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摘要夫妻间的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夫妻财产制度承担着家庭的抚养、扶养、赡养等职责,关于维护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人类的繁衍和进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 仅依靠法定财产制度和约定财产制度已不足以调整夫妻在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基于夫妻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一种合乎人们的实际需要又能体现人们自由民主意志的夫妻财产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是建立在法定夫妻财产制度和约定夫妻财产制度基础之上的一种夫妻财产契约化的制度,是一种比较自由化和人性化的制度,是人类文明进展的必定要求。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在立法上不够完善,在现实生活
2、中的可操作性比较差,不能完全爱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必须从立法上进行完善,司法程序上进行登记制度,对夫妻约定后的财产效力进行明确地约定,同时对亲属和继承的一些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最后司法机关应该进行贯彻落实,使这一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完全约定化 夫妻财产制度 建立建议ABSTRACT Property relations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riage, matrimonial property system to be
3、ar the familys support,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and other duties, and maintaining family harmony, social stability, human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lying on the legal property system and property system has not agreed to adjust th
4、e rights of spouses in the property and obligations.Marital property relations based on the marital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esigning a line with peoples practical needs but also reflects the democratic will of the people are free matrimonial property regime is essential.Full agreement
5、of matrimonial property system is based on the statutory matrimonial property regime and agreed matrimonial property system of marital property based on a contract-based system is a kind of liberalization and humanization of the system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
6、ization.It rejected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restrictions on marital property agreement, a marital property agreement for a larger space, can fully reflect the equal status of husband and wife and protect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both spouses, and to give full legal protection and recognition.Th
7、is paper will mainly from the full agreement of marital property system overview, China agreed to build a full system of marital property i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of Matrimonial Property in defect analysis and our full agreemen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oints of matrimonial pro
8、perty regimeproposed areas to start on. Key Words:Full agreement Matrimonial property regim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posed目 录摘要1ABSTRACT2文献综述1引言31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及内容41.1我国夫妻财产制度进展的历程41.2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51.3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的具体内容 62.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92.1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可行性 92.2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必要性1
9、13. 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133.1法定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133.2约定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144. 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几点建议194.1立法上的完善194.2司法程序上必须进行登记194.3对约定后的效力作出规定204.4对婚姻和继承的一些制度进行改革204.5司法机关应该严格贯彻20参考文献22致谢辞24附录25文献综述针关于夫妻财产制度这一问题,我国专门多学者都对它进行过研究,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也是从打算经济条件下以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为主、约定夫妻财产制度为补充的模式转向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为主、约定夫妻财产制度为辅的模式。长沙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志祥在我国
