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_第1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_第2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_第3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_第4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吹泡泡的科学教学目标1、学会自己配制不同成分的泡泡液,并通过比较,知道含有哪些成分的泡泡液吹出的泡泡又多又大,不容易破。2、初步接触基本的统计方法。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配制不同成分的泡泡液并记录研究结果。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玩过吹泡泡的游戏,你会自己做泡泡液吗?你想吹出来的泡泡又多、又大、又不容易破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吹泡泡的科学。二、准备好1、吹管 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物品做吹泡泡的管子?2、泡泡液吹泡泡还要调制泡泡液,做泡泡液需要哪些材料?(水、洗衣粉、洗涤剂、肥皂、蜂蜜、甘油等)三、动手做先任意调制一小杯泡泡液,看能不能吹出泡泡来?四、研究研究探究活

2、动:1、自己分别调制不同成分的泡泡液,哪种泡泡液吹出的泡泡又多、又大、又不容易破?请把你的研究结果记录下来。(可以分组合作)泡泡液序号泡泡液成分泡泡的多少泡泡的大小泡泡是否易破2、吹得泡泡于管子的粗细、管口的形状有没有关系?请你研究一下,并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五、比试比试大家比试比试,看谁吹出的泡泡又多、又大、又不容易破。2、水会溢出来吗教学目标1、能在观察和探究中发现水的性质表面张力。2、能够进行预测,并通过实验进行检验。重点难点通过实验知道水的表面有张力,学会总结实验结果。活动准备一只玻璃杯,一些水,几盒回形针。教学活动过程1、 做实验前的预测师:杯子里面添满水,将一枚回形针轻轻放入杯子里

3、,水会溢出来吗?你们想不想知道?最多放多少枚回形针水才会溢出来?说说你的预测数目。2、 试一试实际能放入多少枚回形针,水都不会溢出来?(注意:放回形针时要轻轻地放,不要靠着杯壁放。边放边数枚数。)实际放了多少枚?把你的实验结果写下来。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3、 知道吗?在实验中我们看到,水面会比玻璃杯边缘高,并且呈鼓起的状态,每放进一枚回形针,和面就会更高一些。水面为什么高出杯口而不溢出来呢?这是因为水分子会相互吸引,彼此拉动。产生一种表面张力,所以谁的表面会鼓起并高出容器的边缘,当水的表面鼓到水分子无法“手拉手”时,水就溢出来。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4、探究水的表面张力可以改变吗

4、?(洗洁精可以破坏水的表面张力)5、 延伸活动通过今天的实验,你收获了什么?其他的液体是否有表面张力?你准备通过什么来研究?3、向上流的水教学目标1、能在观察和探究中发现水的一种现象毛细现象。2、能够操作实验,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重点难点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毛细现象。活动准备一只玻璃杯,餐巾纸,报纸,挂历纸,三种粗细不同的吸管,木棍一根,红墨水,清水。教 学 活 动 过 程1、实验前的提问师:盆子里面添满水,把毛巾搭在脸盆边,过几分钟,你会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谁也没动盆里的水,可地上却被弄湿了一大片,而且盆边的毛巾还在往外面滴水。水为什么会往上流呢?你们想不想知道?2、 动手做纸条的实验在玻璃杯

5、里倒入半杯清水,滴几滴红墨水将水染红。用手指捏住餐巾纸条,报纸条,挂历纸条的上端,分别将它们的下端深入红水中。观察:各纸条发生了什么现象?比较:发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思考:这种现象可能跟纸条的什么有关?吸管的实验 用透明胶带把大小粗细不同的三根吸管顺序并排固定在小木棍上,然后把小木棍横架在盛有红墨水的玻璃口碑上,使吸管的下端能伸入红水中。观察:各吸管里发生了什么现象?比较:发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思考:这种现象可能与习惯的什么因素有关系?3、 知道吗?在纸条的试验中,红水能沿着餐巾纸和报纸往上升,是因为餐巾纸和报纸都比较柔软,里面有空隙。餐巾纸的空隙更多,所以将水上升得高。在吸管的实验中,红水能

