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知识点对点训练题13_第1页
2014届高考语文-知识点对点训练题13_第2页
2014届高考语文-知识点对点训练题13_第3页
2014届高考语文-知识点对点训练题13_第4页
2014届高考语文-知识点对点训练题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10 -2014届高考语文 知识点对点训练题13板块一教材过关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内:通“纳”,接纳。B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智慧、明智。C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D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而:连词,并且。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B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D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通“挡”,抵挡。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乱易整

2、,不武 易:替代。B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免除。D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和通假字。除:授予官职。注意D项“辩”通“变”,释义正确。答案:C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B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C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发现。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具:详尽。答案:C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如因而厚遇之遇:招待。B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赂:贿赂。C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治:审理。D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答案:B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3、存:问候,怀念。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向:过去,以前。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好像。D举酒属客 属:音zh,劝酒。答案:C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鸡豚狗彘之畜 畜:音x,畜养。B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爱:吝惜。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通晓。答案:D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患:忧虑,担心。C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退,后退。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谦让。答案:D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高雅。B

4、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往,到。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寻求。答案:C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浮图:浮屠,和尚。B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过失、过错。C噫吁嚱,危乎高哉 危:危险。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快:快速。答案:A1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一日寝帐中,落被于地 被:被子。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C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被:披散,披着。D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蒙受,覆盖。解析:通“披”,义为“穿”。答案:D1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成顾蟋蟀笼虚

5、,则气断声吞 顾:回想。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顾:顾惜,顾念。C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顾:考虑,顾虑。D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顾:只是,但是。答案:A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谢”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推辞,谢绝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感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辞别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道歉,认错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劝告及花之既谢 凋谢使君谢罗敷:“宁与共载否?” 谢绝ABC D答案:B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 blcrc (avs4alco1(请息交以绝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eq blcrc

6、(avs4alco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C. eq blcrc (avs4alco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君安与项伯有故)D.eq blcrc (avs4alco1(去以六月息者也,请息交以绝游)答案:B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eq blcrc (avs4alco1(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B.eq blcrc (avs4alco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eq blcrc (avs4alco1(道芷阳间行,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D.eq blcrc (avs4alco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师者,所以传道受

7、业解惑也)答案:C1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q blcrc (avs4alco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B.eq blcrc (avs4alco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C.eq blcrc (avs4alco1(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D.eq blcrc (avs4alco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儿已薄禄相)答案:C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C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D臣欲奉

8、诏奔驰答案:D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B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D古之学者必有师答案:B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行李之往来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D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答案:D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D板块二短文集训一、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14题。人兽之间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童智

9、。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有人心,以状而见疏矣。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通“冀”)也。(节选自列子黄帝)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状不必童而智童状:外形。B智不必童而状童 童:儿童。C戴发含齿 戴:顶着,(头上)长着。D未可几也 几:希望。解析:B项,“童”通“

10、同”,相同。答案:B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遗:丢开,丢下。B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 近:亲近。C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 疏:疏远。D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 亲:受人亲近,被人亲近。E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 至智:达到才智。答案:E【参考译文】外形不一定相同而才智却相同,才智不一定相同而外形却相同。品格高超的圣人选取才智相同的,而丢开外形相同的;常人却亲近外形相同的,而疏远才智相同的。外形和我相同的,就亲近并且喜爱他;外形和我不一样的,就疏远并且畏惧他。长着七尺高的身躯,有手脚之分,头上生有毛发,嘴里长着牙齿,能凭借车马奔驰的,这叫做人;可是,人未必没有兽心。

11、尽管他们有兽心,却由于外形相同而受人亲近。长着翅膀,顶着头角,长着牙齿和爪子,能在天上飞翔或在地面奔跑的,这叫做禽兽;可是,禽兽未必没有人心。尽管它们有人心,却由于外形不同而被人疏远。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这些古代帝王,有的蛇身人面,有的牛头虎鼻,都不像人的形状,却有大圣人的美德。夏桀、殷纣王、鲁桓公、楚穆王,这些古代君主,外貌五官都和人一样,却有禽兽之心。一般人总是拘泥于同一外形来求得高才大智,这是不能够指望的。瓯喻人有置瓯道旁,倾侧坠地,瓯已败。其人方去之,适有持瓯者过,其人亟拘执之,曰:“尔何故败我瓯!”因夺其瓯,而以败瓯与之。市人多右先败瓯者,持瓯者竟不能直而去。噫!败瓯者向

