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十章 病原性真菌 第一节 浅部感染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包含表面感染真菌、 皮肤癣真菌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第1页一、表面感染真菌 主要借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最表层,在我国主要是糠秕马拉色菌,为条件致病菌,是一个嗜脂性酵母样菌。它侵犯皮肤角质层引发一个慢性、无症状浅部真菌病,即汗斑,无显著炎症反应。主要是色素异常性改变,由淡变深,而老斑疹色素由深转浅,成为白斑。还可引发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第2页微生物检验 1直接显微镜检验 可采取透明胶带粘贴取材法,将透明胶带直接贴于皮肤表面,数分钟后揭下,直接贴于载玻片上镜检或经棉蓝染色或革兰染色后镜检。可见孢子和菌丝。孢子为圆形或卵形,厚壁,芽颈较宽,常成簇
2、分布;菌丝粗短,呈腊肠样。第3页2分离培养与判定 将鳞屑接种于含菜籽油培养基,37孵育3d后,在培养基上开始生长,20d左右菌落约lOmm乳酪色酵母型菌落,表面光滑。取菌落作涂片染色镜检,观察真菌形态。第4页二、皮肤癣真菌寄生于皮肤角蛋白组织浅部真菌称为皮肤癣菌,又称皮肤丝状菌。约有45种,一部分仅感染动物,对人致病约有20余种。无性阶段属于半知菌门,而有性型则属于子囊菌门。分为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和小孢子癣菌属等三个菌属。第5页(一)临床意义皮肤癣菌易侵犯人体皮肤、指甲、毛发角蛋白组织并生长繁殖致病,是因为其能产生角质溶解酶。皮肤癣菌是接触传染,只要重复接触患者都有可能被感染。在同一病人有不
3、一样临床表现,如毛癣菌属可引发发癣、体癣、甲癣;而相同部位病可由不一样皮肤癣菌引发,如甲癣(俗称灰指甲)可由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引发 。第6页1毛癣菌属有20种,其中有13种对人致病。常见有红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须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许兰毛癣菌等。毛癣菌感染皮屑、甲屑或病发10KOH溶液消化后镜检,可见有菌丝,病发内、外可见菌丝或孢子。在沙氏培养基上可白、红、橙或棕色,表面呈绒毛状、粉末状或蜡状菌落。镜下可见梳状、球拍、螺旋或鹿角菌丝;葡萄状或梨状小分生孢子,细长薄壁大分生孢子。 第7页2. 表皮癣菌属对人致病只有絮状表皮癣菌, 感染皮屑和甲屑经10KOH液消化后镜检,可见分枝断裂有隔菌丝,
4、少见孢子。在沙氏培养基上培养后,菌落初为白色鹅毛状,以后转变为黄色粉末状。镜下可见球拍状菌丝、卵圆形或巨大棒状薄壁大分生孢子,无小分生孢子,在陈旧培养物中可见厚膜孢子。第8页3小孢子癣菌属有15种,对人致病有8种,常见有铁锈色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狗小孢子菌等。小孢子菌感染皮屑和毛发经10KOH处理后镜检,皮屑中有分枝断裂菌丝,在毛发中展现小孢子镶嵌鞘包裹着发干。在沙氏培养基中可见白色、棕黄色或黄褐色、粉末或绒毛状菌落。镜下可见梳状、球拍状或结节状菌丝,卵圆形小分生孢子、厚壁梭形(纺锤形)大分生孢子。 第9页(三)微生物检验1标本采集 采集新发生皮肤损害边缘皮屑;指甲近尖端下面甲屑;拔取无
5、光泽病发,黄癣采集黄癣痂。将标本盛于清洁纸袋,鳞屑要用黑纸包好。第10页2直接显微镜检验 皮屑标本用10KOH液制成湿片,指甲用25KOH或25NaOH含 5甘油处理。镜检可见透明、有隔,常有分支菌丝及成链关节孢子,三个癣菌属难以判别。毛癣菌属感染病发有发外型和发内型孢子,而小孢子菌属只有发外型孢子。第11页3分离培养与判定 皮屑、甲屑和病发标本,先用70乙醇或在青、链霉素混合液内处理 5min,再用生理盐水洗3次,然后接种沙氏琼脂斜面,25培养,每七天观察菌落形态及颜色,直至第四面。挑取菌落镜检菌丝和孢子,也可作棉兰染色后镜检或作小培养后镜检。必要时作其它判定如毛发穿孔试验、脲酶试验和特殊营
