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完整版课件_第1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完整版课件_第2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完整版课件_第3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完整版课件_第4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 一 章 先秦时代的文学观念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孔子的文论第三节 孟子的文论第四节 荀子的文论第五节 先秦道家思想的诗性特征一、文化话语权力的转移 周公制礼作乐:政治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 文化话语权力从执政的贵族手中转到新兴的士人阶层:贵族世袭制废除、用人政策变革、私学兴起。话语建构成为士人阶层干预社会、实现理想的唯一可能途径。 一、文化话语权力的转移 话语权力转移的重大意义:政治权力与话语权力之间的联系出现了许多中介因素,文化系统独立于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成为文化话语系统可能的批判对象,形成制约与反制约、维护与批判、利用与反利用、建构与消解的复杂关系。士人阶层的出现。 二、作为新的言说主体的

2、士人阶层 士人主体意识体现为: 1.在社会身份上极力扮演全社会的教育者角色。 2.自我规范意识。 3.以天下为己任。 4.以道自任。 限度:受到来自社会历史结构与文化结构的制约 三、先秦文论概观 孔子之前的早期文论观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 道家文化本身的诗意性 四、儒家的文化追求 先秦儒家文化意义生成模式:“道”(道义)与“势”(权力)的关系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孟子尽心上) 士人阶层“基本焦虑”的产物 儒学的实质是士人精神与西周礼乐文化的结合。 社会批判: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与民同乐 礼乐等级:克己复礼、正名、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 四、儒家的文化追求 儒家文化的三个要点:“仁”、“忠恕”

3、、“和”等价值范畴 人格理想:圣贤人格、成圣成贤的修养工夫 社会理想:一方面来自于西周礼乐文化之遗留,另一方面来自士人阶层自身的心理焦虑。第二节 孔子的文论 作为一位以改造社会与人心为己任的伟大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文化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格局与价值取向。 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余言诗矣。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子曰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辞达而已矣。一、孔子文论的文化意蕴 (一)诗歌功能的变化:诗歌不再是强化西周既定贵族社会秩序的手段,而是为了建构一种新的社会乌托邦、一种理想的政治秩序,代表一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赋诗明志修身的重要手段 一、孔子文论的文化意蕴(二)士人为世界秩序提供救世良方:为这个混乱无序的世界制定法则 自我神圣化“德”,理想化的圣贤人格 “君子”,仁义礼智、孝悌忠信 精英文化:雅乐郑声孔子教学弟子图二、孔子的诗歌功能论的复杂性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5、,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二、孔子的诗歌功能论的复杂性孔子对于诗歌的功能的认识: 修身功能言辞功能沟通交往功能政治功能这四项功能是不同文化历史语境的产物二、孔子的诗歌功能论的复杂性诗歌综合功能的意义: 重新整合人们的思想、沟通上下关系, 建构一体化的社会意识形态。乌托邦精神: 将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寄托于某些文化文本, 体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家的乌托邦精神。 第三节 孟子的文论 孟子是孔子之后最为重要的儒家思想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极为显赫的地位。同样是

6、作为士人阶层的代表,孟子较之孔子有着更加强烈的身份意识,对自身的内在精神也有着更深刻的反省。孟子(前372前289年)一、孟子与士人阶层的自我认同意识孟子时代,士人的自我认同进一步发展: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士之失位,犹诸侯之失国 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 孟子滕文公下 “一乡之士”、“一国之士”、“天下之士” 孟子万章上一、孟子与士人阶层的自我认同意识孟子与孔子相比较的特点:政治理想方面:孟子更具有乌托邦色彩。 A.与民同乐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孟子与士人阶层的自我认同意识孟子与孔子相比较的特点:人格理想方面:成圣成贤 孔子:遵循礼教的君子 孟子:“富贵不能淫

