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教学个人教案_第1页
数学五年级教学个人教案_第2页
数学五年级教学个人教案_第3页
数学五年级教学个人教案_第4页
数学五年级教学个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数学五年级教学个人教案数学五班级教学个人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学校数学五班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节内容。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熟悉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育同学学会发觉学问之间的规律,加强同学动手操作力量和观看力量,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经受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探究问题胜利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预备:给每个小组预备梯形若干个,剪刀一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到一种特别重要的学习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转化) 师: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式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依据同学所述,老师电脑演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们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把我们要讨论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发觉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 师: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外形的物体,(出示课件)这辆小汽车的车窗玻璃是什么图形?还记得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吗?(出示课件)这是一大一小两个梯形,你认为梯形面积的大小可能会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

3、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猜想验证,自主探究。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你预备怎么出梯形的面积?看来“转化”这种方法的确很重要,我们在解决许多问题的时候都是利用已有的学问去解决新问题,那么你们认为梯形可以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呢? 1、生猜想。(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 2、公式探究。 师:你们的这些想法是否正确呢?下面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先给同学们30秒的时间独立思索,自己想方法。 (30秒过后) 师:好了,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先沟通一下,然后选出一种的方法,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3、同学进行探究,师相机指导。

4、4、生汇报。 师:刚才老师在下面走的时候发觉第x组的同学最先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下面请第x组的同学派代表到前面展现一下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展台展现) 组1:我们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师随机贴图并板书) 师:其它组有没有不同的拼摆方法?(让生在座位上说) 请你说说你们组是怎么拼的,推导出的梯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组2: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5、师:老师在下面走的时候发觉有一个组采纳了割补的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哪个小组?请到前面展现一下。 组3:我们选择了一个梯形,沿着它的腰对折,然后剪开,再移到右边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高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师随机贴图) 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 组4:我们组把梯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这个小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小三角形的面积=上底高2,这个大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大三角形的面积=下底

6、高2,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师随机贴图) (注:师在生汇报的过程中要让生到黑板上画出小三角形也就是钝角三角形的高在哪里,并引导生说明钝角三角形的高为什么和梯形的高相等)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也想出了一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幻灯出示转化过程) 师:谁能依据老师展出的这种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生口头叙述。 师:你真聪慧!其实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还有许多许多,有爱好的同学可利用课下时间进一步探究。 师:好了,假如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可以怎样来表示? 生:s=(a+b)h

7、2 (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观看这个公式,想一想,要想求梯形的面积必需知道哪些条件? 由此看来梯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上、下底和高这三个因素有关,那么,在计算时应留意什么呢? 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师:课件出示例题: (这是我国长江三峡水电站大坝,它的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求它的面积。) 师:让生以最快的速度在练习本上只列式不解答。老师算了一下这道题的结果,等于10530平方米,同学们可利用课下时间验证一下老师算的究竟对不对。 师:梯形的面积应用很广泛,在许多物体中常常会看到梯形。下面我们来解决另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幻灯出示) 一辆汽车侧面的两块

8、玻璃是梯形(如下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师:好,剩下的时间我们来解决其他问题。 1.算出下面每个梯形的面积。(单位:厘米)90页第3题 2.推断题。 (1)两个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外形一样的梯形肯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肯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3选择题 (1)梯形的上底是4米,下底是6米,高是5米,它的面积是()。 A.45平方米B.25平方米C.25米 (2)一个梯形上底是80厘米,下底是12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50B.25C.230 4.90页第3题

9、5、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慧才智,利用转化的思想制造出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真了不起!今后我们将会利用这种方法来探究更多的有关图形的学问。信任你们今后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数学五班级教学个人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比较娴熟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2、能比较娴熟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3、培育同学有序思索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

10、点、难点:比较分数的大小;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具、学具预备 教学过程 一、单位换算的练习 1、口答: 1分米是1米的()/();1平方分米的()/(); 1分是1小时的()/();1克是1千克的()/()。 你是怎样想的?把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怎样? 出示:低级单位的数值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值(用分数表示)。 2、同学独立作业:第80页练习十第1题。(做后同桌互查订正) 二、分数大小比较的练习 1、师: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一般会遇到哪几种状况?在比较时各采纳了什么方法?为什么/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 请举实例说明同分母分数与同分子分数是怎样进行大小比较的,并说说思索的方法