6、养需要试验等来判定皮肤癣菌。第12页毛发穿孔试验是将头发发剪成lcm长,置于已加入25ml蒸馏水和23滴10酵母浸膏液平皿内,高压灭菌。将待检皮肤真菌接种于平皿内,置25孵育四面,每七天检验一次,每次取数根毛发置载玻片上,经乳酚棉蓝染色后,置低倍镜下观察。若毛发有裂口或陷凹者为阳性,不然为阴性。 第13页4药品敏感试验皮肤癣菌对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等药品敏感。 第14页三、皮下组织感染真菌主要有着色真菌和孢子丝菌。普通经外伤感染后,在局部皮下组织繁殖,并迟缓向周围组织扩散,还可经淋巴、血液向全身扩散。第15页(一)着色真菌是自然界腐生菌,经破损皮肤而感染,引发病损皮肤变黑,引发着色真菌病。主要真
7、菌有卡氏枝孢霉、裴氏着色真菌、紧密着色真菌和疣状瓶霉。 第16页1临床意义常在患者外伤后感染,多发生四肢暴露部位,开始为小丘疹,表面干燥或湿润,有鳞屑或鳞痂,逐步形成斑块结节,呈疣状增殖。皮损重复发生,且长久不愈,可致畸致残。免疫功效低下时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或经血流扩散。病理改变主要为角化过分及角化不全。第17页2微生物特征 着色真菌菌丝短粗分隔,呈棕色,有三型分生孢子:树枝型:菌丝末端有分生孢子柄,柄端分叉长出孢子;剑顶型:围绕菌丝末端或菌丝横隔处长有一圈分生孢子;花瓶型:在菌丝分隔处长出花瓶状分生孢子柄,在瓶口长出成丛小分生孢子。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周,出现灰黑色菌落,随之菌落
8、表面出现绒毛状或天鹅绒状气生菌丝,菌落色素加深。 第18页3. 微生物检验(1)直接显微镜检验 皮屑用1020KOH溶液加热处理后镜检,可见单个或成群厚壁孢子,有横隔或中间十字分隔。取乳头状增殖病损挤压出分泌物镜检阳性率最高。脓汁、脑脊液或活组织也可做镜检。镜检结果结合临床可确定诊疗。 第19页(2)分离培养与判定1)将标本接种沙氏培养基,生长迟缓,菌落从灰黑色至黑色,有气生菌丝。菌落涂片镜检可见三种类型分生孢子,有判定价值。2)明胶液化试验:致病性菌株均不液化明胶。3)其它生化反应:不能水解淀粉,不凝固牛奶,能同化硝酸盐,需维生素B1。第20页4药品敏感试验对5-FC、伊曲康唑、氟康唑敏感,
9、 但易产生耐药性。 第21页(二)孢子丝菌孢子丝菌属于腐生性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木材上。主要病原真菌是申克孢子丝菌。第22页孢子丝菌病是人兽共患性疾病,传染源是人和动物,传输路径主要经破损皮肤接触感染。经微小创口侵入皮肤后,创口局部出现炎症性小结,增大形成炎症性斑块或增生性糜烂。可沿淋巴管分布,引发亚急性和慢性肉芽肿,称为孢子丝菌性下疳。经呼吸道引发肺孢子丝菌病,并可沿血行播散至其它器官如骨、眼等。第23页 申克孢子丝菌是二相性真菌。在自然环境中或沙氏培养基上2528培养时呈霉菌型(菌丝相),而在组织内或在营养丰富培养基上培养时为酵母型(组织相)。菌丝相可见菌丝两侧伸出细长分生孢子柄,
10、末端长出成群梨状小分生孢子。组织相则可见卵圆形小体,形似雪茄烟状,常位于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内。在沙氏培养基上形成黑褐皱褶薄膜菌落,而在胱氨酸葡萄糖血琼脂培养基上则形成灰黄色柔软类酵母型菌落。 第24页3微生物检验(1)直接昆微镜检验:取患者脓、痰、血、痂皮或病理组织块等作涂片或切片,革兰或 PAS染色,在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内、外,可见G+或PAS阳性(紫红色)卵圆形孢子。第25页(2)分离培养与判定:将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上25培养,2-3d开始生长,初为白色湿润酵母型菌落,以后变为淡咖啡色至深褐色。涂片染色镜检,可见经典菌丝相申克孢子丝菌。接种于胱氨酸葡萄糖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3
