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优秀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初中班级优秀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初中班级优秀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初中班级优秀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初中班级优秀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管理 硕士学位 论文初中班级优秀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延吉市初中A中为例A CAS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CELLENT CLASS CULTURE IN MIDDLE SCHOOLS -TAKE A MIDDLE SCHOOL IN YANJI AS AN EXAMPLE孙淑荣教育管理延边大学教育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延边大学摘 要文化育人已经成为共识,但目前大部分班级管理还是以“分”为本,对学生缺乏多元化评价,大部分班主任沿袭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对班级文化内涵认识狭隘,忽视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文化建设趋于平庸、走

2、形式、没有特色和生命力。目前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居多,缺乏可供参考的成功操作范例。本研究与理论研究分析不同,采用个案研究法,在自己所带的班级进行了长期的优秀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前测,发现班级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中缺少满足全体和个体需要的共同价值追求;缺乏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不够;对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培养和自律性的养成训练。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班级制度不健全、奖惩不分明、班级制度的制定缺乏同学们的广泛参与等问题。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卫生状况差、板报和宣传栏形同虚设、班级座位安

3、排不合理等问题。班级的行为文化建设存在着班级的开展活动不能吸引和满足学生需求,社会实践活动太少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班主任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班级管理过分凸显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开展的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深层次的内涵。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究主要本着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文化的主人,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的理念,建立生师家共育班级文化的模式。研究以打造优秀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为途径,培养优良的班风,弘扬健康的班级舆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建设精神文化;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形成学生参与、学生自治的制度文化;打造优雅整洁的环境,体

4、现处处育人的物质文化;大力开展学生喜爱、贴近生活、直指心灵的活动以构建行为文化;注重校内与校外的结合,重在让学生体验,从而通过精神文化引领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制度文化保障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物质文化默化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行为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一年半的实践,班级学生的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和自立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班级的人际关系非常融洽,班级形成了团结向上、奋发图强、互帮互助、自主、自立、自信的班级风貌,形成了我育文化、文化育我、人人参与、处处共享的建设氛围。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维度进行操作,打造优秀的

5、班级文化可行、有效;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参与、发扬民主、共同合作、生师家共育的班级文化是有生机和活力的,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受益其中;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良好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养成、学生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AbstractCultu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consensus, however most of the current class management is based on the score, lacking of multi evaluatio

6、n. Most head teachers followed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of class culture connotation, The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lass culture narrowly, at the same time they ignor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mediocrity, formality, w

7、ithout specialize and vitality.The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ory mostly, the lack of success example for referenc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case study method is adopted,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lass long were in her class. Study through the

8、form of questionnaire for pretest, we find the following problems: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to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all and common value pursuit of the lack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class; lack of training objectives, learning attitude and learning interest of students; the student

9、behavior education and civilization etiquette is not enough; lack of self-confidence and self training of students. The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exists the class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rewards and punishment is not clear, the class system of the formulation of the problem the lack of broad par

10、ticipation of students. The poor health situation, poster and billboard useless, class seating arrangement unreasonable problems of the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Behavior culture and class exists in class activities can not attract and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s too little. The

11、 reason is that the excessive pursuit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negle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dominant class management is too prominent teacher, neglect the students corpus position; class activities become a mere formality, the lack of in-depth connotation.In order to

12、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study is mainly construct the culture pattern of the teamwork among the students ,the teachers and the families in the theory of let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class culture and change the theory of “let me do” into “I am eager to doing”. This study approaches the spiritu

13、al culture ,institution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and behavioral culture by cultivating the excellent class atmosphere, the correct public opinions ,close relationship to construct the spiritual culture; consumma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to form the institution culture, in which students can partic

14、ipate and control by themselves ;making the elegant and neat environment which can reflect educating to construct the material culture; By organizing the activities that are loved by students and have a close relation to their daily lives ,to the mind of the students ,to construct the behavior cultu

15、re. The study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facts in and out of the school, focusing on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Furthermore make students develop in all aspects from spiritual culture ,guarantee the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with material culture and make the behavior c

16、ulture affect the students behavior.Through the practice of a year and a half, the students become more and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self-discipline and self-reliance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ify, the students grades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the

17、relationship become closer and closer. There is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incorporation , competitive , helpful, self-determination ,self-reliance and self-confidence. Everyone joins ,everyone enjoys and shares the construction atmosphere .To sum up ,its extremely affective to construct the class c