12、不见人则去矣。持瓯者不幸值之,乃以其全瓯易其不全瓯。事之变如此!而彼市人亦失其本心也哉!(选自归有光震川先生集)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人有置瓯道旁沛公则置车骑道芷阳间行B其人方去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C适有持瓯者过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D败瓯者向不见人则去矣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答案:C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倾侧坠地,瓯已败倾侧:侧面,一侧。B其人亟拘执之 执:捉住,抓住。C尔何故败我瓯 败:打破,毁坏。D市人多右先败瓯者 右:通“佑”,袒护,偏向。E而彼市人亦失其本心也哉 失:失去。答案:A【参考译文】有个人把瓦罐放在路旁,不小心歪倒在地上

13、,跌碎了。那个人刚要离开,恰巧有个提瓦罐的人走过,那个人便急忙捉住他,说:“你为什么打破我的瓦罐!”便抢走他的瓦罐,把破瓦罐给了他。集市上过路的人大多袒护那个先打破瓦罐的人,提瓦罐的人竟在无法申辩是非曲直的情况下离开了。噫!打破瓦罐的人假若不见到提瓦罐的便会走开的。提瓦罐的人不幸遇到了他,竟然被迫用自己的好瓦罐换了那个人的破瓦罐。事情的变化竟然如此不合情理!而那些集市上的人也失去了他们想维护公道的本意了。二、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56题。晋平公射平公射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见平公。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

14、君唐叔,射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节选自国语)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使竖襄搏之,失失:失去了时机。B今君嗣吾先君唐叔 嗣:继承。z|zs|C是扬吾君之耻者也 扬:宣扬。D勿令远闻 远:远方的人。E君忸怩,乃趣赦之 趣:通“促”,赶快。答案:A【参考译文】晋平公射,受伤没死,便派竖襄去捕捉这只受了伤的,飞走了。晋平公很生气,叫人把竖襄拘禁起来准备杀掉。大夫叔向得知此事,连夜赶去朝见晋平公。晋平公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叔向。叔向说:“你一定要杀掉这个人!以往,我国的先祖唐叔在徒林那个地方猎取犀牛,一箭就射死了,剥掉犀牛

15、皮做成一副大铠甲,正由于他老人家射术高超,得以受封于晋。你现在继承先祖唐叔的王位,一只没射死,叫他捉又没捉到,这简直是在宣扬你不光彩的行为。你务必赶紧杀掉这个人,别让这件丢人的事张扬开去。”晋君听了,显得很难为情的样子,便叫人快去赦免了竖襄。人有卖骏马者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节选自战国策)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比三旦立市()A比较 B等到 C接连 D并列还而视之()A通“环”,绕着 B回来 C归还 D还要去而顾之()A

16、到去 B追赶 C除掉 D离开答案:CAD【参考译文】有个卖骏马的人,一连三个早上让马站在集市上,却没有人能识别出它是一匹好马。于是这个人便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好马,想卖掉它,一连三个早上让马站在集市上,都没人过问,劳驾您去绕着我那匹马转转瞅瞅,走开时再回过头看看,我愿按一个早上相马的费用酬谢您。”伯乐于是到市集上四转瞅瞅那匹马,走开时又回头看看。没多久,那马的价格涨了十倍。三、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710题。镜喻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助于镜。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

17、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7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eq blcrc (avs4alco1(五官莫明于目,朝廷之臣莫不畏王)B.eq blcrc (avs4alco1(假于镜而见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eq blcrc (avs4alco1(客有任目而恶镜者,从流飘荡,任意东西)D.eq blcrc (avs4alco1(泰然谓美莫己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答案:C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

18、的一项是()A而目转求助于镜求:求助。B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明:明察。C鲜当意者 当:相称。D左右匿笑 匿:暗中;偷偷地。答案:C【参考译文】在五官中没有能像眼睛那样明察事物的,但脸上有黑点子,而眼睛却不能察觉,它的明察又在哪儿呢?自己的眼睛能看见别的东西,而看不见自己的脸,要借助镜子才能见到。镜子的贵重,比不上眼睛;镜子不求助于眼睛,而眼睛却反过来求助于镜子。可是世人不曾认为镜子帮助了眼睛,而责备眼睛的失于明察,镜子对于眼睛有什么对不起的地方啊!有个相信眼睛而憎恶镜子的人,他说:“真使我好难受,我自己有眼睛,何必要用镜子呢?”时间长了,他看世上所称道的美人,很少有符合自己心意的

19、,而他不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点子,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左右的人都暗中发笑,那个人却始终不醒悟,可悲啊!丁一士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及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面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酒酣,共立河岸。友曰:“能越此乎?”一士应声耸身过。友招使还,应声又至。足甫及岸,不虑岸已将圮,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下而不能旁近

20、岸,仍坠水中。如是数四,力尽,竟溺焉。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求睹其技睹:观看。B不虑岸已将圮 虑:料想。C但从波心踊起数尺 踊:跃起。D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 蹈:用脚踢。答案:D10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习:练习,学习。B素不习水。 习:习惯。C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 跃:跳起。D友曰:“能越此乎?” 越:跨过。解析:B项,“习”应解作“通晓,熟悉”。答案:B【参考译文】乡里有个叫丁一

