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春养生_第1页
二十四节气立春养生_第2页
二十四节气立春养生_第3页
二十四节气立春养生_第4页
二十四节气立春养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十四节气立春养生【篇一:【立春到,护肝排毒要趁早】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养生】【立春到,护肝排毒要趁早】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立春 太阳黄经315度。立春为正月节,立为建之意,春木之气始至,春 天来了。春在冰雪中慢慢培育,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季节特点 【乍暖还寒】立春代表春天的开始,虽有春的意思,但此时还乍暖还寒,不宜过 早减衣服,仍要“春捂”。【干燥】立春前后气候干燥,传染性疾病高发,另外春季也是肝胆疾病、脾 胃病的高发时段。立春之后阳气萌动,万物复苏,人体的代谢机能 开始活跃。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

2、 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季养生攻略1、养生以养肝升阳为主,按中医理论,肝属五行之木,春木旺,肝 主事,肝脏当令,因此春季升阳养肝护肝尤为重要。刚入春时,人 体阳气升发使皮肤媵理疏开,而早春乍暖还寒,春寒又迅速致皮肤 腠理密闭,忽开忽闭易使肝功能受损,故早春重在升阳养肝兼顾益 脾和胃!可选择中航健康时尚集团汉方养生之肝胆排毒护理调肝气、 补肝血、排肝毒,亦可以配合三焦调气护理生发气机、调和脾胃气血。全身气血顺畅、 肝气条达,身体必然强健。2、调气养神,积极乐观。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郁不畅而成疾。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选择中航健康时尚集 团的汉方养生

3、肝胆排毒项目正当时,可保持肝气调达。3、补水排毒,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皮肤易干燥导致过敏,建议多 做皮肤补水护理,如思蒂补水系列;肝开窍于目,此时进行思蒂眼 部护理更是呵护眼睛的不二选择。另多喝水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 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 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此时运用季节之势并结合丹道养生、 淋巴排毒、侧压排毒等项目排出体内浊气,让自己轻松每一天。4、少饮酒。今年的立春在春节前,春节是喜庆的节日,免不了筵席觥筹交错,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多饮必伤肝!5、少酸多辛甘。少酸,因酸有收涩作用,不利阳气生发和肝气的疏

4、泄,因此要少吃乌梅、山楂等;多辛甘味食物,辛甘之物辛温发散 可以升阳,甘指食物本身发甜,如大枣,而不是加工而成的甜食。6、适量运动。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打球、养生太极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 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目的。7、晚睡早起,服饰宽松,披散头发,形体得以舒展,气血不致淤积。【篇二:二十四节气养生指导】二十四节气健康指导 立春春季养生,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 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 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 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

5、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 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 能力。雨水 雨水节气到来后,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 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因此, 人们要注意预防感冒等早春流行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个人的 保健。惊蛰传统医学认为,春属木,入味为酸,对应五脏为肝,顺应自然界生 长生发之规律,春季容易肝风、肝火妄动,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及高 血压病。惊蛰处于冬春交替时期,气温变化幅度加大。要时刻注意 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流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春分人的生命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不

6、协调,可导致体内某些 元素的不平衡状态的出现,即有些元素的积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 量不足致使早衰和疾病的发生。由于春分节气平衡了昼夜、寒暑, 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春分时节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还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 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清明古人说“食酸咸甜苦,即不得过分食。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 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万顺天理。”在清明 这一节气中,一定要注意肝和肺的保养,对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 花粉过敏症状也要重视。我国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 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保持乐观的心情, 早睡早起

7、,经常散步,多呼吸新鲜的空气。谷雨 谷雨节气的气温虽然以晴暖为主,但早晚仍有时冷时热之时,因 此早出晚归的人更应加倍小心呵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疾病发生。立夏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淤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记暴喜伤心。小满小满节气正直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 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小满节气是收获的前奏,也是炎热夏季 的开始,更是皮肤病尤其是“风疹”的高发期。因此,在这个时节应 多加注意天气变化,不要着凉受湿引发疾病。芒种1=1在我国的江西省有句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 拉的要人推。”短短几句话反应了夏天人们的通病-懒散。

8、其原因是 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的发散出 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 离湿热之气。所以,暑令湿胜,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 此,在芒种节气里人们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 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立夏夏季要神清气和、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对外界的事物要有浓厚的 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即“心静自然凉”。 每日温水洗澡,睡眠时不宜开电扇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 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间露宿。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 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选择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 慢跑、太