7、,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孔子:礼乐 孟子:存心养性 心:“求放心”,圣人“不思而得” 性:性善论,“四端” 二、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一)知人论世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事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二、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知人论世”的实质: 不仅仅是一种解诗的方式,而是向古人学习美好品德的方式。“对话解释学”:解释行为的根本目的不是要知道解释对象是怎样的(即对之作出某种判断或命名并以此来占有对象),而是要在其中寻求可以被自己认同的意义。所谓“体认”

8、,即理解加认同。 二、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二)以意逆志 咸丘蒙曰:“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叟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二、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以意逆志”:用自己的见解去揣测诗人的意旨 “以意逆志”说的实质:不是解释的绝对客观性,而是对话的有效性:说诗者与诗人之间达成在“意”或“志”的层面上的沟通,而不被交流的媒介文辞所阻隔。只有这样才符合“尚友”之义:平等对话。二、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三)知言养气敢问夫子恶乎长,

9、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词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二、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知言”是指对别人言辞的一种判断力。“养气”是“知言”的前提条件。“养气”培育起一个不同于自然“自我”的道德自我。言辞可以在道德自我的价值评价系统中得到检验。孟子在试图为社会立法的同时更偏重于为人的心灵立法,即建构人格境界以及实

10、现之途。 第四节 荀子的文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荀子劝学荀子(前313前238 )一、荀子言说立场的时代特征荀子学说的主旨: 对儒学进行反思,将儒学建构成一种既有超越的乌托邦精神又具有现实有效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荀子的言说立场: 其政治学说是基于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美好的理想提出的,较之思孟之学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 一、荀子言说立场的时代特征荀子言说立场形成的原因:文化语境: 诸子之学走向综合交融的必然趋势历史语境: 渐进统一的社会呼唤统一的意识形态 一、荀子言说立场的时代特征在儒学的范围内与思孟之学相反:“性恶”说代替“性善”说改变价值系统建构的逻辑

11、前提。 “学”取代“思”在修身的方式上采取不同路向。“礼”“法”并重代替“仁政”在重建社会秩序之方式上的不同选择。 二、荀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一)对诗所言之“志”的新阐释。 孟子:以意逆志 荀子:将诗理解为圣人之志的表达诗歌阐释学的基本原则: 说诗的结果一定要归结为圣人的意旨。意义:导向汉儒说诗与儒家诗学观念的最终完成。二、荀子的主要文论观点(二)诗与“性”、“伪”的关系问题: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

12、其文足以辨而不,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荀子乐论 二、荀子的主要文论观点(二)诗与“性”、“伪”的关系问题: 1.含义“性”:人生而有之的东西 “伪”:人后天创造或习得的东西诗歌与人之“性”与“伪”均有密切联系 二、荀子的主要文论观点(二)诗与“性”、“伪”的关系问题: 2.意义诗是人之“性”与圣人之“伪”的结合。 诗产生的最终根源是人之性,人性的自然流露有多种可能性,圣人的关键就在于对其进行引导、规范,使之沿着适当的途径来表现。荀子诗论最终归结为“和”的社会功用。第五节 先秦道家思想的诗性特征说老庄的所谓道,尤其是说庄子的所谓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

13、术精神 。他们由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庄子(前369-前286 )老子出关图一、老庄道论老子: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永远长存既是万物产生的本源,又在万物之中得到展现自身又有发展变化的规律 庄子的道: 侧重于心灵的境界的描述,是主观之心境 万物自化、无待;心斋、坐忘 二、老庄所崇尚的“妙”和“自然” (一)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

14、:妙“有” 是道的规定性和界限性,“无”联系于事物“妙”的一面,“妙”体现了“道”的无规定性、无限性。 庄子:神 强调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所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如庖丁解牛时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轮扁斫轮时“得之于心而应于手” 。二、老庄所崇尚的“妙”和“自然”(二)自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 成为万物最终的依据,具有本体论意义。 “自然”与“道”关系紧密。二、老庄所崇尚的“妙”和“自然”(二)自然庄子:以自然为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是历史上第一个自觉而深刻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家,这一揭示是无比重要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山

