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PAGE 10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本课设置了三个子目: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三个子目都属制度范畴,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呈现并列关系。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度的确立。政权组织形式的最大变化是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赋税制度是中国古代经济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是维系封建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经济手段。唐朝赋税制度的发生重要变革,实行以庸代役的租庸调制和以资产为主的两税法。 可以看出,本课的三

2、个子目并列呈现,同等重要,编排顺序上也有考虑。官吏是国家统治的基础,所以先讲如何选官,再讲国家政权的官僚机构如何组织的,最后讲述国家经济方面的管理手段,即赋税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名词术语也多,高一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授课时,应注意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精心设计聚焦制度的核心内容,降低难度,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学目标 立足时空观念,了解汉至隋唐选官制度的演变,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分析论证;梳理三省六部制的发展脉络,借助史料对其运作方式及特点进行历史解释;通过对比论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两税法相较于租庸调制的创新之处。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

3、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教法学法 讲解法、史料研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尝试绘制本课思维导图。回忆初中所讲的相关概念,如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教师可选取优秀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通过前测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制度都较好地适应了隋及唐初的社会现实,在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教师活动:唐朝设置的哪些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盛世的到来?学生活动:围绕科举制、

4、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来回答。【设计意图】利用材料唤醒学生关于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记忆,调动其参与探究盛世背后的制度因素的兴趣和热情。二、讲授新课问题探究一:魏晋时期的选官方式是什么?有何背景与特点?出示材料:唐代诗人孟郊,父亲只是一名小吏,家中清贫。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后往京城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经三次应试,孟郊得以进士登第,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被授任溧阳县尉等职。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多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弟子李洞屡考不中,赋诗说:“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教师活动:通过孟郊、刘得

5、仁、李洞三人的人生经历,你能提取出哪些信息?学生活动:概括三人的科举故事。如选官方式,选官权在中央,进士科难度大,不问出身门第等。【设计意图】展示孟郊、刘得仁、李洞三人不同的科举悲喜故事,创设恰当的历史情境,将人事与制度相联,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同时通过恰当的设问,展示学生的课前预习成果,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对科举制的了解情况,有侧重地展开之后的教学。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漂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选举权被地方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

6、大都名不符实,桓帝时有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出示材料: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第38页【历史纵横】,说明察举制异化:选拔权由中央掌握到世家大族控制,选拔依据从德才兼备到门第门生。为后面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出现铺垫背景。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讲解,了解察举制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问题,理解九品中正制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出示材料:九品中正制将选举权收回中央,将乡里评议改为官方评议。在地方设中正官,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中正编订的本地人材料,分为两项:一是“家世”,二是“状”,即对本人道德状况

7、、才能学识的评语。然后根据“状”,参考家世,评定每个人的“品”。将人物等级分为九个九个等级。中正所评等级越高,所受官职往往在比较清要的位置,以后升迁就快。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作为汉代以来统治基础的士人,就被明显地从血缘上分化成为士族和寒族两个部分,前者处于政治权力的垄断地位,而后者则被排除在权力中心,长期徘徊在边缘。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教师活动:材料说明了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和实施的具体过程,后来九品中正制逐渐发展出现了异化,具体表现是什么?学生活动:九品中正制初创时,选拔权力从世家大族控制到收归

8、中央(设中正官),选拔依据从门第门生到家世、才能并重(定品)。九品中正制异化表现是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又被世家大族控制,选拔依据从家世才能并重到只看家世。教师活动: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统治的工具。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也无法继续。那么,接下来的隋朝会采用何种方式选拔人才呢?【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结合教材表述,使学生理解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和影响,重点是制度的变异与创新,培养学生“从被破坏的制度的延长线上去理解”这一历史思维方式。问题探究二:隋唐时期的选官方式是什么?有何创新之处?出示材料:隋朝开创了科举制,这是官僚体制的最大转变之一。隋炀帝登基不久,就下令十科举人,随后十科减

9、为四科,从此,中国选举制度开辟了以考试作为人才取舍主要标志的科举时代。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第38页第二段,梳理科举制确立和完善的过程。并补充“明经”“进士”科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探究一中孟郊、刘得仁,李洞三人不同的科考经历。学生活动:梳理出隋唐时期科举制确立和完善的过程。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出示材料: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

10、牒自举,公开竞选 。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钱穆国史大纲科举制的推行,对历史的发展,也带来很大负面效应。首先,它使得学校体系从此以后就和选官制度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学校成了科举的附庸。知识学习被限制在文字、文字书写、文学和道德讲求上。使中国本来就该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受到了影响,以至于长期无法进化。其次,科举虽然强化了官僚制,但也使得人才都被行政体系吸走,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其三,科举制虽然推动了人们向学,但也极大地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长。整个社

11、会的运行,都围绕着官僚体制打转,这对于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影响甚巨,以至于今天仍有余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教师活动: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依据材料,说明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有哪些弊端?学生活动:讨论后总结。科举制具有一定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和整合,有益于社会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有利于封建王朝统治的稳定与巩固,所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但科举制自身的弊端也使其之后成为社会思想文化科技进步的阻碍,对中国社会乃至民族心理状态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对明经、进士

