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阅读答案_第1页
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阅读答案_第2页
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阅读答案_第3页
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阅读答案_第4页
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阅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阅读答案 篇一:点绛唇 作品赏读 作品原文 点绛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作品注释 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豪华的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 王孙:贵人之子孙。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萋萋:草盛貌。 辑评 石崇金谷诗序里说,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他曾金谷涧为其饯行。因而后来南朝江淹的别赋中就有“送客金谷”之说,成了典故。“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人既去,园无主,草木无情,照旧年复一年逢春而生。 薛砺假设宋词通论:林

2、逋的点绛唇为词中咏草的杰作,词境极冷绝凄楚,与欧阳修的青年游,梅尧臣的苏幕遮,都为咏春草的绝唱。 译文 年年岁岁,金谷园,春草丛生,谁是主人? 蒙蒙烟雨中,枝头的残花败落,落英满地。 长亭惜别,吟唱留赠,暮色苍茫,黯然销魂, 人去也,唯见东南西北的驿道,春草萋萋。 赏析 金谷园曾经是锦绣繁华的丽园,现在已是杂树横空、蔓草遍地了。写春色用“乱生”二字,可见荒凉之状,其意味,与杜牧金谷园诗中的“流水无情草自春”相近。“谁为主”之征询,除点明园的荒凉无主外,还包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之慨叹。 221林逋的点绛唇是一首咏草的杰作。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语言美,意境更美。为

3、历代读者称诵。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优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余花”两句,写无主荒园细雨中春色凋谢,绚烂的花朵已纷纷坠落,连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蒙蒙细雨而去。“满地和烟雨”,境地阔大而情调哀伤,虽从雨中落花着笔,却包含着草盛人稀之意。眼看“匆匆春又归去”,词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惆怅情怀。 过片直写离情。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代为亲人送行,常长亭设宴饯别,吟咏留赠。现在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太阳西下。“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词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销魂的时刻,摄下了这幅长亭送别

4、的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主旨。“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诗词中,往往代指出门远游之人。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渐渐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正如李煜清平乐词所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整首词的语言清新柔婉,属婉约一派。 其他信息编辑 词牌介绍 【点绛唇】 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那么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

5、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等异名。 格律分析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 32馀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 作者简介 林逋 (9671028) 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澹好古,不趋荣利,隐居于西湖孤山。未娶,以种梅养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善行书,工于诗。其诗多描写隐居生活,能以疏淡之笔墨,勾画出形象生动的画面。尤长于咏梅,以山园小梅最负盛名。存词3首,清丽隽永。有林和靖诗集。 4篇二:2015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古诗鉴赏(一)Word版含 古鉴

6、赏(一)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kong),马笼头。 (1)词的上片中“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句写得饶有情趣,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片描写了如何样的一个人?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情感?(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8分) 点 绛 唇 林 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 林逋,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隐逸

7、诗人。 金谷,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豪华的别墅,后荒凉。 (1)全词突出写一个“乱”字,请结合诗句作详细说明。(4分) 答: (2) 这首词表达出作者如何样的情感?上阙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答: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释 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这里代指京城。翻:通“反”。风枝:风吹动树枝。羁旅:客游他乡。晓钟:报晓的钟声。 (1)简析这首诗是如何样表现故人相逢的环境的。(4分) 答: (2)这首诗主要写的

8、是什么情?如何表现的?(4分)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 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 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 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注释: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如何样的作用?(4分) 答: 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答复以

9、下征询题。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答: (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 和子由渑池复古 苏 轼 人生四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坏壁:是残破的墙壁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颔联表达了诗人何种

10、人生态度。(4分) (2) 颈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详细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赖:依赖,凭借。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1)诗的第二句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此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4分) 答:_ (2)“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瘦”这两个字的妙处。(4分) 答:_ 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1、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第一句所描写的骆氏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写这种环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 _ (2)李商隐写诗常通过时空之“隔”,表达情意的“难隔”或“不隔”。据此分析第二句中的“隔”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3分) _ (3)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_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络其写作背景,答复以下征询题。(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现在方表名踪。无故良匠画描绘。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12、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嘲笑。有轻薄青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表达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答: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照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意味意义各不一样,请作简要的比拟。(4分)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流萤:即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传说腐草化萤

