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的变化分析(与讲稿配套)_第1页
知识点的变化分析(与讲稿配套)_第2页
知识点的变化分析(与讲稿配套)_第3页
知识点的变化分析(与讲稿配套)_第4页
知识点的变化分析(与讲稿配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81、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改为“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增加了“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分析:该部分变化不大,因为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这样的问题深究下去是非常麻烦的,即使只要求知道层次,有时候讲多了反而会将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搞糊涂。“初步认识”是比“知道”水平更低的行为动词,所以课程标准定为“初步认识“层次是正确的。在实际教学中,因为这是“声现象”章节的重点知识之一,在对学生的实际要求方面,应该不会因此而降低标准。课程标准在文字叙述上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和“声音传

2、播需要介质”概括为“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并无实质区别。由于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并不十分容易理解,所以教学大纲对物体振动发声和声音靠介质传播都要求有教师的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达到初步认识。是为落实新课程理念,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学会科学探究方法提出的标准,可以认为对该知识双基要求方面有所降低,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有所提高。 课程标准还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增加了“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了解”属于“知道”层次。这个增加是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的渗透”的具体体现,人教版的新实验教科书也因此增加了第六节“声的利用”,

3、这一节的增加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社会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降低为“了解光的反射规律”分析:该变化一是将光的反射由“理解”层次降为“了解”层次,二是将光的反射内容由“定律”减少为“规律”。我们知道“光的反射定律”是教学大纲“光学”内容中唯一有“理解”层次较高要求的知识点。这一变化充分体现了“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的新课程理念。对于初二的许多学生来说,要完整地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是比较困难的。而学生在做光的反射实验时,印象最深刻的实验证据是反射角和入射角的角度关系。角度的大小关系是学生最容易获得,又是最重要的反射现象特征。反射角等于

4、入射角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最关注的结论。至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严格说法,学生由于基本没有遇到过不共面的情况,学生无法理解不共面的物理情景。而且学生在表述光的反射定律时,还经常将“分居”遗漏。所以,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光的反射特征”。不但将层次要求降低,内容也不要求理解“定律”,而只要了解“规律”。由于不同要求,在新老教材中的表述如下人教版教科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教学大纲没有学生实验要求,只要求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不但对角度关

5、系要研究,而且对于共面问题也要研究。根据课程标准,虽然知识点要求降低了,但是对于规律的结论要求通过探究得到。在探究实验中,由于角度关系特征明显,学生探究的结论与教材中关于光的反射规律的表述完全一致。这对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受鼓舞的,这个不很严密的规律对于初中学生应用它认识实际问题不会产生障碍,也是合适的。该变化对于学生的习题练习影响不大。原人教版教科书的课后习题中没有涉及“共面”问题,课外练习也极少涉及。对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分居”,学生并不容易错,只是在需要死记硬背的填空题中遗漏。3、删减了“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由“知道”层次变为“认

6、识”层次;“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变为“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课程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界定,“认识”是位于“了解”和“理解”之间的层次,显然高于“了解”层次。但却又删减了“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内容,看上去似乎矛盾,其实不然,课程标准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认为要“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所以对于凸透镜的认识重点放在联系生活实际上,教学不要将学生的注意力过分纠缠在“主光轴”等类似概念上。这一减一增,反映了对知识传承的弱化,而对联系生活实际的加强。这从“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变

7、为“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也可见一癍。凸透镜的应用为什么就一定只能局限于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呢?从人教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可以看到,为落实这一精神,教材专门增加了“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两节。4、“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变为“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光学的重点知识,也是难点知识,许多学生被这方面的习题难到。教学大纲有学生实验要求,课程标准也有实验探究。前者除了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要求外,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提出的是具体的量得把握要求。而课程标准的探究活动重在学生的探究过程,对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结论没有做硬性规定,学生通过探究对规律有定

8、性的整体的了解即可。这种了解完全能够应付对凸透镜的应用的需要,在对凸透镜的应用学习探究过程中,再进一步巩固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明显感觉到课程标准的这个变化和删减“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后,学生将从繁重、枯燥的题海练习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究知识、联系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去。当然这个变化所引起的学生练习和习题的变化是较大的。以下我们对学生练习和习题的变化作举例说明不再适宜的练习和习题创新的练习和习题例1:有一个焦距是15厘米的凸透镜,要想用它产生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厘米,要想用它产生放大的虚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厘米,例2:如图所示,AB

