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尔集团的并购_第1页
论海尔集团的并购_第2页
论海尔集团的并购_第3页
论海尔集团的并购_第4页
论海尔集团的并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尔的并购 1999年5月的一天,海尔集团召开高级治理人员会议。会上,总裁张瑞敏首先发言:“今天,我们坐在一起讨论一下集团以后的进展战略问题。往常我们采取组建联合舰队战略,取得了专门大的成功。集团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国内的一流大企业,然而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请大伙儿就往常和今后的公司进展战略发表一下意见” 两位坐在会议桌未端的年轻人首先发表了看法。这两位是刚到海尔工作的上海复旦大学的国际金融专业研究生李超和武汉大学财会专业研究生赵栋。他们今天被张总请来的目的是给公司决策带来崭新的思想,或许能收到奇效。李超掩不住脸上的书卷气,讲:“进入90年代,全球掀起了第五次兼并浪潮。据统计1997年全

2、球企业兼并交易2.1万件,总额达14000亿美元。进入1998年,其势为更加凶狠:仅在:月份,美国ATT以113亿美元宣布收购纽约的讯港通信集团、康柏公司以96亿美元收购美国数据设备公司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兼并令人眼花缥乱。通过兼并成为美国最大保健公司的艾特纳公司总裁深有感触他讲:要么扩大规模,要么落伍,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许多企业都将自己的竞争对手作为购并目标,以实现规模经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便在全球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在中国,兼并也是此起彼伏。1997年两次较大的兼并:一是江苏的四鹤齐飞,即扬子石化、金陵石化、仪征化纤和南化的联合;一是山东淄博的三碟连放,

3、即齐鲁石化兼并淄博化纤和淄博石化。现在有许多效益低下的企业,用专门低的价格就能够收购过来,用我们的激活休克鱼模式加以改造,实现低成本扩张。如此我们会专门大地提高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向世界500强的目标前进。” 而现在一直默默倾听的赵栋抱着会计人员固有的慎重态度讲:“或许我们需要慎重考虑一下,看看韩国企业的情况将有利于我们平复下来。1997年对韩国企业来讲,可谓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自1月23日韩国第二大钢铁公司韩宝钢铁公司宣布破产后,先后有许多国际知名的大企业集团相继宣布倒闭。从企业自身的缘故来讲,这是因为它们盲目扩张,滥用多角化经营。韩国企业对规模的热衷,有时几乎到了非理性的地步,像起亚集团本

4、是专门从事生产汽车的,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生产领域扩大到与汽车毫无关系的专门钢、建筑、甚至公寓清洁上。不计成本的扩张,使韩国企业债台高筑,同时在规模扩大后治理和协调跟不上,家族统治,职员无主人意识,这使其并无真正竞争优势,肥而不壮。关于我国的情况,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我国出口大量减少,国内市场需求也大大缩小。政府尽管采取了一系列刺激需求的财政政策,但要紧用于基础工程建设方面,对我们生产的生活耐用消费品来讲作用较小。况且现在集团的利润率并不高,现金流淌状况也不行。假如把大量资金用于改造休克鱼,将在市场中失去优势”与此同时,张总裁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兼并战略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

5、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冰箱总厂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国家待大型企业。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治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1996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第30位的特大型企业集团。1997年集团销售收入108亿元,出口5600万美元,利润43亿元,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海尔是中国家电行业中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齐全的企业,共有27个门类,7000余个品种;集团现有职员18900人。海尔集团的进展目标是下个世纪初闯入世界500强,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 海尔集团的迅速成长是与它的资本扩张战略分不开的。它先后通过资产重组、

6、控股联营,兼并盘亏损数额55亿元的18个企业,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15.2亿元;约15000余人加盟海尔。海尔的企业兼并通过了三个时期:1988一1990年是第一时期,当时的青岛冰箱总厂兼并了处境危难的电镀厂,投入资金进行全盘改造,成立了一个新的微波电器厂;1991一1995年是第二时期,青岛电冰箱总厂在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冷柜厂、冷凝器厂后,投入资金、输入治理、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并成立海尔集团公司。1993年以后,海尔的兼并联合进入第三时期,特不是1997年,海尔有了比较大的行动。 1997年3月,小资60控股爱德洗衣机,建立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1997年4力,控股80青岛第三制药

