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_第1页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_第2页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_第3页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_第4页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核酶是一类单链RNA分子,可催化特定RNA序列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酶含C、H、O、N、P、S六种大量元素,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向含有核酶的溶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可以发生紫色反应C核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低温下其活性会减弱D核酶与RNA聚合酶的作用相反,但是催化的底物却相同2“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中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的一系列膜性细胞器的总称,广义上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和分

2、泌不依赖“内膜系统”B“内膜系统”可通过出芽、融合进行膜成分更新C“内膜系统”发挥作用依赖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D“内膜系统”上均匀分布着具有催化作用的酶3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时,常用差速离心法将细胞器分离开来分别研究B由于不同种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从而使色素随着无水乙醇在滤纸上扩散而分离开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D证明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可利用离心技术将试管中含15N的DNA和含14N的DNA进行分离4栽培种马铃薯是四倍体,通过种子繁殖难以获得优良性状纯合子,生产上常

3、用块茎繁殖。利用二倍体马铃薯进行种子繁殖,有助于加快马铃薯的育种改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栽培种马铃薯与二倍体马铃著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B二倍体马铃薯可以通过连续自交使某些感病基因纯合而被环境淘汰C栽培种马铃薯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难以通过种子获得纯种优良性状D栽培种马铃薯与二倍体马铃薯杂交得到的个体经低温处理后是纯合子或杂合子5研究发现光照会引起植物细胞内的生长素含量减少。如图所示,植物嫩叶的一部分经常会被其他叶片遮挡,嫩叶的遮挡部分与光照部分的叶肉细胞都会输出生长素并沿着该侧的叶柄细胞向下运输,从而促进该侧叶柄的生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单

4、侧光和重力因素的影响B图中嫩叶叶柄处左侧生长素含量低,叶柄向左侧弯曲生长C嫩叶叶柄弯曲生长会增加叶片受光面积,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D植物嫩叶叶柄处的弯曲生长现象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6某火山为新期火山,历史上经历多次喷发形成熔岩。研究人员从火山口开始,沿着熔岩流冷却后形成的“石龙”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植被类型物种丰富度植被覆盖度与火山口距离地衣、苔藓+约55%近远地衣、草本、灌木+约60%地衣、草本、灌木、小乔木+约68%地衣、草本、大型乔木+约75%地衣、稀疏草本、大型乔木+约88%A发生在“石龙”上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B演替到顶级群落后优势种不再发生变化C群

5、落始终朝着物种丰富度增加的方向演替D离火山口不同距离地段物种组成有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二、综合题7人体上皮细胞是位于皮肤或腔道表层的一类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和不同的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皮细胞是_(填“已分化”或“未分化”)的细胞,理由是_。(2)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细胞膜上_的数量也增多,有利于吸收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于_(填“葡萄糖浓度差”或“ATP的分解”)。(3)春、冬季节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黏膜受损,导致人体的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人体的

6、免疫细胞与被感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密切接触,使细胞裂解死亡,这属于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8蕨麻也叫“人参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科研工作者为了研究高原寒冷地区族蕨麻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外界影响因素,选择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年平均气温1.7)中高寒草地和高寒湿地两个典型生态系统对植物的光合速率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要获取蕨麻的总光合速率的数据,还需测量_数据。(2)上图是根据在晴朗的天气下测得的数据绘制的曲线,分析两条曲线:从总体趋势上来看,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呈现_的趋势。湿地蕨麻比草地蕨麻在08:0018:00之间的净光合速率要

7、_(填“高”或“低”)。(3)两种植物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图中曲线出现c1、c2的原因可能是_。(4)有人认为,限制高寒地区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温度,若将温度上升为20,蕨麻的光合速率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为了驳斥这种观点,你的理由是_。9为揭示口渴解除的机制,研究者开展了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1)人在饮水不足时往往会产生渴觉,从而主动饮水补充水分,使得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填“上升”或“下降”),产生渴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2)饮水时,口咽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着神经纤维到达脑内穹隆下器(SFO),关闭“口渴”信号。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缺水处理后,分别一次性给予10 mL清水和高渗盐

