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_第1页
2022年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_第2页
2022年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_第3页
2022年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_第4页
2022年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1 软磁:新能源加速扩大软磁市场规模电动智能化时代的必备材料。软磁材料可分为金属软磁材料、铁氧体软磁材料、非晶和纳米晶软磁材料以及其他软磁材 料。软磁终端领域应用广阔,新能源领域打开需求空间。软磁是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关键材料, 主要应用领域包含电网、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5G 通信、无线充电、UPS、 变频空调、轨道交通、绿色照明等领域。未来高频低功耗和宽温低低功耗为重要发展方向, 高端消费和工业电子、新 能 源、云 计算、物联网、4G 和 5G 通讯、电源供应器等新基建 领域市场和新型消费电子为重要应用领域。尤其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为软磁的应用

2、 打开需求空间。软磁铁氧体是高频超高频场景下的最优材料。软磁铁氧体是具有磁性的 Fe2O3 与其他金属 氧化物配置烧结而成的复合氧化物软磁材料。由于软磁铁氧体在高频下具有高磁导率、高 电阻率、低损耗等特点,适用于高频低功率场景,可利用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磁芯,广泛 应用于电子元件中,如滤波器、电磁感应线、录像磁头以及汽车中的传感器等。非晶及纳米晶主要用于配电变压器及无线充电领域。非晶合金又称“液态金属、金属玻璃”, 保留了金属软磁饱和磁感应强度高和磁导率高的优点,涡流损耗却比金属软磁小很多,其 制成的非晶合金薄带主要应用于全球配电变压器领域。纳米晶是在制成非晶态合金后,再 经过高度控制的退火环节

3、,形成具有纳米级微晶体和非晶混合组织结构的材料,具有较高 的饱和磁密、高初始磁导率和较低的高频损耗等特性,广泛应用于中、高频领域的能量传 输与滤波,目前已在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模块、新能源汽车电机等产品端实现规模化应用。金属软磁粉芯兼具传统金属软磁和铁氧体软磁优势。金属磁粉芯又称软磁复合材料 (SMC),于 20 世纪 80 年代产业化。是在金属磁性粉末颗粒表面包裹绝缘介质后,采用 粉末冶金工艺压制成所需形状得到的粉体材料。金属软磁粉芯兼具传统金属软磁的高饱和 磁通密度和铁氧体软磁高电阻率的优势。由于金属磁粉芯可以满足电力电子器件小型化、 高功率密度,高频化,集成化的要求,多被作为功率因数校正(P

4、FC)电感、输出滤波电 感、谐振电感、EMI 差模电感和反激式变压器铁芯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新能源 汽车、充电桩、服务器电源、UPS 电源、5G 通信等领域。2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软磁生产国家全球磁性材料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中国,中国产量约占全球的 70%左右,各种门类 的磁性材料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据磁性材料行业协会统计,2020 年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生产 销售磁性材料约 130 万吨(其中,永磁铁氧体 80 万吨,稀土永磁 16 万吨,软磁 29 万吨, 其它磁体约 2 万吨),总销量较 2019 年同比增长 2%,全年实现销售总额 1100 多亿元,较 2019 年同比增长约 3%

5、。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整个行业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新领域拓展能力。发达国家的软磁材料技术水平较为先进。以日本、美国为先,如日立金属、美磁等;国内 软磁供应商多生产铁氧体软磁,金属软磁粉芯供应商较少。由于软磁下游客户应用范围较 广,各公司需针对下游不同用户需要为其提供整套的完整解决方案,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 是公司获得国际客户认证的基础。中国磁性材料装备自动化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目前,中国磁性材料生产专用设备基 本上已经国产化,铁氧体粉料自动控制全自动封闭生产线已经较为成熟;中国磁性材料及 器件大型主要企业 2020 年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已提升到 5%8%, 磁性材料及

6、器件产品国际影响和话语权得到进一步提高。3 新能源打开软磁需求空间电动化智能化时代,软磁材料终端领域应用广阔,主要包括电网、光伏、储能、新能源汽 车与充电桩、5G 通信、无线充电、UPS、变频空调、轨道交通、绿色照明等领域。随着 新能源革命推进及软磁材料技术进阶,软磁材料市场空间快速扩大,需求增速不断提升。1.电网领域软磁在电网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制成配电变压器实现电能的转化与传输,配电变压器主要采 用硅钢和非晶材料。2018-2020 年,国家电网非晶合金变压器招标量占比分别为 27.44%、 23.22%和 15.49%;2019、2020 年,南方电网非晶合金变压器招标量占比分别为 74.4

7、0%、 58.82%。综合来看,2020 年国内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市场份额占比约为 25%。2021 年电网投资同比增长 5.4%,十四五电网投资规模向好,带动软磁材料需求增长。2.光伏领域软磁材料主要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中的光伏逆变器。其中金属软磁粉芯凭借低损耗特性主 要用于开关频率较高的组串式逆变器中;硅钢则凭借抗饱和能力强主要用于集中式逆变器 中。光伏新增装机量的持续增长以及老化光伏逆变器替换需求带动软磁需求。目前光伏发电已 经实现平价上网并进入发展快车道。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1 年中国新增装机量为 54.88GW,预计 2022 年光伏装机量为 7585GW;预计 2021 年全

