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马克思案例_第1页
九个马克思案例_第2页
九个马克思案例_第3页
九个马克思案例_第4页
九个马克思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例材料案例一英国有个皮尔先生购置了 5万英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打算到 澳大利亚的斯旺河一带去创办工厂。他还非常有远见地带去了 3000 名男工、女工和童工。可是,他没料到,英国工人一到地广人稀、物 产丰富极易生存的澳洲,就跑得无影无踪,结果连一个替他铺床或到 河边打水的仆人都没有了。(材料来源:资本论,中文1版,第1卷,835页)问题:此案例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什么原理?这个有趣的故事,非常形象而又生动的告诉我们,资本的本质不 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家手里的资本虽 然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品,如机器;厂房、原料等。但是,生产资料 本身并不天生就是资本。个体农民自

2、己使用的农具,只是单纯的劳动 工具,不是资本。奴隶主和封建主占有的生产资料是剥削奴隶和农奴 的手段,不是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榨取的是剩余劳动,而不是剩余 价值,所以不是资本。那么,生产资料等物品,到底是不是资本呢?这 样提出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它可以是资本、也可不是资本。它们 到底是不是资本,并不是由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加在 它们身上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拿一台机器来说,如在资本主义 社会里,当这台机器被资本家买走,用作剥削工人的手段,能够为他 带来剩余价值时,达台机器就是资本。或者它虽还没有卖出去,但它是由雇佣工人生产出来的,在这台机器中凝结了雇佣工人无偿地为资 本家生产的剩

3、余价值,它也是一种资本。这好比我们考察一个人是 不是奴隶时,不能从人本身的特点去判断。虽然,在奴隶社会里,奴 隶生下的孩子注定就是奴隶,但这不是因为孩子本身决定的,而是 因为存在着奴隶社会的结果。是因为奴隶制度这种生产关系才使奴隶 的孩子成为奴隶的。如果不存在这种生产关系,孩子就是孩子,是男、 是女,他们本身并不就是奴隶。判断一个物件,是不是资本,同样不 能根据它的自然属性来确定,因为资本不是物的自然属性,而是它的 社会属性。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 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 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马克思、恩格

4、斯全 集第23卷,第834835页)可见,资本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的产物。资本不是物,它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剥 削工人阶级的生产关系。从本质上说,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 价值。简单地在资本与货币、机器、厂房、原料等等之间划等号,把 它们等同起来,是不对的。那么,皮尔先生“不幸”的悲剧在哪里呢? 他的“不幸”就在于他不懂得资本的本质,他更不懂得 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他带到澳大利亚斯旺河一带去的大量的生 产资料和几千名工人,是不能给他带来剩余价值的。虽然,资本是能 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那么,是不是资本家的所有资本,比如厂房、机器、买回的劳动 力等等,都能给他带来剩余价值呢?

5、当然不是,因为资本家腰包里的 资本又有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分,只有他的可变资本即劳动力才能 给他带来剩余价值。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了“公 有资本”的概念:资本的特殊性是指,资本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 结合在一起,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属性。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与生产资 料私人所有权结合在一起的,购买劳动力的是资本所有者,出卖劳动 力的又不可能占有资本,所以,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资本家则是资本的人格 化。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结合起来的资本, 体现了全体劳动的归属,是由国家或集体所有,表现为集体资本和国 家资本,体现

6、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案例的分析可从三方面: (1)小故事,讲清马克思关于 资本本质的概括。(2)既然资本本质是体现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 关系,为什么我们经济生活中也使用这个范畴呢?总结资本的特殊 性和一般性。(3)说明马克思资本概念进行宽泛性理解的现实意 义。案例二近2000年来,人口稀少的南太平洋小岛米克罗利亚的雅普 人用巨大的石轮(石灰石)当货币。石轮大多直径为2.5英尺5英尺, 有些大到12英尺,中间有个洞,以便搬动。全岛共有6600个石轮, 货币供给十分稳定。石轮货币的最大优点有二:一是很难有黑市交易, 即无假钞;二是不怕被盗。石轮有时还具有国际意义。1984年,米 克罗西亚总统访美时

7、,计划用空军的喷气式飞机运送一个石碟给美国 人,以表示对减少美国巨额的财政预算赤字做点贡献。(资料来源:【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案例三7月4日夜,2002年第5号热带风暴“威马逊”肆虐东海,近中心 最大风力达到12级(50米/秒)以上,东海海面巨浪汹涌。“威马逊”到来的前六天,坐落在北纬29度,东经125度东海海 面的平湖油气田收到了上海市中心气象台传来的“警报”:未来5天一6 天,台风“威马逊”将影响你平台,建议作好撤出的准备。平台上的所 有工作人员在直升飞机的协助下迅速撤离,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台风对平台的影响本身不大,但在上面作业的人员面对台风的 心理压力极大,如果不及时撤离,有可能