10、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规定及其完善中认为:新修订的婚姻法针对原婚姻法规定的不足,对夫妻约定财产制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但其内容依旧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该制度在约定的范围、约定的时刻、约定是否能够变更或者撤销以及对外效力等问题上均存在不足。为完善之,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立法应当取消对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种类限制、明确约定的时刻、确立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变更和撤销制度、建立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登记制度。具体建议是取消对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种类限制,明确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约定时刻,确立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变更和撤销制度,建立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登记制度。如此规定能够临时减缓家庭财产纠纷矛盾,但不是长久解决之计。山西大学法学
11、院教授闫雅蓉在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探析中关于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现状建议是:约定财产制的种类不应局限于一般共同制、部分共同制和分不财产制三种,因为其不能满足当事人对财产约定的多元化要求。立法机关应规定,约定采纳书面形式,并对财产的种类、数量如何加以区分和确认加以规定,同时规定必须到婚姻财产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夫妻假如约定财产,婚前约定应于婚姻登记的同时,将夫妻财产契约的内容予以登记,并将其书面形式附于登记档案中备案。婚后约定也应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备案,并规定只要通过登记备案,就具有对内、对外的法律效力。现行婚姻法没有规定夫妻财产约定的变更或撤销的条件和程序,因此,夫妻财产约定应规定在订立生效后能够变
12、更或撤销,但变更或撤销必须经夫妻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同时应到登记部门登记备案。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的陈罗兰和蔡正华在论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中深入讨论了建立完全约定化财产制度的相关问题,认为男女双方须于婚前决定婚后双方之间所使用之财产关系。夫妻财产关系制度是否登记是婚姻关系成立的一项法律要件。男女双方约定夫妻财产关系之制度须从以下项中选择:共同财产制;财产增加额共同制;比例(或者部分)财产共同制;其他不违法之规定的财产制度。以上制度一经选择,非法定之事由之出现不得更改。我认为这一制度较为合理,是今后我国夫妻财产制度以后进展的趋势,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必定选择。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个人私有财产急剧增多,同时伴随而来的经济纠纷也日益增多,夫妻财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涉外婚姻日渐增多,夫妻财产的性质、来源、种类也不断变化,特不是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夫妻约定财产制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同意和采纳。目前我国采纳的是以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为主、约定夫妻财产制度为辅的夫妻财产制度,在打算经济条件下也许依旧合适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差不多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存在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局限性,使得我国夫妻财产关系一直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不能有效爱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本文要紧从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概述,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
14、夫妻财产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缺陷分析和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几点建议几方面展开论述一种新型夫妻财产制度的建立。这一新型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处理夫妻财产纠纷、维护夫妻财产权益有较大的益处。它更能体现现代民主法义和适应市场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是较为民主的制度之一。1、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和概括性的介绍1.1 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进展历程早在我国唐朝时期,就对婚姻家庭做出了一些规定,然而集中体现了尊卑和男女不平等的法律地位。夫妻关系义同尊卑,这是唐律的明确规定,夫者,妻之天也。 唐律疏议名例律。 妻之言齐,与夫齐体,义同于幼。 唐律疏议斗讼律。家庭制度的核心是维护家长的特权
15、,法律给予家长对子孙的教令权、对家庭财产的处分权、对子孙婚姻的决定权等等。规定子孙必须服从家长的支配,听从教令,否则构成“违反教令”罪。祖父母、父母在,子孙不得不立户籍,不得分异财产,违者处以“不籍异财”罪。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154页。中华民国民法典第4编亲属第4节夫妻财产制第1004条规定:夫妻得于结婚前或结婚后,以契约就本法所定之约定财产制中,选择其一,为其夫妻财产制。第1007条规定:夫妻财产制契约之订立、变更或废止,应以书面为之。这应视为我国历史上正式有夫妻财产约定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后,我国经济有了较快进展,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有了一定变化
