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_第1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_第2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_第3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_第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课程简介本专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明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一方面阐明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相互联系, 通过案例中二者的相互转化、 延伸与渗透等来揭示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本质联系, 说明二者整合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通过归纳对比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内容、方式等各自的特点,揭示二者的区别,说明二者整合的必要性。本专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探讨实现 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条件与操作要领。学习本专题的主要目标: 使老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领会二者的整合对于深化学习、 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意义; 掌握二者相互结合、 渗透或延

2、伸等的方 法。本专题的特色: 以案例分析为主体, 配合专题讲座、 问题讨论等多种课程形态构成一个理论性和情境性、学习思考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体现 “学思结合 ”、 “知行统一 ”原则的课程体系,它不仅有助于教师通过 案例学会处理类似情景下的教学与活动,实现近迁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在感性与理性的交相呼应中能够举一反三, 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原理, 实 现远迁移。学习要求、学思结合:1 )认真收看专题讲座,理解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与区别,领会二者整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思考促进二者整合的条件, 回答思考题, 并积极 参加讨论。2 )认真收看案例及评析,思考案例中的实践经验

3、,哪些是可以借鉴的,哪些是还可以改进的。如果由你来设计,你会怎样做。回答思考题,并积极参加讨论。3 )阅读参考资料,通过有关论文与案例的学习,开阔眼界,丰富思路,掌握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知行统一:结合自己所承担的课程, 运用自己在本专题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 设计一则教案体现学科教学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得到 延伸、综合、重组等;或体现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得到提升、拓展和加深 的教案。然后交流、改进,并力争加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陈爱芯概述”和具体操作”两个专题在理论和实施层面上对 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系统 的学习和讨论。在学校里,无论是学科教师还

4、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 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能否与学科教学整合?如何实现这样的整合?我们知道,与学科课程或分科课程相比, 综合实践活动属于综合课程、 活动课程、经验 课程,它与学科课程几乎是相对立的课程形态。二者能否整合,我们需要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除了相对独立性,它们是否具有联系性?二者的整合有什么价值?我们通过对两个案例的讨论来寻求这些问题的解答: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联系二者的联系性是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前提(可能性)。(一)从学科课程出发案例:三次遇到蛇”何捷语文课文:蛇与庄稼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是台风引起的,许多田地和村庄被海水淹没了

5、。这场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 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后来,农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们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把蛇放到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农民把秘密说破了, 原来那场洪水把 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繁殖得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现 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猫和苜蓿的故事。他说在英国的好些地方,看村子喂的猫多还是少,就可以知道那里的 苜蓿长得怎么样。苜蓿靠土蜂

6、传播花粉,地里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动就受到影响。村子里喂的猫多,田鼠就不能那么放肆了。因此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容易晒干;火会烧毁东西,水可以灭火。这些事儿都是显 而易见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之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 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一 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三次遇上“蛇”

7、(要压缩)何捷人们都说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可是在我十余年的从教生活中,竟然三次遇上“蛇 ” 。回想起来,每次执教蛇与庄稼这一小学阅读教材中经久不衰的名篇,都让我受益匪浅。今天将这三次经历整理出来和大家共享。第一次遇上 “蛇”是 1992 年 。 作为一名师范实习生, 我来到福师二附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记得当时整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提倡一种观念 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导师告诉我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 对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也定位在训练点的捕捉和训练任务的完成上。因此我的备课归纳起来就是 “把教参中所提到的字、词、句、段、篇的训练点融合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然后带着这些

8、问题走进课堂” 。那节课的教学过程就是以我和孩子们的一问一答串联在一起的。 整整三个课时的教与学, 孩子们牢牢地掌握了本课中生字的识、写、用;段落的记忆默写;每一段以及整篇的 “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手法;知道了蛇与庄稼、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的关系。现在回想起来,包括导师在内,没有一个人想到课文以外的五彩世界,都 以教参为 “圣旨 ” ,以指导学生扎实地掌握本课训练点为荣 。最后,导师的评价是 “以本为本,训练扎实有效” 。第二次遇上 “蛇 ”是在 2000 年。作为福州市的代表,我参加福建省首届 “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比武。也许是对 “蛇 ” 的眷恋,我又一次选择了蛇与庄稼参赛。当年,教育

9、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 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创新的教学思想 。当年前后各类教育杂志的关键词是 “自主学习 ” 。在备课时,我和导师根据全课三段在写作手法、内容上有相似之处的特点,确立了 “精讲一段,举一反三 ” 的教学策略,并在精讲的第一段的教学设计上作了 “ 努力引导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讨论,最后自己试着解决问题 ” 的安排。归纳起来,就是 “让孩子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自己解决问题 ” 。赛场上,孩子们没有让我失望, 他们针对第一段, 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放入蛇庄稼就会丰收;什么叫海啸;田鼠怎样糟踏庄稼我的教学也因问而生,因

