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储能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2022年储能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2022年储能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2022年储能行业研究报告_第4页
2022年储能行业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储能行业研究报告核心观点:政策支撑储能快速发展,EPC模式将成为储能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今年,一系列政策加速推进储能行业市场化改革,新型储能商业模式逐渐清晰,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得到完善,未来有望成为储能行业最具竞争优势的参与方式,至此储能投资有望从电源侧逐渐向电网侧及用户侧倾斜,我们判断储能建设将在“十四五”期间持续高景气。在当下储能电站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金额越来越高的环境下,对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转变,进而提高电网侧储能项目的建设效率,因此EPC的商业模式在储能建设中快速渗透。由于我国传统储能系统集成市场较为分散,我们

2、认为能率先提供优质EPC服务的企业有望收获储能行业高增长红利,实现规模快速扩张。一、为什么当前我国新型储能进入快速发展期?1.1新型储能是实现双碳和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储能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至关重要。根据通用电气发布的GE中国能源转型白皮书,构建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十四五”以及未来中国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工作主线之一。在已有基础上,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还将继续提高,这对我国电力系统带来新的挑战,需要兼顾当下及未来的电力消费需求和趋势。其中,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为代表的调节性电源不可或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2政策推动我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到2025年,新

3、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火电与核电机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规电源的新型储能技术、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兆瓦级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逐步成熟;氢储能、热(冷)储能等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全面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1.3新型储能电站商业模式逐渐清晰根据GGII的统计,多地

4、出台调频辅助服务交易规则征求意见,调频容量、调频里程明确补偿费用,政策涵盖了包括独立储能、用户侧资源在内的多种市场主体,为储能全面参与调频辅助服务从政策层面打开通道。1.4独立储能电站机制完善根据SOLARBE储能,独立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盈利模式的演变包括输配电价盈利模式、辅助服务和共享储能、电力现货市场。山东省是我国独立储能商业化的先进省,22年2月,国家电投海阳、华电滕州新源、三峡新能源(庆云)3座独立储能电站在山东电力交易平台完成市场注册,成为全国首批进入电力现货市场运行的独立储能电站。输配电价盈利模式。江苏省政策,由电网主导,建设的储能主要目的是保障电网安全,以纳入输配电价为主要盈利方

5、式,但受到国家输配电价的监审办法影响,当时储能无法纳入输配电价,导致输配电价盈利模式无法发展。21年12月,广东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执行广东省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实施方案,才确定将储能电价纳入输配电价。1.5多地启动独立储能电站建设各省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1.6电化学储能是新型储能的中坚力量电化学储能包括锂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与热储能、氢储能技术相比,电化学储能技术更为成熟,能量转化效率更高,成为全球重点发展的储能技术。根据CESA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3.44GW,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37.47GW;电化

6、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位列第二,为5.12GW。2021年电化学储能新增投运装机容量1.84GW,同比增长18.27%。二、储能产业链环节如何拆解?2.1储能产业链梳理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储能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子元器件、结构件、辅材、屏柜电缆、土建安装、升压装置等。储能产业链中游包括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能量控制系统、储能系统等。储能产业链下游主要为风力电站、光伏电站、数据中心储能、储能充电站、家用储能、充电桩等。2.2电化学储能项目总成本拆分根据BNEF最新完成的全球储能系统成本调研,2019年一个完成安装的、4小时电站级储能系统的成本范围为

7、300至446美元/KWh,对应2至3人民币元/Wh。成本范围也凸显了储能项目在设计和安装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预计储能系统成本将逐年下降,关键原因为:技术进步、生产规模扩大、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加剧、产品的一体化程度提高,以及行业整体专业知识水平提高。2.3核心组件竞争格局:电池组、变流器、BMS、EMS根据中商研究院的统计储能电池主要有8种,分别为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燃料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锂硫电池。目前,锂离子电池是新型储能系统的首选。根据GGII统计,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48GWh,同比增长195.68%。其中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29GWh,同比2020年

8、的6.6GWh增长4.39倍。2.4EPC模式将成为新型储能投建的发展趋势政策及技术突破推动储能加速商业化落地,大型储能电站规划不断出台,我们判断储能建设将在“十四五”期间持续高景气。随着储能电站的不断建设,对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转变,进而提高电网侧储能项目的建设效率。EPC商业模式正逐渐应用于储能电站建设。在储能业务发展过程中,业主方/投资方为简化储能项目管理,减少与项目执行方的沟通成本等考虑,逐渐倾向于整体总包的方式开展储能业务。三、储能EPC的核心竞争要素及壁垒?3.1EPC模式的业务流程我们认为储能EPC按业务流程可以分为系统方案设

9、计、建模仿真、设备系统集成、工程实施、参数整定、控制优化、系统调试及并网测试、性能评估等全流程技术服务。3.2EPC企业的竞争壁垒参与前期工作有助于EPC企业在招投标环节顺利拿下项目。在项目初期,由于业主方/投资方对电源侧及电网侧了解不深入,通常会邀请第三方单位(EPC企业)给业主方提供前期研究和方案设计。我们认为是否能够深度参与前期工作是EPC企业在招标环节顺利拿下项目的关键。因此,我们认为对储能电站选址规划、方案设计以及前期建模能力等是EPC企业的竞争壁垒。3.3为什么南网科技竞争力突出公司在储能黑启动燃机成套解决方案、火储联合调频成套解决方案、海上风电配储能成套解决方案、电网侧独立储能成套解决方案、用户侧面向市场化需求响应的储能解决方案等方面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以广东省为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