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逸事》教案_第1页
《亡人逸事》教案_第2页
《亡人逸事》教案_第3页
《亡人逸事》教案_第4页
《亡人逸事》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课题亡人逸事主备人刘红霞审核人高一语文组时间2010.12.28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 过程与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和学生探究相结合,注意 延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教学重点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教学难点在“不太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及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课时1课时课 型新授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细节

2、描写及其妙处;)教 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何等豪放洒脱,但“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也有其婉约的一面,譬如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从这首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满是岁月积淀的深情。这种深情,我们的现代作家孙犁也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二投影教学目标及作者简

3、介 孙犁(19132003),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192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高中毕业后任职员、小学教员。抗战爆发后,在冀中从事抗日宣传、教育、文化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1944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从事研究和教学,这时发表的荷花淀等作品受到称赏。抗战胜利后回冀中编杂志、写小说散文,并参加土改工作。1949年1月随军入天津,在天津日报主编文艺副刊。早期作品后选编、修改收入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初版)。50年代初出版反映抗战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9年出版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历任中国作协理事、天津作协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1955年后因病远离文坛的主流,并开始

4、阅读大量传统文化典籍。1977年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因自成风格而被称为“荷花淀派”开创者,有诸多后人效仿。“文革”后出版了芸斋小说秀露集耕堂杂录尺泽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曲终集等散文集。孙犁散文选于1989年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荣誉奖。早期作品明净质朴,勾勒出乡土民风,继承了废名一脉的抒情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荷花淀吴召儿嘱咐等流传不衰。晚近所作由清新入于平淡,而在简洁之中更富有蕴藉。】三检查预习1、熟记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梢( ) 撮( ) 抻( ) 杼( ) 粜( ) 唯( ) 讳(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弄 淋 假 系 四、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四部分的主要

5、内容,并用46个字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初次见面: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临终痛别: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五、讨论分析。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亡人”给你的总体印象。明确:贤妻良母2、作者用那些“逸事”体现了亡妻的这一美德?明确:细节1: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一如既往的温柔和内心的幸福感,以及她对婚姻的满意。作者对那天的雨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大凡人们感谢天,

6、是因为他享受到了意想不到或难以承受的幸福。作者将自己与妻子的婚姻记为“天作之合”正是因为妻子给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甚至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在此,与其说作者在谢天,不如说是在谢妻;对天的感念,其实就是对妻的感念。细节2:“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 “盯”“跳”“走”“钻”腼腆害羞细节3: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礼教观念很重,又非常质朴。“麦秋两季,那你哭什么呢?”“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她站起来哭了。母亲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个

7、个拣起来,背到家里去了。”初为人媳的娇惯、柔弱细节4: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非常辛劳妻子婚后跟婆婆到地里摘北瓜,背不动被筐子弄了个后仰。此细节生动地写出了妻子的柔弱细节5: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关爱孩子细节6: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易于满足一个婚前丈夫把两丈花布寄到她娘家去的小事,她不但记了一辈子,并且临终还令她“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充分体现妻子对恩爱的珍视。得一还两、薄施厚报、“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琚”,因为两尺花布,传统观念较强的妻子对丈夫付出了多少爱与体贴!3、这些细

8、节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亡妻怎样的情感?明确:怀念、感激、自责、歉疚4、文中运用了什么手法?(铺垫、对比手法)“从小只会做针线活” “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 “到了集日,自己去卖线卖布。有时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上二斗高梁,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第三部分细节赏析:1、哪几个细节?性格品质?表现手法?铺垫 回家诉苦背瓜遭遇 吃苦耐劳善于学习 )纺织粜卖对比 疼爱孩子六、能力迁移 1、阅读文后“活动体验”的细节描写,说说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用于刻画人物,或点化肖像,或描摹神态,或描写动作,细致

9、描写人物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个细小环节或举动,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2、如何写好细节:(1)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2)符合人物的个性 (3)精心锤炼词语。(4)巧妙运用修辞。七、课堂小结是的。斯人已逝,当作者带着一种愧疚与不安来怀念逝者的时候,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满是岁月积累的真情,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式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式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许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金圣叹说过: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是作品真实性的一种体现。回顾我们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