长阶段(19661980年) 在此阶段先后兴建了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三个主要生产运用越野汽车的三线汽车制造厂;开发矿用自卸车和重型汽车;五个老汽车生产基地为包建、支援二汽、川汽、陕汽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自身也得到一定发展;地方积极建设汽车制造厂,汽车生产的分散局面已几经形成。 汽车工业经过这一阶段的摸索成长,1980年生产22.2万辆,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生产中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汽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
30、发展,生产厂点近200家;1980年大中轻型客车生产1.34万辆,其中长途客车6000多辆;1980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4.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1981 ) 从90年年代以来,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
31、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把轿车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引进外资,建立合资企业;引进国外产品、工艺和管理方法,实行高起点、大批量的起步方针,很快形成一定规模;企业初步做到按市场机制运行,先后发展起来一大批规模化合资企业,如上汽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东风汽车、一汽集团、广汽集团等。我国汽车企业从自我封闭的发展模式,走向了与国际汽车企业加强合作的道路。不仅汽车
32、产量增加迅速,而且汽车产品结构也有单一的中吨位载货车变为中型汽车与重、轻、微型货车等多种产品生产,商品车、专用车、客车同时发展的新局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实现了两次突破。第一次是1992年,我国汽车的总产量,以完美的成绩,突破了百万辆大关。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首次超美国,成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国家。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2013年我国汽车工业再次取得良好成绩:全国汽车产销2211.68 万辆和2198.41 万辆。从2000年到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如图1-13所示。这段时期我国汽车产品在产量、质量、品种、性能等方面都有
33、了质的飞跃,我国汽车工业出现高速发展的新局面。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图1-13 2000-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情况图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纵观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尽管遭受了各种艰难险阻,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近十几来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加快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定规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体系,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汽车研究、设计、生产、管理的人才,这些都为我国汽车
34、工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也存在诸多难题和困难,主要有如下几点: (1)产品水平低,产品技术开发能力不足 我国汽车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大约落后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10-15年,并且所有轿车厂家都不具备自主开发国际90年代水平整车的能力。我国的微型车、中型货车、以及部分轻型货车、轻型客车和部分零部件在国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质量性能与国外相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差较大。开发能力薄弱直接影响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已成为制约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总之,开发能力不足是造成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35、,是全行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开发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经验的、掌握先进技术的开发与制造人才。