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原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PAGE 17 -七年级(上)复习活动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读音,注意它们的字形,注意四字词语,了解其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默对,力求咀嚼品味,并有所感悟。2、重点诗词的背诵描写。活动方案;活动一: 正音、正形自主复习七年级(上)课本中的重点词语,注意词语读音、字形。浏( )览 诠( )释 chng ( )憬 b( )益 min ( )tin ( ) chng( )徉 流tng( ) tng( )若 ln( ) 峋 翩( )然旋律( ) 鸟cho( ) 沟h( ) 弥( )漫 逃cun ( ) 撺( )掇( ) 上cun( )下跳 碧xio(
2、 ) lng( )l( ) hn( )睡 灰jn( ) 祈( )祷( ) m( )然 契( )约( )然而生 鸦( )无声 ( ) ( )教诲 白驹过( ) 活动二:四字词语1、下面的四字词语,有错别字,请改正。流览景物 潜移墨化 大有裨意 提高休养 广茅大地 从山俊岭 千资百态 薄雾弥慢 凶涌惴急 井然有叙 文丝不动 相题并论 眼花潦乱 五彩纷成 芒然若失 油然而升 鸭鹊无声 谈笑风声 无动于中 小心冀冀 回忆往夕 白驹过晰 和霭可亲 此起彼服 披蓑带笠 篷篷勃发 随声附合 幕然回首 一名惊人 笑逐言开 群星密部 泪眼漠糊 记忆尤新 于时俱进 莫明其妙 不折不饶 活动三: 诗词强化记忆自主复
3、习七年级(上)课本中的诗词背诵部分,注意重点诗句的理解记忆。完成练习。七年级(上)复习课堂检测一1、船在动,星也在动,!2、渐渐把我的眼睛模糊了,。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4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 , ; , 。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6在学习中,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言 , 7“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有一个“月”字的上下句 , 8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溪。 ,
4、。10.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 。11.在我们所学的论语十则中,孔子告诫弟子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两句名言是 , 。 12.工作学习中,我们要“ ”,向先进人物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的学识与修养,见到不好的人与事,还应该“ ”来反省自己。(用论语十则文中的语句回答) 13.何当共剪西窗烛, 。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朋友的诗句是: , 。15.近几年美国颁布各种法规促使国内安定和平,却插手别国内政,制造矛盾。对此,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 , 来劝诫美国政府。16.山光悦鸟性,_。17.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
5、句与“儿童”有关的完整诗句: “_,_。”18.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与“亲情”有关的完整诗句: “_,_。”19.君问归期未有期,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20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七年级(上)复习活动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复习初一(上)文言知识,掌握重点文言常识。复习初一(上)文言知识,理解记忆重点句式和词语。活动方案;活动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幼时记趣的作者是 代人 ,著有 。课文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 这一中心,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分别是: 、 、 。体现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丰富
6、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是获得“物外之趣”的关键。2、三峡选自 ,作者 ,北魏人,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语言简练、生动,1 5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3、沈括,北宋 、政治家,著有 。以虫治虫一文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梵天寺木塔一文说明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4、 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的创始人。
7、论语八则主要讲学习态度和方法。5、狼选自 ,作者是清代作家 的作品。活动二:认真复习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自己完成,小组交流)1、给加点字注音土砾()鹤唳( )阙处( )飞漱()2、课文填空 三峡中写三峡的秋天景象的句子有 。三峡中写三峡的山连绵不断的句子 。八则中指为“文”的原因的句子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两则寓言都讽刺了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B、幼时记趣体裁是散文。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的结构形式,紧扣“明察秋毫”这一线索。主体部分描绘了五幅图画,突出了“记趣”这一中心。C、三峡选自水经,它不仅是一部
8、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D、梦溪笔谈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京时期的科学成就,如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等。4、指出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故/时有/物外之趣拔山/倒树而来C、乃/以瓦/布之D、土人/谓之/“傍不肯”三、阅读幼时记趣,完成文后问题。1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于土墙凹凸处(在)神游其中(想像)项为之强(僵硬)留蚊于素帐中(朴素的)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鞭数十(鞭子)以土砾凸者为邱(同“丘”,土山)鹤唳云端(高亢地鸣叫)2解释一词多义:之时有物外之趣()昂首观之()心之所向()项为之强()观 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以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为
