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1页
通风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2页
通风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3页
通风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4页
通风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风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通风系统概况1)本工程一般通风管道采用共板法兰连接技术,消防防排烟风管采用传统的角钢法兰连接工艺。2)本工程采用散热器采暖,采暖系统不分区.场馆内散热器系统为下分式水平双管系统,为独立采暖环路,本工程采用散热器采暖,采暖系统不分区。场馆内散热器系统为下分式水平双管系统,为独立采暖环路。3)管材要求:散热器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公称直径WDN32,采用丝接连接,公称直径DN32,采用焊接。4)阀门:供水干管及立管均用手动调节阀回水干管及立管管径DN40,采用丝扣连接的铜质闸阀,管径DN40采用法兰连接铸钢闸阀。采暖系统中阀门工作压力均为LOMPa。手动调节阀型号为T4

2、0H。散热器支管设置恒温控制阀手动调节阀型号为阀门的调节范围为oOo%,所有阀门应安装在便于维修的部位。5)通风工程的总体安排思路是,抓紧前期通风管道的预制和现场支吊架的安装,紧密配合土建总包做好预留预埋工作,按照优化设计图纸的要求做好通风管道的排版大样图,利用机械化流水线完成通风管道的预制;通盘考虑通风空调设备的进场计划安排,抓紧有利时机突击完成设备安装作业,为管道配管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施工预制场地做好管道及支吊架的预制工作,为安装高峰期迅速展开工作面创造条件。管道的试压和冲洗保温等工作应紧密配合土建,在不影响隐蔽工程的前提下,分段进行。2通风系统施工2.1工艺流程2.2材料准备1、所使用板

3、材、型钢材料(包括附材)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质量鉴定文件。使用的板材、型钢及保温材料等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同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质量鉴定文件。2、系统部件如风口、消声器、静压箱、防火阀等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质量鉴定文件和产品清单。3、系统部件不允许有变形、扭曲、开裂等缺陷,转动部件要灵活可靠,应符合设计技术规格书及施工规范要求。4、通风空调设备如空调机组、风机盘管、风机、风机箱等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质量鉴定文件;进口设备应具有商检报告及开箱检验报告。绘制风管系统分解閤凤管加固凤行密kIA管检验2.3风管制作工艺流程滋化设计凤管工厂化预制加匸成“Lf氏片凤冇安裟法兰角安装角铁法风

4、管含缝成型2.4风管制作镀锌铁皮通风管必须依照下列标准的最少厚度制造。风管直径D大边长尺寸b圆形风管厚度(mm)矩形风管厚度(mm)中、低压系统高压系统D(b)3200.50.50.75320D(b)S4500.60.60.75450D(b)6300.750.60.75630D(b)10000.750.751.01000D(b)12501.01.01.01250D(b)20001.21.01.22000D(b)40001.21.21.21、组合法兰制作工艺组合式法兰具有成本低、密封性能好,安装方便简捷的特点,特别造用于截面面积不大的通风管道生产。其连接形式如下表所示。组合式法兰及连接附件示意图

5、34邙12X-1斤_【伸装捉匚凤管至安1装咼度检验标高交尖锁担安立风管连接风管整体平整3度检验复检2、风管支架安装本工程采用的风管支吊架形式及安装如下表所示:水平风管的吊架示意图落地式水平风管的支架示意图圆形风管吊架示意图(DW500mm)圆形风管吊架示意图(D500mm)水平并列安装风管的吊架示意图竖向并列安装风管的吊架示意图*穿楼板立管或管井的立管支架示意图封闭管井的立管支架示意图沿墙穿楼板的立管支架示意图本工程采取3种措施对风管进行加固,即压筋加固、外框加固和点加固。通过三种加固方式,使风管达到相应刚度要求。4、水平风管吊装将已组装好的水平风管通过手动葫芦或提升架提升至安装高度之上,提升

6、风管至比最终标高高出15OnInl左右,拉水平线紧固支架横担,放下风管至横担上,确定安装高度。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允许偏差每m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与具有转动部件的设备相连的软接头的质量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5、风管立管安装采取自下而上逐节安装、逐节连接、逐段固定的方法。立管安装要注意的是与水平管接口处需在安装水平管时即考虑预留出11.5m的水平安装距离。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允许偏差每m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6、风管过楼板做法风管过楼板做法见下图所示:风管过楼板做法示意图(排风管不用保温)角钢支架防护套置5=2mm13保温层木方(浸过沥青)7%一丁橡丽2.