15、水画、山水田园诗以及书法追求自出机杼、空灵素朴的特征。 三、庄子对“游”和“化”的推崇逍遥游,以游无穷,游乎四海之外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三、庄子对“游”和“化”的推崇庄子开篇就以“逍遥游”作为标题说明他对“游”的重视。齐物论篇强调“游乎尘垢之外”;养生主篇讲述庖丁“游刃必有余”的境界;人间世篇提倡“乘物以游心,讬不得已以养中”;德充符篇强调“游心乎

16、德之和”;大宗师篇和应帝王篇讲述至人有“游乎天地之一气”、“游无何有之乡”的本领。 三、庄子对“游”和“化”的推崇四种“化”,奠定了游的框架和基础: 内化而外不化、物化、气化、自化 “游”: 物化所对应的游:对象是客观物 气化所对应的游:想像中的宇宙鸿蒙 最高境界的游:无待而自化的游生活艺术化摆脱人生困境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三、庄子对“游”和“化”的推崇“游”的基本义:适性而为,在形式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性和方向性,给游的内容提供了巨大的开放空间。游的意义:庄子所追求的自然之真,不是客观事实的真,而是率意而真的真,既是一种事实的状态,也是一种主观的感觉。这种主观的感觉因反世俗的各种物执和内心的情累而显

17、得真诚和宝贵,同时又因与“天地合一”、宇宙同流而境界阔大,但也因一切无所谓而游戏人生最终有可能沦落为混世之游。 四、庄子“言不尽意”论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孔子曰:“何谓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秋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所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 四、庄子“言不尽意”论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

18、上,问恒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日:“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天道)四、庄子“言不尽意”论庄子不仅意识到一个语言所不能表意的道的领域,也意识到在人的内心中也面临着不知如何言说意识中的无形之境(道境)的问题,这样的困境来自于道理

19、的深奥或内心情感世界的微妙复杂。庄子也肯定了可以言论的范围“物之粗”,甚至认为言在很大程度也能达意,只不过提醒听者或说者得“意”时要忘“言” 。四、庄子“言不尽意”论庄子的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说在魏晋以后经过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对言、象、意三者关系的进一步阐述而被引入文学理论,它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为中国古代注重“意在言外”的写作传统及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 二 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乐记与毛诗序第三节 司马迁、班固的文学思想第四节 扬雄的文学思想第五节 汉人对屈原的评价问题第六节 王充的文学思想第一节 概述 儒学在

20、汉代由一种百家之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经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选官制度成为统一知识阶层思想的主要手段。文学观念也受到时代文化精神的直接制约。 汉武帝尊崇儒学,设五博士,常与学者讨论治理国家的方略一、汉代的政治文化结构 汉初: 休养生息,以黄老之术治国。汉武帝时: 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编订的五经,立王官之学,置经师以统一全国言论,加强中央集权。汉末: 社会分崩离析,出现对儒学独尊的信仰危机,两汉的经学走到尽头。二、士人阶层的处世策略 汉初: 尊黄老,儒家仅在社会下层流行。汉武帝时: 儒学之士创造性地改造先秦儒家思想。西汉末年: 批判泛滥的谶纬之学与黑暗政治。东汉后期: 官方经学没落,士

21、人转向老庄学说。三、经学语境中的文论思想 带有儒家文艺思想的特点: 汉代经学神圣化,儒家文学批评标准流行。由天道的一些属性推出文学艺术的属性 封建帝王迷信: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经学家为王权的合法性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在此经学思想影响下,文论家表现出一种封建帝王迷信并为之歌功颂德。 董仲舒四、两汉文论概况 1.西汉初到汉武帝前后,道家文艺思想比较活跃刘安淮南子,承继先秦道家积极方面,同时,吸收儒、墨、法等思想。西汉道家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新特点启示了魏晋玄学的文艺观和美学,成为庄学文艺美学向玄学文艺美学过渡的中介。司马迁四、两汉文论概况 2.从汉武帝到东汉前期是儒家文艺思想的高潮时期 儒家思想“定