8、发生一些极端事件。”上海 市中心气象台副台长杨礼敏说。平湖油气田是上海市中心气象台的长期企业客户之一。气象台每 隔3小时一6小时左右向该平台提供海上、空中和陆地的全方位信息, 以图文传送,还提供气象专业网站。上海市中心气象台现已拥有120 家左右的长期客户和100多家“散户”。“根据企业各自的需求,我们 为其量身定制气象信息,并在物价局制定标准的基础上协商信息使用 的费用,所以每家的费用都不同。最高的达到每年20万元,而最低 的也就几百块钱,”杨礼敏说,“但我们也要承担很大风险和压力:预 报毕竟是有误差的,像这次的台风,企业撤离和重返平台的成本都是 上千万元,所以如果我们的信息不准会造成很大的

9、损失。”据杨礼敏 介绍,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向企业提供专业有偿气象服务的历史可以追 溯到1984年,为英国的BP公司在南黄海的石油钻探作“气象护航“。 现在,气象台的客户除了海上作业、码头、航运等一贯靠天吃饭的企 业外,还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由于上海特殊的地理环境,“防汛”成了许多企业的一大难题。国 内钢铁老大宝钢集团旗下的宝钢股份位于北纬31度,东经121度附 近的长江边上,辖区内还包括7. 8公里长的江堤,极易受台风等灾 害性天气的影响。股份公司安全环保处华平键介绍,宝钢与上海市中 心气象台的合作始于1985年建厂初期,现在,公司每年向气象台支 付6万多元,获得包括即时天气信息(每3小时更新一次

10、)等在内的 15项气象信息。“我们每天向集团和主要单位通报这些信息,为防汛、 防台和抵御雷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作好充分准备。”据悉,一些大型的仓库码头也是如此。这些企业对气象信息的需 求更是两小时左右就得更新一次。而上海铁路局、电力部门和华东地 区电网、大型水库与气象台的合作也是出于减少损失的考虑。保险行业也加入了购买气象信息的行列。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 市分公司业务经理程仕标介绍,公司与气象台签订每年5万元的合 同,获得11条基本气象信息和查询历史记录的权利。“保险公司就是 保风险的,而气象灾害在其中占很大分量。保险公司利用气象信息主 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预防,将获取的灾害信息及时通知相关客户

11、, 提醒他们作好防灾准备;二是将气象台提供的权威信息作为理赔依 据。”程仕标说。(材料来源:杨洁:气象信息值多少钱?,经济日报2002 年7月20日)案例四民间资本就是民营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家庭的金融资产。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集聚了 大量的民间资本。2010年国务院发通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 础设施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 设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案例五材料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成全面金融危机,而且向实 体经济渗透,向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所谓次贷危机, 简言之,是指

12、缺乏支付能力而信用程度又低的人在买了住房之后,无 力偿还抵押贷款所引发的一种金融问题。居民住房是不动产,很难发 生位置移动,因而即使发生供求问题以及由此引发金融问题,也应只 限于一定地区的范围之内。然而在美国,这个问题却成了波及全国以 至全球的问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一种金融衍生品即“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泛滥造成的。一旦金融衍生品介入,把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就会展开无穷的金融交易。这种证券既可以在 国内金融市场不断交易,又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流通,于是就把 住房问题由局部问题变成全局问题、由地区问题变成全国以至全球问 题。当第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即大量买房的穷人无力偿还贷款时

13、,其 后的诸多环节就难以运行了。不仅如此,金融危机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火爆,即使是次级抵押 贷款证券也成为抢手货。在这种情况下,不少金融机构把这种十分畅 销的金融衍生品同其他行业的次级证券甚至垃圾证券“打包”出售。 这样,多年积累下的大量金融残次品甚至垃圾就像汹涌的海浪一样涌 向了美国以至世界金融市场。其后果就是金融危机的爆发。由次贷危机引出至少两个问题:其一,穷人的住房问题怎么解 决?次贷危机证明,仅靠市场,不论靠房地产市场还是靠金融市场, 都难以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其二,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要不要加强监 管?也许这次危机能让人们得出几点教训。仅仅次贷危机,还不足以造成美国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