9、 项为之强()以虫蚁为兽()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其 常蹲其身()神游其中()3翻译下列句子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句:_。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_。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句: 。4对选文第三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有下面两种不同的概括。你赞成哪一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1)神游丛草(2)神游山林答:_。5“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6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答:_ _。15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答:_。七年级(上)复习课堂检测二一、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涉( )遽( )是( )求
10、( )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而忘操之。C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做代词,代物的:()做动词用的:()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二、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履()操()度()宁()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译文: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三 、阅读地震,完成下列各题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
11、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选出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A、鸡鸣犬吠/满城/中B、俄而/几案/摆簸C、人眩晕不能/立D、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将文中的比喻句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众骇异,不解其故(原因)未布瓦,上轻,故如此(因为)方与表兄李笃之对
12、烛饮(正在)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才)自东南,向西北去(从)六幕相持,自不能动(自然,当然)方知地震,各疾趋出(疾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翻译下面的句子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这些标志性的词语。 找出文中体现人们情绪变化的词语 课文多角度描绘出地震时的情景。试分析文章是怎样表现自然界的变化的?又是这样表现人们的反应的? 七年级(下)复习活动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读音,注意它们的字形,注意四字词语,了解其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默对,力求咀嚼品味,并有所感悟。2、重点诗词的背诵描写。活动方案;活动一: 正音、正形自主复习
13、七年级(下)课本中的重点词语,注意词语读音、字形。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颤动( )2、噗噗( )3、咕哝( )4、军阀( )5、两颊( )6、嗅烟草( )7、书脊( )8、踌躇( )9、憎恶( )10、恣情( )11、卜问( )12、两榀( )13、奠定( )14、投掷( )15、确凿( )16、油蛉( )17、蟋蟀( )18、攒集( )19、收敛( )20、竹筛( )21、啄食( )22、暴躁( )23、蝉蜕( )24、倜傥( )25、执拗( )26、盔甲( )27、屏气( )28、嫉妒( )29、酥油( )30、锨刃( )31、粗糙( )32、依偎( )33、枸杞( )34、叶鞘( )
14、35、训斥( )36、桦木( )37、半晌( )38、花蕊( )39、引擎( )40、香蒿( )41、鲜为人知( )42、喃喃( )43、殷红( )44、风靡( )45、吃荤( )46、搀扶( )47、嘴馋( )48、恍惚( )49、胆怯( )50、打量( )51、难以下咽( )52、捋柳叶( )53、逞能( )54、噌噌( )55、勒紧( )56、唾沫( )57、飕飕( )58、攥干( )二、看拼音写字:1、发li( ) 2、马zng ( ) 3、地jio( ) 4、h( )然5、困jing( )6、mng ( )撞7、摩su( ) 8、k( )头 9、ki( )油10、n( )待11、黑z
15、h( ) 12、tu( )色13、j( )身14、遗shung( )15、既hng( ) 16、wcu( ) ( )17、钟qng( )18、gu( )火19、菜q( )20、桑shn( ) 21、斑mo( ) 22、脑su( )23、m( )食24、b( )谷25、书sh( ) 26、锡b( )27、惊ch( )28、i( )症29、n( )味30、一lu( )书31、口头chn( )32、ni( )嚅33、j( )丧34、lin( )刀35、ch( )呆36、苦s( )37、zhn( )仰活动二:四字词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变幻莫( ) 2、别具( )心3、( )然大波4、( )选抉择
16、5、声誉( )著 6、力排众( ) 7、功成名( ) 8、( )系于怀9、( )户启箧10、 曲( )通幽11、万( )俱寂12、人迹( )至 13、人声( )沸14、面面相( )15、炊烟( )( ) 16、笑容可( ) 17、 灰心( )气18、不( )设想19、人才( )( )20、可歌可( )21、芳草如( )22、心旷神( ) 活动三: 诗词强化记忆自主复习七年级(上)课本中的诗词背诵部分,注意重点诗句的理解记忆。完成练习。 七年级(下)复习课堂检测一1.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万籁此俱寂,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4.