7、厂。 1997年8月,兼并莱阳电器。 1997年9月,控股60杭州海尔,合作开发大屏幕数字电视。 1997年底,兼并黄山电子,控股59贵阳风华冰箱厂。 在此过程中,海尔集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企业战略理论,其中最闻名的是“激活休克鱼理论。在企业目标的选择上,海尔要紧选择那些硬件不错,但软件不强的企业,即那些技术、设备、人才素养欠佳,只是因治理不善而在市场竞争中败阵的企业,从西方国家企业兼并目标的选择来看,大概通过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技术含量不高的时候,要紧以资本为基础,谁有资本或规模优势谁就把小的企业吃掉,大鱼吃小鱼;再往后随着技术的进展,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时候,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后来的也能够

8、把往常比较大的挤掉,也确实是谁走得快谁就能够吃掉对手,快鱼吃慢鱼;90年代是鲨鱼吃鲨鱼,即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强强联合,像前面提到的几次大兼并。企业兼并目标选择的变化,是世界范围内企业竞争加剧、筹资手段多样化和治理科学进展的反映。而在中国,我们有自己的国情,有一套“有中国待色”的经济制度和企业制度,国外的兼并模式不可能照搬。因为中国过去是打算经济体制,政企不分,改革开放以后虽努力做到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但企业和政府依旧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是因为那个缘故,各个企业才既无风险意识,又无“破产”那个概念,“小鱼不觉其小,慢鱼不觉其慢”。因此在兼并时,不仅要从经济利益动身,而且还要考虑政府,包括自己

9、和目标所受的政府约束。海尔之因此选择硬件不错、软件不行的企业作兼并对象,是看到政府部门情愿对如此的企业放一马,而且动用资金不多。张瑞敏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好鱼吃不到,坏鱼不能吃,只能吃半死不动的休克鱼”,也确实是讲鱼的肌体没有烂,比喻企业的硬件专门好;而鱼处于休息状态,比喻企业的战略、理念有问题。关于这种企业,只要注入海尔的文化模式和治理模式,专门快就能够使它起死回生,重新充满活力,海尔人称之为“低成本扩张”。 同时张瑞敏又提出组建“联合舰队”的战略。通过几年脚踏实地的奋斗,张瑞敏领导职员把青岛电冰箱总厂由一只破烂不堪的小木船迅速改建成一艘装备精良的航空母舰。然而他认为一只军舰的实力再强也是有

10、限的,他朝思暮想的是尽快组建一支实力强大的联合舰队。中国的企业成立企业集团,往往像一列火车:前面是车头,后面挂着车厢。车厢越挂越多,车头的功率再大也架不住挂这么多车厢。最后这列火车的负担越来越大,只有停下或降低速度。而海尔则想把整个企业集团的结构变成一个联合舰队的模式,每一个产品或企业相当于联合舰队的一个军舰。每只军舰各自为战,但不同意各自为政,也确实是讲听从旗舰统一指挥,不能脱离整个作战意图,然而又给他们相当的活动范围和扩展空间。具体来讲确实是,整个集团内部是打算经济,集团外部是市场经济。整个组织网络分成三个层次:集团总部是投资决策中心,事业部是利润中心,工厂是成本中心。如此,海尔就通过不断

11、强化自己的治理模式而最终形成了一套能够凝聚职员的企业文化。取得内部治理优势是海尔扩张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人们一般都认为中国企业应先进行横向兼并和纵向兼并,取得规模效益后,再进行混合兼并;而海尔却多是混合兼并。这是什么缘故呢?张瑞敏解释道:任何产品的市场容量差不多上有限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当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水平常,再要求进一步提高就要付出专门大代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适时地转向另一个竞争不太激烈的市场,反而是一种合乎理性的选择。只是讲来容易做来难,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和成本也是专门大的,当市场占有率到哪种“一定水平”向哪个“竞争不太激烈的市场转移是其中的关键,而这往往却是最难推断的。一方面是新

