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教研交流活动_第1页
“随班就读”教研交流活动_第2页
“随班就读”教研交流活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随班就读教研交流活动基于评估分析普特融合开展内江路第二小学“随班就读”教研交流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你们 交流我校“随班就读”工作的情况,我汇报的题目是:基于评估分析普特融合 开展一、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情况分析我校现有学生492人,随班就读学生20人,均为智障学生,涉及五1、五2、 五3、四1、四2、四3和三1、三2、三3共9个班级,其中男生11人占55%, 女生9人占45%;轻度14人、中度4人、重度的2人。我校按照国家和市区的 督导条例之规定,积极落实杨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之要求,以及市区相关 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随班生较多的实际情况,将随班就读工

2、作融入到学校的各 项活动之中,使这些特殊孩子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快乐成长。二、特教普教融合“架梯”助力成长在普特融合开展模式探索实践中,我校主要采取“四举措”策略进行助推:一 是活动课程的融合。近年来,我们营造有“磁性”的育人环境,表达“以棋育人”特色,提高了 我校随班就读学生自主活动、自我管理的能力。我校重视体验教育,将其作为落 实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内容上丰富体验形式,开展好校园读书节、艺术 节等9类主题体验教育;在活动方式上追求自主创新。如:元宵节的仪仗队巡游 活动,围棋节中围棋诗歌吟诵活动,科技节中的游戏嘉年华活动等,让每个学生 动起来,在体验中提升兴趣、激发思考、彰显自信、传递友

3、善、尝试创新,培养 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学校还积极探索少先队工作课程化,开设了 “小棋客看大世 界”博物馆课程,在满足学生探究需求的同时,丰富其社会实践体验,得到学生 的欢迎。在探究过程中形成了 “小队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同学们 的探究小报、图文摄影等作品都呈现出学生的智慧。所有的这些活动中,都留下 了随班就读学生快乐的身影,也留下他们参与活动的收获和体会。二是走向社区的融合。作为杨浦区中心医院的生命教育基地成员校,我们携手开展“生命教育之旅”的特色活动。参与学生以3-5年级为主,覆盖全校,累计参与学生近300人 次。通过活动先导、实地学习、交流讨论、反应总结,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无价需

4、 珍爱,成长不易要感恩的道理。杨浦有线专题活动中曾专门报道学校“母亲节感 恩之旅”活动。去年末的“学会情绪管理,神秘心理不神秘”的活动,更是帮助 解决了随班就读生的考前焦虑心理,从而逐步学会正确的情绪管理,以良好的心 态投入期末考试,取得明显的进步。三是教师的融合。通过“教学相长”和“种子示范”培养融合师资。冯敏娟老师是我校的普校 教师,通过区校两级培养,目前,冯老师已获得特殊教育教师上岗资格,成为我 校兼职的资源教师。平时,冯老师与数学教师们共同参与普校数学学科教研活动, 同时,她还参与区级特殊教育教研活动,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最新的理念和做 法带到学校教研组活动中,使普校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的

5、理论和教育方法,做到以 普带特,以特促普,共同提高,打造一支优秀的融合教育师资团队。四是考核机制的融合。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融合教育管理、考核、评估体 系和激励机制,形成了浓厚的融合教育改革气氛。根据市教委和区教育局相关规定,随班就读学生需要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开 展每天30分钟个别辅导。由于,我校随班就读的学生人数较多,所以教师们在 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中采取小组教学或一对一教学形式,并且落实个别教育与训 练时间。在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育评估的科学性和多样性,以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 容,真正使每位随班就读学生得到有针对性教育,使每

6、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 展。在对随班就读班级教师工作的考核评估中,学校充分肯定了他们为学生付出 的劳动,随班就读学生数量和教育质量纳入教师工作考核的内容。每学期末的教 师学期奖专设随班就读学生成绩合格奖一项。学校按规定使用随班就读工作手册,要求教师平时做到记录完整、清晰、按 时完成。学期结束学校奖励教师每人120 (130)元。我们还制定了随班就读工 作手册的评价标准,学期结束时,根据标准对教师进行打分,对于优秀的教师加 以加奖。三、基于评估分析,改进课堂教学那么,针对学校随班生多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普通学生学习的情况下,我 们尝试探索从课堂教学改进的实践研究,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质量。为此