6、沿着吸管上升,是因为吸管内有孔,而且孔径越小红水上升得越高。像纸条和吸管那样,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孔隙越小,水上升得越高。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4、试一试 为什么酒精灯灯壶中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达灯芯顶端,使酒精灯燃烧?小明一家人正准备在国庆长假期间外出旅游,可家里养的几盆鲜花没人给它浇水,一家人正为这事发愁。你能像个办法帮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吗?5、 延伸活动通过今天的实验,你收获了什么?4、奇妙的吸水瓶教学目标1、能在观察和探究中发现一种现象大气压强。2、能够操作实验,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重点难点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活动准备有盖的矿泉水瓶一个,吸管一根,蜡烛一支,火柴一盒,水杯一

7、个,锥子一个。教 学 活 动 过 程1、实验前护士把注射器的活塞向外一拉,药水立即被吸进注射器里;手指捏住钢笔的笔胆把嘴放进墨水瓶里,一松手,墨水立即被吸进笔胆里。药水和墨水为什么会自己进到注射器里和笔胆里?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2、 动手做用锥子在矿泉水瓶盖上钻一个孔,把吸管插入孔里。熔一点蜡滴在瓶盖上吸管的周围,使瓶盖与吸管密封。把瓶盖拧紧(也可用橡皮泥密封)。杯子里装一些水。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往水里滴几滴红墨水将水染红。把矿泉水瓶倒过来,将瓶子捏瘪。将吸管伸进红水里,然后放松。你会看到有什么现象发生?3、想一想杯子里的水为什么会倒流到瓶子里去呢?请你思考下面的问题:(1)当瓶子被捏

8、瘪时,瓶内的空间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瓶内的空气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2)当松开手瓶子恢复原状时,瓶内的空气是变稀了还是变密了?此时,瓶外的空气稀密有没有变化?(3)瓶内外空气的稀密不同,空气压力有什么不同?(4)杯子里的水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被压到瓶子里去的?4、 知道吗?原来,当瓶子被捏瘪后,瓶内的空间变小了,空气也减少了。松开手后,瓶子恢复了原状,而瓶外的空气暂时进不来,因此,瓶内的空气变稀,空气的压力也就减小。但是,瓶外地空气稀密并没有发生变化,相对瓶内来说,瓶外的空气比瓶内的空气要稠密一些,空气压力也大些。于是,杯子里的水在瓶外空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管被迅速压到瓶子里。现在你能解释前面提

9、出的“注射器吸药水”和“钢笔吸墨水”的现象?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 6、纸飞机教学目标1、设置情境,使学生从有趣的表演中,体验到设计活动的乐趣。2、学生积极探索绘制,并能借助飞机的制作充分表现爱好与情感。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能乐于表现个性。重点难点: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拓展学生的丰富想象,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设计制作表演活动。2、通过学习,学生乐于借助飞机的制作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好。3、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4、引导学生把联想与制作设计完美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飞机起飞视频,设置情境,激发兴趣与联想。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有趣的飞机是怎样做的吗?它

10、们有哪些有趣的特点?”2、人类一直探索和向往飞行,从古至今,我们通过制作风筝、热气球、飞机和航天器来完成自己的飞行梦想。如果我们可以和飞机一样在天上飞,那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说说!3、播放动漫儿歌纸飞机视频;导入:你玩过歌中唱的纸飞机吗?会折纸飞机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折纸飞机。二、学折纸飞机1、展示多媒体课件;通过从形状、色彩,装饰来引导学生学习怎么折纸飞机:1)首先是折老师示范2)再是画在自己折的纸飞机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花纹2、老师宣布今天的作业任务:折纸一个漂亮的纸飞机。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并作出本小组的讨论草稿,有不同意见和不同想法的进行当场实践,各小组不断比较改进设计方法,共