9、是遮光板,中间有可透光的圆孔,孔中镶着直径为D的凸透镜。当平行光平行主轴照射到凸透镜上时,在与凸透镜距离为L的光屏上,得到直径为D/2的圆光斑。当光屏靠近透镜一些时,光斑变小,而光屏离开透镜一些时,光斑变大。试求凸透镜的焦距。例1: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枝铅笔水平地放在水瓶的一侧,透过水瓶,可以看到那枝笔。把笔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透过水瓶你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描述这个现象。与前面用凸透镜所做的实验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例2:眼镜店交给小红一个塑料袋,里面用纸包着四副眼镜镜片。小红知道这里面有刘老师+150度和李老师+300度的镜片,还有小华的175

10、度和小玲350度的镜片。回到学校里打开纸包,发现四副镜片上都没有标明度数,小红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并且特别注意镜片的厚度。他把四种镜片的截面画成了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如果小红的作图是准确的,则可以知道:( )是+150度的;( )是+300度的;( )是175度的;( )是350度的。以上四副镜片中,( )是近视眼镜的镜片。5、删减“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将“平面镜成像”和“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的演示实验分别改为“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分析:这里虽然没有强调“知道平

11、面镜成像的特点”但是有“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其区别在于对于生活中这一十分熟悉的现象,要经过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去澄清头脑中的潜科学概念和验证对这一现象特点的猜想,重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像物等大”、“像物等距”两个特点的过程。对于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课程标准没有提出“知道”“理解”等终结性要求即容许学生的探究可以不完整。这种处理和没有要求“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而是重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性要求类似。由于科学探究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学习内容,所以这章的演示实验基本上改为探究活动,加强了“过程与方法”这一课程目标的实施。另外也为了让远离学生的教师演示实验尽快落到学生

12、实验桌上增加了力度,还物理课是一门以动手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的本来面貌。该变化对于学生基本知识的练习和习题影响不大。6、增加了“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和“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分析:这部分知识在教学大纲的(试用)本中是作为常识性了解要求的,(修订本)将常识性了解删除后,教学大纲再没有作其它要求,教材中“颜色之迷”也是打的*号,表示选学。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最多也就留点时间给学生自己看,一般都不会再作任何说明和解释,有些老师更是一跃而过。然而随着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要求,艺术教育在目前的素质教育中已经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作为美术的基础知识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课程标准不但重

13、新提出了“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终结性要求,而且还要求“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关于“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是重新提出的,但是只提出“比较”这一过程性要求,不要求记住具体的规律。所以人教版的实验教科书在这一节中专门安排了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的实验活动。针对这部分内容的增加,新教材也增加了相应的练习和习题。如:例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的屏幕,对比发白光的区域和其他颜色的区域,看看红、绿、蓝三种色点的相对亮度有什么不同。例2:指挥交通的信号灯都用红、黄、绿三种颜色,请你到相关部门咨询一下:为什么采用这三种颜色而不用其他颜色?7、对“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

14、程度”的表述变为“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删除“知道摄氏温度” 分析:两种不同的表述,在认知层次上没有发生变化,“能说出”和“发表见解” 仍然属于“知道”“了解”层次。但是表述的变化表明对“温度”这一重要物理概念的认知评价重点发生了变化。教学大纲的表述反映了对物理概念和实验现象的记忆要求,强调概念定义的背记和定义关键字词的是非判断。而课程标准的表述要求用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说明和解释,利用概念分析和说明有关事实和现象体现了新的课程价值观。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例如人教版的新教科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温度的定义,而是

15、例举了大量的自然界的温度,在“想想议议”的表中还有意思留下空白,希望老师组织讨论,对温度的概念不是停留在字面上,而是能够对常见的温度有一个较准确的估计。“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的意识,是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以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该标准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的一些小论文、小报告等进行评价,如“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课程标准对这样的见解并无具体要求,反映了课程标准的灵活性和弹性。 教学大纲要求“知道摄氏温度”,课程标准中没有再出现,过去的教材中除了摄氏温度“还有“热力学温度”,在老的教学大纲(试用)本中