全行业基本都是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车型生产国外企业品牌的汽车。 (2)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未形成规模效益 “散、乱、差”问题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长期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目前全国共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23家,生产厂家过多导致无法形成汽车生产的必要经济规模,生产效率低,各自为战。而国外最大的10家最大汽车厂家产量均已超过几百万辆,规模经济导致的竞争优势显著。 (3)体制及管理理念影响企业的发展生命力我国的目前最大的几家汽车集团的所有制,都是国企,企业所有制影响了生汽车产生和发展概述| 1 |五、中
36、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管理者经营企业的积极性,使命感和发展动力。从企业管理理念,资本运作,成本控制,技术研发,自主产品开发等各方面反应都比较迟缓,滞后。造成企业创造性及活力下降。 (4)零部件工业落后于整车发展 除极少数合资企业产品外,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品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比整车更为落后,直接导致整车产品质量提高缓慢。其原因有四:一是缺乏专业的、掌握先进技术的零部件开发制造人才;二是从我国汽车工业的总体到生产线等各层次均未达到各自的规模经济水平;三是各企业分头引进不同国家的同类车型,汽车整车未达到规模经济要求,而且零部件还没有实现国际上通行的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四是零部件配套上的地方保护主义
37、,也严重影响了零部件经济规模的形成。 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 各种汽车有不同的用途,对汽车进行准确分类,才能对汽车的车辆属性进行准确地定位,才能对汽车的特点进行合理地分析,才能对汽车进行有效、到位地管理,如核定号牌种类,核定车辆类型,确定汽车报废年限,确定汽车路权,确定驾驶员准驾资格等。然而,汽车的种类是繁多的,对汽车的分类更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汽车不同的规格、结构、燃料、用途和型号等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不同的领域对汽车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由于交通管理工作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与社会各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交通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引用公安部的有关标准,还经常需要引用
38、国家标准和其他部门的有关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可以对汽车进行不同的分类。 1我国汽车分类我国在1988年6月发布的有关汽车分类的国家标准(GB/T3730.11988)。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与国外汽车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面对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近十几年来出现的各式各样汽车,这些标准已与国际通行标准不衔接,不适应实际需要。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国重新制定了有关汽车分类的新标准(GB/3730.12001)。新标准依据国际标准(ISO 3833)制定,其中最显著的修改,一是废除“轿车”的提法,改称为“乘用车”;二是不再将越野车单独分为一类,而是归属到各个车类中。 (
39、1)按用途分 汽车按用途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图1-14)。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图1-14汽车按用途分类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 乘用车(不超过9座)分为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等11类(表1-1)。表1-1车型特点图示普通乘用车(saloon/sedan)车身为封闭式,侧窗中柱有或无。车顶为固定式。有的顶盖可以部分开启。座位4个或者4个以上,至少两排。后座椅可以折叠或者移动以形成部分装载空间。车门为2个或者4个侧门。车窗4个或4个以上活顶乘用车Conver
40、tible saloon车身为固定框架的可开启式。车顶为硬顶或软顶,至少有两个位置:封闭、开启或拆除高级乘用车pullman saloon车身为封闭式,前后座之间可以设有隔板。车顶为固定式。有的顶盖可以部分开启。座位4个或者4个以上,至少两排。后排座椅前可安装折叠式座椅。车门为4个或者6个侧门。也可以有一个后开启门。车窗6个或6个以上侧窗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小型乘用车车身为封闭式,通常后部空间较小。车顶为固定式,硬顶。有的顶盖可以部分开启。座位2个或者2个以上,至少一排。车门2个侧门。也可以有一个后开启门。车窗2个或2个以上侧窗。敞篷车车身为开启式,车顶为软顶或硬顶。至少