8、水,记录SFO神经元活性,结果如图1所示。图1结果说明,饮用清水能解除口渴,而摄入盐水只能短暂解除口渴。判断依据是_。(3)为验证胃肠道渗透压信号对SFO神经元的抑制是解除口渴的必要条件,进行如下实验:组别实验动物实验处理实验结果1缺水小鼠胃内不注清水是否有饮水行为2缺水小鼠胃内注清水是否有饮水行为3缺水小鼠无饮水行为4缺水小鼠有饮水行为第1组实验结果为_,第2组实验结果为_。根据第3组和第4组实验结果,第3组实验处理应为_,第4组实验结果应为_。(选填字母)A激活SFO神经元B抑制SFO神经元+胃内不注清水C激活SFO神经元+胃内注清水D激活SFO神经元+胃内不注清水10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

9、物,已知玉米叶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已知玉米的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等位基因产生的原因是_,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_。(2)用两紫色籽粒的玉米作亲本,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所占比例应是_。(3)现有一些宽叶玉米籽粒和一些窄叶玉米籽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籽粒为材料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请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和预期结果_。11维生素C既是人与动物必需的营养成分,并有抗氧化作用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国科技工作者发明的维生素C

10、“二步发酵法”生产工艺是世界首创:第一步发酵用醋酸杆菌为菌种,第二步发酵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小菌”)和假单胞杆菌(“大菌”)混合菌种。下图为二步发酵法的生产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1)为纯化和保存菌种,将一步发酵液抽样稀释用_法接种含有碳酸钙粉的培养基上,以_(填下列选项代号)为最佳指标,分离保存菌种。A菌落直径大小B溶钙圈大小C溶钙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2)对一步发酵培养液检测发现几乎没有杂菌存在,请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3)二步发酵过程中大小菌的菌种数比例会影响产酸率,种液接入发酵罐前衢对种液中的大小菌计数。计数所用的培养基除含有与发酵液相同的成分外,还需添加_,根据菌落的_对培养波中的

11、大小菌分别计数。现某检测员将种液稀释接种了3个平板,统计假单孢杆菌的菌落数分别是30、100 和200,取平均值110。该结果可信度低,原因是_。(4)若要尝试固定化混合菌进行二步发酵来生产古龙酸,你认为固定化混合菌操作时要注意哪些方面?_至少提出两点)。12植物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生根或生芽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下表为科研人员利用某一兰花品种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时各阶段的最佳激素配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兰花组织培养阶段阶段阶段阶段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幼芽诱导生根细胞分裂素浓度(mol/L)m1m2m3生长素浓度(mol/L)n1n3n3(1)在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在

12、促进植物茎长高时表现为_(填“协同”或“拮抗”)作用。(2)阶段为_,是指_的过程。在表中三个阶段中发生了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是_阶段。(3)愈伤组织形成后需要定期地将它们分成小块接种到新培养基上以保证其长期旺盛地生长,否则其会停止生长甚至老化变黑死亡。推测这样做的原因有:_。(写出一点即可)(4)科研人员拟对另一品种的兰花进行组织培养,在生长素浓度保持在n3的情况下,为确定阶段I的细胞分裂素最佳生根浓度,参照表中的激素浓度(m32.0),以0.5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应设为_mol/L。(5)为了解决兰花生根速度慢、幼苗生存能力弱等问题,科研人员利用植物

13、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得到了“韭菜兰花”。在韭菜和兰花细胞融合前应先去除细胞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能发生融合的生物学原理是_。操作后虽得到了“韭菜兰花”植株,但未能实现预想中的“繁殖容易,香气浓郁”,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第 = page 1 1页,共 = sectionpages 2 2页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为RNA,一般在适宜条件下才有较高的活性。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以发挥作用。【详解】A、核酶是RNA分子,故核酶的组成元素为C、H、O、N、P,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B、核酶的本质为RNA,而双缩脲试剂可用于鉴定蛋白质,不能用于鉴定RNA,

14、B错误;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在细胞内产生,但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一般都有空间结构,而空间结构易受温度等外界因素影响,再结合题干信息“核酶是一类单链RNA分子”,可知核酶的活性可能受温度的影响,低温下其活性会减弱,C正确;D、核酶可催化特定RNA序列的水解,即催化的底物为RNA,而RNA聚合酶是催化DNA形成RNA,即催化的底物为DNA,D错误。故选C。2D【解析】【分析】细胞内膜系统的功能:细胞内膜系统极大的扩大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代谢反应的进行;细胞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区域化与功能化,使相互