12、市场的潜力如何,另一方面是兼并后的企业内部治理成本提高,能否取得规模优势或品牌等其他优势。 从回忆中慢慢口到现实,张总裁讲:“海尔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总体上来讲进展还不错,能够讲是进展迅速。因此这与集团的扩张战略分不开,但在这其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误。关于公司以后的进展战略,刚才小李和小赵都有自己的观点。只是他们引用的差不多上世界上的一些大趋势和书本上的知识,下面希望各本部和公司的负责人多联系集团过去的经历谈一下。”这时,海尔洗衣机住设本部长柴永森谈起了兼并红星电器的通过。 海尔整体兼并红星电器一、兼并背景 中国家用洗衣机行业的快速进展始于70年代未。1995年全国洗衣机总产量达到约950万台,全国

13、35个要紧都市的家用洗衣机拥有率约为89:这是一个埋伏着巨大商机的市场。 一般而言,家用洗衣机可分为单桶、双桶半自动洗衣机及全自动洗衣机,而全自动又可分为波轮、滚筒及搅拌式。单桶洗衣机为原始类型,1995年时大多数厂商已不再生产,双桶半自动较全自动廉价,是当时中国市场的主流。滚筒在欧洲较为普遍,但在亚洲则以波轮更为常见。关于当时总容量达900多万台的洗衣机市场,海尔70多万台的产量显然只是一个不大的数目。而且海尔洗衣机当时以滚筒为主,产品结构比较单一,要想扩大自己在洗衣机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就必须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能力。 1995年的红星电器厂,拥有员13240人,到1995年6月,资产负债

14、率高达143.65,资不抵债1.33亿元。红星有30年的历史,原是一家手工作坊式的集体小企业,1985年原名是煤气用具厂。80年代该厂抓住机遇,从白手起家进展到第一代大容量的洗衣机的定点生产厂,是国内最早最大的双桶洗衣机生产企业。该企业在80年代曾走在行业前列。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到了1995年时,机构膨胀,人员臃肿;产品质量大幅下降,市场销量从全国第二位跌至第七位;许多工作人员都对公司的治理有意见;在技术方面,不重视新产品开发,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十几年不变,经营风险较大。连换四任经理,却均无起色,而且企业每况愈下,至1995年6月当月亏损已 海尔有品牌优势和较好的治理模式,红星虽有100万

15、台的生产能力,但没有名牌效应,红星要进展就必须借助海尔品牌和治理的优势。海尔1994年引进了意大利滚筒洗衣机技术,1995年初推出了90年代先进的欧洲式的滚筒洗衣机。然而,海尔没有亚洲式的波轮洗衣机,海尔要体现自己的“市场细分化”原则,就必须设法生产波轮洗衣机,以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需求。如若生产波轮机,兼并显然比立项投资能更快一些抢占市场。因此,海尔把目光投向了红星厂。红星尽管是国内生产亚洲式波轮洗衣机的三大厂商之一,拥有日本90年代的最新技术,设备硬件还比较好;但其机构臃肿,目前的经营状况极差,产品单一,负债率高,市场信誉不行;要改变这一切,困难专门多,风险也专门大。弄不行,海尔不但实现不了

16、进军洗衣机市场的战略,还会背上一个大包袱,把自己也压垮。在这种既有机遇又有风险的情况下,海尔该如何样做呢?二、兼并过程 19年7月4日,在青岛市政府的支持下,海尔兼并了红星厂。但与此同时,红星所有的债务和遗留问题也一并转到了海尔。 海尔对红星厂分两步进行改造:首先,在海尔企业文化中心的指导下,教育新职员同意海尔的企业文化,从原咨TMTIT1中心派出质量操纵人员;其次,提高工作效率,海尔派出质章保证体系审核小组检查工厂的所有环节。 海尔集团认为盘活资产关键在于盘活人,要“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因此张瑞敏相信他找到了改变原红星职员观念的捷径,其做法确实是大力宣传海尔的文化价值及行为规范。因此,