17、 戎马关山北, 。 (杜甫登岳阳楼)5居高声自远, 。 ( 虞世南蝉)6. 谁怜一片影, 。 (杜甫孤雁) 7. 雨昏青草湖边过, 。 (郑谷鹧鸪 ) 8. 游子乍闻征袖湿, 。 (郑谷鹧鸪 )9.荷叶罗裙一色裁, 。 (王昌龄 采莲曲)10.乱入池中看不见, 。 (王昌龄 采莲曲)11. 惟有绿荷红菡萏, 。 此花此叶长相映, 。 (李商隐 赠荷花 ) 12. 移舟水溅差差绿, 。 (郑谷莲叶)13.多谢浣溪人未折, 。 (郑谷莲叶)14. 素花多蒙别艳欺, 。 ( HYPERLINK /view/69814.htm t _blank 陆龟蒙白莲) 15.无情有恨何人觉, 。 ( HYPER
18、LINK /view/69814.htm t _blank 陆龟蒙白莲) 16.城中担上卖莲房, 。 ( 苏轼莲)旋折荷花剥莲子, 。 ( 苏轼莲)17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 须晴日, , 。18. 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 沁园春 雪)19. 俱往矣, , 。(毛泽东沁园春 雪)20.风雨送春归, 。已是悬崖百丈冰, 。(毛泽东卜算子)21.俏也不争春, 。待到山花烂漫时, 。(毛泽东卜算子)22.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析, 。将军百战死, 。 (北朝民歌木兰诗)23. 足蒸暑土气, 。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 观刈麦)24. 八百里分麾下灸, 。 。 (辛弃疾破阵子25.
19、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26. 征蓬出汉塞, 。大漠孤烟直, 。( HYPERLINK /view/7485.htm t _blank 王维使至塞上) 27. 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28.日暮乡关何处是, 。 (崔颢黄鹤楼)29. 晨兴理荒秽, 。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30. 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 , 。 31.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 。32梅花是美的,美在其精神。陆游笔下的寒梅敢于傲霜斗雪,却是寂寞而又饱受摧残的,正如其诗中所写:“ , 。 , 。
20、”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却是坚强不屈的,“ , 。”但两位诗人都赞美了梅花的美好品格不争春,毛泽东写道:“ , , ”;陆游是这样写的“ , , , 。”33边塞的夜晚,寒气逼人,月冷霜重,正如木兰诗中所写“ , 。”34孤雁是执著念群的,孤雁一诗中“ , 。”写出了其执著的行为,而“ , 。”则写出了其念群深切的心理。35郑谷在诗中这样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 , 。”鹧鸪的叫声悲切,催人泪下,正如诗中所写“ , 。”36爱国词人辛弃疾时刻不忘抗金大业,多少次梦回抗金战场,在破阵子一诗中,他写道“ , 。”诗人想象着战斗的场面:“ , 。”然而“ , ”的壮志难酬,只落得“ ”的慨叹。37陶
21、渊明不愿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宁愿躬耕于田园,过着“ , ”的田园生活。“ , 。”两句含蓄地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38大自然的风光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常建的诗句“ , ”写出了清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面对北国的雪景,诗人毛泽东也畅想着明天祖国的妖娆美景,正如其诗中所写“ , , !”39蝉一诗中借蝉抒怀的句子是: , 。40鹧鸪中“ , ”两句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怨。41“ , 。”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4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 杜甫诗登岳阳楼中的“ , 。”与孟浩然的诗有异
22、曲同工之妙。 七年级(下)复习活动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复习初一(下)文言知识,掌握重点文言常识。复习初一(下)文言知识,理解记忆重点句式和词语。活动方案:活动一:找出七(下)书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写在下面,小组交流)活动二:再读文章,完成下面的任务。1、找出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词语,解释并识记。2、找出文言句式,认真品读。3、找出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活动三:找出重点语句,注意解释。(小组间组织竞赛)七年级(下)复习课堂检测二一: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15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蔽林间窥之 ( ) (2)稍出近之 ( )(3)以为且噬己也( ) (4)益习其声 ( )2.用现代汉
23、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 ( )益习其声,又近出( )前后,终不敢搏( ) 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虎见之 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虎大骇 ( ) (2)觉无异能者( )(3)驴不胜怒( ) (4)计之曰 ( )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 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 。 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