18、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spiritual culture, institution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and behavior culture .The class culture ,which makes students play an active part ,and emphasis the joining of all students ,advocating democracy , cooperation and the teamwork among the students, teachers and famili

19、es is energetic and effective .The students can enjoy it ,learn a lot from it and benefit it .A sort of excellent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of well behavior and studying attitude and the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

20、tionship among students.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spiritual culture; institution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behavioral culture目 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问题的提出1 1.2 研究现状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6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6 1.5 主要概念界定8第二章班级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成因 2.1 班级文化建设现状11 2.2 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14 2.3 班级文化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18第三章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案及

21、实施过程 3.1 班级文化建设设计理念20 3.2 班级文化建设实施过程22第四章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结果 4.1 班级文化建设前后的比较32 4.2 班级文化建设后与平行班的比较33 4.3 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分析35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39 5.2 建议39参考文献41致谢43附录一:班级文化建设调查问卷44附录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案例47附录三: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掠影55附录四:班级活动文化建设实例58附录五:家长来信65附录六:作者获奖和公开发表文章一览表66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班级是每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班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力量,它是班

22、级的灵魂所在,具有教育、凝聚、制约、激励和同化的作用。班级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更能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班级文化的建设同学校的教育教学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延吉市第四中学30个班级的情况而言,班主任确是精心挑选的业务骨干、德育标兵,然而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大家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死看死守地疲于每天的日常工作,班级管理以“分”为本,对学生缺少多元化的正确评价,很少有班主任潜心研究班级的文化建设。所谓班级文化建设也是相互借鉴“千人一面”的班级制

23、度和量化评比细则,没有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而形成自己班级的特色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缺乏平等、合作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自我管理重视不够;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留于形式,只是按规定办、按传统办、按常规办,应付上级的检查和材料,很少反思或深入挖掘活动的内涵,更没有创造性的去开展工作;班级文化建设开放性不足,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发现:许多学者都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过研究,但是大多数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笔者将在自己的班级进行实践操作,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力求通过研究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1.2 研究现状1.2.1 关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1

24、关于班级设施的研究谭英海()略论班级文化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强调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实体,包括班级的教室环境、教学设施、各种墙报、宣传画、图书角、荣誉牌匾,以及各种象征物如何安排和合理布局也是班级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还特别强调班主任不仅要重视有形的规章制度更要善于总结、提炼、弘扬那些独特的优良传统和习惯,使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谭英海.略论班级文化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J.当代教育教学,2003(11)那明珠()营造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发展认为班级文化的建设首先是环境的建设,包括“硬环境”既物质文化建设和“软环境”既精神文化的建设。物质环境建设中首先是设施的配备必须齐整、完善、合

25、理。但是能够借鉴的可操作的具体做法却很少很单调,没有创意。那明珠.营造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发展J.班主任园地,2011(10)顾敏芳()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改进中以常熟市董兵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做法为例,对班级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具体操作列举了操作方法和实践经验,对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又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划分,认为教室的设施包括色彩、声音、温度、位置排列等。顾敏芳.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改进D.苏州:苏州大学,2011笔者对于色彩的选择、温度的设定以及各种设施的位置摆放等都做了具体的要求,比较细致地进行了班级的设施建设研究。.2关于班级环境布置的研究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

26、研究中将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的布置,文中对教室环境的布置材料、编排顺序、桌椅摆放、怎样用装饰品装饰空间都做了具体的描述,对今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好做法。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顾敏芳(2011)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改进也对教室的布置做了具体的要求,包括黑板文化、侧墙文化、板报文化、班级标志、班徽设计制作、班训和条幅的悬挂等。顾敏芳.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改进D.苏州:苏州大学,2011作者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班级环境的布置内容和操作方法,值得学习。邓翃()班级文化对中学班级管理的影响研究认为班级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班

27、级教室环境的布置、代表班级的符号等等。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邓翃 .班级文化对中学班级管理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田金华()浅谈班级文化建设中硬文化中将班级文化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就是其他一些学者所指的环境文化或物质文化,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作者认为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桌椅的摆放方式、展示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悬挂在教室四周的班训、班风等醒目的图案和标语等等都是班级的硬文化。田金华.浅谈班级文化建设中硬文化J.华夏教师,2003(1)做好班级的布置,建设好班

28、级的硬文化会使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1.2.2 关于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认为班级制度文化形成要经过树立服从同化内化的过程,一个班级的制度文化体系必须是完善的。它包括:作息制度、卫生制度、学习制度、文体活动制度、选举制度、出勤制度、请假制度、奖惩制度、班委会工作制度等。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文中看似对班级制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但还是只局限于传统制度的建立,没有创新性和时代感,制定制度的过程也缺乏人文性。班主任整天忙于处理班级的各种具体事务,却事与愿违,关键是没有认识到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指导、监督、制衡