22、于一尊”,成为指导创作的唯一原则 出现了文艺思想的纲领性著作:礼记乐记和毛诗序主要代表人物是刘向、扬雄、桓谭、王充和班固 与先秦儒家相比:保守性增强、批判性减弱对文学、尤其是诗歌的认识更加深化迷信化倾向增强四、两汉文论概况 3.东汉中期到灭亡意识形态大一统的官方儒学呈式微之势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代表人物:王逸、郑玄 班 固四、两汉文论概况 4.汉代“文章”观念进步文学之士与文章之士被区分开来 刘向别录、刘歆七略 班固汉书艺文志文学与经学区分渐明文章(文)与文学(学)区分开来 对文章的文学性的认识加强第二节 乐记与毛诗序 乐记总结了先秦以来的“乐”的思想,特别是体现了正统儒家学派的音

23、乐美学观点;毛诗序谈的是对诗经的看法,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乐记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一、乐记的主要贡献 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从乐的起源、本质、作用及创作的心理过

24、程,进一步谈到艺术欣赏与批评。不仅关乎音乐,而且也涉及一般的文艺理论: 诗、乐、舞三位一体一、乐记的主要贡献 1.对音乐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坚持音乐艺术的表情性 “乐”产生于人的情感情感的真诚与否影响和决定艺术的生命情感类型决定音乐形象的个性特征 “情”的产生:人的“六情”感于外物而动此“物”包括自然与人事两方面 一、乐记的主要贡献2.提出了音乐的社会作用:致乐治心,寓礼于乐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接受者在接受作为情感表现的音乐时也会感之而后动,通过对音乐类型和内容的规定便可以引导人们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

25、一、乐记的主要贡献3.引政治伦理范围内的“文质”概念入文学领域故钟鼓管磐,羽龠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奠定了“质”决定和派生“文”、“文”表现和依附“质”的这样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文质”观。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

26、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

27、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二、毛诗序的诗学思想1.确立了中国古代诗歌抒情言志的传统。 第一次将“情”与“志”联系起来。“志”主要指人的经过一定伦理道德规范过滤后表现出来的志向、思想,它强调的是秩序、法则优先于个人;情主要指未经太多伦理道德思考和社会意见就流露出来的个人的感情、情绪。 抒情言志,都必须受到“礼义”的约束 二、毛诗序的诗学思想2.系统论述了文艺

28、自上而下的教化作用“刺”:诗的讽谏作用。 讽谏以维护统治者的绝对权威为前提,表达时不能直刺过失,要“主文而谲谏”。 “美”: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二、毛诗序的诗学思想3.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赋、比、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郑玄:周礼注疏)二、毛诗序的诗学思想3.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表明诗歌创作的特殊性: 赋比兴手法表明诗歌创作不同于其他创作,通过具体物象(物、事、人)来表现生活、抒发情志。赋比兴手法与中国的抒情言志传统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第三节 司马迁、班固的文学思想 史

29、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班固(32-92) 司马迁(前145-?)一、司马迁的文学思想 1.实录精神与春秋笔法 “实录”精神:创作上要如实地反映古往今来的生活,“不虚美,不隐恶”的严肃写作态度。或问周官?曰:“立事”。左氏?曰:“品藻”。太史迁?曰:“实录”。(扬雄法言重黎) 春秋笔法司马迁评价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总结出 “春秋义法” (“春秋笔法”)的写作规律。一、司马迁的文学思想2.“发愤著书”说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