9、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 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风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小暑 小暑节气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要注意 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热在三伏”,因此,小暑时节,人们 用当少外出以避暑气。大暑“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 有利,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 防暑降温尤其重要。大暑是阴暑等疾病的多发时节,阴暑是多因为 贪凉、露宿太过、久卧空调房、通宵开电扇、热后冷水淋浴、大量 饮用生冷油腻食品引起的。立秋由

10、于盛夏的余热未消,立秋素有“秋老虎”之称。这种炎热的气候, 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能真正的凉爽起来。故此在这 个节气中仍需要注意防暑降温。处暑 处暑时节,“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 候,对人体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处暑之时,人们的养生1=1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但夜里 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白天只要室温不高就不宜开空调,可 开窗使空气流动。在秋分之前,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 易引发风寒或风热感冒,应注意防护。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匹1=1睡觉时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白露白露是八月的头一个节气,昼夜温差达10X,人

11、们明显地感觉到炎 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 转凉的象征。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 思是说,处暑仍然,每天用一盆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 了白露,就不要赤身裸体了,以免着凉。秋分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 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 则。因此,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 萧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体质调养可选择我国古 代民间九九重阳(阴历重阳节)登高观景之习俗,登高远眺可使人 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

12、 养收法之一,也是调节精神的一剂良方。寒露 寒露节气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篇三: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之一古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 时之法成。”地为母,天为父,人得地气而五脏六腑成形,得天气而 神聪目明,在四季节气更替中平衡五行,天地合一,五行悉备,始 得为人,然后方为万物主宰。若失地气,则气血失源,脏腑易病, 体弱无力;失天气则脑髓不充,神明失养,甚则失神。因此,学医 需明二十四节气更替、阴阳变换之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为四 时阳气变化大概,尚需细分。一年有十二月,对应十二支、十二消 息卦,其中天地时空阴阳变

13、化有其规律。再者,一月有月生、月半、 月满、月缺、月晦,一日有日出、日隆、日没、夜晚。圣人察天则 地,建立中医体系。吾辈养生,亦必宗此。日月运行,天地变化,气机流动,阴阳变化。人生天地之间,与天 地气机相应,天地变化影响着人的生老病死。因此,内经强调 要顺应四时以养生,如此才能健康、长寿。反之,亦必然受天地影 响而生病。善养生者,当察天则地,与四时同步以养其正气。故需 关注天地气机变化。一年之中有些特殊日子对养生康复意义重大。 就二十四节气而言,冬至为阴极而生阳;夏至为阳极而生阴,二至 为阴阳郁极而动之日,最是紧要。春分、秋分平分阴阳,立春、立 夏、立秋、立冬为四时更替之始。较之其他节气,二至

14、二分四立, 乃天地变化之大关节,故需养之以使人气顺利过节,则身体康健, 疾病不作。若不顾四时变化之节气而妄耗精神肾气,致使正气不足, 则于节时或生疾患。慢性病人尤需于节日养生,静心安神以度之。重病危病正气本已不足,遇节每有不测,盖因正虚不耐折腾,猝然 而失去生机。另外,当重视六气(风木、寒水、湿土、燥金、君火、相火)转化 的时机。六气分主于24节气,各经历四个月,显示一年季节的不同 变化规律,六气互相转变之时最需重视养生。明了此理,善养生者 可以应时而养生,长保健康。再者,大病重病之人,于节气交替之时往往易出现不适,或病情反 复,或症状加重,或更加虚弱。故在医者当观察天地自然运动规律, 结合人

15、体阴阳气血盛衰变化,综合考虑治疗思路;在患者需注意养 生,于节气之交静养正气,减少消耗,以平稳度过;在正常无病之 人亦不可妄事消耗,于节气之时将养原气,有益无损。四时二十四节气变化亦与人体病理变化关系极为密切,比如天寒日 阴,则人之气血运行不畅,易生痛证,需以温通为法。因此,善补 阳者,当于阳中老阳之时以补之。一日在于卯至午时,一月在于初 七八至满月,一年在于春分至夏至。此时阳气渐旺,阴邪渐退,最 是治疗万病虚寒的最佳时机。善治者按其时而温补阳气,或灸或药, 都将有事半功倍之卓效。标幽赋有谓“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 温”,即是此理的活学活用。按天文星象,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开始。但