16、,婚姻家庭生活日趋复杂。1980年婚姻法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家庭关系进展的需要,在第13条第1款中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但另有约定的除外。2001年婚姻法进一步进展了我国夫妻财产制度,接着同意婚姻当事人实行约定财产制度,并对夫妻约定财产制作了较大修改和补充,比较明确地规定了夫妻财产约定制的约定范围、约定条件、约定内容、约定形式、约定效力、约定后债务的清偿等一系列问题。如给予约定财产制与法定财产制同等的法律地位;以授权性规范对夫妻财产制作了规定,明确婚姻当事人能够以契约方式对夫妻财产作出约定;双方无约定或约定无效时,适用法定财产制等。 1.2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
17、夫妻财产制度是指确立夫妻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治理、使用、收益、处分及对外财产责任的法律制度,它是夫妻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家庭财产关系的核心,集中体现夫妻在家庭财产关系上的法律地位,深刻反映特定社会的政冶制度,经济体制、伦理道德及立法的价值取向。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日益进展,夫妻间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越来越被人们所同意。夫妻财产约定制度是指夫妻(或拟结为夫妻的双方)以契约方式约定婚前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归属、治理、使用、处分、收益及债务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清算等事项,并排除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制度。然而本文所要写的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
18、的夫妻财产约定制度,它指的是一国以法律强制规定,将建立夫妻关系的双方在履行婚姻登记的同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可供选择的夫妻财产制之间做出选择,以同时履行夫妻财产制的登记,并将夫妻财产制是否登记作为婚姻关系成立的一项法律要件的一种制度。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完全排除法律对夫妻财产进行的不合理干涉,是完全体现夫妻间平等关系和自由民主观念的一种夫妻财产制度,它要求作为唯一的立法模式存在,因此并不是完全摒弃原有的夫妻约定财产制度和法定财产制度,恰恰性反,它是对原有夫妻财产制度的有选择性的汲取,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作为一完整的制度在立法上完全抛弃了法定夫妻财产制度,然而制度本身又
19、是在法律的规制范围内存在和运行,仅仅是有了强行法作为支撑和依据。所谓的“完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即夫妻间对财产的约定也不是能够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在法律的限度内,不违背公平正义和善良风俗。 蔡正华:论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同时该制度具有强行性的规定,即夫妻财产必须在婚前进行约定并进行登记,否则不能进行婚姻登记。1.3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具体内容1.3.1在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下,夫妻财产关系具体内容如下夫妻财产由双方当事人在婚前自主约定,夫妻财产关系的确定必须是在结婚之前,夫妻财产关系的确定是婚姻关系成立的一个法律要件,也确实是讲不对财产
20、进行约定无法进行婚姻登记,由于夫妻财产关系的重要性,如此规定也是可行的。夫妻财产的约定必须是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约定,不能任意胡为,由于夫妻财产关系的契约性质和婚姻关系的人身属性,因此约定必须由夫妻双方亲自进行,而不能由他人代理,且双方不得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进行约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背公平正义原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的利益,不得违背其他强行法的规定。夫妻财产的约定必须进行登记,我国实行的是登记对抗主义,只有登记之后才能够更有效快捷的处理夫妻双方与第三方的债权债务,防止夫妻双方以约定来躲避债务,损害第三方的利益。夫妻双方能够在下列三种夫妻财产制度中选择一种作为财产约定制度:共同财
21、产制,财产增加额共同制,比例(或部分)财产共同制,其它不违法之规定的财产制度。1.3.2我国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躯体受到损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 4 * GB4 * MERGEFORMAT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它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婚姻法中对夫妻个人财产的规定考虑到了夫妻双方的特点,体现了公平的理念,且关于处理夫妻之间的纠纷有专门大的关心,应该保留,能够作为例外存在。1.3.3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下夫妻财产的效力对内效力要紧指约定对婚姻关系当事人的法律拘束力。婚姻法第19条
22、第2 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可见,对内效力表现在:夫妻财产约定一旦生效,即在夫妻之间及其继承人之间发生财产约定的效力,婚姻当事人双方均受此约定约束。夫妻双方都必须依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夫妻财产利益的分配也必须按照有效约定进行。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能由当事人任意创设、任意更改,破坏了法定的权利义务,就必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夫妻在自由约定财产归属的同时也可自由约定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约定对婚姻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关于夫妻财产约定的对外效力,在国外差不多上要以登记或者公证为条件。一是公证方式,如法国民法典规定:夫妻所有财产协议,