24、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 二:阅读短文,回答16题。爱莲说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2)花之君子者也 (3)花之隐逸者也 (4)陶后鲜有闻 2.翻译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濯清涟而不妖 ( ) (2)香远益清 ( )(3)濯清涟而不妖 ( ) (4)不可亵玩焉。( )5.要赞颂莲花,却先提到菊和牡丹,为什么? 6.
25、用浪线画出“予独爱莲”的原因。三:阅读黄鹤楼,回答14题。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1)四闼霞敞 (2)费祎登仙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坐窥井邑 (2)遂以名楼 (3)返憩于此 (4)州城西南隅 3.翻译下列句子。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4.文中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是 为了说明黄鹤楼这一外观特征,具体描写黄鹤楼的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子是 。五、阅读文言文于园,完成13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富人于五所园也( ) 主人处处款之 ( )缘坡植牡丹、芍药 ( ) 颓然碧窈( )2本文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间,你有何感受?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
26、句子的意思。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地震6.B .“有声如雷”“喧如鼎沸”句 . C .人们头晕目眩,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地上,任凭大地旋转倾侧。 .时间顺序:戌刻 俄而 久之 逾一时许等 .骇异失色稍定 .主要从声音和情态两个方面来写自然界的变化的。如“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 “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等。 写人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其惊恐心理,侧面表现大地震的情形。“众骇异,不解其故。“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男女裸聚,竞相
27、告语,并忘其未衣也。”1.(偷看 ) ( 渐渐 )( 咬 ) (逐渐或更加 )2.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3. (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4.虎见之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5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虎大骇 (受到惊吓 ) (2)觉无异能者(本领 )(3)驴不胜怒(禁得住 ) (4)计之曰 (盘算 )7.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 8.一鸣,一蹄。 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
28、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 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3)“近之”、“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4)“跳踉大闭”、“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 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4分)寓意(1)不设统一答案。例:(1)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谈: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2)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谈,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3)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必须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有自己的见解。(4分,每处2分。)爱莲说(1)濯清涟而不妖 (美丽而不庄重) (2)香远益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指纹识别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分析报告(2025年)
- 注塑主管目标责任协议书
- 银行促销活动协议书模板
- 自建房私下协议买卖合同
- 注册一家新公司合同范本
- 电信放弃安装协议书范本
- 瑜伽馆员工离职合同范本
- 水管道安装维修合同范本
- 防疫合同协议书模板模板
- 码头合作转让协议书模板
- 2025江西德安万年青环保有限公司市场部区域经理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分享
- 2025年校长职级考试题及答案
- 统借统还资金管理办法
- 国家能源集团采购管理规定及实施办法知识试卷
- 2024年广州市南沙区社区专职招聘考试真题
-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仓库超期物料管理制度
- 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正式版)
- 2022年养殖场动物疫情报告制度
- 贵港市国有建设用地改变土地使用条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