15、区别的代谢反应能够同时进行,以满足细胞不同部位的需求。内膜系统具有动态性质。虽然内膜系统中各细胞器是一个个封闭的区室,并各具一套独特的酶系,有着各自的功能,在分布上有各自的空间。实际上,内膜系统中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此为内膜系统的最大特点。【详解】A、原核生物只含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不含有细胞器膜,故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不依赖“内膜系统”,A正确;B、“内膜系统”各结构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可通过出芽、生物膜的融合,实现其膜成分的更新,B正确;C、“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发挥作用依赖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C正确;D、细胞“内膜系统”扩大了细胞内膜的表

16、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代谢反应的进行,但具有催化作用的酶在“内膜系统”上不是均匀分布的,D错误。故选D。3B【解析】【分析】1、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实验中运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A、利用细胞内各细胞器的比重不同,在分离时常用

17、差速离心法将细胞器分离出来,A正确;B、由于不同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从而使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而分离开,B错误;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因此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C正确;D、证明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由于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的重,所以可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试管中只含15N的DNA、含15N与14N的DNA和只含14N的DNA进行分离,D正确。故选B。4C【解析】【分析】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

18、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染色体变异。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详解】A、栽培种马铃薯是四倍体与二倍体马铃著杂交形成的三倍体不可育,故栽培种马铃薯与二倍体马铃著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A正确;B、二倍体马铃薯可能通过连续自交使某些感病基因纯合,形成不利于马铃薯生长的纯合个体而被环境淘汰,B正确;C、栽培种马铃薯是四倍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能发生联会,产生正常的配子,可以通过种子获得纯种优良性状,C错误;D、栽培种马铃薯为四倍体与二倍体马铃薯进行杂交,获得的个体(三倍体)

19、不育,可通过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染色体加倍,恢复马铃薯的育性;如果三倍体植株是纯合子,则加倍后获得是纯合子,如果三倍体是杂合子,则加倍后也是杂合子,因此最后得到的马铃薯是纯合子或杂合子,D正确。故选C。5B【解析】【分析】1、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其原理是增大了细胞壁的可塑性,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导致细胞体积增大,使植物表现出生长现象。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并且是逆浓度梯度运输(主动运输,消耗能量)。植物体生长旺盛的部位都可以合成生长素,特别是芽尖端的分生组织,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照。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0、【详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且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单侧光和重力因素不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正确;B、由图及题干信息可知,嫩叶的光照部分的生长素含量少,遮光部分的生长素含量多,因此嫩叶叶柄右侧生长素含量低于左侧,左侧生长快,最终叶柄向右弯曲生长,B错误;C、嫩叶叶柄向右弯曲生长会增大叶片受光面积,从而增大光合作用速率,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正确;D、由B选项分析可知,植物嫩叶叶柄处的弯曲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故选B。6D【解析】【分析】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

21、群的总和;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石龙”是高温岩浆形成的,高温岩浆环境不存在生命体,因此发生在“石龙”上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A错误;B、群落的演替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该火山为新期火山,可能还会喷发),演替到顶级群落后优势种仍可能发生变化,B错误;C、由题干可知,该火山为新期火山

22、,可能还会喷发,群落不一定朝着物种丰富度增加的方向演替,C错误;D、离火山口不同距离地段物种组成有差异,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这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D正确。故选D。7(1) 已分化 上皮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或上皮细胞的功能已专门化;上皮细胞与其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2) 载体蛋白 葡萄糖浓度差(3) 非特异性 细胞调亡【解析】【分析】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

23、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使细胞趋向于专门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由于上皮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或上皮细胞的功能已专门化,或上皮细胞与其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故上皮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2)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增大了小肠上皮细胞膜的面积,使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也增多,有利于吸收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

24、,属于被动运输,被动运输的动力一般为浓度差,即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动力来自于葡萄糖浓度差。(3)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因此春、冬季节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黏膜受损,导致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人体的免疫细胞与被感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密切接触,使细胞裂解死亡,这属于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表达,为细胞凋亡。【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物质运输方式和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8(1)蕨麻的呼吸作用速率(2) 先上升后下降 高(3)中午光照增强,气温上升,引起部分气孔关闭,植物吸收CO2的能力减弱,暗反应速率减弱,净光合速率降低

25、(4)生物和环境具有适应性,蕨麻是适应高寒环境的生物,将温度提高到20可能导致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会出现光合速率降低甚至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的情况【解析】【分析】1、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