21、士的人,强壮敏捷很有力气,兼会格斗、轻功的武艺。两三丈的高度,可以轻松地跃上;两三丈宽的距离,也可以轻松越过。我小时候,还见过他,曾请求看看他的本领。他让我站在过道里,我面向前门,他先站到前门外面对着我;等我转过身子面向后门时,他已经站到后门外面对着我了。像这样反复了七、八次,原来(在我转身的时候),他一跳就飞过屋顶了。后来,他路过杜林镇,遇到一位朋友,请他到桥旁酒店中喝酒。酒喝足了,他们站在河边眺望。朋友对他说:“你能跳过这条河吗?”丁一士应声一耸身就跃过去了。朋友招呼他回来,他又应声跳过来。可是,脚刚刚到岸边,不料河岸已经快崩毁了,靠近水的陡直地方断开了一条裂纹。丁一士没有看到,不小心踏在

22、它上面,河岸崩裂了二尺多,于是随着崩倒的河岸掉到河里,顺流冲走了。他素来不熟悉水性,只能从波涛中间窜起几尺高,只会直上直下窜动而不能游向岸边,仍旧掉到河中。如此跳跃多次,力气用完了,终于淹死在河里。天下的祸患,没有比有所依仗再大的了。依仗财物的终因财物而失败,依仗势力的终因势力而失败,依仗才智的终因才智而失败,依仗力量的终因力量而失败。这是因为有所依仗,就敢于冒险的缘故。板块三综合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周字伯仁,少有重名,神彩秀彻。司徒掾贲嵩有清操,见,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23、。弱冠,袭父爵武城侯。中兴建,位至吏部尚书。顷之,以醉酒,复坐门生斫伤人,免官。太兴初,更拜太子少傅,尚书如故。上疏让曰:“臣退自循省,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忝显任,名位过量。”固辞不受。帝诏不许。庚亮尝谓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对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因醉厉声曰:“今虽同人主,何得复比圣世!”帝大怒,手诏付廷尉,将加戮,累日方赦之。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宽裕友爱。弟嵩尝醉谓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燃烛投之。神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王导甚重之。尝于导坐

24、傲然啸咏,导云:“卿欲希嵇、阮邪?”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及王敦构逆,温峤谓曰:“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曰:“君少未更事。人主非尧舜,何能无失,人臣岂可举兵胁主!共相推戴,未能数年,一旦如此,岂云非乱乎!彼狼抗无上,其意宁有限邪!”既而王师败绩,奉诏诣敦,敦曰:“卿负我!”曰:“公戎车犯顺,下官亲率六军,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以此负公。”敦惮其辞正,不知所答。帝召,谓之曰:“近日大事,二宫无恙,诸人平安,大将军故副所望邪?”曰:“二宫自如明诏,于臣等故未可知。”或劝其避敦,曰:“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俄而被收,经太庙,大言詈贼不绝,祈速杀敦。

25、语未终,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遂遇害,时年五十四。(摘编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九)【注】:y,多用于人名。乐广:晋贤士,晋书云其“名重于时”。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顷雅道陵迟陵迟:衰落。B复坐门生斫伤人 坐:因犯罪。C诸人咸以君方乐广 方:比拟。D何乃横得重名 横:强行。答案:D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周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A.eq blcrc (avs4alco1(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二宫自如明诏,于臣等故未可知)B.eq blcrc (avs4alco1(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C.eq b

26、lcrc (avs4alco1(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D.eq blcrc (avs4alco1(尝于导坐傲然啸咏,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在当时以雅望获海内盛名。文中贲嵩和庾亮的话都表现了这一点。其中,贲嵩认为周能够使国家风气清正。B文中周在不同场合中两次以尧舜比况皇帝,对皇帝进行批评,反映了周虽身处官场但敢于直言的性格。C周奉诏去见王敦时,王敦认为周辜负了自己,这主要是因为王敦举兵犯上时,周曾亲自率军与他对抗。D王敦构逆,周审时度势,深知自己身处险境。周被捕后,在经过太庙时,痛骂奸逆,触怒王敦,招来杀

27、身之祸。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译文:_(2)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译文:_答案:(1)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折服周,周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2)后来周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参考译文】周,字伯仁,少时有威名,风度俊秀。同郡司徒掾贲嵩有清高操守,见到周,慨叹说:“汝颍之地本来多奇秀之士!自从近来高雅文道衰落,现在又见到周伯仁,你将重振旧日文风,使我邦族文风清彻。”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折服周,周态度和悦,不和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他。刚成年,就继承父亲武城侯的爵位。东晋建立,官职做到吏部尚书。不久,因喝醉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