29、、服务”,即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原则。梁增红.构建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发展 J.基础教育课程,2006(10)顾敏芳提倡班级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和增设自主管理制度,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正式制度的建立,还应该注重口头约定、传统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的确立。顾敏芳.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改进D.苏州:苏州大学,2011龙靖()从环境课程的角度探讨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提出制度文化建设的四大原则:公平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并且制定制度前要进行全班大讨论,整合大家意见,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进行。龙靖.从环境课程的角度探讨高中班级文化建 J.现代阅读,2013(2)作者从较高的理论

30、层面探讨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原理和原则,并且比较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虽然研究的是高中文化建设但是对于初中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也有很好的指导价值。1.2.3关于班级精神化建设的研究现状.1关于班级精神文化中价值观念的研究谭英海()略谈班级文化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强调了班级观念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班级的观念文化集中体现在班风和学风上,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一定要建设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利用这种隐性课程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但文中只以班级观念文化代替了精神文化的说法有失偏颇,应该是属于其中的一部分。谭英海.略论班级文化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J. 当代教育教学,2003(10)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中认为

31、班级的精神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价值观的建设,属于班级文化深层次内涵。目前班级中主要流行的价值观有四种:重等级秩序的权威价值观、重眼前利益的功利价值观、重奉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只重个人自身利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除此以外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宗教崇拜主义的价值观。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笔者认为应该针对班级价值观形成的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班级文化建设,而且笔者是将制度文化与活动文化放在精神文化层次的子层次进行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的李继兵()的博士学位论文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研究中谈到校园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的要素:表层物质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深层精神文化。依据这种分析,

32、校园物质文化包括设施和环境,行为文化是校园活动中发生和产生的文化,制度文化是进行各种文化活动过程中,校园主体之间形成的活动准则,而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文化传统、校风、教风和学风。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研究D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循此而论校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主导,作者虽然是从校园文化的层面论述的但班级文化也是隶属于校园文化的,是一脉相承的,因此笔者认为班级的精神文化也应该作为深层次的主导文化区研究和实践。.2 关于班级精神文化中班级氛围的研究俞国良(1999.1)在学校文化新论中也从教育社会学角度对班级文化的内容作了粗略探讨,认为班级心理氛围、班级

33、的人际交流、班风、集体价值观与班级舆论都是班级文化的内容。俞国良.学校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322邬志辉()论班级文化意义的解读和生成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还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都存在着对班级文化意义的忽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教师和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解读存在差异,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文化对学生意义的忽视,科学主义效率文化的盛行与人文主义意义文化的失落。另外作者还认为文化很难衡量,找不到一个可以量化的精确尺度,学校制定的评比规则往往比较简单,多是比较直观的物质文化和成文的制度文化,而班级文化更需要精神层面的。边泥娃.论班级文化意义的解读和

34、生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梁增红()构建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发展中强调了努力营造一种富有特色的班级氛围。比如书香班级、数码班级、“星光灿烂”评选替代过去相对狭窄和程式化的“三好学生”评选办法等。梁增红.构建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发展 J.基础教育课程,2006(10)顾敏芳()认为班级文化精神可以从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优良的班风、制定催人奋进的班训等四个方面入手。顾敏芳.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改进D.苏州:苏州大学,2011但对于如何培养优良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却没有具体的可行性做法。龙靖()从环境课程的角度探讨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根据环境课程的相关理论分

35、析了如何建设高中班级文化在精神、物质和活动方面的反映,具体谈到了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制定班训、制定班歌、创建班级网站、设计班徽等.龙靖.从环境课程的角度探讨高中班级文化建 J.现代阅读,2013(2)文中不仅对精神文化建设的内容有新意有创意,而且在文化建设中也充分体现了全员参与的民主精神和彰显学生个性的特点。1.2.4 关于班级行为文化的研究现状.1学校层面的主题活动的研究班级行为文化是在班级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开展丰富而有内涵的活动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影响。卢妍宇()认为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四大原则是:主体性、发展性、社会性和多样性原则。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36、,2005纪鹏()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基于胶州市一个初中班级的研究认为班级行为文化建设中文体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作者通过对该学校班级升旗仪式、才能展示活动、跳绳比赛、接力比赛、球类比赛、太极拳表演等活动的观察,发现班主任王老师不仅精心准备活动、定时开展活动,还亲自参与活动,活动过后还及时进行总结。正是由于王老师开展大量丰富的活动使该班的班风好、学风浓、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班级学生的自律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纪鹏.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基于胶州市一个初中班级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但是作者只局限于作为一名旁观者进行了研究,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可谈。张作岭、宋立华()在班级管理第六章中对班级