14、金 融危机还有更深更广的根源,其中至少包括以下三点:互联网泡沫问题没有解决。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IT产业如 日中天,带动美国经济走向繁荣,然而其中也隐含着大量泡沫。但美 国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反而企图以房地产业的繁荣来进行掩 盖。21世纪以来,美联储连续降息,金融机构简化购房手续,不需 首付款即可发放贷款,甚至在信用等级评定上造假以鼓励次级抵押贷 款,从而导致房地产泡沫日益膨胀。房地产泡沫同过去没有解决的互 联网泡沫合而为一,金融市场的风险迅速累积。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二重性、 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的二重形态,使国民经济划分为实体经济与虚拟 经济两部分。这两部

15、分本应大体一致,但由于商品的价值同使用价值 的运行渠道、轨迹、方式以及监管机构、经营主体各不相同,价值往 往会背离使用价值,这就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当这种背离 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巨额财政赤字 和外贸赤字直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 一,就在于虚拟经济(其主要代表是金融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 度膨胀。美国实行赤字财政政策、高消费政策和出口管制政策。美国政府 靠财政赤字或者说靠借债运行,美国的家庭也靠借债来支持超前消 费,家庭债务已超过15万亿美元。在美国的产业结构中,资本和技 术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是优势,而劳动密集的生活必需品产业则是劣

16、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但 美国在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以出口管制政策严格限制 高科技产品出口,这就导致贸易严重失衡,贸易逆差与日俱增。如何 解决财政和贸易双赤字问题?那就靠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以 及大量金融衍生品。通过这样的虚拟渠道,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自 然资源、劳动资源和资本资源)不停地流进美国。美国生产货币,其 他国家生产商品。然而,它终究是难以持续的。材料二: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 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 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

17、续 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兴起投机狂潮,“谁想发财,就 买股票”成为一句口头禅,人们像着了魔似地买股票,梦想着一夜之 间成为百万富翁。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一后,每隔810年重演一 次。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 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 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 国失业人口 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暴增,危机影响 了所有的经济部门,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

18、产下降,失业加剧,生 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案例六雇员拥有股票计划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 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吏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 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 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 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 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 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 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 当大部分

19、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 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 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 到的就越多。(摘自W . E .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社会 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案例七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 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 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议员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制。众议员由各州 选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最初由各州议会选举,1913年生效的第17条 宪法修正案规定,参议员也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州长、议员和某些 州的法官、重要行政官员

20、都由选民选举产生。各级选举一般都由两党 包办。为了保证两党的统治地位,一般实行单名选区制和多数代表制。美国总统大选是一个政客们披着民主面纱,相互拆台的过程,而 想要登上到这一巅峰,也没那么简单。在美国独立之后,总统的宝座 不仅要求总统候选人有名校出身,参议员、众议员甚至州长的履历, 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足够的美元后盾来“烧钱”赚选票。很多人质疑 美国大选就是一场“烧钱秀”。案例八 美国科研背后的“政府之手”自二战以来,美国科技水平稳执世界之牛耳。那么,导致美 国巨大科技优势的发展模式是什么呢?在科技发展的背后,美国靠的 是看不见的“市场之手”:还是有一只粗大的“政府之手”在舞动?战略:政府领军,

21、抢占高地美国联邦政府出面组织科技发展项目发轫于二战期间著名 的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原子弹的问世,使美国手握利器, 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和战争的终结。“曼哈顿”模式对美国科 技发展之影响至深至远,延续到今。二战期间和冷战时期,美国政府主导的重大科技.发展项目 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最高指针,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如“曼哈顿” 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星球大战”计划。冷战结束后,国际 竞争的焦点从军事斗争转向以高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经济竞争,美国政 府主导的科技项目力图全面控制和抢占新时期科技制高点,以保持新 兴产业的优势地位,军民两用的色彩越来越浓。如克林顿时期,美国政府看准信息产业的重要

22、战略地位,相 继推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长期研究的重大项目。除了人 们熟知的、由副总统戈尔大力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一一下一代互联网 计划(NGI)外,还有2000年发布的“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计划” (IT2)。此外,联邦政府还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1997年7月,克林 顿颁布“全球电子商务框架”,该框架对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这一系列项目实施的结果,使得美国在世纪之交的信息社会 敲门之际,再次站到了世界各国的前列。据估算,1995年以来,美国 生产率提高了 80%,其中2/3归因于信息科技的发展。在1980年代, 美国在半导体电子技术、在汽车和家电制造业上还落后于日本,