16、要求“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因为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基本没有涉及热力学温度,而学生只知道“温度“,而且对温度的说法并不陌生,其理解与课本中的关于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说法也基本吻合,故课程标准在此没有再作特别要求,而是将评价的重点放在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上。新的人教版教科书中虽然保留了摄氏温度的叙述,却将热力学温度的概念放到了动手动脑学物理的习题中,作为物理研究问题一种方法给于提示。 这种叙述上的变化对习题不会引起大的变化,但对于强调概念定义的背记和定义关键字词的是非判断的习题有限制, 8、在实验操作方面“会使用液体温度计”变化为“会测量温度”“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分析:这一变化加强了对

17、动手技能和独立操作技能的要求,“会”和“测量”是课程标准中“独立操作”的行为动词。会测量温度是终结性要求,用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是开放性的。当然你至少必须会使用一种以上的测量工具,而且能够正确操作,由于要求“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当然会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是首选。新的人教版教科书中不但保留了原教科书中关于体温计的介绍,在动手动脑学物理中还介绍了双金属片的作用,为有兴趣的学生了解测量温度的更多途径打开了思路。该变化对习题没有影响,但增加了一些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的机会。 9、“知道晶体的熔点,理解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变化为“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

18、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分析:从文字的叙述中,可以感觉到的变化有:第一,对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要求从理解层次变成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是对知识点概念要求的降低,属于“说出、描述、知道”层次。第二,变化反映了对认知重点评价的转移,由原来的对物理概念和实验现象的记忆评价变为由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说明和解释,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三、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物态的变化过程。这里强调的是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而在教学大纲中,有两个学生实验,一个是“用温度计测温度”主要目的是为了会使用温度计,另一个是“观察水的沸

19、腾”应该属于观察性实验。新的课程标准明显对实验的要求提高了,对学生亲自动手,以探究的方法作实验,例如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或水的汽化过程、或碘的升华过程等等,不仅要用实验探究,而且还应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 反映在练习题方面:人教版的老教材在课后的练习基本是记忆型的、辨别型的概念填空题为主,人教版的新实验教科书则是以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实验探究和调查学习为主。 10、将热学中一些要求“知道”的概念,例如“知道蒸发现象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知道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知道液化现象”“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变化为统一的“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能用水的

20、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分析:这一变化增加了对物质的区别要求,例如“观察周围的物质,根据形态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如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能压缩,不能流动;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不能压缩,能够流动;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可以压缩,可以流动等。这是对物质的区别要求,在教学大纲中是完全没有的。而课程标准提出的“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更充分和典型的反映了新课程标准对“核心的具有组织性的重点内容组块进行整体考查”的评价思维方式。这是对教学大纲关于每一个知识点孤立或人为进行综合的重要改进。这种变

21、化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整体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个变化不但要求学生能够用水的固、液、气三态的变化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然后进一步据此对自然界的水循环作出解释。例如,解释自然界的云、雨、雪、水、气的循环过程,或探究冰、霜、露的形成原因等。也体现了对学生节约用水意识的要求。要达到该标准,学生应首先知道水资源的危机,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由此,产生节约用水的意识。该标准的提出融进了STS的观念,为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交流讨论、小论文等学习方式得到过程性评价,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提供了空间。 11、增加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分析:这部分内容在教

22、学大纲中没有要求“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旧教材中关于电源的作用是从“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这个角度来讲的,用电器的作用是“可以用电来工作的设备”这个角度来讲的。没有将能量与电源和用电器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由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它不仅与其它学科紧密相联系,而且贯串于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力现象、电磁现象等物理过程中。所以课程标准要求:“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一是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有联系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能帮助学生

23、弄清能量与电和磁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弄清电和磁的本质作用是什么;二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电源如干电池、发电机到常见的用电器如电灯、电热器等,都是能量转化的具体应用,能使学生体验到能量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使能量的应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课程理念,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按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这一变化对学生的练习和习题影响不大。 12、“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变为“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例”。分析:该变化一是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由“理解”层次降为“了解”