30、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一、司马迁的文学思想2.“发愤著书”说 继承了孔子“诗可以怨”、屈原“发愤抒情”的精神,探讨了“立言”的动机、目的和写作激情的重要性。文学的“怨愤” 不是一己之私怨,而是合乎正义、坚持良知、伸张凛然正气的“公正发愤”。批判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坚持正直、关心民生疾苦和民族命运的优秀文人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班固的文论观点 汉书文学家立传和对作家作品评论1.“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的真正实践 把作品与作家、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有机联系起来,注意从作家经历和社会环境中去寻求作品的解释和答案。把西汉一系列作家纳入汉书人物列传,按照

31、作家生平介绍作品载录褒贬评价的公式进行批评,表现出非凡的历史眼光。 二、班固的文论观点 2.对作品的选录和评价继承了孔子以来的选本批评,以“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来选录汉代作家。有助于指导读者阅读,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文坛对作品的评价标准。3.品第批评 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序中对历史人物品第的划分,影响和启发了后代文学品评方法。二、班固的文论观点 4.归纳出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汉书艺文志) 5.论辞赋 汉书艺文志专门设有诗赋略,以区别于六经诸子学术著作。班固已能自觉地区分文学与学术班固

32、对诗赋的重视第四节 扬雄的文学思想 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末年著名的哲学家和辞赋家。为人谨慎自守,淡泊名利,好深湛之思,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外戚佞臣专权以及王莽篡政都有清醒认识。文学思想主要见于法言。另著有太玄和扬子云集等。一、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 明道、征圣、宗经,创作要合乎儒家之道,以圣人为榜样,以六经为楷模。扬雄的明道、征圣、宗经思想比战国时代孟、荀尤其荀子的明道、征圣思想更加系统化,明显受到了西汉中期董仲舒所提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二、扬雄论辞赋 批判汉大赋:“靡丽多夸”,不适合对帝王起讽谏作用。切中了当时汉赋创作中仅关注靡丽形式而不重思想内容的

33、不良倾向。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扬雄还对言语与书籍的联系与区别,以及言语、书籍与人的思想活动的关系作了深入思考。第五节 汉人对屈原的评价问题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臧否与当时经学的地位关系密切。从对屈原的评价中,也可以窥见汉代文学批评的走势。屈 原一、淮南王刘安与司马迁的评价 刘安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班固离骚序引)。司马迁 史记屈原列传全面吸收了刘安的观点,并把对屈原的作品评价由道德领域拓展到诗学领域。一、淮南王刘安与司马迁的评价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34、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二、扬雄与班固的评价 雄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汉书扬雄传) 扬雄评价屈原的赋是“诗人之赋”,痛惜屈原的悲剧结局。认为屈

35、原不该自沉泯罗,其思想里缺少道家的全身远害,和儒家的进可治国平天下、退可独善其身的观念。 二、扬雄与班固的评价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班固离骚序)班固:否定态度否定屈原的为人批评离骚中的神话传说等浪漫主义内容三、王逸的评价 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依托五经以立义”,“以诗取兴,引类譬谕”,“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 王逸: 对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进行全面整理和研究肯定了屈原的创作动机是出自“忧愤”

36、对屈原的人格也给予很高的评价站在儒家经学的立场上为屈原辩护 四、总结屈原及其作品中存在与经学相悖的成分:“发愤著书”原则、对创作主体个性情感的张扬汉代围绕屈原及其作品的争论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创作问题: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者往往“发愤著书”,“垂空文以自见”,把自己的才智寄托于文章著述。 第六节 王充的文学思想 王充是中国古代一位极有特色的思想家,他从实际的经验出发,对东汉时期风行一时的谶纬之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的文论思想提倡真实,反对虚妄,注重文章的社会功用,对后世文论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王充(2797?) 一、王充与论衡论衡的中心是批判谶纬神学从经验出发合理地、理性地去理解

