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 富强与创新《创新永无止境》教案2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 富强与创新《创新永无止境》教案2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 富强与创新《创新永无止境》教案2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 富强与创新《创新永无止境》教案2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 富强与创新《创新永无止境》教案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框 创新永无止境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性看待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自觉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感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氛围,自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能力目标:能够结合具体的创新行为、创新现象分析创新的价值;能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创新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举措;知道人人皆可创新,人人皆能创新;知道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知道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创新强国。教学难点:万众创新。三、教学

2、方法情境体验、合作探究四、课时安排 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创新与未来生活】P20问题:想一想:创新如何让未来生活变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创新能真正解放双手,提高工作效率;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能提供各种智能服务,改善我们的生活等等。你知道这四句话分别在描述什么吗?1.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支付宝)。2.外卖、快递都很方便(网购)。3.扫码开锁,再也不用为最后一公里发愁(共享单车)。4.“新兴出行方式”,又快又稳,享誉全球(高铁)。教师:同学们,创新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创新代表着不断地自我超越、

3、自我突破,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二)讲授新课第二框 创新永无止境(板书)一、创新强国(板书)1.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板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18、20正文第一自然段,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必要性: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识拓展】:综合国力综合国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的综合性。美国为何能在建国短短两百多年成为全球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建国于1776年,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一,

4、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第一军事强国。 此外,文化、航天、科技、教育均位于世界第一且远超其他国家。美国科研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聚集地,全球大学排名前十名中美国占了七席,200强中占了75席。美国的国家实验室是创新的重要基地。美国目前有接近1000家国家实验室从事各个领域的尖端科研工作。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研发活动执行国,美国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基本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美国在科技成果产出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从论文方面来看,美国的科技论文总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2.我国的创新成就与面临的挑战/科技创新的现状(板书)教师指导学生阅

5、读课文P20正文第一自然段,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挑战: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不总体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在集成电路工业领域,我国与美、英、法等国相差12年以上; 在冶金技术装备领域,与美、日等国相差至少1015年; 在汽车工业核心技术领域,与美、日、德相差至少10年以上 教师点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已经取得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载人深潜、

6、海洋工程、超级计算机、高铁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21【相关链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帮助学生了解1995年以来国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重大举措

7、,体会国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付出的努力。教师点拨: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表明了我国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建设创新型国家(板书)(1)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板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20正文,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提示: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挑战)原因: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不总体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

8、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板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21-24正文,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师点拨:发展教育和科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点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大军,就要发展教育事业,从而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

9、,基础在教育。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提高了教育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有了创新型人才,才能把科技创新搞上去。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活动二:【探究与分享:自主开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P24问题:查阅资料,讨论:中国为什么要自主开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1)只有艰苦奋斗、自

10、力更生,才能立足于世界。没有自主研发,中国将会受制于人,国家安全将会受到威胁。(2)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发扬自主创新精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在世界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教师点拨:如果自主创新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跟着别人后面跑、受制于人的局面。所以,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总体战略方针。【知识拓展】:全球全球,(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也称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

11、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2023年,联合国将美国的GPS、中国的BDS(北斗)、俄罗斯的GLONASS(格洛纳斯)、欧盟的GALILEO(伽利略)确定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应用的角度可分成以下10类加以简述,这就是:航空、航海、通信、人员跟踪、消费娱乐、测绘、授时、车辆监控管理,和汽车导航与信息服务,以及其它类。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是继GPS、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俄罗斯、欧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

12、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0年,中国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成为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23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23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计到2023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覆盖全球。必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24【相关链接:国家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帮助学生了解国家鼓励科学技术创新的一些举措,让学生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