17、这仿佛是攻击最牢固的堡垒,因为最大的困难也是让红星人认识并统一到海尔企业文化的目标上来。 在给新职员做过几次介绍海尔企业文化的发言之后,企业文化中心主任认为,对被兼并的企业所应做的重要工作是“你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下一步确实是找出好的和坏的行为例子,并将其转化为。海尔人报纸上的故事,如此才能让职员们记住和讨论。 通过“范萍事件”的宣传、小神童”洗衣机的开发等一系列事件,海尔文化中的80/20原则、0EC治理等精华的部分也都逐渐由不理解、被抵触转变为被红星人所认同、所同意。红星人变成了海尔人,一切开始走上正轨,先进的技术设备也开始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效率。 在海尔全新理念的导向下,原红星

18、公司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市场展开: 建立解全了质保体系,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奖罚制度,使产品走向市场有了可靠保证。 建立高效动作机制,全面调整内部机构。撤销34个处室,成立销售部、财务部、制造部、技术质量部、综合部和科研所,实行5部:所治理。按照“公开竞争、择优上岗”的原则,中层干部由原来的105人减至45人。尽管精简干部这一工作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但柴永森总经理依旧坚持按海尔的文化做了。 改革干部制度,变“相马”式的干部擢升制度为“赛马”式的竞争制度。公开招聘、选拔一流人才,充实各部门干部岗位,仅销售部门即招聘了50多位大专学历以上的营销人员。崭新的用人观念,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给企业的人才市场注入了

19、活力,并使洗衣机营销系统查找到了新的启动点。 调整销售战略,重塑市场信誉。依照国内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克服种种困难,加大产量,将过去单纯面向国际市场的全自动洗衣机,在出口的同时投放国内市场,并冠以朗朗上口的“小神童”新品牌;新开发了一种适销对路、大容量的气泡双桶洗衣机,起名为“小神泡”。两种新品牌产品投放全国各地市场后,一炮打响,供不应求,使失去的洗衣机市场重回“怀抱”。 海尔集团针对原红星厂营销人员在开拓市场方面的被动思想提出批判,指出“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越是淡季越应该做工作,越是淡季做工作越能收到效果”。因为过去,该公司营销人员在夏季前后的洗衣机销售淡季,常常是呆在企业里轧帐囤积

20、。为改变营销人员的旧观念、旧适应,该公司临时筹措出差资金,发动营销人员在淡季扑向全国各地市场,强大的“淡季攻势”,果然使沉寂的洗衣机市场火爆起来了。最成功的例子是“小小神童”洗衣机的研制开发。每年6一9月一直是洗衣机销售的淡季,然而夏天人们不是不需要用洗衣机洗衣服,而是现售的洗衣机容量太大,多数为5公斤型,换下一件衬衣扔到功能为5公斤的洗衣机里,要白费专门多水,因此可不能用洗衣机洗。针对这一点,海尔开发了一个“小小神重”洗衣机,1.5公斤容量,3个水位,最小水位洗两双袜子。这种洗衣机开发出来,开拓了一个淡季洗衣机市场。在那个季节,当其他洗衣机产销量下降时,海尔“小小神童”却直线上升。三、成果

21、企业在划归后不久,通过引进海尔竞价模式,使每台海尔5公斤洗衣机的配套成本降低15.3元,按每年60万台产量计算,年可降低成本近1000万元。在划归后的第三个月里,公司实现扭亏为盈;9月盈利2万元,10月盈利7.6万元,11月盈利10多万元,12月一个月盈利150多万元,企业出现了越来越好的进展态势。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该公司洗衣机销量,已从1995年7月份的全国第7位上升为1995年底的第5位;全国市场占有率增长3.7。截止12月底,该公司1995年出口洗衣机8.2万台,创汇1230万美元,位居全国洗衣机行业首位。 1996年海尔洗衣机进展势头更猛,一次性顺利通过了1SO9001国际质量认证,