24、层次,二是突出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要求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例。这一变化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降低知识的难度的基本理念,而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对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不需要学生说出它的严格定义,而主要是根据它的特点说出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实例。为此,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没有追求严谨,只指出电路中用电器连接的特点。即“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就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的”,“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就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的”。同时,结合许多实际电路让学生多动手连接

25、、辨认和设计串、并联电路。如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街上形形色色的灯是怎样连接的等。学习的练习和习题也安排了一些创新性和联系实际的习题。如:设计楼道灯的自动开关。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但是,如果有人夜晚出来,没有灯又很不方便。现在有一种自动控制的楼道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电路连通,灯亮,经过一两分钟后,内部的延时装置就把电路断开,灯灭。不过,只有当夜晚天黑之后灯才能亮,白天,不论发出多大的声音,电灯也会“无动于衷”。“声敏”和“光敏”的自动装置都是比较复杂的(实际使用时它们装在一个盒子里),我们不妨用声和-光这样两个符号代表它们。大家讨论一下,怎样

26、连接电路,可以实现上面的功能?画上电路图。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的设计练习,它和实际问题联系得很紧密。同时可以渗透对学生进行STS教育。 13、“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安全用电常识”、“ 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知道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变为“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分析:这一变化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的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提出的“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安全用电常识”只是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提出了要求,并且对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提出的是具体的量的把握要求。而缺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提出的“了解家庭电路

27、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提出“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要求学生定性地从整体上了解即可。二是从体验性目标提出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由于家庭电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知识,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具有实际意义,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原教材把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放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内容之后集中学习,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放到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三处:电路之后的用电安全问题主要从构成电路形成电流的角度去认识;欧姆定律之后的学习主要从电压高低、电阻大小对安全性的影响来

28、学习;电功率之后则主要从电流的热效应方面探讨设备安全的问题。这样处理有两个好处:一是使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问题多次出现,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反复学习和强化。二是加强了对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的理性认识。强化了安全用电的意识。这一变化对学生的练习和习题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了课外观察、调查和社会实践方面的问题。如:例1|:你家的供电线路中有漏电保护器吗?如果有,观察它的铭牌,并向懂技术的人请教“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漏电分断时间”等术语的意义。例2|:观察家庭、学校、社区的供电电路,什么地方有可能发生短路?街头高压装置和学校配电室是否安装了护栏等防护设施?是否设立了警示

29、牌?如果有什么不安全因素,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例3|:总结有关安全用电的科学知识,观察家庭、学校、社区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找出不安全因素,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或口头的建议。 14、删减了“理解电流的概念”、“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理解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析:在初中阶段,对于“实际规定的电流方向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对于电流方向的规定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程标准删除了“理解电流的概念”,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让初中学生在“电流和电路”的学习中侧重其应用,而不拘泥于难于理解的物理概念。由于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但电流是摸不着,看不

30、见的,电流的强弱只有间接地通过其他手段知道。所以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通过“流过手电筒的电流和流过汽车灯的电流,强弱是不一样的”来引出电流的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通过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方法。对于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课程标准没有提出定量的要求,其目的主要是进一步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规律和公式,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进行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训练。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安排了一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其目的是让学生完整地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而对于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不要求学

31、生掌握,这节课的评价重点主要是放在对过程的评价上,即学生是否认真经历了探究的各个环节,对于结论的正确与否不作评价。这一变化对学生的练习和习题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删减有关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计算题。如:例1:|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是200毫安,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多大?例2:某同学家中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两盏照明灯,它们是并联着的。工作着的电流分别是200毫安、1安、300毫安和250毫安。如果干路中的电流不许超过3安,这些用电器是否可以同时使用? 15、删减了“知道电压的概念”、“ 知道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理解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