23、均应有公证人在场,当事人对此协议均表示同意同时须有公证人在契约上签字,该证书必须指明在进行结婚前交至身份官员。 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德国民法典第1574条规定,夫妻财产契约经双方同时在场并由公证人记录。 郑冲、贾红梅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我国澳门地区的澳门民法典也采纳公证程序,其第141条规定选择婚姻财产制的婚前协议必须以公证书形式订立,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澳门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7页。二是登记方式,日本民法典第756条规定:“夫妻订有同法定财产
24、制相异的契约2728时,除非于婚姻申报前进行登记,不得以之对抗夫妻的承受人及第三人。” 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则规定:“夫妻财产制契约制订立、变更或废止,非经登记,不得以之对抗第三人。”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要求夫妻双方必须在婚前对夫妻财产进行约定并进行登记,否则不能进行结婚登记。由因此法律规定如此做,我国又实行的登记对抗主义,因此夫妻间的财产约定能够对抗第三人,即第三人不得以不知情为由而要求善意取得。因此,也并不是完全对抗善意第三人,假如所借外债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而夫妻双方未采纳共同制度,第三人也能够要求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假如有证据
25、证明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也能够要求共同偿还。2、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 1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可行性2.1.1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能够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纳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明白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婚姻法中对夫妻财产的规定本身带有契约的性质,夫妻能够约定
26、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问题,那么也能够强行规定必须建立约定财产制度,因其本身就带有一种契约性质,建立完全约定化财产制度与现行婚姻法并可不能产生出冲突。2.1.2世界上大部分西方国家开始向契约化财产制度进展,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德国闻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近代社会是“契约社会”有契约社会观念的阻碍之下,1791年法国宪法 第一次在法律上规定:法律上承认婚姻是一 种民事契约。这一原则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亲属法普遍采纳随着近现婚姻家庭法的改革,各国均日益重视契约在夫妻 、家庭财产关系中的运用和进展,不断提高其在财产关系上的法律地位。德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得以契约处理其财产关系,特不是在结婚后 得以契约撤销或变
27、更财产关系。2.1.3现行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要求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任何国家在亲属法中对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都不是为所欲为的设置,而是特定的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妇女地位在财产关系上的集中反映。近代以来,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专门大的提高,相应的妇女对属于自身的权利的要求也相应多了起来,而家庭财产的分配直接关系到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受封建男尊女卑和从一而终的伦理道德的阻碍,我国妇女曾经是男人、家庭的附属,而不是独立的平等主体,对婚姻的选择桎梏于婚姻的名义,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家庭生活,但现在,妇女差不多从这种桎梏中解放出来了,现在的高离婚率中,妇女提出离婚的占绝大多数。妇女
28、提出离婚,除希望解除破裂的婚姻外,更希望个人合法财产权利得到爱护而完全约定化夫妻夫妻财产制度有利于从缔结婚姻之始,尊重妇女对财产的处分权,一旦婚姻破裂 也能切实爱护妇女的财产权利。2.1.4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要求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市场经济的日益进展,人们的现代观念也越来越强,对家庭关系的考虑也逐步引入了市场经济的价值理念。不管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差不多上表明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版,第159页。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进展,私有经济的比重迅速加大,公民的生活、生产资料 益丰富,财产的性质、来源发生巨大变化,特不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
29、契约自由、公平分配、个人本位的思想逐渐树立,与婚姻法夫妻财产法定共同共有制度产生强烈冲突,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2.1.5人类社会文明进展的要求人类社会文明是由身份到契约的进展,传统社会家庭亲属关系占专门大比例,但随着社会的进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关系逐步走向契约化。身份关系是指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及相互关系取决于各自的身份,特定的身份决定一定的权利和 义务,是 种呆板僵化的社会关系。而契约关系是指通过以契约的办人自愿设定权利和义务,并按契约履行义务、享受权利,是一种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础之上的活跃的、积极的社会关系。由身份关系转向契约关系,是社会的进步。夫妻财产关系也应