26、增强。(1)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图中呈现了净光合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因此需在黑暗条件下测定蕨麻细胞的呼吸作用速率,然后计算得到总光合速率。(2)分析两条曲线可知,从总体趋势上来看,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两者差异变化不大;湿地蕨麻比草地蕨麻在08:0018:00之间的净光合速率要高。(3)由图可知,c1、c2对应的时间大概是中午十二点左右,该时间段光照增强,气温上升,引起部分气孔关闭,植物吸收CO2的能力减弱,暗反应速率减弱,净光合速率降低,出现c1、c2的“光合午休”现象。(4)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生物和环境具有适应性,蕨麻具有适应高寒环境的能力,将

27、温度提高到20可能导致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会出现光合速率降低甚至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的情况,因此不会出现光合速率升高的情况。【点睛】本题以蕨麻为素材,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总光合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9(1) 下降 大脑皮层(2)摄入清水和高渗盐水后,SFO相对活性均会下降,但摄入高渗盐水组,SFO活性很快会升高,又会使人口渴(3) 有饮水行为 无饮水行为 C D【解析】【分析】水盐调节过程:饮水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

28、皮层产生渴觉(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恢复正常)。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加。(1)饮水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在大脑皮层的相关神经中枢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使得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2)饮水时,口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沿着神经纤维传至SFO,关闭口渴的信号,减少饮水。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摄入高渗盐水和清水都会引起SFO的相对活性下降,但饮用高渗盐水组,SFO的活性很快又会升高,又会产生口渴的信号,故饮用清水可以解除口渴,而摄入盐水只能短暂解除口渴。(3)四组均为缺水小鼠,第1组小鼠

29、胃内不注射清水,小鼠会有饮水行为,故第1组实验结果为小鼠有饮水行为;第2组小鼠胃内注入清水,会将兴奋传至SFO,关闭口渴信号,故第2组实验结果为小鼠不会有饮水行为。要验证胃肠道渗透压信号对SFO神经元的抑制是解除口渴的必要条件,同样在激活SFO神经元的情况下,如果向胃内注入清水,即使激活SFO神经元,胃肠道产生的兴奋也会引起SFO关闭口渴信号,没有饮水行为,故为:胃内注清水+激活SFO神经元;如果不向胃内注入清水,不能解除口渴,缺水小鼠会出现饮水行为,故为:胃内不注清水+激活SFO神经元,故第3组实验处理应为C,第4组实验结果应为D。【点睛】本题结合实验探究分析和理解人体水盐平衡调节及其机理,

30、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需要学生把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再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解决问题。10(1) 基因突变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序列不同(2) 6 1/6(3)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让宽叶的玉米和窄叶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让宽叶的玉米和窄叶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

31、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等位基因的遗传信息不同,根本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序列不同。(2)用两紫色籽粒的玉米作亲本,F1籽粒颜色及比例

32、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1231是9331的变式,因此玉米籽粒的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设为B、b和R、r),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BBRR、BbRR、BBRr、BbRr、BBrr(或bbRR)、Bbrr(或bbRr)共6种基因型。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以1/3BBrr、2/3Bbrr为例)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bbrr)的所占比例应是2/31/41=1/6。(3)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采用自交法和测交法。因此可让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也可让宽叶的玉米和窄叶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

33、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或者让宽叶的玉米和窄叶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或者让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点睛】本题考查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11(1) 稀释涂布平板法 C(2)培养液呈酸性抑制杂菌的生长(3) 琼脂 大小、颜色、形状或隆起程度 数据值间差距太大,重复性差(4)大小菌的混合比例、避免包埋方法对菌种活性影响、避免包埋时混入杂菌等【解析】【分析】1.微

34、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足够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菌落。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合适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3.菌落:是指由单个微生物

35、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各种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状、边缘、表面、质地、颜色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衡量菌种纯度、辨认和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1)为纯化和保存菌种,将一步发酵液抽样稀释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含有碳酸钙粉的培养基上,由于醋酸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醋酸会与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形成溶钙圈,我们以溶钙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即C为最佳指标,因为该比值能更好反应醋酸菌的产酸效率,同时选择该比值最大的菌落分离并保存菌种。(2)对一步发酵培养液检测发现几乎没有杂菌存在,主要原因是醋酸菌代谢产生的醋酸使培养液呈酸性,进而抑制了杂菌的生长。(3)二步发酵过程中大小菌的菌种数比例会影响产酸率,种液接入发酵罐前需要对种液中的大小菌计数。计数所用的培养基除含有与发酵液相同的成分外,还需添加琼脂以形成固体培养基,因为菌落只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由于菌落具有种的特异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