8、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 170Gwh。光伏逆变器逐年上升的高存量背景下,其替换需求将成为软磁需求增长的另一 推动力。由于光伏组件平均寿命为 20-25 年,光伏逆变器的 IGBT 零部件寿命为 10-15 年, 因此,在组件的寿命周期中,至少需要更换一次逆变器。3.储能领域软磁材料主要用于储能模块(充放电及逆变模块)电源中,以金属软磁粉芯为主。随着储能成本的逐年下降,储能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据上证报统计,目前已有 超 20 个省份要求或建议新能源电站配置储能,配置比例约 10%,配置时长约为 2h。在新 能源装机大幅增长的驱动下,发电侧储能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未来随着新能源应用规模加 大,

9、可再生能源将加速发展。同时伴随着分布式电站、充电桩、微电网等衍生新型生态系 统的应用,储能下游三大应用端将迎来对金属软磁材料不同程度的新增应用需求,成为公 司业绩增长的新驱动。储能装机量指数型增长带动软磁需求提升。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也在 2021 年的 7 月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 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 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累计装机规模 30GW 以上。4.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充电桩、车载充电器 AC/DC 和车载 DC-DC 变换器是软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三个 主要应用领域。2021 年中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 351 万辆和

10、669 万辆,分别同比增长 1.65 倍和 1.06 倍。2022 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淡季不淡,销售 43.1 万辆,同比增长 1.4 倍。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共振,软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拉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截至 2021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 有量为 784 万辆,同比增长 59.25%;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 261.7 万台,同比增加 70.1%, 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 114.7 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 147.0 万台。车桩增量比 2021 年为 3.75,存在下降空间。充电基础设施在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纳入“新基建”,成为七大产业之一

11、。政策 加码下新基建有望加快短期充电桩建设节奏,同时持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充电桩 中长期建设保障空间,软磁材料需求将直接受益充电桩的建设。5.空调领域软磁材料主要用于变频空调的 PFC 电感中。变频空调具备快速制冷制热和节约能耗等优势,随着 2020 年 7 月国家空调能效标准的提 高,定频空调将全面升级为变频空调,目前中国家用空调中,2021 年 1-10 月变频空调的 渗透率为 69%,我们预计 2025 渗透率为 100%,变频空调渗透率提升拉动软磁需求。6.UPS 领域软磁材料主要制成 UPS 电感应用于高频 UPS 电源中,实现储能、滤波、稳压等功能。“东数西算”工程将带动数据

12、中心规模提升。中国数字经济增长强劲,数字化建设已经成 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2020 年中国数据经济规模达 39.2 亿元,同比增长 9.7%, 在 GDP 中的占比为 38.6%。2022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 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 点,并规划了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 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数据中心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7.无线充电领域软磁在无线充电中起导磁降阻、隔磁屏蔽作用。目前发射端主要使用铁氧体软磁,接收端铁氧体、非晶、纳米晶并行

13、。非晶、纳米晶材料 的优势在于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纳米晶具有更高的磁导率和更低的磁损,同时能够做到 柔软超薄化,这是铁氧体软磁难以实现的。铁氧体软磁的优势在于性价比较高,特别是在 大功率的发射端选材时,纳米晶软磁成本可能是铁氧体软磁的 2 倍以上。预计未来高端轻薄化接收端向纳米晶切换,发射端和大功率接收端以铁氧体主导。目前市 场上发射端磁性材料全部使用铁氧体软磁,追求轻薄化的高端机型在软磁片的选择上逐步 从铁氧体向纳米晶方案转变,而在电动车等大功率无线充电领域上,还是以铁氧体为主导。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将带动无线充电领域需求释放。5G 时代拉动智能手机换机需求,全 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2021

14、年扭转颓势同比增长 5%,未来叠加无线充电城渗透率提升,手机 充电用软磁材料有望快速增长。同时可穿戴设备近年来增长迅速,可穿戴耳机、智能手环、 智能手表等热潮有望带动软磁材料需求进一步提升。8.其他领域除以上主要应用领域外,轨道交通、电能质量整治、粒子加速器等其他市场未来价格随着 环保节能要求的提升以及金属创新与迭代,对软磁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经我们测算,软磁材料需求量预计将由2020年的23.90万吨增长至2025年的48.39万吨,复合增速为 15.15%;市场规模将由 2020 年的 57.79 亿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147.94 亿元, 复合增速为 0.98%。电力系统变压器对软磁的需求量最大,2025年占软磁总用量的34%,但由于非晶个硅钢的 单吨价格较低,市场规模占比逐年降低,至 2025 年为 13%。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增幅明显。光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