11、d,可形成乳白色或淡褐色酵母型菌落。镜下可见G+卵圆形孢子。第26页(3)药品敏感试验:对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 萘芬等药品敏感。(4)抗体检测:取患者血清做凝集试验,若抗体 效价大于l:320有诊疗意义。(5)动物接种:将标本接种小白鼠腹腔内,2周内 引发腹腔炎,取脓汁作涂片染色镜枪,可见 革兰阳性、卵圆形或梭形小体。第27页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是指能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及全身真菌,主要有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曲霉、毛霉、组织胞浆菌和卡氏肺孢菌等,其中以隐球菌感染较常见。 组织胞浆菌为二相性真菌,假丝酵母菌、曲霉、毛霉和卡氏肺孢菌等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引发机体致病。
12、第28页一、假丝酵母菌俗称念珠菌,有81个种,其中有11种对人有致病性: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致病菌。另外,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也较多引发疾病。 第29页(一)白假丝酵母菌 通常存在于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粘膜上,当机体发生菌群失调或抵抗力降低时,可引发念珠菌病。如婴儿鹅口疮、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龟头炎、肠炎、肺炎、膀胱炎、肾孟肾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白假丝酵母菌病,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等。另外,因心瓣膜手术而引发心内膜炎、长久用静脉内导管而引发全身性假丝酵母菌病,病死率极高。 第30页1微生物特征 白假丝酵母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6m。革兰阳性,着色不均匀
13、。出芽方式繁殖,在组织内可见芽生孢子、假菌丝,在玉米粉培养基中可产生假菌丝和厚膜孢子。第31页2微生物检验 1)直接显微镜检验:取脓汁、痰和局部炎症性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显微镜见到革兰阳性(着色不均匀)、圆形或卵圆形菌体或孢子及假菌丝,可确认为假丝酵母菌感染。2)抗原检测:取病人血清作ELISA、免疫印迹法等检测白假丝酵母菌抗原。3)核酸检测:用PCR法将白假丝酵母菌DNA分子扩增后以分子探针检测,含有很好敏性和特异性。 第32页4)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在沙氏培养基上,25或37培养1d后,可出现奶油色类酵母型菌落。镜检可见假菌丝和芽生孢子。第33页判定1)芽管形成试验:将假丝酵母菌
14、接种于0.20.5m|血清中,37孵育1.5h观察有没有芽管形成。白假丝酵母菌可形成芽管,其它假丝酵母菌不形成芽管。2)厚膜孢子形成试验:将假丝酵母菌接种于玉米粉培养基25孵育1-2d后,白假丝酵母菌在菌丝顶端、侧缘或中间形成厚膜孢子。 第34页3)糖同化或发酵试验凡发酵某种糖一定能同化该糖,故只需做那些不发酵糖同化试验。将假丝酵母菌接种糖发酵管,25孵育,普通观察23d,对不发酵或弱发酵管可延长至10d或24周。观察有没有酵母生长或液体培养基是否变混浊。现在商品化产色培养基可快速判定白假丝酵母菌和其它假丝酵母菌。第35页(3)药品敏感试验:对二性霉素B、5-FC等药 物敏感,但对5-FC极易