13、。 清人孙诛评价此诗道:”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二字逗出情思,使通身灵敏。” (1)“卧看”二字逗出了如何样的情思?试作简析。 (2)前三句是如何样为情思的逗出“层层布景”的?试作简析。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8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缘故是什么?(2分)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作一赏析,写一段鉴赏文字。(不超过80字)(6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

14、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如何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如何样的情怀?(4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诗,答复后面征询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诗里的“凉”字有何妙处?试作赏析。(分) 答: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如何样的思想感情?(分) 答:

15、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10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如此写有什么好处?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征询题。(8分) 游赏心亭 王硅六朝遗址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注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

16、。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1)“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特别有表现力,请赏析。(4分) (2) 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络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词描写了一个特别有情趣的画面: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眯着眼向沙面窥视;投在沙上的影子也悄悄摇摆,大概是在梦中看见了鱼虾(2分)。词人由宿鹭眯眼假寐的生动画面想像到它梦见了鱼虾,想像合理,极富情趣。(2分) 答案: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位身姿优美、性格爽朗的浣纱女形象(2分)。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欢和对醇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欣赏(2分)。 词的鉴赏 博山在江西永耒县西二十里

17、,山中有清奇的泉石、苍翠的林谷,还有雨岩、博山寺等名胜古迹,是一处绝佳的风景地。作者闲居上饶时,曾屡次去此山巡游,并写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记游词。这首描写沿途夜景的清平乐即是其中的一首。本词的篇幅尽管特别短,但是意境清新,语言淡朴,别有一番幽情奇趣,因而具有特别高的审美价值。 上阕头二句描写在山道中夜行的情景:驱马从柳树旁边飞奔而过,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湿变重了。这里既表现出山道上柳密露浓,风光优美;也表现出行人心情温馨,虽觉衣衫湿重,但游兴仍然特别高。 三、四句描写在行经河滩旁边时,看到的一幅饶有幽趣的画面: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地眯着眼睛向沙面窥视,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悄悄摇

18、摆,准是在梦中见到鱼虾了吧!看到宿鹭目眯影动,便断定它正在做梦,又因鹭鸟以鱼虾为食,进而断定它梦见了鱼虾,虽是想象之辞,但又合情合理。词人既能极细致的观察又能极深微的体会,因而写的是如此生动、多趣。 下阕头二句描写在行经溪流附近的村庄时看到的一幅更富有诗意的画面:夜深人静,溪山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年轻的妇女在溪边浣纱,在月光的照耀下,她那漂亮轻快的身影映在水中和沙上。词人使用的语句极其简淡,却能把环境和人物写得清雅秀洁,风韵悠然。 结尾二句又在前边的画面上绘出了新的情采:宁静的村舍门前突然响起小孩的哭声,正在溪边浣纱的母亲立即起身往家赶,路上遇见生疏的行人,只羞怯地低头一笑,随即背转身匆匆

19、离去,这真实而自然的描绘,不但给画面增添了浓重的生活情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村妇女淳朴温良的心性和略带几分羞怯的天真。 总观此词,全篇都是写景,无一句抒情,但又处处融情于景中,寄意言外。从描写月光柳露的文字中,能够感知作者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欢;从描写浣纱妇女的文字中,能够感知作者对淳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欣赏。 在风景和人物的详细描写上,此词也具有动静结合、形神兼备的妙处。柳密露浓原是静景,但词人却借露湿征衣的动象来表现,比直写其静态美更觉真实多采。沙滩宿鹭亦在静中,但词人却写其睡中之动态,并写其梦中之幻影,使读者不仅可见其形动,而且可感其神动,因而别生奇趣。篇末写浣纱妇女亦能遗貌取神,用“笑背见人归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