30、该走向契约化,因此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是可行的。2.2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必要性2.2.1能够弥补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缺陷我国的现行夫妻财产制度存在诸多缺陷,立法上规定不是专门完善,不能面面具到,具体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现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建立一种适应现在社会又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夫妻财产制度势在必行。2.2.2体现民法法意民法是私法,核心要义是意思自治,在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下,夫妻双方对财产不能自由处分,是违背民法要义的。所谓意思自治,是指各个主体依照他的意志自主形成法律关系。现代民法有私法自治之理念,给与当事人于私法行为之时享有充分之意思自治自由,得依己之自由意志行事
31、。这也是现代法治要求理性人为自己行为负责原则的全然依据。但现行法制以共同财产制为法定制度,而且仅将约定财产制度以补充地位,专门大程度上限制了当事人之意思自治。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将各种供选制度置于法调制下,并规定各项之间并无效力等级差不而供当事人自由选择,实在是最大程度上爱护了当事人的这种自由。2.2.3能够维护家庭和婚姻关系的稳定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下夫妻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和环境下对家庭财产进行约定,由于夫妻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国传统意义上以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为主、约定财产制度为辅的财产制度模式差不多不适应现代上意义上家庭生活的需要。为此,只有建立完全约定化的财产制度,才
32、能体现夫妻双方的意愿,切实处理好家庭纠纷。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相较于其他财产制度在处理家庭纠纷、维护家庭稳定和团结有更大的优越性,更能体现民主和夫妻自由的意志。2.2.4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更能方便司法随着经济快速进展,公民个人私有财产急剧增多,婚姻财产价值也越来越大。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经济活动的自由化以及私有财产的急剧膨胀,导致了人们要求对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家庭财产相互之间的关系与范围作出明确界定,防止因财产权限不明而导致夫妻在占有、治理、收益和处分财产过程中发生矛盾,引起纠纷。但同时,一旦因婚姻家庭财产引起纠纷,确实是比较难以处理的,处理不行关系着家庭的和谐和人民的矛盾
33、,可能引起仇恨或者社会的不安。假如建立起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则能够省去专门多苦恼,法官能够依照当事人对财产的事先约定进行处理,可不能引起专门多不必要的苦恼,更快更好的维护夫妻双方的权益,防止延长诉讼和累讼的出现。3、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3.1法定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3.1.1关于知识产权收益的归属问题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知识产权的收益属于法定夫妻共有财产。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它是人们关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制造的成果和经营治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版,第53页。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性和财产性双重属性,只有其中
34、的财产内能够转移(如继承、转让、赠与等) 。正因为它的财产部分能够转移,故婚姻法对其收益做出了规定。然而,第十七条仅仅规定了收益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注重了知识产权的收益时刻,并没有规定知识产权取得的时刻,由此可能产生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假如婚前取得知识产权婚后取得收益,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假如取得知识产权的时刻是在婚后,而获得收益是在离婚后,那么收益是归夫妻双方所有依旧归夫妻一方所有?这就产生了不公平的现象,现行婚姻法并没有明确规定。3.1.2分居期间利益归属问题夫妻分居时的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合,在分局生活期间各自所得的财产。我国现行婚姻法关于在婚姻持续
35、期内的分居期间的财产利益归属问题没有单独进行规定,按照法的一般推理原则应认定此期间的财产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而,分居期间的财产假如进行平等分配,显然有失公平。理由是夫妻在分居期间,尽管在形式上保留夫妻关系,然而实质上这种关系也可能差不多中断。分居有多种情况:从缘故来讲,有的因感情不合而分居,有的因躲避债务而分居;从分居的后果而言,有的是能够挽回的分居,有的是不能够挽回的分居。以分居来划分财产,而不顾其中的具体情况,显然不科学,也不合理。应该对分居期间的财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够盲目推断,但不做规定是不行的。3.1.3因继承或受赠与所得的财产归属问题从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中能
36、够看出,除在遗嘱继承或者同意赠与的情况下,一方因遗嘱继承或者同意赠与所得财产,假如遗嘱人或赠与人在合同中明确表明归夫或妻一方所有,则为夫或妻一方所有,其余的则为夫妻共同所有。这有点不符合国际惯例,日本民法典第762 条第1 项规定“: 夫妻一方于婚前所有的财产及婚姻中以自己名义取得的财产,为其特有财产。” 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第135页。意大利民法典第179 条第1 款第2 项规定:“配偶一方在婚后取得的、在赠与文书或遗嘱中没有特不表明属于共同财产的赠与或遗产”,不构成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夫妻个人所有。 费安玲、丁玫译:意大利民法典,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7、1997 ,第61页。同时与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也不一致,继承关系仅仅涉及到财产关系和继承人本人,然而假如按上述规定则会扩大到继承人的配偶,不论是法定继承依旧遗嘱继承,继承人都必须是法定继承人。