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安的整体认知_第1页
对西安的整体认知_第2页
对西安的整体认知_第3页
对西安的整体认知_第4页
对西安的整体认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西安的整体认知张梦婕 2011116078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城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 109.49度和北纬33.42度 34.45度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 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源为界,与眉县、太 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 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 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 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城市性质是一座城市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动态描述,是连续性、协调性 和发展性的

2、统一。西安的城市性质,一方面需要继承以往城市性质中的合理因素, 保持城市性质的延续性,同时又要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城市发展 的内在取向,使西安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功能相统一,与城市的生态环境相 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概括的讲,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 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 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中心城市。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 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 城市。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 是城市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所表

3、现出来的独特之处,是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中的凝结,并通过城市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民俗风情、 环境景观外在表现出来。西安城市特色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一是“九宫格局,棋 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城市空间特色;二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 化建设有机结合的历史特色;三是秦风唐韵,具有包容精神的文化特色;四是宏 伟、严整、博大、古朴的建筑风格特色;五是“山水城市”的生态特色;六是高新 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五大优势产业构 成的产业特色。老城区以保护为主,凸显古城风貌;新城区为居住、经济发展提 供空间,凸显现代城市形态。老城区和新城区又以历史文

4、脉为内在联系,形成新 老和谐共生的城市特色。西安当前区域空间格局可概括为:一个主核心,一个副核心,以主要交通线 为放射轴的“放射状多圈层”空间结构。一个主核心为西安,一个副核心为咸阳; 多圈层包括核心区、紧密区、辐射区、影响区,各圈层之间以三条主轴、五条副 轴为发展纽带,共同带动西安地区的发展。目前西安已初步形成1绕城、1高 架、3横、3纵、3环、8辐射的路网格局。1绕城,指的就是目前的绕城高速 路;1高架,指的是高架快速干道;3横、3纵,即连接城市东西、南北的主 干道;3环,即环城路、二环路和三环路;8辐射,即以西安为中心,向外辐 射出的连接道路。西安现阶段城市空间分布呈现“中心集团、外围组

5、团、轴向布点、带装发展” 基本概况,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为多核演化,外部为串珠放射状结构“一点一 轴”发展模式,这种空间分布有利于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周边地区转移,缓解中心 城市压力,但由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外围组团发展缓慢。并未充分起到缓解中 心城市压力的作用。西安市的工业布局已经初步形成:。南郊形成了以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研究、 生产和加工为主的电子城和航天城;北郊和阎良形成了以飞机、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生产制造为主的飞机城;东郊称为纺织城;东郊的韩森寨工业区形成了以常 规兵器工业为主的常规兵器工业制造区;西郊则是以高压输变电设备及中低压 电器制造为主的电工城。且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6、,增长明显快 于轻纺工业,装备制造业作为西安工业核心和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但仍旧存 在问题:1.城区内工业企业分布不合理,2.工业企业分散,专业化配套水平差。 3.工业园区起点较低,布局不够合理。概括的讲西安市的工业布局依然存在选 址混乱、产业链不完善、集群层次低等不尽合理之处严重制约着西安市工业强 市战略的实现。西安市道路交通现状为道路级配不合理,整体效能差;次干路和支路不成系 统,全市道路总长、人均道路面积、路网密度等指标都低于国家规范标准,且车 道数、红线宽、设计车速等修建指标也未达到要求。汽车车辆增速较快道路建 设慢,供需不平衡,拥挤堵塞现象严重。现状交通网为单一地面系统,人流、车

7、流混杂,系统的可靠性差,服务水平低,远远达不到市民出行的满意程度,道路 网不均衡,也不利于交通流向有效组织分布。同时,公交系统的优势没有体现, 自行车等个体出行比例较大,整体交通环境没能达到良性状态。西安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公园绿地形态的形成和演变,伴随着“园林、绿地” 的不同时期语义内涵的变化,及其设计营建模式的改变;并遵循历史遗址地上建 设公园开放绿地的一贯做法,是的公园绿地空间体系反映历史城市的格局特点。 西安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可以总结为3个特点:一是选址多位于历史遗址地,因而 带来对城市历史文化认知和表达手法上的多样性;二是各个时期主要公园的规划 建设一直延续山水空间模式传统造园手法,仿唐

8、代建筑风格依然是点缀公园及开 放绿地的主题;三是由于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的大规模展开,虽然遗址公园的概念 被广泛接受,但“园林”绿化”的设计理念没有发展与其相应的特色模式,其语境逐 渐削弱。西安市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发展面临的水问题日趋紧迫:水资源总 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城市供水缺口大、水体污染严重、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低 和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为了解决问题,西安市采取的方案有:一是加强排洪 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水标准。先后构建了以皂河排水体系、漕运明渠排水 体系、幸福渠排水体系、产河排水体系、灞河排水体系为核心的城市“五大排水” 体系。二是加强供水工程建设,增强城市供水功能。建成了“引

9、乾济石”调水工程, “引湑济黑”调水工程,阎良应急供水工程,李家河水库工程,基本构建了以黑河 水库引水、石砭峪水库引水和李家河水库引水等“三大引水”工程体系。三是加强 水环境治理,改善城市水环境。实施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产灞河城市 段综合治理,建成了 1.5万亩生态水面。四是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保障饮水安 全。五是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西安的城市空间发展延续了已有的轴线、网络、九宫格,成为不断发展的中 国城市规划建设典范。城市历史格局中,通过对历史文化廊道进行保护与显现, 形成主题鲜明、变化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沿廊道组织旅游专线,为体验历史城 市创造条件。西安市地形地

10、貌的最大特征是“南山、北源、八水绕(穿)城”,而 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特征则表现为北部帝陵风光带,中部多为宫城遗址,南部山 体有众多的寺院,民俗文化资源则多分布在中部地带。西安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立足于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其 规划的五大特点:一、城乡发展一体化二、城市特色更加鲜明(1、布局特色:“九 宫格局、虚实相当”2、历史文化特色:整合资源3、产业特色:五大优势产业4、生态特色:山水城市)三、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四、配套设施安全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防灾体系)五、人居环境舒适宜人(建设国 家园林城市、环境清洁优美、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3平方米、公共设施配套健全)参考文献:.付倩,西安城市空间布局现状;.裴成荣,西安城市空间布局及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研究;.席保军,董娟,西安城市空间特色的保护与发展;.王军,西安城市交通发展研究;.安晓敏,西安市工业产业布局结构优化研究;.刘晖,薛立尧,王芳,西安城市公园绿地形态演变一一语境与模式;.杨立,加快城市水利建设步伐支撑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邢兰芹,曹明明,西安成绩绿色交通问题研究;.张沛,程芳欣,田涛,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西安城市文化体系研究初探;.库瑞,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分析;.郭琼玉,“关天经济区”规划下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思考;.西安总体规划五大特点绘就城市未来发展蓝图;.张磊,张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