10、问而改,随机地点拨指导,通过展示关系图、插放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等方式在课堂上解决了孩子们的问题。 并在归纳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后引导孩子 小组合作自学 第二段, 最后汇报学习收获。课后,评委的评价是 “充分自主,教学效率高,课堂气氛热烈 ” 。那次,我获得一等奖,案例还刊登在那年的福建教育上。赛后,我倍感时隔 8 年,阅读教学改革的步伐竟然迈得这么快,也感觉到自己知识水平的欠缺,产生了很大的学习欲望。第三次遇上 “蛇 ”是在 2004 年。关于新课标的讨论在全国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一年多, 阅读教学也从 “注重训练, 体现语言的工具性”转变为 “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11、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 。专家归纳为进入了一个 “工具性人文性并重” 的时期。这时看到蛇与庄稼时我既感亲切又觉陌生。教材虽一字未变,但我的备课工作却大不同从前: 钻研教材,不仅把握本课语言文字知识点,设计学习的探究点; 查找资料,力求为孩子提供大量感性认识;预习指导, 要求每个孩子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课前实践,寻找、认识生活中的 “联系 ”。 这一次期待的教学效果是 “我和孩子共同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猫与苜蓿之间存在联课堂上, 孩子们用从网络、 书籍中收集到的资料揭示了蛇与庄稼、系的本质属性 生物链 ; 我们共同讨论了几种使庄稼获得丰收的科学的、

12、新颖的方法; 师生共同探讨了生活中缤纷的简单联系、复杂联系 ;当堂因为一些争论不下的问题上网寻求答案。孩子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智慧火花使整节课充满了活力。评析 :、首先,通过案例看到了这些年来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使得 “从学科教学向综合实践活动延伸 ”有了可能性。从理论上说,由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强调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 而这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优势。这样,二者的整合成为自然的结果。、从案例中看到,教学改革的进程是分步进行的,而每迈出一步,就离传统教学的弊端越远,离综合实践活动越近。、 从案例可见学科延向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之一,

13、 在于揭示 “主题 (” 上位观念) “ 事 物间的关系 ” 。、从教学目标的设定看到从学科教学向综合实践活动 “延伸 ” 的轨迹:“第一次遇上蛇” 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使 学生掌握了课中生字的识、写、用;段落的记忆默写;知道了知识点(蛇与庄稼、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的关系) 。 掌握双基“第二次遇上蛇” 的教学目标,通过 “让孩子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自己解决问题 ”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解决书本上问题的能力,掌握书本知识,实现知识的近迁移 ( 将学到 的知识运用于相似的情境) 。“第三次遇上蛇” 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前实践,寻找、认识生活中的 “联系 ”

14、, “我和孩子共同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揭示了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存在联系的本质属性 生物链。 共同讨论了几种使庄稼获得丰收的科学、 新颖的方法; 师生共同探讨了生活中缤纷的简单联系、复杂联系。 发展探索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远迁移 ( 将掌握的原理用于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 )。、从教学内容来看:第一次遇上蛇的内容,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字词句段),知识点:了解三个关系。第二次遇上蛇的内容,紧扣课文。精讲第一段(第一个关系),自主理解第二、三个关第三次 遇上蛇的内容, 与生活实践联系, 揭示生物链, 走向更为广泛而丰富多彩的 “ 充满关系 ” 的世

15、界。、从教学方式看:(虽然都用了 “问题 ” )第一次遇上蛇的教学方式:训练为主,问题为封闭式(一个答案)第二次遇上蛇的教学方式: 精讲一段,领会另两段, 自主提问第三次遇上蛇的教学方式:自主探索,问题为全开放(无数答案)、从活动空间看:第一次遇上蛇的活动空间:课堂第二次遇上蛇的活动空间:课堂为主第三次遇上蛇的活动空间:走出课堂、由于受教学条件(时间、设施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的制约,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程度也可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践中, 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到什么程度,如何整合(延伸?渗透?综合?)不应是一刀切的。 (这里,需要教师的创新意识、灵活性和对 “整合 ” 的悟性

16、。)(二)从综合实践活动出发案例:小公园要设一盏街灯某县城惠民中学初二班开设综合实践课, 要求班上各个小组, 深入城区、 社区自行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该县城有个三角形的小公园,是居民们爱去的地方。可是,由于没有灯,天一黑,人们只好离去。 班上第二小组成员听到居民对此有所抱怨, 决定把解决这个问题当作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来做。在讨论中, 他们了解到, 公园照明问题的解决需要经过县政府批准, 因此需要写一份提案(可通过县人大提交)。提案要受到重视,需要进行充分论证,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此他们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先作一次社会调查。 为了搞好调查, 特请数学老师先给大家讲了关于如何做调查和简单