婚姻法(修正案) 第17 条将夫妻一方通过法定继承一方所得的财产规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第18 条将遗嘱中未确定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规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实际上是扩大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相抵触。3、2约定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3.2.1约定财产制度的规定的形式不应该限制我国婚姻法第19 条规定:夫妻能够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38、约定应当采纳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运用本法第17 条和第18 条的规定。从这一条我们能够看出婚姻法规定了夫妻约定财产制的三种类型,即分不财产制、一般共同制及限制共同制。 江彬:论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 载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17页。这显然有悖于契约自由原则,也不能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关于现实生活中假如夫妻双方对财产增值部分进行约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属无效,这不能够实现夫妻双方实现利益最大化,有违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3.2.2没有对订约主体的限制作出详细的规定夫妻对财产进行约定的行为从性质上讲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应该遵循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的有关规
39、定,然而婚姻财产契约又是一种比较专门的契约,关系到夫妻双方的身份关系。夫妻双方在订立财产契约的时候,除应遵循一般的法律规定外,婚姻法对订约时的专门要求作出规定,以幸免法律适用的混乱及纠纷的产生。但我国的婚姻法却忽视了这一点:约定主体身份不明。关于在实际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精神或生理疾病而转变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订约权利并未提及,不能应对现实情况,更不利于对这些差不多遭受不幸的人的财产权利的爱护。3.2.3没有对约定时刻作出明确的规定新婚姻法未对财产约定的时刻作出任何规定。在婚前约定依旧婚后约定,法律没有明确,导致对婚前财产约定的性质和效力问题产生争议,它是
40、否属于夫妻财产契约,立法上没有明确的态度,使得婚前财产约定成为一种“民间”做法。婚姻当事人什么时候订立夫妻财产契约,内容如何约定,因婚姻当事人的婚姻状况、财产情况不同而不同,法律没有必要干涉。 庞红: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完善,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9页。学者们一般认为,夫妻财产约定的时刻,能够在结婚前、结婚时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杨大文:婚姻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页。3.2.4约定的效力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新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夫妻忠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约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互负忠实义务,如任何一方有不忠实于对方的
41、行为则应支付对方“违约金”的一种协议。19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它指明了夫妻财产约定在夫妻间发生的效力,即对内效力。与之相对应的,夫妻财产约定的对外效力是指约定可否对抗第三人。在对外效力上,法律要求约定为分不财产制的夫妻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告知的义务,并承担举证责任,以此对抗第三人,否则按以共同债务承担清偿义务,这无异损害约定另一方的正当财产权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一方或双方在与第三人进行民事交易时,因涉及的是个人隐私,往往可不能主动告知对方其婚姻状况,而对方也没有询问的适应和义务;即使夫妻一方告知第三人也往往不能提供有效的证据,出现举证不能的障碍,从而造成夫妻财产约定对外不具有对
42、抗效力的后果。在夫妻约定财产制的适用中,也存在着爱护婚姻当事人的隐私与爱护第三人的利益及交易安全的矛盾冲突,这一矛盾冲突可通过引入公示制度,使财产约定的“效力扩张”与“隐私爱护”得到平衡。 庞红: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完善,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4页。3.2.5是否同意当事人对财产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进行约定夫妻对财产作出约定并不是只为可能发生离婚作预备的,夫妻财产约定不应理解为是一种“保险”,而应该是为婚姻的美满稳定服务的。因此,法律不应该仅仅解决离婚时,约定财产归属问题,而应该同时涉及到夫妻在存读期间对其财产的使用、收益权、处分权是否能够约定以及如何约定等法律内容。这是为
43、了实现真正意义上夫妻财产制度约定的意义,实现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夫妻财产约定怎么讲不完全等同于一般财产契约,这一专门性决定了它在法的适用上确信有它自己的原则和规则,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婚姻法中没有体现。进一步讲,关于夫妻财产契约,由于它的人身性和伦理性,决定了立法上必须对其内容加以一定的专门限制。即使合同法关于一般民事合同的原则、原理能够完全适用于夫妻财产约定领域,这种调整和规范的力度也是不够的,仅以合同法来规范夫妻财产约定行为仍会产生一些争议。3.2.6对夫妻财产约定是否可变更、撤销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约定是否能够变更,依旧约定一经作出就不得变更和解除,对此有许多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依照契约自由的
44、精神,夫妻双方既然能够订立财产契约,自然就有协议变更或撤销的权利,法律对此不应该禁止。 林晓静,夫妻约定财产制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1页。然而有人认为,法律应该对变更或撤销进行限制,以维护交易安全和第三者的利益,防止夫妻双方任意变更而损害第三者的利益。日本民法典第758规定:夫妻的财产关系,于婚姻申报后,不得变更。夫妻财产约定既为契约性质,自应同意变更或撤销,但应有一定的条件和程序。我国立法没有这种规定,原则上应准许变更或撤销,但又没有规定变更或撤销的条件和程序。3.2.7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规定不足婚姻法第40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且付出较多义务的,