37、事物反对汉代经学对世界、王权、人事以及伦理道德用天人感应、图符、谶纬的神秘主义解释世界。剥去附着在王权、伦理道德上的神秘性和绝对性,得出关于天(神、自然)、人和文学的独特见解。一、王充与论衡文学批评领域批评当时好虚妄的文学创作。真实是任何著作的生命,只有真实的作品才有补于世用,才具有“真美”。对“文”的认识文学之文文质之文文章之文二、王充的主要文论观点 古有命使采诗,欲观风俗,知下情也。圣王可云,汝民也,何发作,因罪其身,殁灭其诗乎。今已不然,故诗传至今。(论衡对作) 以敏于赋颂,为弘丽之文贤乎。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辩然否之实。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民不觉知是非之分,无益

38、于弥为崇实之化。(论衡定贤) 美善不空,才高知深之验也。(论衡佚文) 古贤文之美善可甘。(论衡别通) 二、王充的主要文论观点1.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继承和发展了“尚用”的文学观念,强调文章和著作必须要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辞赋文章应该对现实起到“刺”的作用不否定文学中的赞美作用二、王充的主要文论观点2.真美“为世用”“真实”提出追求“真美”的美学要求 “美”在王充那里有两层含义:形式之美,内容之“善”美与善并称 把肯定意义的美的概念同善结合起来的思考延续了古文论的传统。 第 三 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 第三节 陆机的文赋 第四节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 第五节

39、 钟嵘的诗品 魏晋戴巾穿宽衫的士人 第一节 概述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乱世政治与文人命运 政治风云多变,社会动荡,宫廷在文学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常常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竹林七贤图一、乱世政治与文人命运 政治追求的幻灭强烈的艺术追求文学创作或理论批评成为精神所寄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文学批评异常繁荣 二、从经学的衰落到社会思想的解放 思想领域状况:性质:汉代经学体系全面崩溃,思想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原因:东汉

40、末年的政治动荡与经济危机从汉末清议到魏晋清谈:汉末清议:对人的政治道德的实用性评价魏晋的人物品藻:以鉴赏人的个性风貌为中心的审美性评价。二、从经学的衰落到社会思想的解放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世说新语容止 嵇康弹奏广陵散三、理论批评中的玄学旨趣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代替衰微的两汉经学。玄学家在清谈中设立主客往复辩难,这种风气无疑促进了理论思维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理论批评中的玄学旨趣1.名教与自然:王弼、嵇康 抒写真情实感,反对矫饰,追求一种自然的美文心原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41、,自然之道也”钟嵘论诗标举“直寻”之说 2.崇本举末:王弼把“道”和名教的关系看作是母与子、本与末的关系。正确的治国方法应是“崇本息末”,君主自处“无名”、“无形”的地位,实行“无为而治” 。三、理论批评中的玄学旨趣3.言意之辨 得意忘言:言象意王弼: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文心神思:“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钟嵘诗品:以“滋味”论诗。四、文学概略 集部编纂 作家峰起,作品繁富,诸如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古代文学的主要形

42、式体裁趋于定型和成熟,尤其是诗赋创作有长足的发展。五言诗、七言诗、小赋、骈体文生死、游仙、隐逸三大主题: 觉察到独立的人的意义与价值,从以政教美刺为内容,变成对个人悲欢离合、兴衰际遇的歌唱。文学思潮的嬗变。 竹林七贤图五、在文学与玄学共同影响下的文论 1.文学本体论 对文学存在及其性质、意义和价值的领悟和反思。建安之后:赋予文学一种极崇高的本体论意义,从宇宙论的角度论证文学的起源,把文学看成是能够沟通天意人心,体现自然之道的存在现象。 曹丕“文以气为主”;陆机 “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刘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文德论与传统诗教观接合在一起 。五、在文学与玄学共同影响