17、数据统计的方法。并拟了调查方案,采用观察计数,问卷,个别采访的方式搜集数据。小组各成员分头调查统计每天因天黑遗憾离园的人数, 调查统计晚饭后希望去公园散步的居民人数。采访个别居民的具体想法。三、统计数据,整理个别采访记录。四、讨论评估解决方案的标准:一是节约(最少的材料、电量),二是光亮可覆盖整个 公园。五、讨论解决方案: 在公园某处设一盏灯,但它能照亮着整个公园。现在关键是街灯应设在哪里?(通过讨论认识到,这盏灯应当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但是如何确定这个圆心?)六、再次请教数学老师。 在数学老师的启发下,大家掌握了一个数学知识点: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就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构造任意两

18、边的垂直平分线, 交点就是圆心。七、向园林管理部门要来公园图纸的复印件。发现该公园为一个钝角三角形, 画出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落在公园外。八、继续探讨新的问题解决办法。综合考虑其他解决办法。讨论结果是:把公园划分为两个三角形,分别找出他们的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两处设两盏功率较小的灯。九、撰写提案。老师审改。十、委托一名家长(为县人大代表)提交提案。十一、 提案通过,建议得到落实。通电那天晚上, 同学们来到公园庆祝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评析 :、案例中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提出者和解决者。、问题来自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公园太暗了,居民们抱怨,需要设灯。、综合实践活动和数学学科教学建立了联系,深化了数

19、学的学习,保证了知行统一,学以致用。而且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问题。公园是三角形的, 灯的光照范围应当是一个圆, 而圆心是灯。 如何保证灯光覆盖整个公园呢?这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回到数学教学中去。在数学中, 三角形要刚好落在一个圆中, 这个圆必须是三角形的外接圆。 灯的位置就是这个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解数学问题: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如何找?数学知识点: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就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构造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就是圆心。、可贵的是它们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检验或评价标准。在他们的标准中,有这样一个要求: 一是节约(最少的材料、电量),二是光亮可覆盖整个公园。这是他们自己 建立

20、的评判自己工作过程和成果质量的一个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学生活动的目的指向非常清楚。当然,标准也不是从始至终不可改变的,他们实际上后来加了一条标准:灯要设在公园内。(这调整取得的经验也是他们的重大收获)、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调查研究的方法(观察、个别采访);数字统计的方法;撰写提案的方法;数学知识:学会求三角形外接圆圆心的方法。、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如何行使公民权利, 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意愿。 这是民主社会中对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小组活动的讨论、分工,与成人交往,增强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人际能力。健全了自己的人格,促进素质的提高。学生不只是学会求三角形外

21、接圆圆心这一个知识点,而且理解该知识的发生过程,如何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的概念, 如何对这个问题进行归纳, 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去解决, 然后把问题的结论返回实践检验。 学生除了掌握知识, 还发展了思考能力 (抽象、 概括、归纳、类比、推理),培养了应用数学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当他们把这个结论放到实践去检验:公园是个钝角三角形,灯的位置就落在公园外,这个解答就不合理。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解决办法。这就让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远比解书本上的习题要复杂。享受付出的幸福,问题解决的快乐,成功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小结:两个案例从不同方向揭示了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就为综

22、合实践活动课和各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供了可能性。启示:二者的整合可以体现在: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 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 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二者可以打通进行。价值:二者的这种整合是双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是基于学科教学基础之上的,学生正是利用了学科教学中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了学科教学的渗透,综合实践活动借助学科知识得到深化,并有助于促进现实问题解决的科学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反过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

23、效实施,学生从中获得的基本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的学习。 而且有利于促进传统学科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 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在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搭起桥梁,贴近学生生活和需要,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激活学科教学。二、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别通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二者的对立和差异。 这种区别,让我们体会到实现二者整合的必要性。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认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整体素质价值取向系统学科知识为主发展能力为主(

24、运用知识,创造性 地学习,创新和实践能力)综合性以系统知识的掌握为目的(无论是 单学科、还是学科的综合,或跨学 科的学习。)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现实生活是综合的,这里的综合是对学生生活领 域和生活经验的综合。涉及内容有学科教材(书本知识)间接经脸(无教材)真实情境或现实实践直 接经验学习方式接受/训练 指导性学习 重视学 习结果自主探究 体验过程 重视学习过程*问题结构完善(封闭)不良(开放)智力活动:记忆/求同思维创新/求异思维活动空间课堂内课堂外/网络教师角色教师是知识权威具有控制优势指导者,参与者,探索者 有时师生 同处一个起点所需时间周期较短周期较长所需资源单一、简单、现成多样、需挖掘*