11、同参与探讨飞机的基本制作方法。教师指导鼓励大胆设计和有创新思路的学生。3、你们联想的飞机可真不错,你们能做出来吗?能让这好玩的飞机表演有趣节目吗?说说评价要求,评出;A.最漂亮的纸飞机。 B.飞的最好的纸飞机 C.纪律最好的小组4、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纸飞机,可以是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是自己寻找合作的伙伴、也可以是独立完成。教师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给予指导三、学生活动1、学生展示完成的作品,观摩活动,学生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2、实践活动让纸飞机飞起来。四、活动总结,下课。7、返回式滚筒教学目标1、学习制作返回式滚筒,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了解返回式滚筒

12、为什么能返回来。制作材料:牙签两根,大的金属螺帽2个,棉线、橡皮筋个1根,带盖的塑料宽口瓶1个,锥子。重点难点滚筒返回的奥秘。教学过程一、导入1、演示自制的返回式滚筒,激趣。2、导入课题: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个滚筒从老师手中滚出去以后,又能够自动滚回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这样的返回式滚筒呢?这节课老师就教大家制作返回式滚筒,并研究一下它为什么能滚回来。二、制作滚筒1、用棉线把两个螺帽跟橡皮筋拴在一起。2、用锥子在宽口瓶的盖子和底部的中心位置各钻一个孔。3、把捆着螺帽的橡皮筋的两端分别穿过瓶子两端的小孔,再用牙签拴住。三、探究活动A、为什么滚筒能自动返回1、学生将自制的

13、滚筒在平地上滚出去,当滚筒停止向前滚动时,它是不是会自动滚回来。2、在向前滚动的过程中,每隔少许时间拿起滚筒,打开盖子观察橡皮筋有什么变化。3、在滚筒往回滚的过程中,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橡皮筋有什么变化。思考交流:你认为是什么力量使滚筒自动滚回来的?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当滚筒向前滚动时,滚筒里的橡皮筋跟着扭转,当滚筒停下来时,橡皮筋反向扭转,滚筒就会往回滚动。B、滚筒从斜坡上滚下去,还能自动滚回来吗?1、让滚筒从斜面(一开始坡度要小一些)往下滚,观察滚筒能不能滚回来。2、逐步加大斜面的坡度,滚筒是否还能滚回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斜面坡度较小时,滚筒能滚回来,随着坡度加大,滚回速度越来越慢,当加大

14、到一定坡度时,滚筒就不能滚回来了。教师简要说明道理:随着坡度加大,滚回来需要的力也越大,橡皮筋能提供的力是有限的,所以达到一定坡度时,滚筒就滚不回来了。四、总结下课。8、看不见子弹的枪教学目标1、自己动手制作音枪。2、初步了解音枪是怎么使小纸人倒下或摇晃的。准备材料小鼓,泡沫塑料小球,剪刀,气球,卡纸,橡皮筋,铅笔,胶带,纸筒(如卫生纸心)等。重点难点如何使音枪产生的力更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手枪,当然还包括其他种类的枪,能发射子弹击中目标。但有一种枪,不用子弹也能将物体击倒,你们相信吗?这就是音枪,可能大家还没听到过这种枪。今天老师就教大家制作音枪一种看不见子弹的枪。板书课题:

15、看不见子弹的枪二、制作音枪1、比着纸筒在卡纸上画一个圆(如果是带底的圆筒更好)。2、剪下所画的圆。3、在圆心处钻一个小洞,作为枪口。4、用胶带把圆片粘牢在纸筒一端,注意密封。5、将气球皮蒙在纸筒的另一端,用橡皮筋扎紧。三、实践活动音枪击物1、做小纸人。从卡纸上裁一条较窄的纸条,剪成一个人的形状,将下端折叠,让小纸人能够立起来。2、击倒纸人。用音枪的枪口对准小纸人(上部),敲(弹)击音枪的橡皮膜。3、互动交流(1)、你的小纸人出现的是什么样的现象?(晃动或被击倒)(2)、比一比,谁的音枪威力更大?(3)、音枪的威力跟什么有关系?怎样使你的音枪威力更大?四、总结下课9、小鸡啄米教学目标:1、了解什