22、并囊括了洗衣机行业几乎所有的最高荣誉:荣获中国洗衣机“十佳品牌”第一名;出口量全国第一,仅一个品种出口日本就占日本进口量的61%,占中国出口日本的91。1996年,出口瞄准南非、埃及等国际市场,“小小神童”在智利,占了50的市场份额。中国每出口两台自动洗衣机就有一台是海尔出口的;国家质量抽检连续两年荣登榜首,其自动洗衣机无故障运行突破了7000次大关,达到国际新水准;荣获全国消费者欢迎产品第一名、九七购物首选品牌第一名;在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的投诉率调查活动中,海尔洗衣机成为惟一一家投诉率为零的企业。目前,海尔集团拥有8大系列50多种规格洗衣机产品,成为中国同时也是世界惟一一家可同时规模生产欧

23、、亚、美三种风格洗衣机的企业。 正当柴总滔滔不绝地讲述兼并红星电器的巨大成果的时候,负责兼并莱阳家电的刘向阳经理却给他泼了一头冷水。 兼并菜阳家电一、从预备到台资 1莱阳家电总厂简介 莱阳家电总厂是国家生产电熨斗的重点企业之一, 1989年从日本松下公司引进了较先进的蒸汽喷雾电熨斗生产线,生产的“双晶”牌电熨斗在全国消费者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企业曾一度辉煌。但由于受各种缘故的阻碍,企业从1996年起陷入了停产的困境,厂房、设备等3000余万元的固定资产闲置。为摆脱困境该企业自1996年下半年起便与海尔集团商谈合作事宜。 2合资办厂的差不多步骤为了减少经营风险,减少投资,真正做到用无形资产盘活有

24、形资产,让合资企业“亮”起来;海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思路。其具体步骤为:时刻步骤目的第一步市场调查了解生产要求,提供决策依据第二步定牌生产以产品为纽带,追求互惠互利对产品及其市场进一步了解;开拓市场,增加效益第三步兼并(或合资)多样化经营,扩大社会阻碍,以资历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第四步扩产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1)市场调查 在海尔集团进展小家电产品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思路的指导下,海尔积极进行小家电市场的调研。通过市场调研发觉目前小家电市场(包括电熨斗)市场潜力巨大。全国都市家庭电熨斗普及率约为60,可能今后最低将以每年四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我国都市家庭按8000万户计算,都

25、市新增市场每年约320万台,与此同时每年还将有10以上的家庭,更新更先进的电熨斗,更新市场约为800万只;全国农村家庭电熨斗普及率约为10,可能今后每年将以三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我国农村有着1.5亿户家庭,每年新增市场约为450万台;此外,我国每年出口电熨斗约为2000万台:由此可见,我国电熨斗市场潜力巨大。而且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家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名仅占8左右),其产品技术水平也都不高,正是进入熨斗行业的良好时机。 (2)定牌生产 为了降低风险,海尔决定先搞定牌生产。从1996年夏天开始,海尔冰箱电工本部便对全国电熨斗生产企业进行了考查,考查中发觉与青岛仅10公里之遥的莱阳市

26、家电总厂具有较好的厂房、设备等硬件基础,符合“休克鱼”的标准,且对方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双方通过数轮谈判,终于于1997年1月16 H在青岛海尔集团总部签定了走牌生产蒸汽喷雾电熨斗的协议。通过定牌生产,使海尔在不投入1分钞票的情况下,生产出了海尔小松鼠牌电熨斗,以求为公司增加效益并通过市场销售更深层次地了解认识电熨斗及小家电市场,从而为海尔开拓小家电市场积存经验。 (3)合资办厂 通过半年多的走牌生产,在海尔对电熨斗产品市场有了充分的了解后,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增加经济效益,双方通过谈判,于1997年7月26日在海尔集团总部签定了合资成立莱阳海尔电器有限公司的协议。一个月后的8月28日,莱阳海尔电