25、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目标就是增加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 过程。”三、实现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一)从学科教学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1、主题:课文爷爷和小树主题:人和自然相互依赖2、学科基本结构:布鲁纳:学科基本结构最容易迁移。立足植物的根吸收水的原理”就可以深入实际:如盐碱地如何种庄稼,烧根现象怎么治理等。3、问题类型:封闭问题,到半开放,到全开放问题(现实中的问题大多为开放性问 题。不同类型的问题具有不同的教学价值取向。)4、其他:学生的质疑等(例:彩票的质疑)一节有关 “概率”的数学课,教师提到了七星彩中大奖的概率。同学提出七星彩活动对购买彩票者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26、。问题“既然七星彩是不公平的,可国家为什么还要开办那么多体彩销售点?难道国家在提倡不公平吗?”于是老师把这个问题作为一项活动,让大家共同寻求答案。后来通过研究,同学们知道了国家通过彩票业募集到了大量闲散资金, 用于发展体育事业,同时还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对公平问题和利用不公平的问题, 都有了更深层的探讨。(二)从综合实践活动到学科教学的操作1、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能在某个环节上,或某个点上遇到某个问题,往往会涉 及到某个学科的问题。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解决实践问题为目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绝大多数为开放 性的问题, 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所涉及的知识一般不会是单一的知识,例如:要求学生解决

27、 某植物出现烧根”现象的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求学生懂得有关植物的根如何吸水的原理而且要懂得一些有关土壤的知识,植物的习性,甚至气候、季节等一系列生物、地理等学科 知识,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解决开放性的实际问题。可见,从综合实践活动出发,与什么学科结合,取决于提出的问题, 通常会涉及一种或数种学科,因此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综合实践活动也可能从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事件、活动、事物、问题出发,并由此发散出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学习。【互动话题】.分享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经验.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施中的难点与解决办法.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中挖掘与利用资

28、源的途径【课堂案例】初一研究性学习:首钢部分区域土壤对植物生长的研究指导教师:北京市京源学校邢晓燕案例完成者:原北京市京源学校初一(1)班全体学生一、选题背景首钢公司始建于 1919 年9月,是中国最早兴建的近代钢铁企业之一。90年来,首钢从一个不能生产钢和钢材的炼铁厂逐步发展成国内外知名的跨国跨行业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首都钢铁公司居于石景山区域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全区常驻人口50.6万人,其中首钢产业工人及其家属约占16.8万人,首钢公司决定了石景山区的经济总收入。200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首钢压产搬迁、环境治理和结构调 整方案,同意在河北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

29、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 迁的载体。2010年底北京石景山区冶炼、热轧能力全部停产,只保留首钢总部和研发体 系以及不造成环境污染的销售、物流、三产等业务。一个近百年的工厂, 工业污染 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作为石景山人,十分关注首钢的未来发展以及搬迁后的城市规划。它搬迁后遗留下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呢? 土壤污染程度如何,怎样进行修复与改造呢?二、研究目的1、通过对首钢史料进行分析,了解首钢土壤可能存在的污染。2、通过实验了解首钢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对首钢土壤修复提出合理化建议。三、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首钢部分区域的土壤2、研究方法: 采集首钢部分区

30、域土样,进行相同植物培养实验。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对污染土壤区域进行实地环境考察。采集污染土壤,到中科院实验室进行精确分析。查阅首钢历史资料,了解土壤污染的缘由。 针对实验结果,结合科研理论和首钢实际情况,对首钢的土壤污染治理提出合理化 建议。四、研究过程1、土样采集:在首钢厂区内选取不同地点的土样进行采集,并对采集日期、采集地点等进行记录, 对土样进行集中编号。因首钢厂区 污染造成土壤及植物 与普通土壤与植物 有明显差别,并且考虑到日后实验 需要,所以在采集土壤时,学生在每个采土地点对周边环境、周围植物、土壤状况及采集过程进行拍照。以下是拍摄的土样3、土样4采集点的周边环境、植被及

31、土壤近照。采集土样主要集中在三炼钢、电力厂、总部、铸造村等七个区域,遍布首钢的东、西、 北及中南部。以下是学生记录的部分采土原因。土壤样本米土地点环境特点1号、2号铁路旁4号三炼钢厂区内附近有不明气体泄漏,旁边植物叶片上有明显黑色斑 点。5号三炼钢厂区门口附 近土壤颜色发绿,土壤内含有似于油脂的物质。11号某厂房门口17号铸造村2、栽培植物:用首钢采集土样栽培北京市绿化常用草“丹麦草”(山麦冬)。3、观察记录:定时定量对植物进行浇水。记录气温、湿度、植物叶片数量、长度变化、枯黄数量以及 基本生长状况等。观测植物生长状况,拍摄照片。学生记录:编 号姓名叶片数量(片)叶片长度(厘 米)枯黄叶片数量

32、(片)生长状况1蔡灵珂1812.518叶片枯黄,无水分,呈弯 曲状2张画鸿14159叶片翠绿,挺立,长势较 好3王彤语11172叶片碧绿,挺立,长势好4朱宇洁101510叶片全部枯黄,倾向一侧5陈曦11162叶尖略有枯黄,长势较好6康迪815.51叶片翠绿,挺立,长势较 好7富泽娴9148叶片上半部枯黄,挺立8孟繁韬1015.57叶片大部分枯黄,倾向一 侧10孟祥侬13137根部腐烂,叶片呈黄绿色11张曦8171叶片碧绿,长势较好12程歌191711叶片呈深绿色,挺立,长 势良好13邓思班512.51叶片深绿,挺立,周围有 其他植物15陈文涛8133叶片全部枯黄,倾向一侧16刘真、黄新 b11

