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评述有关雷电接口的道问答题_第1页
专业评述有关雷电接口的道问答题_第2页
专业评述有关雷电接口的道问答题_第3页
专业评述有关雷电接口的道问答题_第4页
专业评述有关雷电接口的道问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业评述!有关雷电接口的20道问答题上个月底 HYPERLINK http:/produc/NB/00137_1.html t _blank 苹果悄然发布了新一代的MacBook Pro系列 HYPERLINK http:/produc/list/b/0301_1.shtml t _blank 笔记本产品,这代MacBook Pro除了在配置上相比上一代产品要高之外另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目前业内最新的数据传输接口“雷电(ThunderBolt)”。这项技术之前非常神秘,甚至在发布之前我们还不清楚它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我们在这代MBP发布之后也对雷电接口做过一些信息类的介绍,但具体到雷电接口的应用

2、范围以及传输速度等方面想必大家还是知之甚少,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国内知名 HYPERLINK http:/produc/list/b/03010022_1.shtml t _blank 苹果博客“apple4us”来全面了解一下这个新奇又神秘的雷电接口吧。新一代MacBook Pro已经支持了这种高速接口雷电到底是啥?它和Light Peak啥关系? 雷电是什么? 雷电(旧称“光峰”Light Peak)是 HYPERLINK http:/produc/NB/00301_1.html t _blank Intel与苹果合作研发的一种新的外设接口技术,它能把数据、视频、音频和电力的传输集合到一个单独

3、的接口上。由于采用了 HYPERLINK http:/produc/PC/00000_1.html t _blank PCI Express和DisplayPort架构,雷电可以高速连接诸如 HYPERLINK http:/produc/HDD/00000_1.html t _blank 硬盘、RAID阵列、视频采集设备和网络接口等外设,也能利用DisplayPort协议传输高清视频。每个雷电接口同时也可以为外设提供10瓦的电力。雷电和光峰有区别吗? 光峰(Light Peak)只是 HYPERLINK http:/produc/list/b/03010120_1.shtml t _blank

4、 Intel在开发阶段用的代号,它和雷电指的是同一种技术。不过需要注意,尽管雷电本身对电传输和光纤传输都兼容,苹果实现的雷电接口只用到了电路传输,故该接口亦可供电。(Intel认为大部分供应商都会采用电传输技术,一是因为上述优点,二来也是因为成本较低。光纤版本大概只会在线缆长度超过三米时使用。)那么这些跟PCI Express有什么关系?雷电接口与Intel HYPERLINK http:/produc/CPU/00000_1.html t _blank 处理器以及 HYPERLINK http:/produc/XIPIAN/00000_1.html t _blank 芯片组的连接示意图 Ma

5、c里的很多部件之间就是通过PCI Express这种高速架构传输的,包括处理器、 HYPERLINK http:/produc/VGA/00000_1.html t _blank 显卡和 HYPERLINK http:/produc/list/b/0218_1.shtml t _blank 硬盘。你可以把PCI Express想像成一条高速公路,数据可以通过它在上述“地点”之间快速而有效地穿行。由于PCI Express是雷电技术的基础,雷电接口是直接连到PCI Express总线上的。这就是它速度如此惊人的原因之一。雷电有多快?相比以前的接口有何优势? 到底有多快? 理论上可以说是电光石火。

6、一条雷电通道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0Gb(比特)每个雷电接口都包含两条通道。同时,雷电也是双向的,这意味着它能同时传输和接收数据。虽然在实际使用中雷电的速度只有大约每秒8Gb,但这仍然比火线800和USB 3.0快上许多倍。另外,它跟很多Windows HYPERLINK http:/produc/PC/00000_1.html t _blank 电脑上有的e HYPERLINK http:/produc/HDD/00000_1.html t _blank SATA接口相比也还是快了很多。雷电接口传输速度演示(视频来源:酷6网) 当然,跟之前的高速介面一样,每一个通过雷电接口连接的设备在使用中的

7、实际速度往往要慢很多,这是由于这些设备自身的局限所致。举例来说,大多数串口(SATA)硬盘的极限速度是每秒 HYPERLINK http:/3/ t _blank 3Gb,即便是支持SATA 3.0的硬盘的理论最高速率也只有每秒6Gb。同样,假如一串设备当中有一个连接方法不正确的旧设备,就会降低其后的各个高速设备的速率。雷电和现有的接口(火线、USB、eSATA)相比有什么优势? 最大的优势当然是上文提到的速度。但另一大卖点在于一个雷电接口一条线就可以连接多个外设,因为雷电同时支持数据、视频、音频和电力的传输。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你手边支持雷电的外设和 HYPERLINK http:/prod

