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柳州市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柳州市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开普勒最早阐述了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得一样快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C库仑是第一个提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以电场为媒介的科学家D亚里士多德对牛顿定律的建立做出了很大贡献2、汽车紧急刹车后,

2、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81,测得刹车线长25 m汽车在刹车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1 m/s2)A41 m/sB31 m/sC11 m/sD21 m/s3、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ABCD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体,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ABCD5、在光滑水平面

3、上,质量为m的小球A正以速度v0匀速运动某时刻小球A与质量为3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两球相碰后,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则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是()ABC或D无法确定6、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的A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将结点拉伸到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再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两组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0:8086/QBM/2018/12/14/20

4、96671323242496/2098779498233856/STEM/ba92238094dd4f16acde02a1e6408cef.png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两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夹角越大误差越小C两组同学的数据,丙图更符合实际情况D橡皮筋对O点的拉力是合力,两测力计对O点的拉力是分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力F=2N作用下向右运动,水平地面AB段光滑,BC段粗糙,木块从A点运动到C点的vt图如图所示,取 g=10m/s2,则

5、()A在t=6s时,拉力F的功率为8WB在t=6s时,物体克服摩擦力的功率为3.5WC拉力在AC段做功为38JD物体在BC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38J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获得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E. 理

6、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9、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次和第次提升过程,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B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C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D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10、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改变与水平面间的倾角,用以卸下车厢中的货物当倾角增大到时,质量为 M 的 木箱 A 与装在箱内的质量为 m 的

7、物体 B 一起以共同的速度 v 沿车厢底匀速滑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间没有静摩擦力BA 受到 B 的静摩擦力方向沿车厢底向下CA 受到车厢底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MgsinDA 与车厢底面间的动摩擦因数tan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操作如下:(1)平衡摩擦力时,若所有的操作均正确,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应_(填“减小”或“增大”)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_为止(2)已知小车质量为M,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要使细线的拉力近似

8、等于盘和砝码和总重力,应该满足的条件是m_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等于”)。(3)图丙为小车质量一定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小车加速度a与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的实验关系图象。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M_kg。12(12分)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A、B是固定在长直木板上的两个铁钉实验时,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做功的多少,再根据纸带上的打点确定小车对应运动的速度,进而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1)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A需要测出小车的质量mB需要选择相同的橡皮筋进行实验C需要测出每根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W

9、 D改变橡皮筋条数时小车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2)实验中得到一根纸带如图乙所示,1、2、3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标出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造成各计数点间距不相等的原因可能是_由图乙所示的纸带可知,该小车达到最大速度时,橡皮筋的伸长量_(选填“大于零”或“等于零”)(3)该小组用新、旧两组橡皮筋分别做实验,正确实验操作得到橡皮筋的条数n与小车对应速度v的多组数据,作出v2-n的图象如图丙中的C、D所示,则用新橡皮筋得出的图象是_(选填“C”或“D”),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10、、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半径R=0.45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B为轨道的最低点,B点右侧的光滑的水平面上紧挨B点有一静止的小平板车,平板车质量M=1kg,长度L=1m,小车的上表面与B点等高,距地面高度h=0.2m质量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圆弧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经B点滑到小车上,物块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g=10m/s2.试求:(1)物块滑到轨道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物块落地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水平距离.14(16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轨道下端与水平面相切,B、C分别为半圆形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小滑块(可视为质点

11、)沿水平面向左滑动,经过A点时的速度vA=6.0m/s。已知半圆形轨道光滑,半径R=0.40m,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0,A、B两点间的距离l=1.10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滑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2)滑块从C点水平飞出后,落地点与B点间的距离x。15(12分)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右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滑块相连。在以下的讨论中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取弹簧原长时弹性势能为0,且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1)若水平面光滑,以弹簧原长时小滑块的位置O为坐标原点,建立水平向右的坐标轴Ox,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弹簧弹

12、力F与小滑块所在位置坐标x的关系图像。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 - 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并根据F-x图像推导出小滑块在x位置时弹簧弹性势能Ep的表达式。(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滑块在某轻质弹簧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在O点附近做往复运动,其速度v的大小与位置坐标x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vm和x0皆为已知量,请根据图丙中v-x图像提供的信息求解本题中弹簧的劲度系数k。(2)若水平面不光滑,且已知小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仍以弹簧原长时小滑块的位置O为坐标原点,建立水平向右的坐标轴Ox,将小滑块沿水平面向右拉到距离O点为l0的P点按住(l0mg/k),如图丁所示。计算中可以

13、认为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若放手后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点向左运动至最远点Q,求Q点与O点的距离,并分析如果小滑块在Q点停不住,l0与、m和k等物理量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若放手后小滑块第二次经过O点后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减速最终静止,求小滑块从P点开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所通过的总路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本题是物理学史问题,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熟悉的伽利略、卡文迪许、法拉第等科学家,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知道这些

