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文人山水到人文山水赤壁赋登泰山记群文阅读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简介和文本注释,掌握基本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了解赤壁赋登泰山记情景交融的特点,感受中国古代文人或显或隐地将个体思考寄托于山水之景中的文学自觉。 2.以山水为代表的自然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对比阅读这两篇写景抒情名篇,感受中国古代文人或显或隐地将个体思考寄予于山水之景中的文学自觉。 2.学会运用批注式
2、鉴赏方法,文本细读,品鉴此类散文的创作特点。 3.在山水之境中,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难点 1.学会结合文体特点(如赤壁赋的“赋”)、文言字词、艺术手法等,挖掘与归纳中国古代写景抒情类散文的创作特点。 2.结合中国古代文人以儒家“经世济民”思想为世俗追求,以山川自然为精神寄托的文化传统,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说明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自然情怀”,入选本单元的篇目以此为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
3、赋、登泰山记五篇写景抒情散文。学习本单元,旨在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味,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本专题学习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基于第七单元内容,编写一本散文集。各阶段学习任务均以前三篇现代文为一类专题学习,后两篇文言文为一类专题学习。具体安排见下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一:读山水以感其情 【情境】部编版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情怀”,共选录了五篇名家写景抒情的文章。如果我们要以这个单元为基础,编写一本散文集,我们就把这个单元“读厚”,围绕主题分类收录课内外的相关文章。然后需要“读细”,鉴赏这些名篇“名”在哪里;最后是“读深”,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基础之上为这本散文集作序,
4、表达出我们对这本散文集如此编排的理由。 话题导入:毛泽东主席曾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一句,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完成革命事业的壮志豪情。而由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于1959年合作创作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同样给我们直观地展现出我们神州大地的恢弘壮阔。说到祖国的山河,你马上想到了什么? 今天让我们共读中国古代写景抒情的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穿越千百年之前,感受苏轼和姚鼐笔下的景与情。 活动1:读顺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活动2:读情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读一读,注意朗读的轻重节奏。 任务二:理字词以通其意 活动:梳理两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实词、虚词、
5、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任务三:画山水以现其貌 活动:请从赤壁赋登泰山记中任选一篇,结合文本意象,为文章绘制一副美景全貌图。(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课前或在家绘制,鼓励发挥特长,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第二课时 任务一:读山水以赏其景 导入: 余秋雨曾在散文集文化苦旅自序中说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之所以称“人文山水”,是因为自古在文人墨客笔下,山川自然便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伯牙与钟子期于山水之间相遇,一曲高山流水抒发知音
6、之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儒家山水比德、表达君子道德情操的最佳注脚。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今天让我们继续共读中国古代写景抒情的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感受苏轼和姚鼐笔下的山水之美和潜藏其中的文人情思。 活动1:如果你是编辑,要为入编散文集的这两篇文章补充旁批,你会怎么选择?请从描写山水的语句中选择一处,小组讨论、分享。 活动2:精选一处,仿照例子,完成表格。 参考: 任务二:携山水以勾情思 活动1:你从这两篇山水散文中读到了什么情感? 活动2:登泰山记只是一篇山水游记吗?结合以下语句分析。 (1)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
7、西谷,遂至其巅。 引导:奔赴泰安之中的一系列动词,乘风冒雪,跋山涉水,极写路途之遥,登山之决心与热切;登山途中,“少”“中”“西”“巅”等一系列方位名词的变化,写出山路之曲折,山势之高峻,登顶之艰险。其中环节,缺一不可。作者何以费此笔墨? 明确:明写路途艰难,实写人生艰难。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引导:登顶山上,豁然开朗。傍晚时分,落日余晖静静洒落,山水如画,雾带飘然,山色淡雅、祥和。“望”是眺望,与“上”呼应,此情此景,非登顶不得,心境也由苦苦攀登转而为宁静淡然。 明确:明写山色淡雅,实写心境淡然。 活动2:结合作者当下的处境,谈
8、谈两篇散文抒情方式的不同。 资料1:“乌台诗案”获释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官俸停发,衣食无着,曾做诗句“古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表达当时的困苦之境。元丰五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黄州赤壁,写下两篇赋。此为第一篇赋。 资料2:登泰山记写于姚鼐辞官归故里的途中。姚鼐少怀大志,但仕途之路并不顺畅。后被举荐,参与纂修四库全书。本来升迁有望,可他却在四库全书告成之后,借衰病或养亲之名辞官离京。学界普遍认为,实际上是与戴震、纪昀等人不睦。他曾感慨:“夫士处世难矣!群所退而独进,其进罪也;群所进而独退,其退亦罪也。”(赠程鱼门序) 明确:虽然两篇散文都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但赤壁赋淡化写景,
9、更多的是抒情言志,借由行歌相答、主客对话的方式表达对个体在浩渺宇宙中如何自处的哲理性思考。登泰山记通篇以泰山之景为表现主体。从综观到微观,从日暮到日出,文字细致考究,呈现出泰山或巍峨高大,或泰然祥和,或恢弘壮阔的景象。相应地,我们能从苏轼笔下鲜明感受到他身处逆境之时内心的动摇犹疑,以及最终对人生深沉的顿悟,这种抒情方式是显性的;但是我们几乎无法从姚鼐的这篇散文中寻得他无奈辞官之后的心境,他落笔克制、平淡,情感隐匿在眼底丘壑中。一显一隐,恰是两者不同之处。 任务三:寄山水以求突围 活动1:结合阅读经验和以下资料,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都不约而同地在山水中寻求生命困境的突围? 资料: (1)知者
10、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6.23章 (2)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3)“士”作为国家根本利益的维护者、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要完成其历史任务,就只能倾尽全力于理想人格的建构,把心灵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宇宙的和谐融汇起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 明确:在春秋时期,山水多以伦理形态呈现,借山水来进行道德教化。此外,中国古代文人历来深受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处世观的影响,倘若无人赏识,则“藏”到哪里?自是青山绿水处。恰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极尽隐逸生活的闲适恬淡。因此,象征着
11、隐逸、避世而居的山水便与代表着世俗生活最高追求的庙堂相对立起来。所以他们在面对人生仕途困境而不得解时,转而投向自然。而山水的接纳、包容,也让他们深化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融洽自处的理念,即“天人合一”。 活动2:我们还要为这本散文集做一个腰封。阅读以下三则名言,你认为选用哪句最能吸引读者?为什么? 资料: (1)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南朝王融江皋曲 (2)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说到山水,就能使读者仿佛可以顺着声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样子;说到节令物候,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时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写时令的寒暖特点。)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就人生而言,应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 余秋雨仁者乐山 课堂总结: 中国文人是有山水情结的。从谢灵运开辟山水诗之后,“山水”便成为文人笔下的常客,他们借山水以抒情、言志和明心。山水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同样如此。两者抒情方式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山东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答案分值
- 三校生高考不等式试卷及答案
- 2025标准装修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停车场广告投放租赁合同样本
- 成本消减策略
- 2025年中国购物篮手推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LED电子显示屏系统采购合同书LED电子显示屏应用
- 2025上海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
- 纺织设备性能测试标准与方法研究考核试卷
- 2025年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广西公务员【申论A卷、C卷+2023申论A卷】共3套真题及答案
-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四单元《青春之光》课件
- 2024物业管理数字化升级服务合同
- 灌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篇)
- 药品追回管理制度内容
- 二战时期的中国抗日战争
- 35kv变电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策
- DB32-T 4174-2021 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