16、么是互动玩具。2、能够说出小鸡啄米的原理。3、培养孩子认真观察,勤于动手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制作小鸡啄米的玩具。 2、小鸡啄米的原理。教学准备:空纸盒1个,卡纸、小瓶盖,螺帽,细铁丝,棉线,针,剪刀,胶水,彩色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见过小鸡吗?你知道它在吃米的时候是怎么动的吗?那大家听说过互动玩具吗?你能说出来哪几种?互动玩具是玩具中的一大类,其特点是通过给予玩具中某一部位作用力,而使玩具另一或全部部位发生运动或响动。我们平时玩的陀螺,空竹等都属于互动玩具。2、教师演示激趣今天老师带过来一个互动玩具,就是演示小鸡啄米的样子,我们管这个玩具叫小鸡啄米。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制

17、作互动玩具小鸡啄米。二、制作小鸡啄米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图解示范讲解。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小鸡啄米玩具。1、在卡纸上画一只小鸡,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沿轮廓线剪下。在小鸡腿部距底端5毫米及20毫米处各扎一个小孔。2、在空纸盒的上下两面的中间相对位置各开一个长40毫米、宽2毫米的槽口。3、取一根棉线,一头系在小鸡腿部靠下的孔上,另一头吊一个螺帽。4、在纸盒前后两面距离上底5毫米的位置各扎一个孔,把小鸡腿部插入槽口中,用细铁丝通过腿部靠上的小孔串起来,并把铁丝两头在盒子两侧弯折固定。5、在纸盒一头用胶水粘一只小瓶盖。三、展示活动1、各小组展示成品。2、组长介绍自己组在制作过程的好的

18、想法或者是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演示小鸡啄米。4、评价。四、小结下课10、电子计算机活动目标:1、认识电子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2、了解计算机的组成。3、了解计算机的功能及应用。活动过程:一、什么是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

19、计算机等。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2月14日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埃尼阿克”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 莫奇利于1943年提出的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道。“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 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这台耗电量为140千瓦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比机

20、械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当“埃尼阿克”公开展出时,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种就能算出来,比炮弹晒身的飞行速度还快。英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的蒙巴顿将军把“埃尼阿克”的出现誉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电脑”的名称由此流传开来。三、电子计算机的分类1、超级型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超级计算机拥有最强的并行计算能力,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在气象、军事、能源、航天、探矿等领域承担大规模、高速度的计算任务。2、网络型3、工业控制型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及其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计算机系统总称。简称

21、工控机4、嵌入式型5、其他类型分子型,光子型,量子型,纳米型,生物型,神经型四、计算机的类型1、台式机;2、一体机;3、笔记本电脑;4、掌上电脑;5、平板电脑。五、电子计算机的发展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3、

22、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电脑或PC机。微型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它的功能和运算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过去的大型计算机。六、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信息管理;2、过程控制;3、辅助技术应用;4、翻译;5、人工智能;6、多媒体。七、活动小结。11、身边的因特网活动目的1、了解一特网的起源和发展。2、了解因特网的作用。3、健康上网。活动过程一、

23、因特网的起源。Internet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敌对方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他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位于各个接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

24、接。这个阿帕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后来,Internet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从1984年到1992年可以看作是Internet的实用发展阶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于1985年提供巨资建设了全美6个超级计算中心,同时建设了将这些超级计算中心和各科研机构互连的高速信息网络NSFnet。1986年NSFnet成功地成为Internet的第二个骨干网(并取代ARPAnet,1990年ARPA网停止运行)。NSFnet对Internet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使得Internet不再是仅有科学家、工程师、政府部门使用的网络,而

25、是进入了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实用服务阶段。到1991年底,由于Internet发展太快,NSFnet主干网已无法满足需要,且美国政府也负担不起整个Internet。于是基金会要求私营公司承担某些责任,IBM、MCI和Merit组建了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NS。ANS建立一个新的广域网,取代NSFnet,成为目前T3级Internet主干网ANSnet。1992年以后Internet开始进入它的商业化发展阶段,开始向全世界扩展。在Internet商业化的过程中,万维网(WWW)的出现,使Internet的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开创了Internet发展的新时期。二、因特网的作用。1、网络信息服务(WWW