32、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之和”、“理解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相等”。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知道电压的概念”,由于电压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不易理解的概念。旧教材阐述电压时用以水流比拟电流,以水压比拟电压,以抽水机比拟电源的方法来讲解,但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生还是不容易理解电压的本质。为了降低教学的难度,课程标准没有要求学生“知道电压的概念”,也就是说不过分追求电压概念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在初中不易揭示电压本质的情况下,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没有像已往教材那样用水流类比电流和用水压类比电压来引出电压的概念,而是通过生活中学生的感知直接点出电压,这样处理既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同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33、,通过具体的电压值实例,使学生对电压有比较形象和具体的感性认识。教材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电压表的使用上。 对于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课程标准没有提出定量的要求,其目的和前面没有要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一样,主要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规律和公式,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进行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训练。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安排了一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完整地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而对于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不要求学生掌握。这一变化对学生的练习和习题的影响主要是删减有关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关系的计算题。而增加一些联系实际的题目。如

34、下列题目就有一定的创新性:例:制作水果电池。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放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就能成为一个电池,所用的金属片就是电池的正极和负极。(1)请你试验一下,把铜丝、铁丝插到菠萝中,能不能成为一个水果电池?铜丝和铁丝哪个是正极?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2)换用其它不同的金属或水果再做一个水果电池。在你做过的“水果电池”中,用两种金属,什么水果得到的电压最高?怎样利用“水果电池”获得更高的电压?关于“水果电池”,你还有什么发现? 16、删减“知道电阻的概念”、“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的构造”。而以活动建议的形式提出了“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分析:

35、课程标准没有对电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的构造等知识提出“知道”“理解”等终结性的要求,即允许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表述可以不完整,不严密。而以活动建议的形式提出了“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这充分体现了对知识传承的弱化,而对科学探究和联系生活实际的加强。所以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没有在课本上列出有关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几个因素,对于滑动变阻器及变阻箱的构造和使用的演示实验分别改为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使学生在探究中,一方面熟悉并掌握变阻器的结构和连接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变阻器知识有的放矢。同时“用变阻器改变灯泡”这一探究活动又既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

36、有很大的空间让学生了解其它有关知识。这个变化所引起的学生练习和习题的变化是较大的。下列内容就不再适宜学生的练习和习题: 例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越短电阻越小B、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越细电阻越小C、一根导线拉长一些,它的电阻一定变大D、不同材料制成的导线,电阻一定不等例2:如果只能在粗细相同的铁丝和锰铜丝之间作出选择,那么,你选择什么作连接电路的导线?选择什么作变阻器的电阻丝?说出你选择的根据。 17、将演示实验“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改为“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分析: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演示实验“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流跟

37、电阻的关系”,得出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结论,为学习欧姆定律作好准备。这样要求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考虑过多,而忽视了学生亲自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形成科学态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要求学生必须经历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增加了体验性教学目标,使科学探究贯串于物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按照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安排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由于课程标准对欧姆定律的要求有所降低,因此新教材只是让学生通过固定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而没有像原教材那样,又从另

38、一个角度,即固定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这样处理,一方面可以降低难度,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变成了固定其一研究另外两者关系的问题。另一方面,这样处理也比较符合欧姆在研究该问题时的思想方法。18、删减了“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知道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而改为“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例”。分析:教学大纲要求“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知道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即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等终结性的知识要求比较高,原教材也相应地编写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对应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推导出电阻的公式以及应用公式的计算方面的内容比较多,对于这些比较

39、复杂的电路计算,初中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课程标准删减了这一要求,而改为“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例”。属于“了解”水平,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同时要求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例,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新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讲了欧姆定律后,没有列出串、并联电阻的规律及公式,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出发,列出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的知识,要求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这样既降低了学生电路计算的难度,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0、和社会责任感。这一变化给学生的练习和习题也带来了较大的变化,例如: 不再适宜练习和习题 创新的练习和习题例1:电阻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12千欧,如果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38伏,R1两端的电压为12伏,求R1和R2。例2:R1、R2、R3三个电阻并联,其阻值分别为3、6、9,并联后连入电路中,求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 例1:观察家庭、学校、社区的供电电路,什么地方有可能发生短路?街头高压装置和学校配电室是否安装了护栏等防护设施?是否设立了警示牌?如果有什么不安全因素,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例2:自己查找资料,列出古今中外由于雷击而造成人身伤亡和其他损失的典型事例,分析产生的原因,总结防雷的