37、的活动管理进行了整章的概述,对班级晨会、例会、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进行了具体方法的指导,而且阐述了班级活动的重要意义。既班级活动能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班级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活动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班级活动是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有效方法;班级活动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张作岭,宋立华.班级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6-147作者对班级活动的意义和开展原则都做了详尽的描述而且还有典型案例,但是没有提及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对学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蔡军()班级文化:撬开北环中学质量提升的支点总结了北环中学以班级文化为载体实施的

38、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他们在班级内部建立活动组织和团队,自主设计、实施各类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榜样的激励,同时学校有效整合德育活动课程,总体安排班级活动时间和内容:周一,晨会课程;周三,班级文化建设主体活动、学校组织的经典活动;周五,班级文化建设优秀项目评选活动。蔡军.班级文化:撬开北环中学质量提升的支点J .江苏教育研究,2010(9)但是笔者认为学校过多的干涉班级的活动会阻碍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同时也不利于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柴晓云(2011)抓班级文化谋学生发展发表评论认为班级活动的创新对学生创造型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柴晓云.抓

39、班级文化谋学生发展J.教师管理,2011(2)作者重点谈了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发展的重要影响,但是却没有深入分析对学生发展的哪些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姜君()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认为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班级活动没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活动的创设过于形式化;缺少学生个性文化的体现;差生受歧视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合作意识和适应社会能力较差;物质攀比现象依然存在;校园暴力事件未能杜绝;并且对以上班级文化中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基本涵盖了目前班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姜君.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长春:东北师

40、范大学,2012王志彦、孔祥艳()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认为班级活动质量高低,学生能否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取决于班级文化为学生提供的发展条件,但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由于文化建设内容偏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导致班级文化建设效果不尽如人意。王志彦,孔祥艳.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3(1)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文中提出了介绍或构建班级文化建设理论模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抓住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三条对策的建议。龙靖()认为班级的活动文化既行为文化。内容包括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特长展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龙靖.从环境课程的角度探讨高中班级文化

41、建 J.现代阅读,2013(2)但是作者只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框架设计,却没有从深层次挖掘活动的内涵,也没有考虑活动主题的选取及活动的连贯性,更没有尊重学生的选择,只是老师一厢情愿的设计。.2关于社会实践层面活动的研究对于班级文化的研究,可以说众多学者从多种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吴立德(1996.1)在班级社会学概论以教育社会学角度对班级文化模式的要素与构成作了分析,提出要祛除社会文化中的不利因素,注重“潜在”影响,争取社会力量的配合来建设班级文化。吴立德.班级社会学概论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125-128作者尤其强调了社会大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提倡学生应该通过接触社会、

42、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应用所学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内涵。学校应该多争取全社会的教育合力来共同发展教育。祁建敏(1997.12) 班级社会学初探中论及班级和班级文化的特征和功能;强调班级文化是产生于学校文化的,是离不开社会文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必须同学校的目标以及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相结合。祁建敏.班级社会学初探J.教学与管理,1997(12)李伟胜(2006 年)的著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谈到班级文化呈现着班级成员的精神生活状态,反映着他们的生存方式。他倡导改变灌输性的文化生活,主张创设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让各种资源服务于学生发展,形成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个体生活与更广阔

43、的社会生活建立联系,创建属于他们的新生活。顾敏芳()认为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包括言行举止和组织活动两大方面,言行举止要在对学生的语言,服饰、文明礼貌上下功夫;活动可以进行知识竞赛型的、文艺汇演型的、社会实践型的等,通过活动增强了解、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凝聚集体主义的战斗力。顾敏芳.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改进D.苏州:苏州大学,2011作者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的见解可谓符合时代的发展,但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却只是停留在面上,还没有沉下去。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 研究目的(1)描述出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2)分析出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及成因(3)提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案并实施。(

44、4)分析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效果。 研究意义(1)有效地提高学生班级生活质量,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促进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人格方面的健康发展。(2)提供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的教育理念、操作设计及其生活范例,形成初步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模型,以便对以后的工作起到更好地调节和指导作用。(3)试图为创建适合我校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提供一点参考。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研究思路.1研究变量(1)将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结构分为班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四个部分,通过对四个层面的文化建设打造优秀的班级文化。(2)将学生发展的内涵结构分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学生的