26、)。因特网汇聚了各种各样的资料,是一个丰富的资料库,供人们随时查看、调用。2、便捷的交流平台。(1)、电子邮件(EMAIL)。(2)、网上讨论(MAILING LISTS、NEWSGROUP、BBS)。(3)、聊天视频。3、计算机系统远程登录(TELNET)4、文件传输(FTP)5、新兴的商品超市(网银、网购)。三、健康上网。1、查找有用的资料。2、不沉迷游戏。3、注意上网时间。4、安全上网。四、活动小结。12、电子书活动目的1、了解什么是电子书。2、电子书的特点及其优缺点。3、学会怎样阅读电子书。活动过程一、什么是电子书。电子书又称为e-book。简单的说,所谓的电子书是,必须透过特殊的阅读

27、软件(reader),以电子文件的型式,透过网络连结下载至一般常见的平台,例如:个人计算机1(PC)、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甚至是个人数字助理(PDA)、WAP手机,或是任何可大量储存数字阅读数据(digi-tal reading material)的阅读器上阅读的书籍,是一种传统纸质图书的替代品。二、电子书的构成。电子书由三要素构成:(1)、E-book的内容,它主要是以特殊的格式制作而成,可在有线或无线网络上传播的图书,一般由专门的网站组织而成。(2)、 电子书的阅读器,它包括桌面上的个人计算机,个人手持数字设备( PDA),专门的电子设备,如“翰林电子书”。 (3)、 电子

28、书的阅读软件,如ADOBE 公司的Adobe Reader,Glassbook 公司的Glassbook,微软的MicrosoftReader,超星公司的S SReader等。可以看出,无论是电子书的内容、阅读设备,还是电子书的阅读软件,甚至是网络出版都被冠以电子书。三、电子书的特点。1、方便性,可搜寻内容,改变字体大小及字型。2、容量大,随时可网络下载,不受地域限制,省去舟车劳顿之苦。3、降低图书成本,价格便宜。4、设计精美,灵活多样,有多媒体功能。5、节省保存书本所需空间。6、电子书实现了产品零库存,全球同步发行,购买方便快捷。7、节省纸张,减轻地球负担,零树木砍伐量,真正的环保低碳。四、

29、我们身边的电子书的阅读器。1、电脑。2、手机。3、学习机。五、电子书的缺点。1、价格昂贵。2、刺激眼睛。3、刷速度新慢。4、盗版问题。5、电池电量问题。六、课外拓展你对电子书存在的缺点又和改进建议?13、什么是发明创造活动目的:1、什么是发明创造。2、发明创造的分类。3、如何进行发明创造。活动过程:一、什么是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指运用现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首创出先进、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及方法,来有效地解决某一实际需要。因此科学上的发现,技术上的创新,以及文学和艺术创作,在广义上都属于发明创造活动。发明创造不同于科学发现,但彼此存在密切的联系。历史上人们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方式,通过

30、探索、研究、发现、表达、记录、信息传递交流,制作成为口语、书面信息、涂鸦图案、实物产品、科学技术理论、规律揭示,利用自然界存在的或者隐含的人类未知原理等,制作成为可以供生存、生活、生产、交流、信息交换等,具备相当程度的科技含量、人类智慧结晶的产品,一般地,称之为创造。 所有的创造的开端,都是为了造福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二、发明创造的分类。1、原创性发明。如:汽车、发电机、电脑等。2、改进性发明。如:防风衣架、滤网茶杯、带固定杆圆规等。三、发明创造的技巧。所谓发明创造就是运用技巧和方法。技巧是人们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有助于减少尝试与错误的任意性,节约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提高解决问题成功的概率;方

