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总复习(一)(本卷为七年级内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
文言文总复习(一)(本卷为七年级内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2页
文言文总复习(一)(本卷为七年级内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3页
文言文总复习(一)(本卷为七年级内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4页
文言文总复习(一)(本卷为七年级内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总复习(一)(本卷为七年级内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言文总复习(一)(本卷为七年级内容)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项()为之强()徐()喷以()烟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1分) A.必细察其纹理必先苦其心志B.以虫蚁为兽扶苏以数谏故 C.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D.驱之别院盖追先帝之殊遇 3翻译下列句子。(1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 4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1分) 答: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2分) 与友期行去后乃至 相委而去下车引之

3、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1分) 3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1分) (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

4、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本文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题目中的“伤”意即。(2分) 2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世隶耕(属于)父异焉(感到惊异)借旁近与之(身边)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人处理好关系)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邑人奇之(奇特)或以钱币乞之(乞讨)父利其然也(从中得到好处) ABC.D. 3补出下列句子省略的部分。(2分) (1)不使学。(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什么?(1分) 5下列句子中,属

5、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6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7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分) 8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

6、乡邻的“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引号内填原文)(3分) (四)木兰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木兰诗选自代编的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这是朝时朝的民歌。(2分) 2在横线上填上原诗句。(2分) 3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说说诗中两个“不闻但闻”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5用/标出第一节诗的层次,概括层意。(2分) (五

7、)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虽人有百手() (3)不能名其一处也()(4)两股战战() (5)几欲先走()(6)曳屋许许声()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大到小,从屋里到屋外。 B本段文字

8、描写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C这段文字极力渲染了火场和大厅里的嘈杂,表现了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 D这段文字出现了很多“百”“干”这些数字,不能把它看成是实数,而是虚数。 3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2分) (六)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9、,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的词。(2分) (1)顾野有麦场()(2)狼亦黠矣() (3)目似暝,意暇甚()(4)止有剩骨() 2选出加点词不作动词的一项()(2分) A场主积薪其中B一狼洞其中C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D以刀劈狼首 3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驰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4选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一

10、句是()(2分) A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D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5指出下列各句中“其”各指代什么。(2分) 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 6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目似瞑,意暇甚D.止增笑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止有剩骨 7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2分) 久之,目似瞑又数刀毙之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A与相同,与不同B与不同,与相同 C与相同,与

11、也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 8用“/”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1分) (1)其一犬坐于前。(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9指出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2分)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10根据题目要求填空。(2分) (1)狼一文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两句);表现屠户警惕性很高的句子是。 (2)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 11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诉“人” 什么呢?(

12、1分) 我认为: 二、写作(分) 有人说:人只有一次机会,如果走错了就永远不能回头。对这种说话,你是否赞成,请由此话题写一篇文章阐明自己的理由,不少于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言(一)参考答案 (一)1张开对着,向着。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羽毛。脖子同“僵”,僵硬。慢慢用。2A。3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4童年的“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我”善于观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力。(二)1约定;才;丢下;拉。2“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3可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三)1临川先生文集

13、北宋王安石悲伤哀痛。2A3(1)父不使之学(2)余令其作诗,其文理不能称前时之闻。4五岁能作诗,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5正面:ABCDF侧面:E6D7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方仲永又过了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8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没有上进心,不想学(意思相近即可)(四)1宋/郭茂倩/南北/北。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3只/胡人的战马。4对比,写出了宿营地的空寂苍凉,烘托出了木兰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5划为二层,第一句为第一层,以下为第二层。第一层叙写木兰紧张忙碌而有序的准备工作。第二层描绘出了行军的历程,同时写出了征途遥远,行军神速和形势的紧迫。(五)1(1)夹杂。(2)即使。(3)说出。(4)大腿。(5)几乎。(6)拉、拖。2C。3于是宾客无不几欲先走。衬托出了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六)1(1)看、看见。(2)狡猾。(3)神情。(4)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