41、几条原则,写成短文,向同学们报告。 19、删减了“知道电功其及单位”和“理解电功的公式”,而改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用电器的作用”。分析:教学大纲要求“知道电功其及单位”和“理解电功的公式”,对电功的概念和公式计算要求较高,而淡化了电功本质的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要求“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用电器的作用”,这是因为能量是比功更基本的概念,它能从更深层次反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同时根据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更多的是“能量”的概念而不是“功”的概念。所以课程标准要求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能,而对电功概念要求不高。为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编写思路有较

42、大的不同,从整体上讲,新教材先从生活、生产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对电能有初步的概念,然后通过电能引入电功的概念,这样编排重视了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生活经验的作用。由于对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不作要求,所以有关电功计算的练习和习题也应该删减,而应该增加一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电能的问题。例如: 不再适宜练习和习题 创新的练习和习题 例:在电路中有一用电器,两端电压是6伏,通过它的电流是200毫安,5分钟内电流所做的功是多少? 例:问问你的父母,你家每个月大约用多小电?你们那里每千瓦时的电费是多少钱?近年来你家每月的电费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 20、删减了“理解焦耳定律”,而改为“通过实验探究,知

43、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分析:教学大纲对焦耳定律的知识要求较高,属于“理解”水平层次,而对实验技能的要求较低,要求通过演示实验:“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时间有关系”来得出焦耳定律。由于演示实验必须分别研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由电功和电功率公式推导出焦耳定律时,由于涉及到众多的电学公式,学生不易理解。课程标准删减了“理解焦耳定律”,而改为“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即增加了体验性目标水平层次,要求学生必须经过实验探究,同时降低了实验探究的难度和知识的水平层次,只要

44、求学生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由此看来,标准突出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理。由于该主题涵盖了焦耳定律的内容,所以课程标准删减了焦耳定律。这一变化也要求学生的练习和习题作相应的变化。如: 不再适宜练习和习题 创新的练习和习题例:某课外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只电烙铁,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是1210欧,则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分钟产生多少热量? 例:在家庭电路中,导线相互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 21、删减了“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

45、个磁体”、“ 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改为“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分析:教学大纲对“电流的磁场”这个主题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都有要求,在知识方面要求“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磁体”,属于“知道”水平层次,在技能方面要求“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层次,由于右手螺旋定则比较抽象,学生要达到这一技能目标比较困难。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属于体验性目标“经历”水平层次,而对知识没有终结性的目标要求,对学生是否会用右手螺旋定则也没有作要

46、求。加强了“过程与方法”这一课程目标的实施。要求学生主要探究螺线管南北极与通入螺线管电流的方向的关系。这样安排其目的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新教材安排了两个探究内容:即“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和“探究研究电磁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并总结、表述出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和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这一变化要求学生的练习和习题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如: 不再适宜练习和习题 创新的练习和习题例:如图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 + - 例:找一找,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电磁铁?在什么地方用

47、上电磁铁能使生活更方便? 22、删减了“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将演示实验“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改为“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分析:教学大纲对“磁生电”这个主题在知识方面要求属于“知道”水平层次,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综合分析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这些要求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属于体验性目标“经历”水平层次,没有终结性目标要求,相对于教学大纲来说,知识目标要求进一步降低,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没有作知识类的要求。但是更加注重了学生的亲

48、自体验与感悟,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提高创新发明的意识。新教材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重点让学生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和“发电机怎样发电”, 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和逆向思维,使学生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同时认识到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这一变化对学生的练习和习题影响不大。23、将“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及演示实验“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运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变为“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扬的方向都有关系”。分析:对于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这一主题,教学大纲和课程

49、标准对知识的目标要求是相同的,即要求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属于“知道”水平层次。但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探究实验,将教学大纲要求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突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以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应用的电动机为主线,把通过实验研究电动机的原理与探究怎样使电动机的线圈转起来、生活中的电动机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了解电动机的发明与改进过程,体验到技术发明与科学发现对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学生的练习和习题中也可以增加这方面的问题。如:例:你家中有坏了的电动玩具吗?拆开看一看,研究它的内部结构。24、增加了“能用语言、文字