33、161叶尖略有枯黄,挺立17徐少文7161叶片深绿,挺立,长势良 好18王天志12163叶尖枯黄,较挺立,长势 较好记录时间:5月19日 室内温度:27.5 C室内湿度:54记录人:陈曦实验现象:3天的生长状态变差,其第1、4、 8、10、 15号植物在开始实验之后后几天叶子枯黄部分不断扩大,水分流失,直至全部叶片干枯;第17、 18号植物在开始实验之后 3天叶片微黄,缺少水分,其后几天生长状 态逐渐好转,叶片逐渐变绿;其余植物在实验过程中无太大变化,部分植物叶尖微黄。4、栽培不同植物实验:选取第一次实验中植物生长不好的土壤样本四个和焦化厂区的土壤样本一个,分别进行鸟巢蕨、墨西哥铁树及豆瓣绿3

34、种不同植物的栽培,对比生长状况。实验现象:墨西哥铁树整体生长状况不佳,其中 2号土培育的在实验后一个月左右 死亡。4号和5号土培育的两盆墨西哥铁树一个月后长出新枝;鸟巢蕨整体生长良好,仅一盆由于外界因素逐步枯萎;豆瓣绿整体生长良好,仅有部分虫蛀及枯黄现象。5、实地考察:由专家、学者 和老师带领学生在首钢进行实地考察,对部分土壤进行科学取样。6、了解土壤污染与修复的知识邀请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廖晓勇博士, 为我们做科学报告 我国土壤污染现 状以及修复技术;参观房山土壤修复基地等。7 、土壤检测:利用中科院实验室的仪器,精确测量样本土壤的污染状况。中科院检测数据:(略)五、结果与分析根据两

35、次培育结果、 中科院测定数据以及廖晓勇博士的讲座和上网查阅的资料, 我们得 出以下结论:、在电力厂东侧、总部东南侧以及三炼钢铁路附近采集土壤对 “ 丹麦草 ” 生长不 利。其余地区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小。、焦化厂土壤对墨西哥铁树的生长有影响,但对于其他植物无太大影响。首钢土壤 对豆瓣绿和鸟巢蕨的影响较小。、首钢土样检测结果与标准相比铬、铜、铅、锌偏高。焦化厂与变电厂附近土壤的 砷偏高。检测土壤样本中未发现镉金属。讨论:、土壤修复指对被污染的土壤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的技术措施,使存在于土壤中的污染物质浓度减少或毒性降低或者完全无害化。 土壤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 如 焚烧、土壤通气、土壤

36、气相抽提等;化学方法,包括土壤淋洗、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生物方法,包括植物吸收、植物挥发、微生物降解等。、植物提取主要是利用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结合土壤改良技术,把污染物由地下转移到地上部分, 随后收割地上部分进行集中处理, 达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目的。 目前已发现有400 多种植物能够超积累各种重金属, 一些超积累植物能同时积累多种重金属,如羊蕨属植物和具有富重金属性的苋科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率达到100% 。植物挥发是指土壤中重金属通过植物作用产生毒性小的挥发态物质。如硒在植物的作用下产生挥发性的硒, 湿地上的某些植物可清除土壤中的硒。 植物钝化是指植物通过根系过滤、

37、固定和钝化使重金属吸附于土壤表面, 从而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有效态, 达到减轻重金属污染的效果。 微生物具有嗜重金属性, 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区进行净化, 在水体污染处理中证明是一种很好方法。 如果用于土壤环境的处理, 可能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这方面己进行了积极研究。 据报道, 日本发现一种嗜重金属菌,能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但存在土壤与细菌分离这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如果这一问题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将是一种具很大发展前景的处理方法。六、建议根据实验结论和对土壤修复知识简单的了解,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因为首钢土壤大部分样本对 “丹麦草 ”的生长影响较小, 所以可以用 “丹麦草

38、 ”作为首 钢绿化用草。、因为焦化厂与变电厂附近土壤中含有砷,我们可以采用植物提取法对土壤进行修复,种植蜈蚣草吸附 “砷” 已经在我国很多地区试验成功并取得良好效果。、针对焦化厂附近土壤,我们可以将其改为湿地,利用微生物进行修复。微生物具有嗜重金属性, 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区进行净化, 在水体污染处理中被证明是一种很好 方法。我们也将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找可利用的植物与微生物, 为首钢土壤修复提供更明确的建议。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石景山区的未来发展做一份贡献。【案例评析】评析 “ 首钢部分区域土壤对植物生长的研究 ”陈爱苾一、 把综合实践活动做精做细综合实践活动, 就是一个研究课题。 它