31、法是人们日常积累和运用各种知识来创新改造,节约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1、缺点法缺点法,是指从操作方法、使用对象、功能结构等方面去寻找物品的缺点,通过改正这些缺点来形成创造目的的一种方法。2、希望法希望法,也称希望点列举法,就是从社会和个人愿望出发,通过列举希望来形成创造目的的课题。这是寻找发明课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3、组合法组合法,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已有的技术原理或不同的产品,通过巧妙的结合或重组,从而获得整体功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造方法。4、扩大法发明技术中的扩大法,就是使现有物品的某些方面数量上变大、变多、或者质量上变好。它包括扩

32、大体积、延长寿命和增加用途等方面。5、移植法移植法是将某一领域或某种物品已见成效的发明原理、方法、结构、材料、元件等,部分或全部引进到别的方面。从而获得新成果或新产品。6、拓展法将某产品不断向外进行拓展思维,所发现的有实用价值的新思维,并将其设计成可操作的工程。7、延伸法在同一个方向上考虑下一步思维的工程。从而把发明不断的推向高尖端。8、排除法将所有的错误选项排除在外之后,剩下的选项都是正确的。四、分组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完成39页的“想一想”五、活动小结。14、精心选题活动目的:1、善于从生活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为进行小发明积累更多的素材。2、明白选题要从实际出发,寻找一些简单的课题,不要

33、好高骛远。活动过程:一、导入。小发明活动是有过程的,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实施和检验等几个步骤。当然这也是相对的,几个步骤之间也不能截然分割。课题内容的选择是小发明的开端,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能不能选准课题,是关系到能否顺利开展小发明活动并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步解决得好就等于完成一项小发明一半的工程。创造发明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东西,发明的课题是还没有被开发的项目。课题内容的选择要充分发挥儿童少年的创造性和有利于发明的技法的应用。二、选题的原则选题原则,是选取发明课题的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以指导儿童少年去寻找和选取符合创造发明要求的和力所能及的题材。选题应遵循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

34、可行性五项原则。1新颖性原则新颖性,从总体上来说,就是选取的小发明课题必须是别人没有发明过的、社会上没有的,即前所未有的新东西,这是创造发明的本质特征。如果这项发明课题是社会上已有的,或是已经申请获得专利的(包括已经失效的专利和目前有效的专利),或是在全国和省、市、县历届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已经有过的,或是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展览会上发表或展示过的,就不具有新颖性了。 所以选取发明题材后,就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查看全国和省、市、县历届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得奖作品集,查找有关小发明的书刊杂志,有条件的也可查找专利文献索引,了解该项发明课题是否社会上已有,否则历经千辛万苦,徒劳

35、无功。当然,他人已经搞过的、社会上已有的发明课题,也不是绝对不可以选择的。可以从别人已有发明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发明创造的路子。如选取“尺”为发明课题,别人已发明了“三角尺”,你可以搞“万能尺”;别人有了“万能尺”你可以搞“袖珍尺”。2先进性原则先进性,是指选取的小发明课题不仅具有新颖的、前所未有的特点,而且要在同类产品或物品中具有各种优势,就是要考虑发明成果的“品位”问题。如通过作物杂交培养出某种新品种,虽然符合新颖性原则,但与同类作物相比较不具有品质上和产量上的优势,就是不具有先进性。先进性,从具体上来说,一是技术上先进,就是在制作工艺、方法上能克

36、服某些难点,有所创新、省时、省力或省材料,或引进先进的工具或方法;二是结构、部件和材料上经调整、组合、添换、省略、更新等改革后,产生比较稳定、牢固、安全、灵巧、有效等优势;三是在功能上,用途增多。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等优势。先进性是相对的,对小发明来说,要求也不能太高,只要在技术上、结构上和功能上有一点优势,就应看作具有先进性。3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指选取的小发明课题应是实际需要的。作品应具有使用价值,能够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生产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小发明是身边科学,儿童少年应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周围环境中去找寻课题,才能符合实际需要。所谓使用价值,就是小发明的作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得到实际应用;经济效益,是指小发明作品转入生产后能得到经济利益。此外,还应考虑到是否有利于社会效益,如果发明的作品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对儿童少年有一定的危险性,或有碍于精神文明的,都不符合实用性原则。4科学性原则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