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15次周考试题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15次周考试题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15次周考试题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15次周考试题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15次周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15次周考试题PAGE PAGE - 21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15次周考试题 总分:100分第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认为:“孔子给春秋时代以光彩的结束,墨翟给战国时代以光彩的开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孔、墨都在乱世为平民百姓说话 B. 学者夸大了墨翟的社会影响力C. 孔、墨积极构建各自的社会理想 D. 墨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传承者2.据考古报告,商代女军事家妇好墓出土的仅青铜器至少就有1.6吨。

2、殖葬人数不少于16人,有100多件兵器,其中有两件青铜钱特别大,一件重85千克,一件重9千克,上面铸有妇好的铭文。这反映了商代A.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具备较成熟的文字系统C.崇尚武力的时代特征 D.相对发达的手工业文明3.汉代存在着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争论。今文经学认为六经为孔子本人所作,治学倾向于阐发微言大义,古文经学认为孔子“述而不作”“六经皆史”,倾向于研究六经本意。今古文经学之争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未年持续了200年之久。古文经学之争说明A.百家争鸣得以恢复 B.董仲舒新儒学排斥今文经学C.三教融合已现前奏 D.儒学地位的确立是重要诱因4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

3、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A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 B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C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 D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5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A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 B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C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 D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6宋代艺术有其自身的

4、独特性,建筑上追求砖木本色,诗文崇尚朴质平流,绘画以水墨山水为最高意境,瓷器造型稳重大方,制作规整,无繁杂装饰。宋代艺术风格折射出A经世致用观念引导社会消费需求 B天人感应思想影响民众审美倾向C商品经济发展提高大众生活水平 D理学思想已渗透到世俗生活领域7.邓小南教授指出:南宋政府机构比北宋明显精简,表现之一就是兼职之发展,随时局之变化而推进,兼职时间渐长,而且渐成惯例;兼职是制度已经有意无意地向权力集中的方向转变,北宋时“众建诸司”被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材料反映出A.宋代积贫积弱局面得到初步改善 B.宋代“分化事权“思想逐渐强化C.南宋机构精简导致中央集权弱化 D.理学思

5、想导致兼职现象普遍化8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A土地交易秩序混乱 B农耕经济停滞不前时间契约张数使用通货的类别和次数洪武至宣德年间(1368-1435)42宝钞27,布12,稻谷1,银1正统至弘治年间(1436-1505)123布31,稻谷3,银89C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D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9.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個而佣力自活”,“计岁而受直者曰长工,计时而受直者曰短工,计日而受直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A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 B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

6、关系削弱C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D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10蒋廷戴先生说:“我们近代对付西洋的方法不外采用西洋枪炮及雇用西洋的军人。西人近代对付我们不外学我们疏通衙门的秘诀,且雇用汉人替他们跑衙门。”中西方的这些做法A.有利于推进中国近代化 B.淡化了近代中国的屈辱C.折射出中西方文化差异 D.阻碍了西方的侵略步伐11.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附近和在从广东通到内地去的粤湘大道上,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后来,“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而不得不走进流浪者的队伍中去”。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广东人共同抵制洋货 B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C“十三行”辞退员工 D清政府严禁对外贸易1

7、2中国近代译著的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等方面,18611895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这说明A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兴盛 B向西方学习日渐多样化C自强运动激发民族觉醒 D“中体西用”思想得以传承 13.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城市经济改革开始实施 B.市场经济模式初步形成C.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改革 D.单一经济结构有所变化1419世纪末,义和团面对侵略喊出

8、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A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 B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D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15. 下表是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该表说明近代中国 年份生产资料半制品制成品农林渔牧产品手工开采机器开采手工生产机器生产手工生产机器生产18732637458317189315628401534251903268020217214732980A. 出口贸易总

9、值相对稳定 B. 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优势 C. 出口贸易呈现下滑趋势 D. 经济结构变化比较缓慢16.有学者评价荷马最引人注目的成功在于他对伟大众神的描绘:他们坐在奥林匹斯山上,注视着特洛依战斗,就如同一场垒球赛里的观众,他们总是乱哄哄的,小气、满口谎言,却又光彩夺日。简言之,他们就是人类,这表明古希腊A,文学成就辉煌灿烂 B.强调人神互通 C.人文精神色彩浓厚 D.重视神的作用17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A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 B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 C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

10、 D法律解释具有不确定性18.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强调,“土地贫瘠,使人勤奋、简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材料表明A.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生活方式 B.土地质量影响人们精神信仰C.地理环境影响人文精神发展 D.生产资料影响社会结构变化19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

11、A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 B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C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D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20北美殖民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盛行地方自治。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及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提出、讨论和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制定地方法规以及为学校和教会制订章程。这对美国宪法直接影响的是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实行总统制,总统掌握行政权 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D.设立参众两院共同行使立法权 21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拒不承认二战后欧洲边界和民主德国,除苏联外不与任何同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