43、下的文论 2.文体论 曹丕分文体为四科八类陆机所论文体增至十种,有“缘情绮靡”之说文体论专著: 挚虞文章流别论和李充翰林论刘勰分文体为三十三类,而以诗赋为讨论重点 五、在文学与玄学共同影响下的文论 2.文体论 “文笔之辨”的过程反映了文学观念的演进南朝前期:文心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南朝后期:“文”与“笔”之间界线明确: 文是抒情的,美感的 笔是理智的,应用的 五、在文学与玄学共同影响下的文论 3.创作论 缘情说: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情志关系 物感说:作为宇宙本源的气作用于万物,使人心受到感动,然后人作出能动的反应,形诸舞咏而产生诗;诗既是宇宙“幽微”的

44、显现,又是人孕育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陆机、刘勰、钟嵘认为应物而感形诸舞咏乃是自然情理的必然表现,使文作为自然之道的显现的观点,与文生于情的观点,得到了合理的统一。 五、在文学与玄学共同影响下的文论 3.创作论神思论:陆机、刘勰 文学语言论:王弼“言象意”三层次论,陆机 “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刘勰 “隐秀”之论,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沈约等提出的永明声律论:“四声八病”之说。 强调通过平仄相间,造成诗的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为唐以来律体诗调和平仄的规律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五、在文学与玄学共同影响下的文论 4.文学发展观 葛洪:古者事事醇素,今则莫不雕饰,时移世改,理自然也。 钟嵘诗品

45、:五言诗的历史演变,以诗骚为我国文学发展的两个源头。 刘勰:影响文学发展的外部条件:“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 。文学自身的嬗变规律:参伍因革、望今制奇、参古定法。五、在文学与玄学共同影响下的文论 5.鉴赏论和批评论 葛洪抱朴子 6.北朝文学的特色和南北文学融合论 北朝文学总体上呈现出由低而高向上发展的态势,而且逐渐地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第二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 鲁迅曾说:“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典论论文提出了反映当时文学风气转变的新观念和新思想,可以看作是这一时期我国文学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 典论论文文人

46、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典论论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桔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

47、瑀之章表书记,今之俊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

48、,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一、作家论和批评论 作家论: 对当时的七位诗人做了平行比较研究,精当的分析和公允的评价,其目力所注尽在艺术之得失,无意于政治道德的评判。批评论: “文人相轻”现象提出文体之分与“君子审己以度人”的批评原则二、文体论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本同末异”之说:从本末结合的观点来研究文体,真正把文体论提高到了理论批评

49、的高度。四科八类:四科中暗含着后来之所谓文笔的区分。由于排除了一些非文学的体裁,他所论列的文章基本上也合于后世通行的广义的文学的概念。“诗赋欲丽”:从正面肯定其审美价值,实际上反对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其时代特征是鲜明的。 二、文体论文体风格每一种文体都有特殊的风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要求运用这种文体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把它作为一种规范来遵行。这里包含了作家与文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曹丕已经初步接触作家才性与文体风格的关系。三、文气说 文以气为主曹丕:提出文气说的第一人。 以“气”来分别描述建安七子创作上的特点。“气”:首先,指作家创作的个人特点和独创性,亦即风格。文气说的提出,意味着理论

50、上对作家创作个性的一种确认。 三、文气说其次,“气”又指个性。 把作品风格和作家个性相联系,风格导源于个性。曹丕之所谓“气”,在作家就是指个性,在作品表现为风格,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相统一。 缺陷 忽略了包括时代精神、民族风尚和文学艺术传统等外部因素对“气”的影响和养成作用。 四、文学价值观 文学具有不依附于政治的相对独立的意义。前人所谓立言:指德教、政教和学术著作的撰写曹丕所谓文章:不仅指学术著作,而且包括当时文人士大夫大量创作的诗、赋等纯文学作品。 前人所谓文章,和德行是不可分离的。曹丕则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作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 第三节 陆机的文赋 文赋全文紧紧围绕“物意文”三者关系来展

51、开论述,以所谓为文之“用心”与“作文利害之所由”为讨论的中心课题。 陆机(261303 )文赋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佇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曨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