16、按气 候来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方是人体感觉的四季开始。如立 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秋分而天气渐凉,等等。但中医之理,上合 天地,下应之于人。中医治病及养生保健亦皆从天地之道而来。故 善学医者当按天文星象来区分四时,以天文星象作为中医的理论依 据。简而言之,善医者,当察天文而临证,是为良医。以下分别论述二 十四节气的养生细则。立春大寒之后,渐至立春,三九四九一过,南方天气渐渐变暖。我在小 区里见到不少喜欢漂亮的女人已经穿上了短衣长裙,的确摇姿惹眼, 但却不合于养生之道。俗语:春捂秋冻,到老不病。又说: 且冬寒之后,至立春而渐转为温。温者,冬时封藏于地下水中的阳 热,至立春开始渐升出地面,火从

17、水出,其气为温。至冬至开始, 地下封藏的阳气开始萌动,经历小寒与大寒两个节气,至立春而热 气开始升达于地面。冬至阳气初动,而仍属沉伏状态,属寒水之性, 至大寒才开始升动,方称为风木之气。立春养生之法,重在顺应木气升发,以养木为根本。木性升发,喜 散恶收,喜动恶静,喜阳恶阴。因此,当吃些辛散之食物,如葱姜 蒜之类,而少吃太多酸咸。阳气升发,人气亦应之,当于晴好天气 适当运动。走出户外,多晒晒太阳,让身体感受一下阳气的信息。 适当伸展肢体,肝主筋,春天是养筋的好时节。2013年初又逢甲流。此时正小寒之后,节令近于立春,将交木气, 天地之间阳气巳经开始泄动,人亦应之。若中虚之人,阳气易耗。 阳泄过极

18、则木火升浮,内则阴不守阳而见正虚诸症,外则阳气浮散 而见高烧、胸痛之状。此时不能见症治症,当补中气、敛木火、涩 精生津。乌梅白糖汤可服:乌梅30克,白糖30克,水煎,于睡前 服用,可敛木安中,最合其时养生。雨水地面以上属阳,地面以下属阴。大寒节气属天地之间阴极之时,天 地继续变动,气机转化,自太阳寒水一变而为厥阴风木,至立春而 木气渐升,天地之间大气渐温,地下水中所封藏去年秋天沉降下来 的阳热之气动而上升。此时阳热与寒水相合,是谓木气。木气为一 年之阳根,阳热春升,地面气温,阴浊被阳根气化,化而为雨,是 为雨水。简而言之,地之阳气上升,与天之阴相交,化而为雨;雨 水随天之阴下降,与地之阳相交,

19、化而为气。气再升而交阴,阴再 降而化气,循环反复,周而复始,万物生命皆在阴阳升降中转换, 称为气化。特别是若感冒风寒而 兼以酸收。所以说, 勿过食辛辣温窜之物,雨水时节,阳气上升,阳根即易动摇。在人则小儿得木气最旺,亦 最易伤损阳根。因此,此时小儿易多见虚证。发烧、咳嗽,需在解表的同时重视扶助中阳, 雨水养生,需养木气之敛。勿过于动摇木气, 如辣椒、葱、蒜、胡椒、丁香等温热调料。惊蛰自大寒开始,去年秋天敛藏于地下的阳气渐动而开始上升,阳升则 阴退,如此状态是为木气。立春而木气渐升,雨水而木气渐旺,至 惊蛰而木气旺极,直冲于天,与退至天顶的群阴相撞而惊雷阵阵, 阳气升腾而阴将退尽,天地之间霍然一

20、片清阳之气。此时,交春鸟 兽交尾,蛇虫启蛰,草木萌动,万物随封藏的阳气升发起来,是谓 惊蛰。因此,惊蛰预示着木气升极而将浮,至春分则木气化为火气。一般来说,按天地规律去做即是最好的养生。但如果天地之间木气 过于泄动,亦能伤损人体阳气。以惊蛰为例,需收敛木气,以防木 气过升过浮。木气过升,雷声阵阵,则人体阳气惊动而上浮,易出 现头晕、痘痘、口腔溃疡、咽干痛之类不适,当用酸甘养阴法敛之, 效果极好。可用乌梅白糖汤,或者乌梅固本汤治之。乌梅固本汤:乌梅15克,黑豆20克,绿豆20克,黄豆20克,杏仁10克(打碎),冰糖30克,水煎服。此方最敛木气之过旺,春天突然天气变热时可经常服用,能预防温热疾病的