50、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课程标准对“物质的特征和属性”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大纲有很大的区别,它从知道技能目标和体验性目标这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下列四条明确具体的要求。一是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此条要求属于“了解”水平层次,要求学生能用某种形式(如语言、文字、图表等)描述物质的物理特征(至少含有形式态、弹性、颜色)。二是能从

51、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此条要求属于“理解”水平层次,要求比较高,主要强调了知识的应用,强调了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渗入了STS的观念,因此,要求学生对物质进行分类时,一定要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出发。三是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和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此条要求属于体验性目标“领悟”水平层次,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关注日常用品,如:塑料、化肥、农药等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并且能与同学交流与讨论,表达自己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四是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此条要求属于

52、“了解”水平层次,要求学生能从弹性、硬度、磁性、导电性等方面来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并且能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物质的这些属性的,进一步探讨物质的这些属性对科技进步有什么影响。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新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是结合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和栏目来学习,如物质的磁性安排在电磁能这部分知识里;物质的导电性安排在“导体和绝缘体”这节内容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这些属性,弄清它的本质。 25、增加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

53、断深入”、“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分析:教学大纲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介绍了原子核的组成,要求学生“知道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而没有对多彩的物质世界的构成作整体介绍。为了让学生对身边的物质世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课程标准在科学内容“物质”这个主题里,安排了四个二级主题,其中就有“物质结构与物体的尺度”这个主题,并对这部分内容作了如下要求:“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大致了解人类探索

54、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对知识部分的要求属于“了解”水平层次,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等,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感受探索的乐趣,领悟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索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同时学生通过“人类与宇宙”、“宇宙起源研究史”的认识,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融合起来,体现了学科融合的基本理念。新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安排了“宇宙和微观世界”等内容,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观看音像资料、阅读和收集有关人类与宇宙的资料等方法。学生的练习和

55、习题也可以采用阅读、收集、观看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如课后可安排如下作业:观看宇宙与人的电影和录像片,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写出你的感受,并与同学们交流。 26、增加了“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分析:教学大纲对现代新型的材料及其应用没有作过多的介绍,对“半导体”和“超导”安排了选学内容,属于介绍性的科普常识,对学生没有作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新型材料如半导体、超导和纳米材料等对

56、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让学生对这些新材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更好地进行STS教育,课程标准在“物质”这部分科学内容里,专门安排了“新材料及其应用”,并对这部分内容作了如下要求:“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属于“了解”水平层次,但对体验性目标要求为“领悟”水平层次,如要“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等。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了解新型材料的特点和

57、应用情况,调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这些污染的设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新教材在处理这节内容时,将“半导体”、“超导”和“纳米材料”等有关内容安排在“科学世界”栏目里,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讨论、参观、调查等形式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让学生课外完成:如:调查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一些新材料,弄清它们的名称、用途、特点和属性等,并列表显示调查结果。 27、增加了“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将“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等技能性要求改为“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分析:教学大纲没有对质量的概念提出学习要求,只要求“知道质量的单位”

58、。但在教材和实际的教学中,还是给学生介绍了质量的概念,一是因为质量的概念在现代科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二是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知识的基础。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属于“认识”水平层次。同时课程标准将教学大纲规定的“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等技能性要求改为“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即删减了对实验操作过程中一些具体动作技能的量的把握要求,而强调学生会使用多种仪器,设计多种方法。该要求具有很大的灵活度,即没有限制学生用哪种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测量方法,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如托盘天平、学生天平等,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师可以

59、布置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课后完成。如:观察商店里的台秤,说说它的工作原理和天平是否相同。并实际做一做,怎样用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28、将“理解密度的概念”改为“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分析:教学大纲要求“理解密度的概念”,属于“理解”水平层次,强调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既有“独立操作”水平层次,又有“理解”水平层次。与教学大纲相比,更加突出实验和探究。同时要求学生“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

60、的物理现象”,即对密度知识的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利用密度知识进行质量、体积、密度的计算,能解释简单的现象,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等。这一变化对于学生的习题练习影响不大。原教材的课后习题都是有关密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的问题,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 29、增加了“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分析:教学大纲在测量的初步知识方面,主要对长度的测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要求“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等。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过份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