45、离婚时有向另一方请求补偿的权利。第41条规定,离婚时一方生活困难的有从另一方的住房等个人财产中得到关心的权利。关于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的, 财产自然应归男女双方各自所拥有, 但在实践中常常有一方在生活中付出较多义务的情况。从法律的公平原则动身, 离婚时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 补偿的来源是另一方所拥有的财产。但实践中关于请求补偿权和获得关心权操作性比较差。比如请求补偿权,如何推断一方付出较多义务,存在着举证难的现实问题,专门难制定一个量化的标准。因此将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道德规范上升到强制性的法律规范还需考虑事实上现的可能性,否则形同虚设。4、我
46、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几点建议4.1立法上的完善首先从立法上解决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需求,立法上规定确立夫妻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成立的基础条件,即在婚前必须对财产进行自主化约定。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建立必须在立法上进行确定,使这一制度的实行有法的保障。婚姻是组成家庭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婚姻财产关系又是婚姻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立法上对婚姻财产制度进行明确规定,使之成为一项法律制度而切实可行,才能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具体来讲,建立这一制度有许多的问题要解决,能够先用行政法规来规定,看看效果,争取全社会人民的意见,使之符合民意,也许完全建立现在还有点困难
47、,但立法的进展趋势是向这进展的,这也是顺应民意的。4.2司法程序上必须进行登记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需要进行登记,登记机关能够由婚姻登记机关临时代为执行,目前,世界多数国家规定了夫妻财产约定的公示程序,要紧有两种:一是公证方式,德国、瑞士、法国等国皆规定夫妻财产契约必须在法院或者公证人前订立,并由当事人签字。二是登记方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规定夫妻财产契约应于婚姻申报时登记。依照我国国情和司法实践经验,较为合理的方式是在进行婚姻登记的同时由婚姻登记机关临时代为执行登记程序,由于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要求必须在婚前对财产进行约定,否则不能进行婚姻登记,因此,应由婚姻登记机关代为执行登记。同
48、时,进行财产约定技术性较强,为防止一方欺诈、胁迫另一方进行约定,应由法律专员对夫妻双方的约定进行登记,也能够提供法律上的关心,实现公平公正。夫妻双方财产协议和清单能够公开,第三人及利害关系人履行一定法律手续后能够查看。如此一来,夫妻的财产约定就取得了公示效力,能够对抗第三人。如此能够促使第三方主动去查阅夫妻双方的财产约定制度,既能够爱护夫妻双方的利益,又能够维护交易安全。4.3对约定后的效力作出规定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应对夫妻双方约定后是否可变更或撤销约定进行规定一些国家规定在夫妻约定财产以后,不得变更或撤销。如日本民法典规定:“夫妻的财产关系,于婚姻申报后,不得变更。”但大多数国家则同
49、意当事人在财产约定后进行变更或撤销。出于对夫妻双方合意的尊重和法律爱护契约自由的本意,应该同意夫妻双方对财产约定进行变更或撤销。然而,从维护财产约定的效力角度讲,应该对变更或撤销进行限制,变更或撤销应该不得损害国家或集体利益,涉及到第三人利益时应征得第三人的同意,同时还必须履行一定的手续,如同第一次约定一样,重新进行登记和公示。当事人在夫妻财产约定后欲进行变更或撤销约定而又达不成合意时,应当同意当事人一方请求法院变更或撤销夫妻财产约定,这不仅填补了立法的空白,而且真正保障了夫妻约定财产契约自由。4.4对婚姻和继承的一些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应该同时对婚姻和继承的一些制度进行改革
50、,使之相辅相成仅仅对财产约定进行规定并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民主,对婚姻和继承制度的一些改革能够使完全约定化财产制度更好更快的实践下去。4.5司法机关应该严格贯彻司法上各司法机关应该严格贯彻约定好的夫妻财产制度,切实应用到法律实务中去,为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奠定司法基础。法院在审理婚姻财产纠纷时应严格按夫妻双方当事人事先的约定再依照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为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提供司法保障。结语一个社会越是文明进步,它运用法律解决纠纷,公正配置权利的能力也就越强,对个体的关注也就越为细腻与全面。与那个标准相比,我国婚姻法还有专门长的路要走。婚姻法的历次修订已提醒我们,不能再仅仅随社会的变化
51、而修修补补,也不能仅仅应付现实问题,更要对一些前瞻性的问题作好充分的理论预备。假如我们还象往常那样只做形式上的全盘考虑,却始终不抓住重点,就只能周而复始地解决技术层面的东西,进而使整个的立法过程陷入循环往复的怪圈,造成立法资源的巨大白费!也许我们所做的部分探讨可能在目前并无太多实际的意义,然而关于一部法典的制定而言,理论预备其整体却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追求的价值理念,而且这些理论预备的价值取向又直接阻碍到整部法典的风貌,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不断地进行完善才能长久的适用下去。参考文献1 白利静.于玲.浅析夫妻财产约定制的完善A.法制与社
52、会报.2008.32 费安玲,丁玫译. 意大利民法典M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3 范李瑛.夫妻财产约定的性质及法律适用N.载烟台大学学报,第17卷第2期.2004.44 江彬. 论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 J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3 5 林晓静.夫妻约定财产制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7 刘超.论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8 庞红.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完善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9 秦青山.婚姻法的修改与夫妻财产制的完善N.广西政法治理