39、的实施让学生体验到像科学家那样工作、 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研究设计专业、规范、完整,为研究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蓝图。(一)课题背景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实践活动范围的确定。 京源学校地处首钢附近, 邢老师利用首钢地区 这个学校周边的方便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二)课题准备对活动或研究环境资源的了解, 是学生确定研究主题的重要前提, 为此邢老师组织学生 开展“看首钢 ”。使学生对首钢有尽可能多的了解,增进对首钢的感情,提升责任意 识,为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起了重要作用。(三)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该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个环节。 基于对实践活动地区相关信息的掌握逻辑地提出问

40、题。 学生了解了包括首钢公司的性质、 历史、 规模到国家关于首钢拆迁的决策和实施情况, 面对这样的现实: 一个近百年的工厂, 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作为石景山人, 十分关注首钢的未来发展以及搬迁后的城市规划。 它搬迁后遗留下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呢?土壤污染程度如何, 怎样进行修复与改造呢? (摘自研究报告) 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明确了该活动的目的,同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社会价值。(四)确定研究的内容分解出三个研究内容:在该活动中, 课题组根据研究活动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首钢土壤可能存在哪些污染?污染程度?二是了解首钢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即对哪些植物影响大,

41、哪些植物影响小。三是如何解决问题,包括对适宜植物的种植建议,也对修复土壤建议。(五)研究的方法综合的方法,既有史料分析(文献法),又有观察法、还有实验法。各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研究方法的综合利用,有助于发挥各法的优势,弥补其不足。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学生体验了全过程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对未知世界展开研究:从一开始的对污染土壤区域进行实地环境考察,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到采集首钢部分区域土样,查阅首钢历史资料,了解土壤污染的缘由, 进行植物培养实验,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对比分析, 以及获得最后的结论, 提出建议。这个完整的探索- 发现的过程,不仅学到了学科教学不曾学到的知识,也运用了学过的

42、但未能真正理解的学科书本知识, 并对他们对于学生探索意识、 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二)应用了多种学科知识这项活动把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化学、 地理、 历史等学科都建立了联系,这种多元学科的结合, 不仅丰富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研究思路, 思维方法, 对于这些学科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方法的改进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三)学生体验了错误和挫折任何研究都具有风险,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都会面临挫折。 在学生开展研究的过程中, 失 误是难免的。比如,学生分头采集土壤,开始没有进行详细标示,样本就会完全失去价值。我们看到学生后来不仅对样本进行详细的记录,还对取样的周边环境和汲取过程进行拍

43、照,这对以后的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这种从失误中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是极其珍贵的。(四)学生体验了承担社会责任当今学生独生子女多, 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有着“ 自我中心主义” 的烙印, 这是发展社会责任感的极大障碍。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绝非说教可以奏效的。 通过承担社会责任, 参与造福社区百姓, 服务社区人民, 为社区的美好未来付出的举动本身就是一种发展社会责任感无痕的教育。 特别是当学生们为给研究结果的科学分析提供尽可能客观的依据,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力求精细,关注细节:如土壤的取样,不仅记录采集日期、地点、集中编号、叙述环境特点, 还对采样环境拍照; 对实验植物的种植条件的严格控制等等, 这些行为都将

44、使“ 社会责任感 ” 在他们身上悄然形成。三、利用可能利用的一切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学科教学所需要的空间大, 所需的资源多。 因此, 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资源,也是搞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活动,充分调动了首钢的人力资源,给学生介绍首钢地区的情况, 利用中科院实验室, 对采集污染土壤进行精确分析。 弥补了学校、教师资源的不足,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四、合理化建议和开放研究该研究结题时, 针对实验结果, 结合首钢实际情况, 对首钢的土壤污染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在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为学生打开继续探索、持续研究的大门。总之, 这是一项成功的综

45、合实践活动。 学生在从事的研究性学习中, 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 学会了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但是也应当指出, 学生的研究与科学家的研究有一定的区别, 对学生的研究来说, 过程要比结果更为重要。 郭元祥教授指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目标就是增加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过程。 ” 因此,在撰写结题报告中, 过程的叙述应当力求详尽。 综合实践活动是为学生, 而不是为老师而设置的课程。因此,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遇到挫折或失误,如何改变计划或做法,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研究结果要有价值。【课堂案例】神奇的北极北京市东城区丁香胡同小学张凯亮教

46、学目标:、了解北极考察中一些重要的考察项目以及考察队员在极地的生活;初步认识北极的生物以及在第三次极地科考中发现的生物。、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转化为研究主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协商并制定研究计划的能力。、激发学生关注北极科考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极地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转化为研究主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学生针对自己选定的研究课题, 能够自行设计相应的研究计划, 进行简单的讨论和交流。教学准备:北极考察的视频资料; 北极考察的展板(布放在教室周围)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张老师在暑假期间去了哪里吗?生:去了北极。师:对了。 张老