8、uc/Commutator/00000_1.html t _blank 转换器足够多。所以雷电其实跟苹果以前的Apple Display Connector技术差不多?苹果专用的A HYPERLINK http:/produc/DC/00000_1.html t _blank DC接口 不太一样,虽然概念上有相似之处。尽管雷电对视频、音频、数据和电力的支持减少了从 HYPERLINK http:/produc/list/b/0101_1.shtml t _blank 电脑伸出的线缆的数量,但它所能提供的电量尚不足以驱动大显示器。(ADC则不仅支持视频、音频和USB信号,还能提供高达100瓦的电

9、力。)另外,支持ADC接口的 HYPERLINK http:/produc/list/b/0206_1.shtml t _blank 显卡并非普通显卡,价格昂贵,而雷电支持Mini DisplayPort标准。雷电用的是什么接口?与MiniDP兼容么? 雷电用的是什么接口? 雷电的接口和近几年的Mac上的Mini DisplayPort接口兼容,因此十分方便。最新的MacBook Pro上都只有一个雷电接口,没有单独的Mini DisplayPort。但如果没有Mini DisplayPort,我怎么连显示器呢?苹果MacBook Pro上的Mini DP接口 雷电接口同时支持数据传输和视频传

10、输,所以只要你的显示器支持Mini DisplayPort,你就可以把它直接连在雷电接口上。对于不支持Mini DisplayPort的显示器,你可以用 HYPERLINK http:/produc/list/b/0420_1.shtml t _blank 转换器来连接。此外,也可以用菊花链(Daisy chain)的方式将显示器连到其他的雷电外设上。下文详述。雷电的视频音频效果跟DisplayPort比孰优孰劣? 记住,每个雷电接口都同时包含DisplayPort和PCI Express接口。因此,一个雷电接口能处理的音频和视频和DisplayPort是一样的,即分辨率高于 1080p 的显

11、示器,以及最多八轨的音频。对于视频而言,主要的限制会来自于你的显卡。例如最新的MacBook支持分辨率为2560 x1600、百万种色彩的外接显示器,并可以同时以镜像或双屏模式使用笔记本电脑内置的显示器。对于桌面 Mac来说,一个雷电接口可以支持两台高分辨率显示器。你可以直接通过Mini DisplayPort接口连接外接显示器,或是通过转换器连接DisplayPort、HDMI、 HYPERLINK http:/produc/DV/00000_1.html t _blank DVI或VGA的显示器。雷电的兼容性如何?使用上有啥问题? 雷电是否向下兼容 USB 和火线? 第三方厂商做的转换器在

12、今春会开始发售,有了这些转换器,你就可以把 USB和火线400/800设备连到雷电接口上。不过这些旧设备连到雷电接口后并不会变快,它们的速度还是会受到其内部组件的限制。例如一个火线800的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还是不会超过每秒800Mb。其他接口呢? 如前所述,雷电可以传输数据、视频、音频、网络数据以及电力,因为我们应该会看到支持音频和以太网口传输的转换器,或许还会有通过雷电接口取电的 HYPERLINK http:/produc/Power/00000_1.html t _blank 电源线,有时外置 USB 或火线硬盘会需要这个。我能把多个设备连到一个雷电接口上吗? 通过菊花链,一个雷电接口最

13、多可以连六台设备第一台连到雷电接口,第二台连到第一台,以此类推。当然,这要求链条上的每台设备都有两个雷电接口(或是两个其他接口外加雷电转换器)一个连前面的设备,一个连后面的设备。连接多个设备会影响速度吗?USB 2.0接口就有这个问题。 在USB 2.0上如果接了一台USB 1.0设备,整个USB总线的速度都会受影响。雷电的设计考虑到了多台速度不同的设备同时连接的情况,让整个通道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不受影响。当然,这些设备还是在共享同一条雷电通道,因此若多台设备同时传输大量数据,某个特定设备的速度会受到影响,但雷电通道本身的速度应该不会降低。别的设备可以连接到雷电上么? 连接不支持雷电的设备对速