23、一些 美国人发出了 “日本第一”的惊呼,而美国1990年代通过抢占信息 高地,一下子把日本远远甩在后面。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崛起的重大科 研领域,美国自2001年以来实施纳米技术国家计划。据美国总统科 技顾问委员会最近发表的报告,美国纳米技术国家计划迄今已取得明 显成效,纳米技术发展在全球明显居于领先地位。机制:散中求聚,行政主导1940年以前,美国政府几乎没有科技管理的机构。1941年 7月,罗斯福总统建立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OSRD),成为美 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全国科学研究的中枢,“曼哈顿工 程”等项目都是在它的领导下完成的。然而,在“三权分立”的

24、美国政体下,联邦政府的科研管理 体制属“分散型”,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全国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 协调与规划,而是由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系统不同程度地参与国家 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和科技工作的管理。其中行政系统涉人程度最大。联邦主持的科技研发,由美国 总统领衔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于1993年成立,重 要使命之一是为国家科技发展确立明确的目标,并确保有关科技发展 工作朝此目标进行。它的具体事务由总统科技办公室负责,主要任务 是向总统提供科技政策咨询,协调各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科技预算和 政策;与私营部门合作,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与各科研机 构、外国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国家科学基金会

25、(NSF )是美国行政机构中唯一的专职科技管 理部门,于1950年成立。它独立于总统行政办公室之外,是美国联 邦政府为资助基础研究、促进科学教育、发展科技情报工作、促进国 际合作而专设的独立科技管理机构。它的职能更多是提供“横向”的 资助,也就是说,对于不适合由各具体职能部门承担的科技工作,特 别是一些基础研究,主要由NSF资助并管理。而美国国会则通过其对全国科学技术的立法权、大型科研项 目的拨款权、政府各部门科研经费的审批权来保障科技的发展。美国 国会的参众两院都有负责科技事务的委员会,众议院负责科技事务的 是科学委员会,参议院负责科技事务的授权委员会是商务、科学与运 输委员会,它有权单独委

26、托有关科研部门组成“特别咨询小组”,对 任何科研项目进行质询评估认证。此外,美国也有国家科学院、工程院等专职科技管理机构, 但它们是半官方性质,主要授予荣誉学术地位、提供政策咨询等,行 政管理的职能很弱。投入:企业研发,政府扶持美国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是以巨额的投人为后盾的。自“曼 哈顿工程”以来,美国逐步形成了联邦政府支持研发经费投入的体制。 美国是私有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产业界既是研究开发活动的最大投 入者,也是最重要的承担者和成果占有者。但是美国政府认为,政府 必须支持个别公司,甚至支持整个产业都无力支持的探索性研究、实 验项目以及创新活动。这种合作关系使私营企业能产生新知识、发展 新技

27、术,从而增强美国的国力,增加其国际竞争能力。自二战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研发经费的 比例有升有降,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如从2000年至2002年,一百保 持在28%左右,没有超过30%。1990年代以来,产业界的重要性有 增无减,其科研投入和支出占全美总投入和支出的比例均逐年上升。 如2000年,产业界研发实际投入约为1760亿美元,而同年,联邦政 府研究开发经费的实际投入额为696亿美元,约1/3给了联邦政府自 己下属的研究机构,工乃给了高等院校和独立非营利研究机构,还有 1/3左右,共222亿美元,是给了企业和设在企业内部的联邦研发机 构,这块经费占产业界研究开发经费的11%。

28、更重要的是,从投入结构上看,在基础科学投入上美国大部 分是来自政府的公共投资,而不是私人激励。从投入效果上看,美国 政府对私营企业研发上的投入也不是低回报的。经济学家估计,私营 企业对研发投入的平均回报率为30%左右,而公共研发投资的社会 回报率(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是它的两倍。目前一,美国最富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一一计算机和通信产 业、半导体产业、生物技术产业、航天产业、环境技术产业和节能产 业等均得益于联邦政府持续不断地对研发的投入。可见,在美国科技发展的背后,一只粗大的“政府之手”在悄悄 挥舞,这是美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夺取优势的秘密。战争时代 如此,和平时代更是如此。而在今后,美国要维

29、持这种优势,扭转已 经出现的科技下滑的趋势,看来也要借助政府这只大手。案例九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及其面临的困境美国的福利制度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之后建立起来 的。此后的40多年里,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在经过“伟大社会”和“向 贫困开战”的两次大扩张之后,成为“福利国家”。1936年社会安全 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实行之后,美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完 善起来,社会安全法案包含如下几类福利措施:1、联邦社会保险联邦社会保险是为就职人士设立的,在职或曾经工作过的本 人及其家属都可参加,主要包括退休金(Retirement Benefits)抚恤 金(Survivor