27、器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二、莱阳海尔成直之后的友匿过程 莱阳海尔成立之初,为了盘活有形资产,便把灌输海尔的企业文化、移植海尔成熟的治理模式作为工作的首要重点。公司成立至今的进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1海尔企业文化输入时期(9一10月) (1)培训 多次邀请本部培训学校赵敦国等人到厂讲授海尔企业文化、海尔的进展历程、张瑞敏砸冰箱的事迹、海尔人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 (2)宣传 为了力,强对海尔企业文化的宣传,在公司刚刚成立之时,公司便创办了市场快讯,调开办了宣传栏。到目前为止,共发行。市场快讯24期,更换宣传栏近30个版次。同时积极鼓舞职员向。海尔人投稿,利用。海尔人对职员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

28、。 (3)现身讲法 公司治理人员利用各种会议尤其是恳谈会(每周一次)的形式与大伙儿促膝谈心,谈感受、体会,及时了解大伙儿的思想动态,发觉问题及时解决。在海尔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一般职员董茂在电熨斗底板因外协质量问题将要停产时,急企业所急,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到南方外协厂监制,使生产得以正常进行。关于董茂这种心系公司,绝不对市场讲不的事迹,莱阳海尔大力宣传,并组织董茂事迹报告会,请其谈学习海尔企业文化后的感受,同时,公司领导也作出榜样,经理刘向阳因故迟到两分钟,自罚伍拾元。 (4)利用人制度改革 莱阳海尔在成立之后,对用人制度进行了改革,采纳海尔的,“赛马机制”、强调“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公开

29、招聘中层干部和一般治理人员。这对以往的人事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令公司原有的治理人员不知所措。大部分治理人员感到特不不安全,觉得自己的位置浪漫可危,难以安心工作,更不用讲促进公司的进展了,甚至有人到政府去寻求支援。(5)质量改进在企业文化积极输入的同时,公司对产品紧锣密鼓地进行质量改进,改进项目达170多项,从而为公司的全面启动做好了预备。 2体系建立和完善时期(10一11月) (1)为尽快移植海尔的治理模式,莱阳海尔多次请冰箱电工本部有关人员到莱阳海尔的相关部门进行对口关心,为期一周。(2)全面推行OEC治理法 在大力宣传OEC治理模式的同时,莱阳海尔按照OEC治理的要求立了目标体系,每月每

30、日的工作指标分解到位,每月各部门的工作打算汇编成册,使每人每大的工作得以量化。建立了日清制度,每日召开清会,对当日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分析,找出问题点,及时纠偏。建立了激励机制,各部及各科室都进行“优劣考评”;关于部每月分类考评;同时还建立了否决项制度。 (3)治理体系改革依照1SO9001标准的要求,建立完善了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使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操纵。在建立完善1SO9001标准规定的20个要素的程序文件的同时,又制定了企业文化、财务治理、劳动治理等21个要素的程序文件。 3积蓄能力时期(11一12月) 公司成立时,只有一个产品。为此,莱阳海尔12月先后开发了两个系列,四个规格的新产品:无

31、线电熨斗、新的有线电熨斗、两种规格的电热杯。为了提高产量,形成规模效益,12月份,莱阳海尔又投资三十万元,新上了一条小家电生产线,使电熨斗的班产能力提高了1100台。4三个时期完成后的状况 莱阳海尔成立后,保持了企业的可持续进展。海尔的企业文化得以灌输,海尔的治理模式得以移植,OEC治理法得以全面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与预期的成果却相差甚远,并在一系列整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进行海尔企业文化灌输的时候,海尔的老职员与新职员产生了一些矛盾。当老职员津津乐道,口沫横飞的时候,新职员感到的却是夸夸其谈和空洞无力,难以真正得到教育。新职员普遍对形式上的宣传有较强的反感,更倾向于同意一些实在的东西。在海尔声称“文化先行”的时候,莱阳海尔的职员却企盼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