53、干部学院学报10 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Z.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11 魏振瀛主编.民法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12 吴汉东. 知识产权法(2002 年修订版) M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13 吴立平.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立法完善之构想N.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第二期.2005.414 杨大文主编.婚姻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页15 杨志祥.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规定及其完善A.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1216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 郑冲、贾红梅译.德国民法典Z.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4、18 蔡正华.论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消费导刊19 HarryD.Krause,FamilyLaw,WestGrouP,1995.20 Alex C. Castles,an Australian Legal History,the Law Book Company Limited,Sydney,Melboume,Brisbane,Perth,1982.致谢辞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高升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怀和支持的各
55、位老师以及关怀我的同学和朋友。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附录The French Civil Code in marriage and family status of women French Revolution storm earthshaking, but on the family system has not been much touched. Napoleon as a bourgeois successor, and there is no breach ofStructure, rather let a woman
56、a mother, that to stabilize the community will establish the authority of the husband, his wife as a victim. He openly: to do what you want to doMatter of the woman, not for the French-style woman. 1804 enacted the Code is to establish the husband has a head of the family as the absolute authority,
57、the concept of wifeChild should obey her husband principle. 19th-century legal system is only strengthened the Code of harshness.(A) women do not have their legal status Code section 442 provides that women and insane, minors as not have their own legal status, can not serve as guardian; no right to
58、 sign an important contract, no right to inheritance to testify; can not act as a witness, Identity Certificate witnesses must be at least over 21-year-old male, even the babies birth certificate of the witness can not be fully When the. Babys birth by the father, father absence, by the medical staf
59、f or other presence of men to declare; if the mother in their home away from birth, from birth to Master declaration. Foreign women and the French marriage, according to their husbands status; French women married to foreigners, but also by their husbands status, such as the women to becomeWidows, m
60、ay require restoration of the French qualification, but their living in France or to obtain the kings permission to return to France and to declare an intention to settle in France are limited. Ru husband remarried, Required detention ex-wifes children, even if the child under 16 years old, still 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作价协议书
- 2025普通合伙企业合同协议书
- 师徒协议书的转让协议书
- 因果广播协议书
- ospf路由协议书实验
- 影片剪辑许可协议书
- tcp协议书中的nagle算法
- 伽马协议书电影
- 总线通信协议书有哪些
- 以太网协议书和ssh协议书
- 《安宁疗护》高职护理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神经符号融合推理机制-洞察阐释
- 口腔科一病一品护理汇报
- 学堂在线 不朽的艺术:走进大师与经典 章节测试答案
- 腹部损伤考试试题及答案
- 寝室卫生评比活动方案
- 2025储能电站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管理指南
- 信息软件业内部控制质量、股权结构与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
- 沪教版2024 九年级化学上册-《义务教育教材(2024版)》内容解读
- T/CMAM W-3-2022维吾尔医常见病诊疗指南外科
- 终止供暖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