30、s Benefits)、伤残金(Disability Benefits)和医疗福利 (Medicare Benefits )等。2、失业补助金(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只要是遭辞退失业的,不管有无积蓄都可申请。一般补助期是6 至9个月,按各州不同情况可能会有所延长。3、公共援助金(public assistance)专为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失明者、老人、残障者及无收入的家 庭而设。由州政府按各自生活条件发放,申请者将接受调查以证明有 申领资格。4、孕妇与儿童福利为保护和增进孕妇及儿童的健康而设,并不分派现金,而是 提供健康服务。社会安全法案是全国性的,为保障所有人的权益

31、而设立。除 公共援助金外,大部分福利措施是不论贫富人人皆得的。值得一提的 是,社安局规定,领取社会安全金的人员不一定要住在美国境内,以 方便生活在海外的退休人士。除了社会安全法案所包括的上述福利政策之外,美国还有很 多涉及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社会福利,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第一、工作保险1、失业保险金(unemployment Insurance)失业保险金是一种保险制度。每月从受保人工资中扣除部分 来投保,受保人一旦失业即可获赔,获赔金额一般是原工资的一半。2、工人赔偿金(Worker s Compensation Program)由雇主向州政府或保险公司投保,工人因工受伤即可申领。 具体

32、赔偿金额和时期由雇主所交的保费多少而定,同时也能报销一定 的医疗费用。工人赔偿金非美籍人士亦可申请,且不会影响他日转换身份或入籍。3、州立伤残保险金(State Disability Insurance)全美只有加州、纽约州、新泽西州、夏威夷和波多黎各设有 此类保险金,专为因短期疾病暂不能工作的人员而设。换言之,受保 人在得病期间必须是受雇的,复原后重新开始工作,保险金就停止赔 付。第二、生活补助1、粮食券美国联邦农业部拨款给州政府发放粮食券,只可换取美国出产的 农作物,不能换取金钱,以救济收入低微的家庭。不过该补助只限关 国公民。2、学校提供的廉价或免费膳食这是政府为保证学童的身体健康而设立

33、的全国性营养膳食计划。 非美籍人士也可受益。3、家居能源补助计划专为低收入家庭减轻煤电费用而设,非美籍人士也能享受。能源 补助除帮助支付煤电费外,还可代为修理暖炉、煤气管等相关暖气设 备。4、廉价公共房屋这项福利有公共房屋、津贴房屋、租金津贴和廉价屋四种形式, 申请人必须年满62岁或收入低微,其中一些房屋补助要求同时满足 这两个条件。第三、医疗补助1、医药补助不同于医疗保险,医药补助是一个保健计划,专为收入低微的家 庭设立,可以同时享受医疗保险,但只限于美国公民。2、家中照顾计划由联邦、州和县政府联合负担,为65岁以上老人、失明者或残 障人士提供家务和非医务性的照顾,使得受益人能在家安全地生活

34、, 无须住进养老院或公共医疗机构。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特点,是社会保险政策并不完善, 但却建立了世界上较为完善的公共救助制度,政府为符合享受救助标 准的贫困家庭提供无限期的福利补贴。这在缓解贫困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也导致依赖福利体 系生活的人越来越多,给政府财政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重。九十年代,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普遍面临三大危机,即社会 福利保障赤字和财源危机、老年危机和家庭危机这三大危机又涉及 到人们对美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信任危机。社会福利保障赤字和财源危机还在1975年已出现社会保障的财务赤字15亿美元,而1974 年前社会保险费用每年收入大于支出,1974年的准准备金有456亿

35、美 元。1982年赤字达122亿美元。保健费用扶摇直上,1982年比1981 年增加11%, 1965年占GNP的6%,到1985年占10%。重要的原因 在于美国医学协会和美国医疗学会两个利益集团的垄断,社会人口 的老龄化和医疗手段现代化导致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到了 90年 代,随着经济危机蔓延,贫困线以下人口的增加,问题就更为突出。 目前全美国有500万个家庭领取每月350-400美元的救济金(未成年 子女的贫穷家庭),有2700万人领取食品券(每月70美元)。仅这两项 开支就达450亿美元。据估计与保健有关的开支自1993-1997年年平均增长率为 11.8%,退休为5.7%,对贫穷家庭收入的支持为3.8%,对中产阶级的补 助为-3.3 %。这里与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