47、师这次北极之行,见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你们想不想看看啊?生:(齐答)想!二、新授、展示北极的信息资源,激发学生对北极的兴趣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我走进神奇的北极。板书:神奇的北极(通过教师侧面激发, 引导学生自行挑选感兴趣的课题, 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做简单铺垫。)师:在这次北极之行中,你对什么最感兴趣?请把你感兴趣的东西记录下来。教师播放有关北极信息的幻灯片及视频。(教师播放北极的视频文件。时间 7 分钟左右。边播放边讲解。影视文件的内容主要包括:北极风光,雪龙号,北极考察方式,北极的动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1 )学生初步确定研究主题。师:简短的北极之行结束了。你最感兴趣

48、的内容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梳理归整问题,并完善 “神奇的北极”板书的各层结构关系图。2 )依据研究主题自由结组。师: (指着板书说) 从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 可以看出大家对北极的风光、 动物、雪龙号以及科考项目这些方面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为了便于同学们找到跟自己有类似研究兴趣的伙伴, 老师划分出了四个交流区 (说得同时把四个标牌放在四列的第一个桌面上) 。下面, 根据你的研究兴趣聚集到相应的区域中, 寻找与你有相同研究兴趣的小伙伴, 结成研究小组。 经过协商明确研究主题后, 到前面领取 “研究计划书 ” , 共同讨论并完成你们的研究计划。

49、好!请大家开始行动吧。(之前提示学生注意交流讨论时的纪律,控制音量)3 )学生结组后商议研究计划。学生按照自己的选题自行结合成组。领取计划书,开始讨论和研究。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巡视各组,可以做必要的引导、答疑或讨论。、小组交流研究计划1 )过渡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刚才老师的巡视,通过看你们的研究计划,参与你们的讨论,我感到各组的研究气氛都很浓厚。2 )指名小组展示课题计划并与同学交流(根据时间随机控制,至少两个组)师:哪个组愿意先来介绍自己的研究计划?师:哪位同学愿意点评一下这组的研究计划?哪些值得你们组借鉴?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允许学生之间的提问与答疑和讨论。)、教师补充研究资料

50、师: 看到同学们的计划, 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北极浓厚的探索欲望, 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地开展研究, 张 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资源。教师展示提供的资源:、中国海洋局官方网站网址(展示的同时给学生记录的时间。)、张凯亮在北极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学校科技组老师们编写的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极地生灵、学校图书馆借阅北极小百科、北极考察的展板等(摆放在教室周围。)三、总结师:北极是地球上的一片净土,在那里充满了神奇的事物。希望同学们继续完善你们对北极的研究,更多地了解北极,揭开北极神秘的面纱。将来为我国的北极考察事业做贡献!板书:CTD神奇的北极北枚研究计划书班级:我们的研究主题:针对这个研究主题,我们想解决

51、以下问题:我们的研究途径:我们的分工(为组长)组员工作内容我们将通过的方式呈现我们组的研究成果。【案例评析】评析“神奇的北极陈爱芯这是一项具有特色的研究型学习的开题活动。研究课题是在教师有幸亲自参加“北极考察”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对于学生来说,北极这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因为自己老师的亲临而变得亲近可触,北极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加上张老师亲自拍下的极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录像,抓住了学生的眼球, 而 教室周围布置满了北极考察的展板,营造了浓浓的北极 “气场”,激发了学生对北极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有了 “研究”的动力。了解北极以及与北极考察活动相关的事物是学生研究北极和北极考察的第一步。 张老师

52、通过录像和照片把北极考察从各种不同的侧面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学生从中获得了 大量的有关北极以及北极考察的信息,有了 “研究”的基础。信息的丰富给学生的研究提供巨大的选择空间, 同时给学生的选择带来一定的难度, 对 教师的组织工作也是一个挑战。 为此,张老师围绕“神奇的北极”划分出四个子课题,他 们包括: 北极风光、雪龙号、北极考察、北极动物。这个划分有的属于某个学科领域,如北极动物属于生物学,北极风光主要为地理学,其他子课题涉及多学科领域。 这就为教师方便下一步的组织工作打下了基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出自己的研究主题, 这些主题都纳入了老师划分的四个子课题中去。研究小组与四个子课题相

53、对应,分组过程井然有序。由于选题是自己感兴趣的,具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成合作团队,学生的情绪始终饱满。各个小组的 “ 研究计划书 ” 填写完后,进行展示,各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评点,互提建议。 使得开题的过程,成为团队精神发扬的过程, 分享计划成果的过程,也是反思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为大家设计的研究计划表简明实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可行。 通过填写研究计划,发展策划意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很有价值。总之,这个研究性学习的开题是成功的。但还有改进的余地。对于这个活动的设计,有些问题讨论一下是必要的。华东师大郭元祥教授指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就是为了给学生