15、产生耐药性。(4)抗体检测:早期诊疗可用ELlSA夹心法、 免疫酶斑点试验,方法简便。也可用乳胶 凝集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等检测血清 中抗白假丝酵母菌抗体。(5)动物试验:将假丝酵母菌悬液注射1ml于家 兔耳静脉或注射0.2ml于小白鼠尾静脉,假 丝酵母菌对动物无致病性。第36页(二)热带假丝酵母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人体表和外界相通腔道中也存在。热带假丝酵母菌可引发皮肤、粘膜和内脏假丝酵母菌病。它除可在粘膜细胞上增殖引发感染外,其产生毒素可引发过敏反应及产生水解酶类引发组织损伤。 第37页微生物检验(1)直接显微镜检验:将标本作涂片革兰 染色后镜检,观察+假丝酵母菌。(2)分离培养与判定
16、:将标本接种在沙氏 培养基上形成色暗而干燥菌落, 取 菌落作TZC反应。 第38页TZC反应即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内加入005gL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ZC),热带假丝酵母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后使培养基变为深红色或紫色,而白假丝酵母菌不使培养基变色(淡红),其他假丝酵母菌使培养基变为红色。再取菌落做糖发酵或同化试验、芽管形成较迟(血清中6h以上),不形成厚膜孢子、动物试验阴性。 第39页二、隐球菌属 包含17个种和7个变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体体表、口腔和肠道中。外源性感染, 经呼吸道侵入,由肺经血行播散,可侵犯肺、脑及脑膜、皮肤、骨和关节。好发于细胞免疫功效低下者,如AIDS、恶性肿瘤、糖尿病、
17、器官移植及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现已发觉新生隐球菌、浅白隐球菌和罗伦隐球菌有致病性。第40页()微生物特征 在组织中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普通在46m,外周有宽厚荚膜,荚膜较菌大13倍,折光性强,普通染色法不易着色而难以发觉而得名。常采取墨汁负染色法,在黑色景下可镜检到透亮菌体和宽厚荚膜。非致病性隐球菌无荚膜。第41页()生物学多态性有A、B、C、D等4个血清型,归入两个变种组: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有性阶段为新生线黑粉菌,血清型为A、D;新生隐球菌格特变种,有性阶段为棒杆孢线黑粉菌,血清型为B、C。用含刀豆氨酸、甘氨酸、溴麝香草酚蓝培养基可区分两个种,B、C型可使培养基由黄色变蓝色,而A、D型
18、则无此作用。在沙氏培养基上形成白色粘稠菌落。 第42页()微生物检验(1) 标本直接镜检:用病人脑脊液作墨汁负染色检验是诊疗隐球菌脑膜炎最简便、快速方法。常规细胞染色可发觉隐球菌,但易误诊和漏诊。如用PAS染色后新生隐球菌呈红色。第43页(2)抗原检测用乳胶凝集试验、ELISA、和单克隆抗体法等免疫学方法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原,已成为临床上常规诊疗方法,其中以乳胶凝集试验最为惯用,此法简便、快速。尤其对直接镜检和分离判定阴性者更有诊疗价值。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单克隆抗体法除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外,标本无须稀释和预先处理优点。第44页(3)核酸检测可用痰液、支气管吸出物等标本核
19、酸检测方法有DNA探针法、PCR探针法等,用于检测探针、引物主要选自保守区重复序列。可检出新生隐球菌,并可区分类型,是新生变种还是格特变种。非致病性隐球菌不被检出。此方法不受药品治疗影响,还能正确评价临床疗效和预后等。 第45页()分离培养 将标本接种在沙氏培养基上,病原性隐球菌在25和37生长,而非病原性隐球菌在37时不生长。培养25d后观察菌落形态特点,并取菌落作印度墨汁负染色镜检。第46页()判定1)酚氧化酶试验:接种L-多巴枸橼酸铁和咖 啡酸培养基中,经25d培养,呈棕黑色 菌落。2)脲酶试验:能产生脲酶分解尿素琼脂培养 基中尿素形成NH4和CO2,使pH升高, 培养基可由黄色变粉红色