52、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採千载之遗韻。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始躑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

53、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虽离方而遯圆,期穷形而尽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徹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一、关于文学本质的思考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可钦。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本体论 文赋中讲文章写作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及想像和虚构的作用文

54、学现象和文学技巧,跟文章性质和功用是不能分离的。二、论艺术想像与艺术构思文赋的重点是文学的创作论,以神思为主的构思论。陆机把文学创作过程分为三段:创作前的准备创作欲望:作家一方面受外界事物的激发,同时也从钻研古籍得到启示。进入构思形象、意境:艺术的形象和意境借助于想像之力被创作出来,作家的主观感情则注流其中。艺术传达物质形式:谋篇布局,形诸笔墨,见诸文字。二、论艺术想像与艺术构思艺术想像的特点: 不受时空和身观的限制,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等艺术想像的作用:帮助作家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经验感受促进了心与物的交融文学创作的动因和想像力产生的基础:感于物本于学三、艺术方法论 文赋有相当篇幅讨论文学形

55、式和文学技巧:涉及文章的体制和风格、结构与剪裁、篇中警策之功能、意与辞的独创性,以及文病种种等。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推动了形式与技巧的变化发展。 文学创作有规律可循“辞条”与“文律” :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 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四、模拟与独创的辩证 文学创作的独创性:“离方遁圆”之说既指辞章,也关乎意境,把创意和造言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独创性的获得:有赖于作者自身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不废弃向前人遗产学习和借鉴。五、从文赋看魏晋审美风气的转变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韵。遗风馀

56、烈,事极江右。” 陆机论文体“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陆机提出的共同审美要求是:“尚巧”、“贵妍”和“音声迭代”、“五色相宣”。 陆机提出“应、和、悲、雅、艳”的审美理想。 第四节 刘勰 及其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体大思精。自铸伟辞,文论之尊。 刘勰(446?537?)一、文心的作意和作法 作意:基于儒家经世致用的处世准则和立身扬名的价值观念。以儒家的道统和文统,对当时的文坛不正之风作一番补弊救偏的努力。 作法:刘勰抱有自己的思想信仰,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既不故意地标新立异,也不愿随声附和。对于前人的理论成果他多有采择借鉴,但无不从实践的出发重新加以检验。 二、文心的理论体系与思想倾向

57、 理论体系:1-5:立论之总纲6-25:综论三十三种文体26-46除去时序:创作论47-49加上时序:批评论50:作者自序二、文心的理论体系与思想倾向思想倾向:原道、征圣、宗经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文心原道) 二、文心的理论体系与思想倾向刘勰的思想以儒学为主而兼综道佛:其论文先推原于道,认为文学是道的体现,文学之美的特质只能从道本身来获得解释。刘勰之所谓道,既是指儒家社会人事之道,也包括道家天地自然之道,以循自然为原则。并非时时处处唯周公

58、、尼父之言是从。为文学的个性化、抒情化找到了根据。三、文心的理论贡献 (一)神思论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一)神思论1.“思理为妙,神与物游”与理论思

59、维相区别理论思维舍弃具体的个别的物象,采取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艺术思维与具体的物象紧密相连,始终不离于“物” 文心物色: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一)神思论2.强调了“志气”和“辞令”在神思中的作用。 志气:情志气质,主要含义是思想感情 辞令:语言或语词 思、意、言三者的矛盾: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一)神思论言和意的矛盾统一关系:语言(辞令)是艺术思维须臾不可离开的

60、物质手段语言表现文学意象上的局限主张“得意忘言”:把语言的局限转化为语言的优势 文心隐秀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 (一)神思论3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创作前有准备,而构思时“贵虚静”“虚静”说老庄体道的境界。作家涵养文思的方法:要求作者以虚静的心境去直观艺术本体,才能够由虚而实,由静而动,进入思维活跃、形象奔涌的最佳创作状态。 创作中才与学的关系 (二)风格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