54、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张老师在指导这个课题的开题中,注意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学生的 自主选题到 自主探究,自主寻找合作伙伴, 自主确定研究主题, 自主制定研究计划。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这是一个极大的飞跃。但是,看得出来,在放手让学生“ 自主 ” 的同时,张老师依然有些怕乱,担心控制不住局面。 就拿选题这个环节来说,张老师一方面让学生自主选题,一方面给学生设置了框框,设定了四个子课题。 不知学生们是有意还是无意,没有一个学生谈自己的兴趣时, 逾越这四个框框,或许有一些学生因自己的兴趣在这四个框框之外,他们只好作罢。可以推测,这些放弃自己所爱的学生, 在后来的探

55、索活动中很可能或者只好依附他人, 或者当个消极的“ 旁观者 ”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那么,这种情况是否难免?回答是未必。建议老师选题活动一开始,尝试一下不设框框,而是让孩子们来一个“ 头脑风暴 ” 。当然当第一次使用 “ 头脑风暴 ” 时,需要把什么是“ 头脑风暴 ” 给学生介绍。 头脑风暴法 (Brain-storming)是一种用于小组解决问题的活动形式。 它广泛地用于创造性思维活动之中。 它既可以用 于诱发一些新奇问题的提出,更可以用于产生有创意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或主意。头脑风暴的核心是开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 而这种创造力是在相互诱发的互动过程中 通过提出一系列可能的问题或解决办法而形

56、成的。头脑风暴法的基本规则:a. 延迟评价:在每一个小组成员思考并发表想法期间,不允许进行评价。b.新奇原则:鼓励奇思妙想。c.以量求质原则:鼓励提出尽量多的想法。d.综合原则:鼓励将想法与想法联系和配合起来,提出综合性的问题解决办法。在选题活动中,采用“头脑风暴”,说不定还有不少奇思妙想产生呢!题之后,教师再引导大家对选题的可行性作些论证,滤去一些不太靠谱的选题,在充分提出选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将全部选题进行分类。这是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选题,而且发展创造思维和聚合思维(或批判思维)。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而这样的操作,同样可应用于研究的其他

57、环节。如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时,大家先经历无拘无束地“七嘴八舌”过程,然后再进行“聚焦必须提倡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积极开展求异思维,想敢干的无畏精神;要使学生善于创造性地获取、 问题的各种资源;并使学生会创造性地开展学习, 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加工、鼓励各种奇思妙想,培养学生敢 输出信息,利用与开发可用于解决对同一问题,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值得提倡的。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什么是好的教育?系统地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事物的机会。”研究性学习神奇的北极为给学生提供好的教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着师生对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熟悉,迈的步子也定会随之越来

58、越大,越来越稳。思考与活动1 、思考题这是一个小学科学课中兔子的眼睛”一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和部分实录。从这个教学/活动设计中,你可以发现,学科教学内容如何延伸拓展为综合实践活动 的。请你谈谈它对你设计教学有什么启发。兔子的眼睛教学设计封闭性问题第一类可题兔子的眼睛长在那里?(看图)观察马、牛、羊、猫、老虎,看看”们的眼睛各长在那里?(看图)第二类 可题马、牛、羊的眼睛都长在什么位置?猫和老虎的眼睛都长在什么位P半开放性问题第三类可题你们还能举出其他哺乳类动物和食草动物的眼睛的位置吗?你们,现了什么?为什么动物的眼睛长的地方不一样,是偶然的吗?其中有什么规律?(分小组讨论)开放性问题第四类 问题

59、小组讨论: 一一森林里的动物遇到了麻烦,一传染病在蔓延,据遥远的地方有一种药可治疗这种病,但是时间紧,路途远,路障多,他们要通过的路上有草地,有大海,有陡山,有这种药长“高高的树尖上,大家讨论那些动物去最好,各小组拿出方案并论,正。第五类F自然界中和生活中进行调查与观察活动,小组交流后,分组汇报:问题 在自然界你还知道什么其他的现象符合你所发现的规律? 在你的周围或生活中,有什么能够反映你们发现的规律,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兔子的眼睛课堂实录(摘选)问题:自然界还有什么现象也符合你总结出的规律?生1 :苍耳的身体表面长满毛刺,刺尖还有倒钩,这样它就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传播自己的种子。生2

60、 :蒲公英的样子就像一把小伞,被风一吹,就飘落到其它地方。生3 :河马的鼻子和眼睛比其它动物靠上,这样在它游泳的时候,稍微抬起点头就 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并且看到周围的动静。生4 :蝙蝠也是哺乳动物,由于它的前肢就像鸟的翅膀,所以它能够在空中捕捉昆 虫。生5 :仙人掌生长在沙漠,它身上的刺就是他的叶子,这样体内的水分不易被蒸发, 同时还可以防御其它动物。生6 :雪莲生长在雪山上,它身体上长满绒毛,所以它不怕冷;另外它的茎很短, 贴地生长,能抵御大风。生7 :长颈鹿的脖子特别长,这样它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还可以了望远处是否有 天敌。生8 :壁虎的脚上有吸盘,这样它就可以在光滑的墙壁上爬行,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