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 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开展。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回忆春秋以来儒家思想形成过程及地位变化情况?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产生开展重创正统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开展历程?两汉隋唐220年581年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战乱宋元明五代十国907年960年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情景再现场景一:儒家思想的开展材料一:自“罢、独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生们专注于考据与训诂。同时,将现实一切政治的、人生的现象归结为天意。另外,儒家思想着重于人的道德实践,缺少应有的抽象哲学理论。材料二:伴随社会动乱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念受到质疑

2、。而儒家不但不能解释,反而赤裸裸的恐吓人们。材料三:“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上那么诛韩愈?原道?思考: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儒家思想自身僵化,且没有社会需要。如果你是老百姓面对乱世,你如何选择?这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儒学出现了危机。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统治腐败,王朝更替,军阀割据,战争不断,面对社会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如国家分裂、人心败坏等,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严重缺乏,已经不能应对人们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儒学地位岌岌可危2佛教和道教的传播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探究学习场

3、景二:佛教的开展材料一: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由中亚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排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鸣笛要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并为他们修建了白马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历代皇帝也有不少大兴佛教的。如南朝梁武帝三次出家,杨坚、武那么天都曾兴佛。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材料三: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切近人们对自身、对现世的思考和关心的理念。如宣扬“天堂地狱、“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观念,号召人们忍受苦难,到来时寻求幸福。思考:佛教盛行的原因有哪些?统治者支持;符合老百姓在乱世中求得解脱和超越的愿望。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探究学习场景

4、三:道教的开展材料一: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魏晋南北朝是,道教成为为统治者效劳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地位很高。材料二:中国古代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为许多在世俗权力角逐中失意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火的普通民众所信奉。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三教合一 指儒、佛、道三教之间互相吸纳渗透、关系和谐,但并不指融为一体。 两汉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开展出现了危机。三者彼此间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许多知识分子兼修儒、佛或三家并修,表达了士大夫们纵横于三教

5、之间的思想倾向。唐李白曾经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表达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清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 白马寺创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

6、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白马寺河南洛阳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龙门石窟河南洛阳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 老君岩福建泉州清源山,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老君岩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 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武当山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江 南 春唐杜牧千里莺啼

7、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探究学习思考:以上材料可以证明“三教可一和“弥漫各领域。但是,“三教合一在理论界又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呢?三教图孔子老子红衣罗汉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 “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穿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道、佛儒(根本)(目的)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主要流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程颐朱熹程颢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探究学习(一)程朱理学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

8、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材料二: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那么无理。思考:根据材料说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特点?2.主要观点(1)世界本原理宇宙自然万物遵循的普遍原那么;社会儒家道德伦理;个人人性3.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探究学习材料三:一事不穷,那么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那么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 材料四: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穿处。?二程遗书?思考:如何才能把握(表达在社会上的)“理?3.主要观

9、点(2)方法论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实践、学习以明“理。 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 格物:穷究,研究, 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根底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根底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开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思想中是否有先天存在

10、的“理或“真知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探究学习(一)程朱理学材料五:人或有居孀贫穷无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此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材料六: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那么人欲亡,人欲胜那么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材料七: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信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夫妻岂不是天理?思考:在个人修养(“人性)上如何实践“理?(3)修养观“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是天理?其实质是什么?天理:封建道德标准和等级秩序;实质:不在于求科学之真,而在于明德至善。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

11、五:九点 五十八分。三从四德 “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贞节牌坊群绣花鞋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男女授受不亲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上学?女子和男子一块上学?NO!NO!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或曰:丈夫死了,生活无依无靠的妻子改嫁总可以吧?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想得美!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好女不嫁二夫,从一而终才是正道。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当时的女子从四五岁就开始缠足,在强力作用下,踝骨扭曲变形,长大成人后就有了一双小脚,

12、号称“三寸金莲。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父母为什么要把女儿的脚裹成这副模样?是心狠吗?NO!NO!NO!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父母之所以把女儿的脚裹成这副模样,并非天生心狠,而是为女儿一生“幸福着想。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当时的审美风气是以小脚为美,男子娶妻时看重的是脚之大小,脚大的能不要就不要。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女同胞Im sorry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探究学习(一)程朱理学4.影响:(1)元朝,明朝;(2)从统治者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标准人们言行,压制人民的对抗。(被统治者接受原因)(3

13、)流传到朝鲜;(二)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象山先生;王阳明(王守仁):明朝,阳明先生;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探究学习(二)陆王心学材料一: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材料二: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材料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思考:陆九渊提出这一理论的背景是什么?并概括陆九渊的主要观点。1.陆九渊“心即理也(1)背景:(2)主要观点:(3)方法论“创造本心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

14、分。探究学习材料四: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材料五: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材料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思考:结合教材,王阳明提出这一理论的背景是什么?并概括其主要观点。2.王阳明致良知(1)背景:(2)思想核心“致良知(3)方法论“克服私欲,恢复良知思考:材料六表达了什么观点?重树思想标准(良知)的重要性;(4)积极作用: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内心反省陆:发明本心王:致良知(二)陆王心学宇宙观:认识论: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15、五十八分。思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观点有何异同?课堂加油站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赏花?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温暖,百花怒放。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二程说:“天生的。朱子说:“对,天生的。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 美丽的。材料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探究学习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16、程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 陆王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主张“格物致知 陆王主张“致良知,进行内心的反省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商场着火了程朱理学代表陆王心学代表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生方法 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戴震17231777),清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安徽休宁人。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探究学习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

17、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开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到达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概论?宋明理学带来怎样的历史影响?探究学习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理学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18、1、实质:三、宋明理学的影响2、消极: 三纲五常维系专制, 压制、扼杀自然欲求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3、积极: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今天,在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伴随在我们身边。审视宋明理学,我们看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但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挺拔高大的灵魂。面对理学,我们应该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取舍,去扬弃,这应该是一个摆在我们每个人成长面前的终身命题,这也是一个摆在我们民族开展面前的永久命题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课堂检测1、程朱理学和汉代儒学的关系是A、完全更新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开展D、外在形式的变化2、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时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是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十八分。3、王阳明主张“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说明他 A否认封建伦理纲常是天理的表达 B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即理也的思想并进行了发挥 C彻底否认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合理性 D形成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