14、度的影响如何? 看情况。如果这些设备是连在雷电链条的末端,应该不会太影响居于“上游”的设备。如果连在整个链条的中部,那么具体的连接方式就很重要了。 举例来说,如果你用两个火线转雷电的转换器往雷电菊花链中插了一块火线硬盘,那么在火线硬盘之后(离电脑较远)的设备就会受到火线总线的限制,速度不可能达到雷电级别。希捷已经发布了支持“雷电”接口的移动存储设备 不过,今后应该会出现特制的转换器或 HYPERLINK http:/produc/Hub/00000_1.html t _blank 集线器,它可以保持雷电链条上的速度,同时分流提供 USB、火线、以太网、视频以及音频连接。这可能是简单的 T 形转

15、换器,出入口都是雷电接口,同时也提供比较旧的接口。也可能是可以连接多台新旧设备(比如基座?)的 HYPERLINK http:/produc/list/b/0408_1.shtml t _blank 集线器。这些特制转换器当可保证整条雷电链的速度不受影响。 在这类转换器出现以前,雷电接口的最大问题在于你的显示器必然是整个链条上的最后一个设备。新的MacBook只有一个雷电接口,而目前的显示器即便是支持DisplayPort的那些都没有办法将数据传给另一个设备。因此,如果你要临时接上一个雷电硬盘,就得先拔掉外接显示器,会很麻烦。 我们认为除了显示器以外,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用USB、火线、以太网和

16、音频接口来连接现有的设备。能从雷电硬盘启动Mac吗? 应该可以,但我们尚未证实。待有了进一步信息后会更新这个答案。我们也在研究如果把USB或火线硬盘通过转换器连到雷电接口后,能否用它们来启动 Mac。雷电接口支持目标盘模式(Target Disk Mode)和迁移助理功能(Migration Assistant)吗? 在新的MacBook Pro上,两台通过雷电接口连接的电脑可以用目标盘模式。(我们相信未来的配备雷电接口的Mac也是如此。)但Mac OS X的迁移助理功能暂时不支持雷电。iOS设备上能用雷电么? 所有的Mac最终都会配上雷电接口吗?目前只有MBP搭配了雷电接口,不过相信随后iM

17、ac系列就会跟上的 苹果不谈未发布的产品,但我们看到最新的这批MacBook Pro全线都配了雷电,包括入门级的型号,这很说明问题。苹果说过他们希望推广雷电接口,那么让其成为全线Mac的标配应该是理所当然,不过,更有趣的问题是雷电最终会在Mac上取代USB和火线接口吗? 或许会,但这个“最终”可能会很远。雷电是全新的技术,要变得像USB 和火线这么普及还要很长时间。未来几年,各供应商和外设厂商都应该会支持它,但只有当大多数主流外设都支持雷电了之后,Mac才有可能完全放弃火线和 USB。以速度上来看,雷电接口大有取代USB 3.0之势 虽说如此,我们也还记得第一代iMac完全放弃了旧的串口和AD

18、B接口,改用 USB,而那时USB外设还远远谈不上普及,价格也比较高昂。另外,我们也能想像苹果以及乔布斯本人会非常喜欢单一接口的想法。看看iPhone、iPad和 HYPERLINK http:/produc/MP3/00137_1.html t _blank iPod HYPERLINK http:/produc/000272902/Index.html t _blank Touch上的底座接口就知道了。既然说到了这个iOS 设备会增加雷电接口吗?iPad 2原来被猜测会有雷电接口的加入,但现在看来纯属YY 如前所述,雷电依靠的是PCI Express技术,这种技术在Mac和大部分PC里都有,但iOS设备的架构不是PCI Express,因此要给iPhone加一个雷电接口可能不是那么简单。另外,iOS设备上的基座接口还提供了相当数量的额外功能(该接口有30针不是没有原因的)。最后,目前也暂时不知道雷电能提供什么基座接口无法提供的功能。我们猜测,苹果很可能会单独销售一款雷电到基座接口的转接器,用来充电和同步。目前有什么雷电接口的外设已经开始销售了吗?据说Nikon的新一代旗舰级 HYPERLINK http:/produc/DC/00000_p252ov143_1.html t _blank 单反D4系列也会采用雷电接口?Promise发布的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