11、。 2、同学独立作业:第81页练习十第2题。 直接做在书上,做后全班交并对其中的7/11和5/11;7/30和7/24说说比较时的思索过程。 3、结合下列三题说说你是怎样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的? 5/14、3/14和9/1411/13、11/12和11/143/5、3/4和2/5 归纳: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先依据比较大小的方法,仔细进行比较,(要留意仔细审题,题中是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排列,是用“”号连接,还是用“”号连接,再依据题意进行解答。 思索下面问题:小明、小红和小华进行100米赛跑,三人的成果分别是5/19分、6/18分和6/19分,谁跑得最快?谁跑的最慢? 让同学先独立思索,然

12、后小组争论,在全班沟通。主要让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 4、同学独立作业。 (1)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并用“”连接起来。 6/17、1/23和6/1912/35、16/35和9/354/15、11/15和11/12 教学过程 备注 (2)第81页练习十第6题。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行了445千米,离乙地还有52千米。 (1)已行的是剩下的几分之几?(2)剩下的是全程的几分之几? 同学争论列式解答并归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关键是什么?方法怎么样? 6、同学独立作业:课本第81页第4-5题。 三、课堂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认为在练习中要留意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13、需要争论? 四、作业作业本 同学有序思索问题的力量还不够,要加强培育。 数学五班级教学个人教案3 学习内容: 人教版学校数学五班级下册教材第1213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我会有序地思索,把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我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学习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把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娴熟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共享收获。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争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讲的因数一样吗? (1)我的想法:_ (2)小组代表沟通、汇报。 (3)自读课本第12

14、页下面的一段话。 2.自学课本第13页例1。思索: (1)18的因数有_、_、_、_、_、_,共有_个。 (2)18的最小因数是_,最大因数是_。它的因数的个数是_的。 (3)也可以这样表示:18的因数 3.组内沟通并争论:怎样找最快,而且不简单遗漏? 我的想法:_ 4.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5.试试身手(第13页“做一做”)。 数学五班级教学个人教案4 1、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详细情境中熟悉列、行的含义,逐步制定统一规章,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同学经受由详细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力量,进展空间观念; 3.使同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

15、密联系,进一步增加用数学的眼光观看生活的意识。 2、学情分析 从同学已有学问阅历动身,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同学参加、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创建数对的过程,把握数对的书写形式,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观看者角度的理解,方格线上和方格中位置描述的异同理解。 4、教学过程 4.1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探讨描述位置两要素 师:今日,谢老师的好伴侣带来一份奇妙的礼物。有请X先生 第一关:找地鼠 师:请描述小地鼠的位置。 师:还能怎么说? 生:从右往左数第2个。

16、 师:这只地鼠的位置呢? 生:从上往下数第3个,从下往上数第2个。 师:看来,描述一条线上的位置,我们只需要一个数。 师:(平面上的一个地鼠)现在还能用一个数字来描述位置吗?不能。为什么? 师:我们全班来玩一个小嬉戏,请一位同学上台背对屏幕,其他同学描述地鼠的位置关心他猜? 师:你来说,谁有不同的说法,还有吗?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描述平面上某个位置需要两个数,这个发觉很重要。 师:(面对猜的同学)听了这么多说法,能猜到位置吗? 师:你是怎样猜的?大家分析分析他为什么会猜错?(描述位置的方向不一样)怎样让你的描述更加精确些。(说清晰方向:从左往右数第2排,从下往上数第3个)(板书说法) 师:

17、经过不断完善,最终能消退误会,并赢取第一块拼图。听(X先生录音) 二、从列和行引出数对确定位置 师:在第一关,我们发觉由于每人所定规章不同,导致描述方法不全都,甚至有可能会出错。这时,我们就需要统一规定。 师:(我们进入其次关,确定你的位置)从嬉戏回到教室里,像同学们的座位有的竖着排,有的横着排,数学中统一规定,像这样的竖排,我们称作列(板书: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请第一列同学起立。你是怎样数的?有道理。这位同学,我看出了你的迟疑,有什么想说的? 师: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两个第一列!这个时候又需要规定,列要站在观看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教室里的观看者就是(老师),那你们就是