20、,而白假丝酵母 菌为阴性。第47页3)糖同化及发酵试验:能同化葡萄糖、 半乳糖、蔗糖和肌醇,但不能发酵糖 类,不能同化硝酸盐。非致病性隐球 菌不能同化肌醇。第48页三、曲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达900余种,分为18个群,对工业和医药用途很大。酿酒造酱。生产有机酸及酶制剂,抗生素等。人体对曲霉有极强免疫力,只有在免疫功效降低时才能致病,如使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放疗化疗,各种恶性肿瘤、糖尿病、AIDS等可诱发曲霉病。曲霉可侵犯许多部位,呼吸系统曲霉病主要有三种:过敏型、曲霉球和肺炎。全身性曲霉病多发生败血症,危及生命。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第49页微生物特征 由
21、分生孢子头和足细胞两部分组成特征性结构。分子孢子头包含分生孢梗茎、顶囊、瓶梗、梗基和分生孢子链。足细胞为特化厚壁膨大菌丝细胞。向上形成孢梗茎。第50页微生物检验(1)直接显微镜检验:取痰液等被检材料涂 于载玻片上,在镜下可见分枝菌丝、 较粗分生孢子头,顶端膨大形成顶囊, 顶囊上有小梗,小梗上有许多小分生孢 子。第51页(2)抗原检测:用竞争性ELISA测定病人血 清中曲霉抗原。(3)分离培养与判定 标本接种沙氏琼脂, 室温培养后菌落形成快,呈毛状,普通 为黄绿色。将菌落涂片镜检可见特征性 分子孢子头和足细胞。 第52页(4)药品敏感试验 对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 敏感。(5)抗体检测 检测病人血
22、清中抗曲霉抗体。 惯用免疫扩散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较高,也可用对流免疫电泳、ELISA、 生物素亲和素联免疫吸附测定(BALISA)、 放射免疫测定(R1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等。 菌丝和培养滤液可作ELISA抗原。 第53页(6)皮肤试验 对过敏性支气管肺炎病人可 用曲霉抗原提取液作皮试。 型超敏反应在 15-20min发生阳性反应。 型超敏反应在4-10h出现阳性反应。 型超敏反应可出现于超敏反应型肺炎病人。第54页四、毛霉引发毛霉病病原菌,以根霉属最为常见,尤其是少根根霉和米根霉两种最多见。第55页毛霉病是一个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极高系统性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
23、尿病、白血病、长久应用化疗、皮质类固醇激素患者。临床上常见是眼眶及中枢神经系统毛霉病。起初多发于鼻粘膜或鼻窦,继则眼眶软组织及脑,也可全身性播散,预后较为严重。常在病死后尸检才明确。第56页微生物特征有没有隔菌丝,在一些陈旧培养基中偶见有隔菌丝。有些霉菌有匍匐菌丝,在培养基表面横向生长,其产生假根伸入培养基内,孢囊梗与假根对生,在孢囊梗顶端形成孢子囊,内生孢子囊孢子。 第57页微生物检验(1)直接镜检 取皮屑、脓液、血液、痰、鼻 窦抽取物等标本,用20%KOH制成湿片, 直接镜检可见折光性强粗大菌丝,直 径615m,无隔或少数分隔、壁薄、 偶见孢子囊及孢子囊梗。 第58页()分离培养将临床标本
24、接种于不含放线菌酮麦芽糖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及沙氏琼脂培养基,25或37培养,毛霉生长较快,初起菌落表面呈棉花样、白色,渐变为灰褐色,顶端有黑色小点。镜检菌丝无隔或极少分隔,孢囊梗直接由菌丝长出,常单生,分枝或极少不分枝。因毛霉常污染环境,故直接镜检较培养更有意义。第59页判定 依据是菌落形态、色泽。分枝状态:有没有结合孢子及结合孢子特点。孢子囊形态,有没有囊轴、囊领和囊托。生长温度,有没有厚壁孢子等 。第60页1)少根根霉:生长快,在3740能生长。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灰褐色。镜检见匍匐菌丝和假根。孢囊梗单生或分枝,淡褐色或黄褐色,常从菌丝膨胀处生出。囊轴卵圆形或球形,无色或淡黄色。孢囊孢子