12、推行新东方政策,加速改善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这一政策的变化表明,联邦德国( )A.改变了外交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B.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C.努力推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扩 D.推行独立外交以此提高国际地位22下图为近代英国自由贸易的逻辑体系示意图,据下图可以得出A自由贸易政策导致经济危机爆发 B英国殖民扩张的手段出现了调整 C工业革命后英国控制了世界市场 D自由贸易政策利于化解经济风险23西方学者在研究19世纪后期蒸汽船的使用时发现,在欧美国家和非欧美国家都出现了贸易量翻倍的同时,非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下降了15-16%;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上升了1117%。以上材料表明A工业水平和城市化率

13、成正比 B蒸汽船推动全球城市化进程 C奴隶贸易促使人口急剧集中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4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A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挑战 B对资产阶级革命有启蒙作用C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25“要继续以上海精神为指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相互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

14、繁荣。”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在法兰西王国初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国北方主要通行日耳曼习惯法,南方主要通行罗马法。1799年,拿破仑上台后,主持制定统一民法典。由于法典的颁布程序烦琐,同时议员们在某些问题上有较大争议,而被否决。1802年,拿破仑修改法令通过程序,民法典以单行法规的形式获得通过。19世纪末以来,法

15、国对其民法典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法典中的一些条文,甚至整个章节都已被废除而代之以新的条款。此外,在法典之外,还颁布了大量民事单行法规,以弥补法典的不足。 摘编自刘艺工法国民法的历史变迁材料二 中国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898年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指出列强攫取我领事裁判权,借口是“我刑律太重而法规不同”,建议仿照西法,制定民法。1902年光绪皇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定律例。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行中华民国民法。新中国成立后,在五六十年代两次起草民法典,均因政治运动而中断。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刚开始,社会生活尚处在变动之中,我国采取了“宜粗不宜精”“

16、改批发为零售”立法方针。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进程加快。摘编自孙宪忠我国民法典编集中的几个问题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制定民法典的特点,并说明民法典的积极作用。(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编纂民法典的直接动因及历史背景。(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推动制定民法典的社会经济条件,并指出我国在制定民法典过程中吸取了法国哪些经验。(5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早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秦汉时代,手工业生产中就出现了合股经营的方式。在汉武帝实行禁榷制度以前,采矿、炼铜、铸铁、冶铁、铸造、煮

17、盐等行业中的企业都是在“开山梁,驰山泽之禁”的放任政策下,完全听任私人自由经营的。而这类企业都不可能以个体的方式进行小量的生产,必须是大规模经营,需要雇佣很多工人。组织这类企业便需要大量的资本,除了大贾富商的独资经营,便出现了一些合股经营的企业。但这些合股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在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很难发展为现代股份公司。摘编自李维安、朱光华社会主义股份经济探索材料二 英国在各行业中都出现了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185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棉纺织业中雇工超过100人的企业已达411个,制造业中企业规模更大。1851年英国展开了关于制定股份公司法的辩论。经过一系列的辩论,导致了具有重要意义的1862年股份

18、公司条例的颁布,根据这一条例,凡7人以上,经营目的合法,只需签署一项组织公司的备忘录,即可成立股份公司,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无限责任股份公司。无论在1862年以前有特许状的,还是没有特许状而以股东的财产去冒风险的各种类型的试验性企业都可根据公司法登记而转为股份有限公司。 摘编自李维安、朱光华社会主义股份经济探索(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合股经营“企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难以发展为现代股份公司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现代股份公司成立的背景及意义。(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19世纪上半期,思想家们针对工业革命的思想交锋。英

19、国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科贝特、伍勒韦德等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等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雇佣劳动者成为直接牺牲者;工人有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这是人的天赋权利。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编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围绕“工业革命”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要明确,所用史实要准确,史论结合。)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 唐代科举每次录取少则几人,多则二三十人。宋代重文治,宋太祖时取士仍比较严格,但总数已有所增加。宋太宗时,因州县

20、缺官,大规模录用士人,参加省试的举人往往多达一、二万人,每次平均录取进士230人。至徽宗时期,每次平均多达680余人。纵观整个宋朝,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二万人数以上,人数之多,是历代所没有的。录取的人数不仅多,对屡次不中的也会进行照顾。“凡士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日特奏名。”真宗成平三年时,赐河北进士、诸科三百五十人及第、同出身。落第后,自愿考试武艺及量才录用的,又有五百余人,全部赏赐辦装费抚慰并发遣他们,命礼部列为一次科举。“较艺之祥,推恩之广,近代所未有也。” 摘编自梁玉浅谈宋代科举制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21、学知识,简析宋代扩大科举录取名额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扩大科举录取名额对思想文化的影响。(4分)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1-05、CDDBA 06-10、DCDBC 11-15、BDDAD 16-20、CBCDA 21-25、DDACB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0分。)26.(1)特点:关键人物发挥重要作用;制定过程复杂,并不断完善。(2分)积极作用:统一法国法律;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3分)(2)直接动因:废除领事裁判权。(1分)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方思想文化传播。(3分)(3)条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接轨。(3分)经验:民法应充分反映社会经济状况;确立正确立法方针,逐步推行单行法,避免重复修订。(2分)27.(1)特点:出现早,规模大,资本多,雇工多,产量高。(3分)原因:封建专制的社会环境;自然经济的阻碍;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明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5分)(2)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