45、人际关系三个部分,通过对优秀班级文化建设,分析对学生的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 .2研究假设(1)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中缺少满足全体和个体需要的共同价值追求,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不够,对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培养和自律性的养成训练;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班级制度不健全、奖惩不分明、班级制度的制定缺乏同学们的广泛参与等问题;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卫生状况差、板报和宣传栏形同虚设、班级座位安排不合理等问题;班级的行为文化建设存在着班级的开展活动不能吸引和满足学生需求,社会实践活动太少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班主任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班级管理过分凸显班主任的

46、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开展的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深层次的内涵。(2)班级文化建设应该着力打造优秀的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3)班级文化建设应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参与、共同合作、生师家共育。(4)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起着积极的影响。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对延吉市第四中学三班学生进行长期的实践研究,并且与参照班级二班进行比较,通过问卷、观察、面谈、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测验、收集证据、描述统计、图片、影片等资料的收集等对班级文化建设过程进行实录,对班级文化建设达到的效果进行分析。(1)研究对象

47、:以延吉市第四中学的3班作为个案进行研究(2)研究方案:实践者通过对自己班级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精心打造和实践研究,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每一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班级文化,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约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3)研究结果及其分析通过对研究对象7年3班的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平行班级7年2班和7年3班的学生在阳光分班没有很大差别的情况下进行以上学生发展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研究内容(1)已有班级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2)班级文化建设

48、存在的问题、影响以及成因的研究;(3)班级文化建设的设计理念、框架、方案及实施过程的研究;(4)新的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形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1.5 主要概念界定原因变量(自变量):优秀班级文化建设 优秀班级文化抽象性定义:优秀班级文化规定着班级具有重要的追求和远大的目标,引导班集体健康发展。 齐学红. 班级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45操作性定义:优秀的班级文化是对于班级全体学生形成积极的目标追求,不断地学习进步、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的文化。1.5.2 班级文化建设抽象性定义: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

49、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张作岭,宋立华.班级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52操作性定义:指班级同学努力打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过程。1.5.3班级物质文化抽象性定义:是指班级文化的表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包括教室设施和教室布置等要素。张作岭,宋立华.班级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53操作性定义:是指班级一切物质对象的总和,主要包括教室的设施的摆放、环境的布置、座位的编排、名人名言的选择与布置、黑板报、壁报的创办与管理等。1.5.4班级制度文化抽象性定义:指班级成员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所

50、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的总和。包括班级班委会岗位责任制,班级各项运转机制和班级各种行为规范的常规制度等。张作岭,宋立华.班级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53操作性定义:规范和制约学生行为的一切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1.5.5班级精神文化抽象性定义:主要指班级全体成员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习得且共同认同的思想观念、心理倾向或情绪反应。其中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审美情绪等多种内容。张作岭,宋立华.班级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55操作性定义:就是班级大多数主体认可、遵循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它包括班风、学风、班训、人际关系、班级舆论、价值

51、观念、文化传统、艺术审美等人文因素。1.5.6班级行为文化抽象性定义:活动文化作为行为文化的外显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共同参加的除课堂教学以外各式各样集体行为中所表现出来和创造出来的文化。 张作岭,宋立华.班级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56操作性定义:人在意识的支配下,改造客观世界是通过一定的行为实现的,这些行为便是行为文化。主要包括班级主体的文体活动和行为方式等。结果变量(因变量)学生发展道德品质抽象性定义:道德品质即品德(moral trait),是指个体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845748.htm t _blank 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

52、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494743.htm t _blank 心理特征或倾向。 国家教委.实施中学德育大纲细则J操作性定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1.5.7学习态度抽象性定义:所谓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是学习者对学习持有的积极、肯定的或者消极、否定的反映倾向性。 (英)马丁韦德尔. 理论与实践J.外语教学与学习,2001(2)操作性定义:指学生对学习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1.5.8学习行为抽象性定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

53、个体内部心理内容与机能特征变化的外在表现。 郭戈.聚焦学习行为教学论研究的视域转换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操作性定义:学习行为是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各种表现。1.5.9人际关系抽象性定义:人际关系指在大的社会背景下群体中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心理联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何立婴.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51操作性定义: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情感和紧密联系。班级人际关系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通过长期的学习生活形成的联系和情感。无关变量:学生的民族、性别、年龄、