41、有两个位置:第一个位置遮覆车身,第二个位置车顶卷收或可拆除。座位2个或者2个以上,至少一排。车门2个或2个以上侧窗。仓背乘用车车身为封闭式,侧窗中柱有或无。车顶为固定式。有的顶盖可以部分开启。座位4个或者4个以上,至少两排。后座椅可以折叠或者移动以形成装载空间。车门为2个或者4个侧门。车身后部有1仓门。旅行车车身为封闭式,车尾外形可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设计。车顶为固定式,硬顶。有的顶盖一部分可以开启。座位4个或者4个以上,至少两排。座椅的一排.或多排可拆除,或装有向前翻倒的座椅靠背,以提供装载平台。车门为2个或者4个侧门。车窗4个或4个以上。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多用途乘用车
42、上述7种车辆以外,只有单一车室载运乘客及其行李或物品的乘用车。但是,如果这种车辆同时具有下列两个条件,则不属于乘用车而属于货车。短头乘用车一种乘用车,它一半以上的发动机长度位于车辆前风窗玻璃最前点以后,并且方向盘的中心位于车总长的前四分之一部分内越野乘用车在其设计上所有车轮同时驱动(包括一个驱动轴可以脱开的车辆(,或其几何特性(接地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离地最小间隙)、技术特性(驱动轴数、差速锁止机构或其他机构)和它的性能(爬坡度)允许在非道路上行驶的一种乘用车。专用乘用车运载乘员或货物并完成特定功能的乘用车,它具备完全特定功能所需要的特殊车和/或装备。例如:旅居车、防弹车、救护车、傧仪车等
43、。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 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和专用车等。客车细分为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无轨客车、越野客车、专用客车。货车细分为普通货车、多用途货车、全挂牵引车、越野货车、专用作业车、专用货车,按大小可分为小、中、大、特大型几类(图1-15)。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 专用货又称特种车,是一种不同于上述任何类型汽车并具有特种结构,主要用于特殊用途的汽车,例如救护车、消防车、押钞车、洒水车、邮政车、电视转播车、油罐运输车、水泥搅拌车等等(图1-16);自卸车是工矿企业和建筑工地用于装载散装原料、砂土并能使货箱自动倾翻
44、卸货的汽车;牵引车专门用于牵引挂车的汽车,例如专门牵引集装箱挂车。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 (2)按使用能源分 根据汽车的动力装置分类,汽油车、柴油车、电动汽车(如电车、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气汽车等)、燃气汽车(如天然气、煤气、石油液化气、沼气等)、其他燃料车(如酒精、植物油等),如图1-17所示。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 (3)按行驶道路条件分 1)公路用车:轿车、客车、货车等。 2)非公路用车:矿山、机场和工地用车。 3)越野汽车:客、货都有(轻型Ga5t,中型5t Ga 13t,重型13t24t)。 (4)根据GB/T 150892001国家标
45、准分类 根据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L类、M类、N类、O类和G类五种类型。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 2国外汽车分类简介 目前世界各国对汽车都有各自的规范,主要汽车制造企业也有自己自成体系的汽车分类方法,现就一些主要乘用车分类进行简要介绍。 (1)欧系分类 德国大众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是最早进入中国轿车市场的企业,无疑它的轿车分类法具有代表性。德国传统汽车分类标准如下:A00、A0、A、B、C、D等级别。其中A级(包括A0、A00)车是指小型轿车;B级车是中挡轿车;C级车是高挡轿车;而D级车指的则是豪华轿车,其等级划分主要依据轴
46、距、排量、重量等参数。依据轴距、排量、重量,字母顺序越靠后,该级别车的轴距越长、排量和重量越大,轿车的豪华程度也不断提高。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 A00级轿车:轴距在2m至2.2m之间,发动机排量小于1L。 A0级轿车:轴距为2.2m至2.3m,排量为1L至1.3L。 A级车:轴距在2.3m至2.45m之间,排量约在1.3L至1.6L。 B级车:轴距约在2.45m至2.6m之间,排量从1.6L到2.4L。 C级轿车:轴距约在2.6m至2.8m之间,发动机排量为2.3L至3.0L。 D级豪华轿车:大多外形气派,车内空间极为宽敞,发动机动力也非常强劲,其轴距一般均大于2.8m,
47、排量基本都在3.0L以上。 德系是把紧凑型也纳入到广义的中级车中,而中国的中级车大量超过了A级车的范围。无论是轴距还是排量,国内新兴的中级车都直奔B级车而去,而B级车也顺延向C级车攀登。这也是德系厂家一向觉得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尽管如此,德系企业也开始适应和顺应这个变化,更加大力度抛弃欧洲规矩,投入到为中国消费者服务的革新中。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一、汽车的类型 (2)美系分类 通用公司一般将轿车分为6级,它是综合考虑了车型尺寸、排量、装备和售价之后得出的分类。它的Mini相当于我国的微型轿车;我国的普通型轿车在通用分类中可找到2个级别,即Small和LowMed;各家只对中级轿车的分类标