7、, 我校开展“基于课程标准,构建有磁性的创智课堂”主题教学活动,试点开 展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业评估工作,并将杨浦区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高随班就 读教学质量的区域推进方案的要求融入其中。在活动中,教师们关注随班就读 孩子,备课时老师有的放矢,上课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及时为他们的 进步点赞。因此,我校的许多随班就读的孩子并没有特别的自卑,正因我校有一 群为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的教师们。(卫磊写的个别化教学案例)他也“辉煌”、“当我们播撒的千万缕阳光开始有了一丝、一缕反射的时候,所有的苦累都 被淡淡的甜蜜淹没了。”这是一位特教躬耕者的心语,然而这又何尝不是战斗在 普

8、教系统中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一种切身感受呢?眨眼与马乙撒格的接触已经 两年多了,回想与他接触的点点滴滴,看着他的点滴进步,有千言万语马乙撒格,男,2007年出生,身材较为瘦小,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语言表达能力差,经检测和鉴定,现为随班就读生。该生是撒拉族,性格较为内 向,虽能与同学接触,但由于语言的障碍常引起同学哄笑,产生自卑感,逐渐失 去了自信心。上课很少举手回答下列问题,极少次数的发言,表现极为紧张,自己不 知所言。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一次语文讲读课上,我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我发现平时很少举手的他,怯生生地把右手移出了桌面。“这段文字很短,让 他试试吧,也许他能读得很好。

9、”我心里这样想着,就叫了他。我几乎屏住了呼吸, 我多么希望他能在全班同学面前“辉煌一回”。他沉默了好半天,终于颤巍巍地 出声了。没想到短短的几行字,他磕磕巴巴地根本读不下去,再加上他口齿不清, 有的同学开始在下面一边嗤笑,一边学他说话。我真有点儿后悔叫他了。我稍稍 平定了一下思绪,对大家说:“马乙撒格同学敢于举手发言,我猜他昨天回家一定 练习了很多遍,只是今天太紧张了。这样吧,我和马乙撒格同学一起来领读,其他同 学小声跟着读。就这样,我和同学们抑扬顿挫的声音淹没了马乙撒格的尴尬与 无助,琅琅的读书声是那么和谐地回荡在教室里。渐渐的,我发现马乙撒格的眼睛能专注地盯着书本了,笑容也显露在了他的 脸

10、颊上,望着他充满自信的眼神,我不禁浮想联翩是啊!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特 殊需要,为他们提供融洽、友爱的学习气氛,采用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 配合耐心的个别辅导,有的放矢,有针对地开展随班就读学生的认知领域,相信 他们也一定能像正常学生一样健康地成长。四、加强师资培训开展课题研究为了使我校的随班就读生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我们组织教师参加各项 培训活动。在培训中,以校为本,以通识培训、学科研修、教学操作三大模块, 对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比方:我们邀请区特教教研员李静老师作关于学校 本位融合教育行动方案的讲座;市生命科学德育实训基地专家团成员、区德育 室

11、主任戴耀红“让每个孩子的生命都充满活力和智慧”;上师大教授吴国平“创 智的课堂可爱的教师”等等,使老师们理解什么是融合教育,为什么教师的行 为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从而对生命教育(随班就读教育)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 解与思考。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松鹤老师团体沙盘体验培训活动中,教师们 不仅体会游戏的乐趣,更学会理解别人和反思自己,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和团队 合作的能力。同时,我们通过学校班主任“磁性”论坛等形式,及时总结随班生 教育教学的经验,积极开展“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课 题研究,并与学校课题“基于课程标准,构建有磁性的创智课堂”相结合,撰写 29篇个别化教学案例,选送2

12、篇到区特教指导中心。另外,我校郭培隽、张燕、 缪姝等教师的教育案例先后在杨浦特教杂志上发表,特教专管员冯敏娟老师 撰写了“加强教学研究,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参与了区特教论文的征集活动。五、随班就读工作成效两年来我校与杨中心联手对学生的生命融合教育共计9次;党团员教师与随 班就读生开展“新年大放送爱心永不停”活动,还带着随班就读生“大手牵小手放 飞美好心灵”课外实践活动;参与杨帆学校“纪念长征80周年特奥融合”活动; 每周一次,由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大手牵小手”学习辅导活动等等,在活动中, 随班就读的孩子越来越自信,在活动中,随班就读的孩子越来越成长。五(1) 班的楼海悦的古筝表演赢得了全校同学的掌声,五(2)班的随班生张懿同学成 为区少体校赛艇队员,有20名随班学生在杨帆的融合体育比赛中获“永恒电波” 团体优胜奖。两年来共有57人次的随班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