12、两科的补充说明,使学生了解进士科的难度,以及相应的仕途前景,体会科举唯才是举的基本精神。有关科举制的评价,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史料,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历史评价,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问题探究三: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如何运作的?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出示材料: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后下发到门下省时,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摘编自资治通鉴武则天时期,刘祎之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三省长官名)。后以私议天后返政,并受人诬罪赐死,时年五十七。时则天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13、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摘编自旧唐书刘祎之传教师活动:材料中的两则“诰敕”为何都不能顺利施行?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引发探究兴趣。【设计意图】以两则未能顺利施行的“诰敕”导入,丰富学生对于原有皇权至上的原有认识,引发学生对皇帝与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方式关系的好奇,推动后续教学环节的展开。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出示材料: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

14、用自己的话,描述三省六部制是如何运作的?学生活动: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之后送给皇帝画敕,再送到门下省进行审核。若门下省审议通过,则尚书省和六部负责具体执行。若门下省审核不通过,则诏令退回中书省重拟。中书省和门下省属于决策机构,尚书省属于执行机构。三省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出示材料: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中书令(中书省)、待中(门下省)、左右仆射(尚书省),都是宰相,以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他们都带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衔,所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唐代中央官制的特点在于,相权较重,在一

15、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又因宰相是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唐初,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制度,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共同治政,构成了相对和谐的政治体制。 樊树志国史概要教师活动:提取材料信息,概括三省制有何变化?如何评价这一变化?学生活动: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政事堂是宰相联署办公集体议事的场所,它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同时还扩大了宰相的任用范围。皇权相权彼此制约,和谐共治。教师活动:表格梳理,汉到隋唐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时期中枢机构设置权力配置与运作西汉武帝前三公九卿制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武帝及以后中朝和外朝(内外朝制)中朝

16、决策,外朝执行东汉三公和尚书台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和六部负责具体执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研读史料、解读史料,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实证意识,更好地理解隋唐的中枢权力体制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不仅体现在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还有皇权和相权的和谐共治,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认识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由此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目导入时铺垫的历史情境。问题探究四:何为租庸调制?唐代怀集县的庸调银饼。1970年10月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发掘出土。为洊安(今广东怀集西北)

17、、怀集(今属广东)两县以庸调银制成之四块银饼之一。怀集庸调银饼一块,直径9.8厘米,重十两(435.9克),正面錾文“怀集县开十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开十”当为“开元十年”之省文,“开元十年”即公元722年 。乃庸调银实物之首次发现,证实新唐书食货志所载“非蚕乡则输银”的规定,开元时已在个别地区施行。出示材料:怀集庸调银饼教师活动:“庸调银”反映了唐朝的什么赋税制度?学生活动:反映了唐朝的租庸调制。【设计意图】以“怀集庸调银饼”,这一唐代租庸调制度的重要白银实物导入,体现了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的相互印证,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证据意识。出示材料: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

18、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过五十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教师活动:说明租庸调的含义,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不服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即“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请学生回答,以庸代役有什么好处?学生活动:回答问题。以庸代役既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又保障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

19、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卷226出示材料:安史之乱两税法教师活动:综合以上图文材料,说明唐代中期后赋税制度暴露出怎样的问题?学生活动: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的征税依据丧失;税收机构及名目混乱,人民负担加重;赋税负担不均,农民逃离。教师活动:总结以上:唐代中后期,土地兼并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在这样的背景下,780年唐德宗听取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问题探究五:两税法相比租庸调制有何进步之处?出示材料: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

20、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夺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幸。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杨炎“请作两税法”疏教师活动:阅读材料,说明何为两税法?相较租庸调制有何变化?学生活动:每户按贫富等级(据人丁和资产划分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教师活动:表格梳理,对唐代租庸调制和两税法进行比较。租庸调制两税法背景均田制实施均田制无法推行目的巩固统治,保证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解决财政困难标准人丁为主财产为主影响对农民人身控制强;纳庸代役保证农时;政府赋税得到保障减轻对农民的

21、人身控制;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出示材料: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征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演变为以田亩为主,征收的物品由以实物地租为主演变为以货币地租为主,征收的时间从不定时演变为基本定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演变为纳绢代役,税种也由繁杂演变为简单。 张菱中国古代税收制度的演变教师活动:呈现材料,总结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教材41页【问题探究】中陆贽、白居易对两税法实施的看法留给学生课下探讨。学生活动: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通过课后补充材料,认识两税法的利弊。利: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以人丁为主的税收制度,减

22、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弊: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长期不调整户等、钱重物轻等问题,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农民沦为佃户、庄客的更多。【设计意图】运用唯物史观,使学生通过学习不同阶段税制的变化,加深对租庸调制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两税法的内容、特点,认识到它的进步性,比如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放松,同时也要分析它的局限性,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课堂小结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放松,直到两税法的实行,征税的

23、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备课资料】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朱子语类云:“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

24、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贞观政要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高考试题荟萃1.(2019海南)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C)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