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北方地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1页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北方地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2页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北方地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和地貌。2欣赏图片,理解黄土高原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3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并能用证据说明。【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描述地理位置和包括的省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通过借助相关资料,分析黄土的形成原因,并能解释相关地貌现象,提高学生整理资料和运用资料证明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成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地形图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包括的省份。【难点】解释黄土高原的成因。教学过

2、程【新课导入】播放央视纪录片:高原胜景,黄土问源的视频资料。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23P27的内容)观看视频和阅读教材后,你对黄土高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文明的摇篮)2.读教材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包括的省区及其气候。答案: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自西向东有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和山西省;温带季风气候。3读教材图,结合文字说明,说出黄土地貌景观及其之间的转化关系。答案:黄土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梁、峁、川等地貌;其转化关系为塬梁峁,沟谷发育川。4.

3、读教材图,结合其文字说明,说出黄土高原所特有的风情。答案:传统民居为窑洞,其适应了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的特点;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此外,还有安塞腰鼓、庆阳皮影等。【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教师点拨) 民俗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信天游与地形特点:黄土高原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交通不便,人与人交往非常不方便,人与人见面要绕很远,所以要扯开嗓子面对面喊话,久而久之形成了信天游高亢的特点。(2)包白羊肚头巾的原因是黄土高原春季多风沙。(3)住窑洞的原因是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比较干燥,又能够防寒保暖,故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知识点

4、二风吹来的黄土【讨论交流】1读教材第26页阅读材料,说出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来源。答案: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有关黄土的来源,有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该假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吹来堆积而成的。(教师点拨)“风成说”的证据及其说明的问题证据结论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西北方,且随着风速由西北向东南减小,风力沉积物的沉积顺序也由粗到细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堆积地方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极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随风

5、而来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而是外来的【合作探究】(探究活动)运用黄土“风成说”来解释下列地理现象(讨论交流)读材料,结合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分析。1不管地表起伏状况,黄土覆盖的厚度是差不多的。2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说明的问题。(教师点拨)1说明黄土是从空中降落到这里的。2说明黄土是风从西北方吹过来的。3说明黄土是来自中亚、蒙古等地。课堂小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成因有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黄土高原由于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