25、圆形,表面有棘刺。偶有厚壁孢子。第61页2)米根霉:菌落同少根根霉。镜检见孢囊梗单生或分枝,孢子囊孢子淡褐色有条纹,形态不规则。假根发达。厚壁孢子极多。在室温及40均可生长。 第62页3)总状毛霉:生长快速,菌落呈毛状,高可达1cm,灰色疏松。镜检见孢囊梗最初不分枝,以后不规则分枝。孢子囊球形,淡黄色。成熟时孢囊壁消解,囊轴球形。孢囊孢子卵形。第63页4)伞梨头霉:异名为伞状毛霉。菌落呈毛状、生长快,数日可长满斜面和琼脂平板。菌落粗糙,初为白色,后变为淡蓝灰色,后面深灰至黄绿色。孢囊梗长并呈伞形分枝,孢子囊灰色,囊轴圆形光滑,有囊托。孢囊孢子近球形,表面光滑。无厚壁孢子。第64页3药品敏感试验
26、 对两性霉素B敏感,静 脉滴注疗效很好。4抗体检测 用琼脂双扩散、ELISA法检 测病人体内特异性抗体。即用匀浆抗原 检测毛霉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 也可用免疫荧光技术在组织切片中检测 和判定毛霉。 第65页五、组织胞浆菌有荚膜组织胞浆菌和杜波组织胞浆菌两个种。 主要侵犯网状内皮系统,荚膜组织胞浆菌引发:原发急性型组织胞浆菌病,仅皮肤试验阳性。慢性空洞型,引发肺损害,常被误诊为肺结 核。严重播散型,全身器官均可损伤,预后严重。 淋巴瘤、白血病、霍奇金病、AIDS或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治疗者常可感染本菌。第66页微生物特征组织胞浆菌是一个双相型真菌,在25培养时呈经典菌丝体,在37培养时为酵母
27、型,位于细胞内或外。卵圆形,直径为24m、芽生孢子,一端较尖,一端较圆,自细,有荚膜。杜波组织胞浆菌圆形,直径为1215m、薄壁芽生孢子。第67页微生物检验(1)标本直接显微镜检验痰液标本涂片后先用甲醇固定10 min,再用 姬姆萨染色镜检,如巨噬细胞发觉卵圆形, 直径24m较小,一端有出芽,可疑为 荚膜组织胞浆菌。皮损、脓液标本,用20KOH涂片后镜检, 可见12-15m直径厚壁酵母细胞,细胞内 可见脂肪小滴,可疑为杜波组织胞浆菌。第68页(2)抗原检测取患者痰液作免疫荧光法染色后镜检,可快速检测其抗原,但特异性差,仅作组织胞浆菌初筛试验。第69页(3)分离培养将临床标本接种于含抗生素沙氏培养基上,25培养,生长迟缓,46周才开始生长,逐步形成白色至棕色绒毛状菌落。当转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37 很快形成酵母型菌落。第70页(4)判定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并作脲酶试验和明胶液化试验。荚膜组织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协议书真伪鉴定
- 合同协议书封面样板
- 烘焙学员合同协议书
- 合同扣款协议书范本
- 电缆安装合同协议书
- 工人合同协议书范本
- 净化清洗合同协议书
- 违规合同解除协议书
- 可定制合同协议书
- 通讯工程合同协议书
- 2022毛概学习行为表现
- 科学六年级上教科版45相貌各异的我们
- 2023年《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管理手册》
- 宾馆行业信用评价规范
-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二模英语试卷及答案
- 达美乐比萨线上整合营销规划方案
- 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2023年安徽省中考生物总复习二轮专题:科学探究创新题(有答案)
- 六年级语文毕业总复习
- YY/T 1778.1-2021医疗应用中呼吸气体通路生物相容性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