7、6风管部件安装1、风口风口采购成品风口,验收合格后运至现场安装,其中矩形风口两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于3mm。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夕卜表面应平整不变形,调节应灵活。风口水平安装其水平度的偏差不应大于3/1000,风口垂直安装其垂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2100002、风阀阀门安装应单独设吊架,阀门安装在吊顶或墙体内侧时,要在易于检查阀门开启状态和进行手动复位的位置设置检查口,并定期检查。风管穿越防火分区需安装防火阀,阀门与防火墙之间的风管应用1.6mni或以上的钢板制作,并在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防火阀安装时,注意熔断器应在阀门入气口,即迎气流方向。防火阀

8、过墙过楼板做法如下图所示。风管防火阀过墙,穿楼板时防火阀安装图防火阀(排風管不做)防火缜料柔性)E检查门墙;(500X500mm)鲫护套管张2伽乩穿墙初哩因佝2.7质量控制标准1、系统风管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2、本项目风管均为中低压风管,在进行风管严密性检测前,必须先根据图纸的设计参数将中压系统风管和低压系统风管分开。低压风管进行漏光检测,风管的抽检率为5%,且抽检不得少于一个系统;中压系统风管除进行漏光检测外,对系统风管进行漏风量测试,抽检率按系统为20%o3、风管漏光法检测:采用IOO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作漏光检测的光源。白天检测时,光源置于风管外侧;晚上检测时,光源置于风管

9、内侧。将检测光源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光部位,并做好记录。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低压系统风管每Iom接缝,漏光点不得超过2处,且IOOm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对中压风管每IOm接缝,漏光点不得超过1处,且IOOm接缝平均不大于8处为合格。漏光检测中如发现条缝形漏光,则需视不同的漏光部位进行处理。若是法兰处,则用拧紧螺栓、更换密封垫方法;如是咬缝处,则用密封胶密封等方法。如咬缝漏光严重,则重新制作安装该段风管,并重新作漏光测试。4、风管漏风量检测:将被测段风管密封,进风端用软管连接到风管漏风量检测仪的风机出口处。开动并逐渐提高漏风量检测仪

10、风机转速,向被测风管段注入空气,使其内部压力上升至测试压力,调整风机转速保持风管内风压恒定,读出检测仪上倾斜式微压计上的孔板压差读数,然后利用风量与孔板压差的公式计算出被测风管的漏风量。当中压系统允许漏风量QWO.0352P65(P指风管工作压力),则该段风管的漏风量检测合格。反之则对该段风管重新检查,找出漏风点并进行整改直到检测合格为止。5、风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风管安装前,应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b、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c、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d、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风管

11、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mm。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亦不宜突出法兰外。e、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f可伸缩性金属或非金属软风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m,并不应有死弯或塌凹;g、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风管穿出屋面处应设有防雨装置;h、不锈钢板、铝板风管与碳素钢支架的接触处,应有隔绝或防腐绝缘措施。i、风管的连接应平直、不扭曲。明装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3/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明装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2/looO,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暗装风管的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除尘系统的

12、风管,宜垂直或倾斜敷设,与水平夹角宜大于或等于45,小坡度和水平管应尽量短。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1个系统。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6、风管支、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等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n,I不应大于3mo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可分别延长至5m和3.75m;对于薄钢板法兰的风管,其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3m。b、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至少应有2个固定点。c、风管支、吊架宜按国标图集与规范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对于直径或边长大于2500mm的超宽、超重等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d、支、吊架不宜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OnI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