14、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即可解答这类问题【详解】A、伽利略最早阐述了轻物体和重物体下落一样快,故A错误。B、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故B正确。C、法拉第是第一个提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以电场为媒介的科学家,故C错误。D、伽利略对牛顿定律的建立做出了很大贡献,亚里士多德贡献不大,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记牢伽利略、卡文迪许等科学家的物理学贡献,平时要加强记忆,注意积累2、D【解析】分析刹车后汽车的合外力,进而求得加速度;再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由位移求得速度【详解】刹车后汽车的合外力为摩擦力f=mg,加速度ag8m/s2;又有刹车线长25m,故可由匀变速直线运

15、动规律得到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运动学问题,一般先根据物体受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然后再由运动学规律求解相关位移、速度等问题3、A【解析】开始时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有:v,故选项C、D错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C【解析】解:当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时拉力F达到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物体:mg=ma得a=g对整体:F=(2m+m)a得:F=3ma=3mg故选C【点评】当两个物体刚要发生相对滑动时,它们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灵活的选取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16、是关键5、A【解析】根据碰后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得: 解得: 碰撞过程中AB动量守恒,则有:mv=mv+3mvB解得:vB=v或vB=v;当vB=v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不符合实际,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量定律得直接应用,注意动能是标量,速度是矢量;同时要分析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即不可能发生二次碰撞6、C【解析】实验时两根细绳没必要必须等长,长度适应即可,选项A错误;两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夹角大小要适当,并非越大误差越小,选项B错误;图中的F是两个分力合力的理论值,F是合力的实验值,其F的方向应该与橡皮条的方向重合,则两组同学的数据,丙图更符合实际情况,选

17、项C正确;橡皮筋的拉力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合力为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选项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AC【解析】AB段的加速度物体的质量BC段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2,则摩擦力f=1N所以t=6s时,拉力F的功率P=Fv=24W=8W,克服摩擦力的功率P=fv=14W=4W故A正确,B错误AC段的位移x=(2+3)2+(3+4)4m=19m,则拉力F做的功W=Fx=38J故C正确物体在BC段的位移x

18、2(3+4)4m14m则物体在BC段克服摩擦力做功Wf=fx2=114J=14J故D错误故选AC8、ADE【解析】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里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所以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A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热机的效率不可能为1,B错误;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D正确;理想气体的热

19、力学温度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故E正确9、AC【解析】A由图可得,变速阶段的加速度 ,设第次所用时间为t,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此题中为提升的高度)可知,解得:,所以第次和第次提升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选项A正确;B由于两次提升变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在匀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提升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11,选项B错误;C由功率公式,P=Fv,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等于最大速度之比,为21,选项C正确;D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加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减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减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匀速运动过程的牵引力第次提升过程做功;第次提升过程做功;两次做功相同,选项D错误【点

20、睛】此题以速度图像给出解题信息解答此题常见错误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对速度图像面积表示位移掌握不到位;二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牵引力错误;三是不能找出最大功率;四是不能得出两次提升电机做功实际上,可以根据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同,利用功能关系得出两次做功相同10、BD【解析】对B:沿斜面方向有mgsin=f,f方向沿斜面向上,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A错误,B正确;A受到车厢底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m)gsin,C错误;根据(M+m)gsin=(M+m)sin,所以=tan,D正确;故选BD.【点睛】对连接体问题经常用到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1、.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1)增大 间距相等(2)远小于(3)0.08【解析】(1)12平衡摩擦力时,应不挂砝码,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说明小车减速运动,故应增大倾角,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间隔相等(均匀)为止;(2)3设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为,设绳子上拉力为F,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解得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显然要有必有故有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3)4根据变式为由题意知,所以由图象可知,所以【点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要平衡小

22、车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或过平衡摩擦力,小车受到的合力不等于钩码的重力。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2、BD 没有平衡摩擦或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 大于零 C v2与n成正比(或v2与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成正比) 【解析】(1)此实验要验证的是W=mv2,即 ,则此实验中不需要测出小车的质量m,选项A错误;为了保证每条橡皮筋对小车做功都一致,则实验中需要选择相同的橡皮筋进行实验,选项B正确;实验中不需要测出每根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W,选项C错误;改变橡皮筋条数时小车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选项D正确,故选BD. (2)实验中若平衡了摩擦力,则小车在橡皮条的作用下先加速运动,脱离橡皮条后做匀速运动,则造成5-9各计数点间距逐渐减小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或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由图乙所示的纸带可知,由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该小车达到最大速度时,加速度为零,此时橡皮筋仍有弹力,即伸长量不为零;(3)旧橡皮条的弹力小于新橡皮条,则用同样数量的新旧橡皮条做实验时,新橡皮条使小车得到的速度较大,由图像可知用新橡皮筋得出的图象是C,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