48、准比较一致,即中级轿车Interm(B级);中高级轿车即Uppmed,在我国相当于近几年涌现最多、销售最畅的奥迪、别克、雅阁等新型车;高级轿车相对应的是Large/Lux级别。 Mini级:一般指1L以下轿车轿车。Small级:一般是1.0L1.3L,处于我国普通轿车级别的低端。Low-med级:一般是1.3L1.6L轿车。Inter-med级:和德国的低端B级轿车基本吻合。pp-med级:涵盖B级轿车的高端和C级轿车的低端。Large/Lux级:和国内的高级轿车向对应,涵盖C级车的高端和D级车。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二、汽车的型号识别 1.汽车型号 汽车产品型号是汽车生产厂家对一款车进
49、行型号编制,向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申请车型认定时的一组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码。普通车辆型号的构成如图1-18所示。图1-18车辆型号构成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二、汽车的型号识别 汽车车辆编码的内容有五部分: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要参数代号、产品序号、企业自定代号。 企业名称代号:用2位汉语拼音表示。如CA表示一汽、EQ表示二汽、BJ表示北京、NJ表示南京。 车辆类别代号: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用1表示载重汽车;2表示越野汽车;3表示倾卸汽车;4表示牵引车;5表示特种车;6表示客车(大、中、小);7表示轿车;8表示挂车;9表示半挂车、加长货挂车。主要参数代号: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
50、示。在载重货车中,这两位数表示的是车辆总质量(车辆自重和载重量之和);在轿车中这两位数表示的是汽车的排气量(单位:升);客车中这两位数表示的是车身长度(单位:m)。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二、汽车的型号识别 产品序号: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用0、1、2分别表示车型的改动及改型情况。 专用汽车车型编号:构成如图1-19所示。图1-19专用车型编号 2.汽车识别代码 车辆识别代码(VIN),VIN是英文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车辆识别码)的缩写。因为SAE标准规定:VIN码由17位字符组成,所以俗称十七位码。正确解读VIN码,对于我们正确地识别车型,以致进行
51、正确地诊断和维修都是十分重要的。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二、汽车的型号识别 车辆识别代码就是每部汽车的身份证号,它根据国家车辆管理标准确定,包含了车辆的生产厂家、年代、车型、车身型式及代码、发动机代码及组装地点等信息。新的行驶证在“车架号”一栏都打印VIN码。 (1)车辆识别代码(VIN)的构成 车辆识别代号一般都是由十七位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只有这么一个号,对于我国汽车生产厂商来说,有着更为不同的实际意义(如图1-20所示)。 (a) 车上的识别代号 (b)行驶证上的识别代号图1-20车辆识别代码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二、汽车的型号识别 下面对VIN码的术语进行一一
52、解释。 车身型式:指根据车辆的一般结构或外形诸如车门和车窗数量,运载货物的特征以及车顶型式(如厢式车身、溜背式车身、舱背式车身)的特点区别车辆。 发动机型式:指动力装置的特征,如所用燃料、气缸数量、排量和静制动功率等。装在轿车或多用途载客车或车辆额定总重为10000lb或低于10000lb的载货车上的发动机,应标明专业制造厂及型号。 种类:是制造商对同一型号内的,在诸如车身、底盘或驾驶室类型等结构上有一定共同点的车辆所给予的命名。 品牌:是制造厂对一类车辆或发动机所给予的名称。 型号:指制造厂对具有同类型、品牌、种类、系列及车身型式的车辆所给予的名称。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二、汽车的型号
53、识别 车型年份:表明某个单独的车型的年份,只要实际周期不超过两个立法年份,可以不考虑车辆的实际生产年。 制造工厂:指标贴VIN的工厂。 系列:指制造厂用来表示如标价、尺寸或重量标志等小分类的名称。主要用于商业目的。 类型:指由普通特征、包括设计与目的来区别车辆的级别。轿车、多用途载客车、载货汽车、客车、挂车、不完整车辆和摩托车是独立的型式。 注意:车辆识别代号中仅能采用F列阿拉伯数字和大写罗马字母:1、2、3、4、5、6、7、8、9、0、A 、B 、C 、D、E、F、G、H、J、K、L、M、N、P、R、S、T、U、V、W、X、Y、Z(字母I、O和Q不能使用)。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二、汽
54、车的型号识别 (2)编码要求 以轿车系列来说,识别代码的前三位分别是生产国别、制造厂商、车辆类别三个标准来进行确定,比如说是LFW所指的就是载货汽车,LFP所指的就是轿车、LFB所指的就是客车、LFN所指的就是非完整车辆、LFD所指的是备用、LFS所指的就是特种车、LFT所指的就是挂车、LFM所指的就是多用途乘用车、LFV所指的就是一汽大众所生产的车。 这里所说的L代表的是中国,F意思是第一,P意思是客,W意思是作业,B意思是巴士,N意思是不完整的,M意思是多用途,S意思是特别,T意思是挂车,V意思是一汽大众。 载货所用的越野车,以及自卸车、半挂牵引车以及客货厢式车都可属于载货车,我们经常所说