18、被观看者。站在我的角度从左往右请第一列同学起来,其次列,第三列,原来你们是第6列。请记住自己是第几列了。 师:竖排是列。像这样的横排,我们称作行(板书: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手势从前向后点),第一行同学在哪?其次行,第三行同样,记住自己是第几行。 师:列和行的观看方向已经确定了,请用列和行表示自己的位置。写在草稿纸上。你的位置是、你的位置是、你的位置是。都很精确。 师:回到大屏幕,当教室中的座位画在图上就成了这样。面对这幅图,谁是观看者?站在我们的角度,从左往右数第一列在哪里?其次列,接着 师:教室中行是从前往后数,到了这幅图上就变成了从下往上数了。第一行在哪?其次行张亮的位置是?还可

19、以怎么说。 师:发觉张亮的位置在从左往右第2列,从下往上数第3行的交点处。图上,还有两位同学的位置,谁来说。同意吗?看来,大家用列和行描述位置的已经比较娴熟了。 师:把座位图变化一下,用图形代替了桌子,还能描述张亮的位置吗?(能)来个小考验把,能快速登记包括张亮在内的四个位置吗?拿出草稿纸,预备。怎么了?(太快了)想想有没有快速记录的方法,再来一次?预备。这次好些了。以张亮的位置为例,谁来说说你的好方法。(2 3)什么意思?(2表示第2列,3表示第3行)还可以怎么说(3 2)。这个想法很好,更加简洁了。 师:这些都是张亮位置的描述方法,你喜爱哪一种? (1、列和行的方法,很详细但数学应当追求简

20、洁明白,2、两个数字的方法,很简洁但简单误会。)都有道理,但是数学家还是选了其中的一种方法来描述位置。你觉得是那种?(手势上下移动)这种。 师:数学家也发觉了漏洞,怎么办呢?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规定:以后凡是用两个数表示位置时,都先说列(板书),再说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再用括号把他们括起来,最终给它取个名字,叫做数对,而今日我们就重点讨论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师:所以张亮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指板书对的)读作数对(2,3)。 师:剩下的三个位置也用数对表示吧。写在草稿纸上。 师:四个数对中有两个比较特殊,谁来说? 师:归纳的真精确,(3,4)不能表示赵雪的位置(4,3)也不能能表示

21、王艳的位置。我们说一个数对只能确定一个位置,也就是说数对和位置一一对应。以后,一看到这样表示的形式,就知道是数对,是用来确定位置的。这也是数学符号的独特性。 师:回到同学中间(指向同学)请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你的位置是、你的位置是、和张亮同一个位置的是谁?(课件强调张亮)。 师:你是怎样推断的? 师:其实,从图上到教室里,观看者角度转变了,同学们还能敏捷的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特别棒。听。(X先生评价) 三、点子图中的位置表示 师:庆贺大家,回到大屏幕,座位图再次发生变化,变成了(用点)来表示位置,再把这些点用线连起来,形成了一个方格图,规范的方格图会多出这样一列和一行(课件强调),我们把它们叫

22、做起始列和起始行,他们的交点我们用0来表示,称作起始点。从起始点开头,我们可以数出列数和行数。在这里你还能确定张亮的位置吗?数对(2,3)。 师:X先生又有话说:(第三关找场馆。)这是动物园的平面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门的位置是(数对(3,0)什么意思? 师:图上的四个场馆,能用数对表示他们的位置吗?其次题呢?翻开书第20页,直接写在图上。 师:老师也有感爱好的场馆,先给个提示(,4)能确定是哪个场馆吗?为什么?)能确定的只是(在第4行上)。换个提示,这个场馆在(1,)上,可能是哪些场馆。老师感爱好的场馆其实就是(大象馆)。也就是第4行和第1列的交点处。 师:再次请出X先生:第四关摆放花盆(课

23、件出示第四关)确定花盆的位置需要知道什么?(确定行列) 师:随便指两个位置提问。(单击课件)这四盆草围成一个长方形,能找出这四盆小草的位置吗?X表示几,Y表示几。请拿出练习纸,用圆圈表示4盆小草的位置。 师:依据已知数对可以很快确定三个点的位置,依据长方形的特性找到第四个点的位置。同学们都做对了吗?掌声送给自己。 四,数对的日常运用 师:数对的运用的确广泛。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会用到数对呢?像同学们说到的电影票、围棋棋盘等等。 国际象棋棋盘上也有行和列,这是白王,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g,2) 这是南昌的经纬图,南昌位置可以用数对(116,25)来表示,在这里116表示的是?29表示的是?