21、发生。自大寒至春分,天地之间木气主时。何谓木?木者,天地之间阳气 处于升发状态是也。其余火土金水亦表示天地阳气其他四种不同状 态。如此理解五行,方能入得其门。春分,春半也,阴阳相半,昼 夜等长。春属木,表现为阳气升发状态。冬至而一阳初动,立春而 阳气自地下始升,至春分而阳气升发于地面。此时阳升之力与阴退 之力均衡,但阳升占上风,因此天地之间渐暖渐温。宜顺阳气而早 起,心态当积极向上。饮食当温,忌寒凉,以养天地升发之阳气。 此之谓“春夏养阳”。再者,地面以下的阳气因升浮而减少,故春分 后的时令病,多是下虚,需重视补益中阳。春分时节,天气稍热,若不注意而感冒风寒,则易出现发烧、咳嗽、 头痛、鼻塞诸

22、症。特别是因天气突然变热,不少人贪热少衣而极易 感冒风寒。再者,春分之后,木火上浮,与天地之间热气相合而上 灼于肺,易患咳嗽、咽喉干痛。若证属此,都可用葛根汤合栀子豉 汤调治。其方:葛根30克,麻黄1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 生姜三片,大枣30克(切开),炙甘草10克,栀子10克,淡豆豉 30克。水煎服,日一剂。小儿用量可减半。按二十四节气运气学说中的“主气”来说,则春分到小满为二之气。 一般每年至3月20日前后春分开始,天地六气由厥阴风木变成少阴 君火,即阳气由升发转变为上浮,此时“阳化气,阴成形”的作用同 时加强,地面以上热气流行,万物生机勃勃,故称为少阴。少阴主 时,主升发,群阴渐

23、退而阳气升浮于天地之间。若阳气过于开泄升 发则需适当酸以敛之,以使升发有度。内经提出“君火以明”,其德为显,其应之于脏则在心。心为君 主之官。心神明亮则五脏六腑皆得安定。对人来说,君火执时,人 感其气,则心阴易伤而心火易浮,易出现体内阳气过升过散现象, 表现为胸胁烦满、失眠多梦、心慌心悸、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症 状。故需调之养之,适当敛之,使阳气升发有度,勿过开泄,如此 即是顺应四时变化。可考虑用以下汤方:泻心汤、竹叶石膏汤、栀 子豉汤、黄芩汤、黄连阿胶汤、黄连解毒汤等,随证选用,当有良 效。清明木气上升,自地下阴位升出地面,渐而上浮,此时天地之间的大气 由温变热。厥阴风木一变为少阴君火。厥阴

24、风木上升之气即是太阳 寒水中所藏的去年秋天下降的暑火,此火为天之阳气,收敛于地下, 再由地下上升至地上。阳热初升于地面,阳气弥漫,地面不明。经 春分之后,再升于地面以上的天空,则阳光升腾,照临大地,光亮 四达,清明一片,故称为清明。此火又称为君火,君火以明为德。谷雨阳气上浮,热达寒空。水气蒸腾,降而为雨,是为雨水。正种谷时 节,故称为谷雨。清明与谷雨时节,阳热升腾于地面以上甚多,地 下阳根则渐少。因此,若外感邪气而出现发热、咳嗽诸症,需考虑 其病因多由浮火灼金所致。火浮于上,而中阳不足,最需温补阳气。 春夏养阳,即是这个道理。旺内阳被损,易致诸病缠绵。谷雨时节,受天地气机影响,人体木火招摇于上

25、,而中阳最易亏虚。 有些人开始出现白天易于困倦乏力,晚上又失眠烦躁之象,皆缘由 此。治法有二,一则酸敛木火,二则兼扶中阳。可用灸法,当灸中 脘、足三里、三阴交诸穴,尽量少灸上焦诸穴,以免引动阳气。此 时最忌过食寒凉,立夏 去年秋天开始敛藏于地下的阳气自立春开始向上升发,至春分而达 于地面,至清明、谷雨而升于地面之上,至立夏开始阳浮于天。地 面以下所封藏的阳气由升而浮,而成夏季。立夏开始,地面阳热越 来越多,也开始越来越温暖了起来。人居天地之间,体内阳气亦升 浮于上。此时阳虽上浮但不热,是属君火。心主君火,又主神明, 火浮于上与心相应。因此,立夏开始,心气最旺,神明最清,当养 心养神。夏气与心气