55、的吉普车也包含了越野车和非越野车车两种轿车类的形式,如果是用客车所改装的客车,就要算是两用车的客车类别。然而,在汽车型号的编码中有一个5字,就是说是说明这是一种特种车,除了客货厢式轿车以外,客货厢式车也可以看成载货车,其车身可以视为轿车。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二、汽车的型号识别 (3)国外厂家编码 不同国家或汽车生产厂家,其VIN含义有细微的不同,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说明。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轿车VIN: 第1位:生产国别代码;第2位:生产或归口部门代码;第3位:车型类别代码;第4位:乘员安全保护装置代码;第5位:车型系列代码;第67位:车身类型代码;第8位:发动机型号代码;第9位:VIN检
56、验数代码;第10位:车型年款代码;第11位:总装工厂代码;第12位:出厂顺序号代码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轿车VIN 第1位:生产国别代码;第2位:生产厂家代码;第3位:车型及种类代码第46位:车型代码;第7位:发动机型号代码;第8位:乘员安全保护装置代码;第9位:VIN检验数代码;第10位:车型年款代码;第11位:总装工厂代码;第12位:出厂顺序号代码汽车分类和型号识别| 2 |二、汽车的型号识别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轿车VIN: 第1位:生产国别代码;第23位:生产厂家代码;第4位:车身及底盘系列代码;第5位:发动机类型代码第67位:车型代码;第8位:乘员安全保护装置代码;第9位:VIN检验数代码;
57、第10位:车型年款代码;第11位:总装工厂代码;第12位:出厂顺序号代码.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凌志轿车VIN: 第1位:生产国别代码;第2位:生产厂家代码;第3位:车型类别代码;第4位:发动机型号代码;第5位:车型代码;第6位:车型与型号代码;第7位:系列级别代码;第8位:车身类型代码;第9位:VIN检验数代码;第10位:车型年款代码;第11位:总装工厂代码;第12位:出厂顺序号代码。汽车行驶原理和性能参数| 3 |一、汽车行驶原理 1汽车动力的产生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汽车的发展与发动机的进步有着直接的联系。汽车发动机的动力发展阶段分别经历了蒸汽机时代煤气发动机时代奥托循环时代汽油机(化油
58、器)时代电控时代目前,汽车发动机燃料主要还是以汽油、柴油为主。它们来之于石油,石油是埋藏在地下的天然矿物,未经炼制前叫原油,炼制后的产品称为石油产品(如图1-21所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汽车行驶原理和性能参数| 3 |一、汽车行驶原理图1-21石油的馏分产品汽车行驶原理和性能参数| 3 |一、汽车行驶原理 石油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它既不是由单质组成,也不是由单一的化合物组成,而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碳氢混合物,其中,碳氢化合物占97%98%,少量O、N、S等占1%
59、4%。分子式为CnHm通常称为烃。汽油或柴油在发动机里燃烧,是将储存在里面的化学能转化会热能的一个过程,热能又能推动发动机活塞运动,进而又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输出做功(如图1-22所示)。图1-22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汽车行驶原理和性能参数| 3 |一、汽车行驶原理 2汽车行驶原理 (1)动力传递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要经过一系列的动力传递装置才到达驱动轮的。发动机到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称为汽车的传动系,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以及半轴等部分组成。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先经过离合器,由变速器变扭和变速后,经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主减速器上,最后通过差速器和半轴把动力传递到驱动轮上
60、(如图1-23所示)。汽车行驶原理和性能参数| 3 |一、汽车行驶原理 (2)行驶阻力 汽车在道路路面上行驶时,牵引力将克服行驶阻力,并受到弯道超高、加减速、制动、路面凹凸不平等因素的影响。要想使汽车行驶,必须对汽车施加一个驱动力以克服各种阻力。汽车行驶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和加速阻力。 摩擦阻力:路面摩擦力,由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产生。司机可通过加速、制动而改变作用力,以控制汽车的运行。因路面凹凸不平而产生的各种摩擦阻力,包括垂直方向及前后、左右的力,它恶化了汽车的耐久性和平顺性,影响了行驶的稳定性。 道路阻力 由于路面结构而产生的阻力,包括路拱(超高)侧向力、由于路面形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