24、(经度和纬度) 师:学到这里我不禁想问:这么简洁精确的数对又是谁创造的呢?数对背后又隐蔽着怎样的故事呢?感爱好的同学可以课后百度:笛卡尔和蜘蛛 五、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还差一块拼图了,听听X先生带来了什么问题:第五关:确定位置,需要几个数?) 生:需要两个数。 师:什么状况下用两个数?(平面上的位置)(课件出图)一个数不行吗?(课件出示打地鼠图片)行。 师:什么状况下我们用一个数就能确定位置?(直线上的)。 师:直线上的点用一个数字确定位置,平面上的点用数对确定位置,那有没有用三个数确定位置的可能?(消失省略号)这个就留到以后学习了。 师:听听X先生对大家的最终评价吧。 师:其实,老师给

25、大家带来的奇妙的礼物就是一句话?齐读。学好数学将会是一个让你终生受益的财宝。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数学五班级教学个人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依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能正确的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肯定的小数数位。 3、会把较大的整整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再求近似值。 教学重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使同学能够区分求近似数与改写求精确数的方法。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精确数,

26、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在商店买菜时,电子秤上显示总价是7.53元,而营业员只收我们7元5角。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要知道它的近似数即可,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川、数的近似数) 。 二、自主控究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课件出示豆豆测量身高的情景图) 师:读情景.图,你能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吗? . 生1: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 生2:已知信息是豆豆的身高是0.984m,亮亮说:“豆豆身高约是0.98m。”红红说:“豆豆身高约1m”。 师:对于上面的已知信息,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b“豆豆的身高是O.984m”,这里的

27、0.984m,是测量时精确到毫米得到的。 生2:“豆豆高约0.98m”,这里的0.98是精确到厘米得到的。 生3:“豆豆高约1m”,这里的l是精确到米得到的。 师:为什么会消失上面不同韵结果呢? 生:0.98和1都是0.984按不同要求取的近似数。 师:取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到的方法是什么? 生:我们取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时,用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 师:对,“四舍五入”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小数取近似数。 师: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争论一下,0.984m是如何得到0.98的? (小组争论,全班沟通) 生:“豆豆高约是0.98m”,这里的0.98m是把豆豆身高0.984m保留两位小数得到酌结果。 师

28、:它是如何取的两位小数? 生:按要求把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时,一般要看到千分位,假如千分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要向百分位进1,假如千分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 0.984O.98(保留两位小数),由于千分位上的4小于5,所以舍去。 师:“豆豆高约lm”,这里的lm是把0.984m保留整数得到的结果。一个小数怎样才能保留整数呢? 生:一个小数,假如保留整数,就要看这个小数的非常位,然后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0.984m-lm。 师:假如0.984m保留一位小数,结果又是什么呢? 生:把0.984m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到百分位,百分位上是8,大于5,就要向非常位进1,非常位上是9,9+1=1

29、0,接着向个位进1,个位上0+1=1,所以0.984m保留一位小数是1.0m。 0.9841.0(保留一位小数),百分位上8大于5,向前一位迸1。 师:后面的0可以省略不写吗? , 生:不能,由于要是省略就变成精确到整数部分的个位了。 2、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师:读图,你能读出什么信息? 生: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384400km。 师:384400km,数据比较大,书写起来也不方面,你能把它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吗? (小组争论,全班沟通) 生: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1/10000,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然后点上小数点。 师:你会表示

30、吗? 生:384400km=38.44km 师:上面的改写方法正确吗? 生:不正确,由于384400和38.44根本就不相等。 师:那怎么办呢?谁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在38.44的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即可,由于把384400变为38.44缩小到了原数的而1/10000。 师:好,上面的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师:读情景图,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已知木星距离太阳778330000km。 生2:所要解答的问题是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师: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上面是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问题是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且还要求保留一位小数。 师: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和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