26、相通,立夏时节,阳气升浮。故立夏养生要注意养心。其法,一则,早睡早起,与太阳同步。二则,适当运动,以汗液透 衣为度,以助阳气升发。天地之间,至春而阳升,至夏而阳气浮于 上,人当顺应天地自然规律,以助阳气升浮。夏天最是运动的好时 节,需适当运动,使汗出透,以养人体阳气之升浮。运动产热,会 使体温略升高,汗出的同时阳气亦浮散于外,如此正好顺应夏天的 自然规律。但不可过度汗出,汗出淋漓,阳气亦过于外散,反至内 阳不足。三则,若阳气过度升浮,易致烦躁,当清心静养。若出现 上热诸症,可适当食酸,以敛浮阳。四则,阳气外浮则易内虚,故 需忌食寒凉,以免伤损中阳。五则,勿过度贪凉而伤外浮之阳。六则,善养阳者,

27、当于春夏养阳。而立夏之时天地之间阳气呈升浮状 态,最适合于扶阳养阳。灸法养生也可从此时开始为佳。以此推而 论之,一日在于卯至午时,一月在于初七八至满月,一年在于春分 至夏至。此时阳气渐旺,阴邪渐退,最是治疗万病虚寒的最佳时机。 善治者按其时而温补阳气,或灸或药,都将有事半功倍之卓效。标幽赋有谓“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即是此理。此时若突然遭逢北来的寒气,天地阳气不升而反降,是为天地之间 反常气候。人体阳气亦受天地气机影响,不浮而敛。此为逆,为生 病之源。阳气升发受阻,容易郁而成痹证,如关节炎、类风湿,以 及各种疼痛病症等等。但木火体质阳气升浮过度者却会感觉舒畅, 此时天地间浮火敛降,最合于头

28、面部热证患者。小满慢慢立夏之后,地面以上的阳热较多,渐而阳热有所盛满,故称小满。 小满时节地面以上的阳热并没有达到最盛,经过芒种、夏至、小暑 而至大暑,则阳热盛极,然后开始慢慢收敛而减少。按二十四节气的阳气运动来看,春分至夏至期间,时属春夏之交, 地面以上阳气升浮而渐旺。立夏小满之后,是扶阳补火以祛除阴寒 的最佳时间。因此,诸位重视养生的朋友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多做 灸法,可灸足三里、关元或者神阙诸穴,或用艾柱直接灸,或隔姜 灸,或用艾条温灸,或用灸箱,都有扶阳固本之效。芒种从小满开始,从地下升起的阳气已经充满了地面,地面的温度也, 慢地高了起来。此时建议多赤脚走路,可更多地接引地气。地属阴,

29、足亦属阴,自足吸入地气可以平衡体内的阴阳,以防夏天阳气过浮 引起高血压、头晕、咽痛、口腔溃疡等不适。老人小儿都可赤足, 但平素四肢冰冷者不必强行赤足,恐加重下肢之寒气。小满时节天地六气变化,主气自少阴君火变为少阳相火。小满到大 暑为三之气。此时阳盛阴长,天地之间越来越热,渐成盛夏。万物 蕃秀,天地之间火气流行,此时火气以热为主,故称为少阳相火。 自小满开始,相火阳热主时,在气机变化则由生长变为升浮,在人 身则阳气渐旺,故小满开始,阳虚体质者最合于养阳。1=/最内经指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明亮,故能治理脏腑, 平衡五志,其功在煊通;相火温热,故能腐熟水谷,温煦阳气,其 功在维持体温。相火为人身真火,是人之阳根,故需潜藏于土下肾 水之中,以温暖水脏,为生命之本。相火降于水中,则水中有火, 能生元气,其作用最可小满正当十二消息卦的乾卦,此时天地之间阳气最为旺盛。其应之 于十二地支则为巳,应之于后天八卦则为巽,巳巽之时为地户。古 人有语“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阳升为地户,阳杀为天门 天门与地户是阴阳消长之机之所从出,也是气候流转变化的端始。 所以内经说:“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知也。”春末夏初,地户打开,天阳升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