54、家庭环境第二章 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现状为了更好地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我对班级的56名学生进行了无记名式的调查问卷,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维度82道题的问卷设计,问卷量表采用5点计分,“非常符合”为5分,“比较符合”为4分,“一般”为3分,“不太符合”为2分,“不符合”为1分。均值为M5为非常好,M为比较好,M为一般,M为比较差,1M为非常差。问卷共计发放56分,回收56分,回收率为100%,无无效问卷。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讲究艺术5615关注个体5625.876班风影响5625.944相处融洽5615.843学习积极性5615榜

55、样力量5615有正义感5615言谈举止5615行为规范5625礼貌礼仪5615审美情趣5615.903懂得感恩5615责任感强5625.912不攀比5615.981主动站出来5615保护班级荣誉5625.989开心做事5615主动帮助5615.872公平待遇5615目标明确5615勇于拼搏5615自律性强5615自立能力强5615自信心强5615团结协作5615沟通5615学生理解5615人生哲理5615率先垂范5615言行学习5615道德品行5615.966表2.1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班级的同学之间相处融洽、有正义感、有榜样力量、言谈举止文明、能够保护班级荣誉、学生理解老师、老师经常用人

56、生哲理故事教育学生、老师能够率先垂范、通过高尚的道德品行影响学生、通过精神引领学生方面的均值都超过了处于比较好的状况,但是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行为规范的养成、审美情趣的培养、懂得感恩、不存在攀比现象,在班级开心做事、团结协作精神、喜爱读书、团结协作等方面的均值都在以下,属于一般,尤其是学生的奋斗目标、拼搏精神方面、学生的自律性和自立能力都处在3.0以下接近比较差的水平,说明在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中,老师做的很好,但是学生的自理、自立、自律能力很差、班级的行为习惯还不是很好、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团结协作精神,在读书方面也比较欠缺,班级出现了老师在努力做好,学生没有达到教育效果的严重问题。N极小

57、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制度完善5615.983共同参与制度5615.970愿意接受班规5625.991参与事务5615班委不是任命5625同学选举5625.834班委尊重5615.910有公约5615.945口头约定5615评优公平5615.865团员选拔5615.953成绩歧视5625.935不挖苦讽刺5635.679没有体罚5625.967不放弃差生5625.923有转差措施5625.947表2.2在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学生愿意接受班规、不是老师一言堂、班级有口头约定、评优公平合理、没有成绩歧视、老师不挖苦讽刺学生、老师没有体罚学生、老师对差生有转差措施等方面的均值都在以上,处于比较好的状态

58、,而在学生是否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学生是否参与班级的事务管理、班级同学是否尊重班委、班级团员的选拔是否公平合理等方面的均值都为以下,处于一般的状况,说明班级目前的制度文化建设缺乏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造成了老师任命的班委威信不高,老师制定的制度学生不愿意服从,执行力不强等后果,今后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该大力重视学生参与的问题。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物品摆放5625.798卫生干净5615.853墙壁布置5615标语口号5615.923板报更换5615板报新颖5615板报轮流出5615宣传栏促进5615窗台有花5615.953色调舒适5615座位合理5615不按成绩排座5615参与班级

59、布置5615布置满意5615表2.3可以看出班级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班级的物品摆放、墙壁布置、窗台摆放花卉等方面做的比较好,均值都在以上,而在其他方面的物质文化建设还很欠缺,比如班级的标语口号、板报的更新、是否轮流出版报、宣传栏的利用和科学设计、座位的安排、学生是否参与班级布置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均值都在以下,处于一般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调整。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喜爱读书5615读书交流5615读书帮助5615.972精神引领5615团结向上5615活动开展5615喜欢参加5615活动新颖5615主题鲜明5615活动主人5615体育活动5615文艺活动5615演讲活动5615节日活动561

60、5.963班会效果5615安全活动5615走进社区5615家长会5615小组竞赛5615活动影响5615有效的N(列表状态)56表2.4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即活动文化建设方面,学生对家长会的召开方式和形式都比较满意,均值,对小组竞赛的合作学习方式也比较满意,均值,但是对活动新颖、主题鲜明、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有丰富的体育活动、经常开展演讲活动、文艺活动、安全教育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和班会的效果等方面都不太满意和认可,均值在之间,说明班级的活动设计不够合理、活动不够新颖、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学生对活动没有激情、学生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时间太少,均值最差的是走进社区开展活动方面为2.77,说明学生极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