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講訓詁學和相關學科的關係1訓詁學和相關學科的關係和汉语言文字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汉語言文字學(训诂学、1音韻學、2文字學、3語義學、4詞彙學、5語法學、6修辭學等)和古典文獻學分支学科的关系。古典文獻學(版本目錄學、辨偽學、校勘學)21、訓詁學和音韻學(1)破假借莊子至樂:“支離叔與滑介叔觀於冥伯之丘,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惡之。”清以前,柳,柳樹之柳。晉葛洪抱朴子内篇論仙:枝離為柳,秦女為石。唐成玄應莊子疏:柳者,易生之木;木者,棺椁之象;此是将死之徵也。唐王維老將行: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31、訓詁學和音韻學(1)破假借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引(清)郭嵩燾曰:“說文:瘤,腫也
2、。瘤之生於身,假借者也。柳、瘤字,一聲之轉。”41、訓詁學和音韻學(2)求語源。曾:增,爾雅,益也。說文:增,益也。廣雅:加也,累也,重也。層,說文:層,重屋也。甑,說文:甑zng,甗yn也。*矰,說文:隿(yi4,繳zhu射飛鳥也。)矢也。譄,zeng1加也。从言,从曾聲。5郎當:吊兒郎當(作風散漫、儀容不整)安史之亂,唐明皇雨中入蜀,在郎當鐸聽到鈴鐸聲,問侍臣黃旙(fn)綽“鈴語云何?”黃答曰:“似謂三郎郎當(暗指狼狽落魄貌)。”疲軟無力貌。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一三:“張文潛軟郎當。他所作詩,前四五句好,後數句胡亂填滿。”三郎”是玄宗李隆基的小名,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三.6疲軟無力貌蘭單:西晋束皙
3、近遊賦:“乘蓽輅(bi4lu4,柴车。)之偃蹇(困顿,窘迫),駕蘭單之疲牛。”闌殫:太平廣記卷175“(唐)蘇頲tng”:“兔子死闌殫,持來挂竹竿。”7闌珊:五代王定保唐摭zh言韋莊奏請追贈不及第人近代者:“羅鄴既而俯就督郵,因茲舉事闌珊,無成而卒。”(窘困,艰难。)藍攙:太平廣記卷252李任為賦:“藍攙鼻孔,真同生鐵之椎;靦甸骷髏,宛是熟銅之罐。”8潦倒:A、举止散漫,不自检束。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舊知吾潦倒麤疎,不切事情。”唐杜甫戏赠阌wn乡秦少府短歌:“今日時清兩京道,相逢苦覺人情好。昨夜邀歡樂更無,多才依舊能潦倒。”B、頹喪;失意。唐沈傳師次潭州酬唐侍禦詩:“嗟余潦倒久不利
4、,忍復感激論元元。”白居易燕坐閑吟:“昔為京洛聲華客,今作江湖潦倒翁。意氣銷磨群動裏,形骸變化百年中。”紅樓夢第一回:“一技無成,半生潦倒。”9龍鍾(龍鐘):唐蘇鶚蘇氏演義:“龍鍾者,不昌熾,不翹舉貌,如有藍鬖sn(头发)蓬松散乱、拉搭、解縱3之類。”10漢語大詞典”龍鐘”1.身體衰老,行動不靈便者。北齊杜弼檄梁文:“委慈母似脫屣,棄寵弟如遺芥,龍鍾稚子,痛苦成行。”2.衰老貌;年邁。唐沈佺期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詩:“龍鍾辭北闕,蹭蹬守南荒。”3.失意潦倒貌。唐李華臥疾舟中相里範二侍禦先行贈別序:“華也潦倒龍鍾,百疾叢體,衣無完帛,器無兼蔬。”唐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別微之於澧上詩:“莫問龍鐘惡官職
5、,且聽清脆好文篇。”4.行進艱難貌。唐蘇頲早發方騫驛詩:“傳置遠山蹊,龍鍾蹴爛泥。”11落魄(此种意義,有他各切音)东北方言:le3te112判断是否是韵文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月部月部侵部侵部132、訓詁學和文字學自,說文: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屬皆从自。鼻、嗅、息。古文甲骨文小篆142、訓詁學和文字學俗文字學:西晉竺法護譯生經卷二佛說舅甥經(原文):守者連昔飢渴,見酒宗,共酤飲。大正藏頻伽藏本生經同此文。敦煌遺書伯希和2965號陳寫本佛說生經殘卷“宗”作“宍”。干祿字書入聲:“宍、肉,上俗下正。”爭議*153、訓詁學和語義學語義學(semantics),指對自然
6、語言中詞語意義的研究,源于西方語言學家。1893,法國學者M.布雷阿爾第一次使用“語義學”名稱,並于1897年出版了專著語義學探索。語義學分爲哲學語義學、歷史語義學和結構語義學等。163、訓詁學和語義學傳統語言學三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訓詁學主要從語義角度研究古代文獻,由訓詁的核心工作解釋字詞所決定的。訓詁學與語義學特別是歷史語義學關係極爲密切,研究重點是語義。但二者不同。因爲與屬於純語言學的語義學相比,訓詁學涉及的範圍要寬得多。173、訓詁學和語義學陸宗達訓詁簡論列舉“保存在注釋書和訓詁專書中的訓詁内容”就包括解釋詞義、分析句讀、闡述語法、説明修辭手段、闡明表達方法、串講大意、分析篇章結
7、構等七項;張永言訓詁學簡論第一章列舉訓詁的八項内容之後說,由此可見,訓詁不只涉及字義、詞義,而且涉及句意、章旨;不只涉及語義,而且涉及語法、修辭;不只是涉及詞語意義,而且涉及典章制度、歷史事實;不只是敍述性的解釋,而且有評論性的説明。183、訓詁學和語義學训诂学范围大。儘管分析句意、章旨,説明語法、修辭等都和説明詞義有關,但訓詁的範圍畢竟由此擴大了許多。同意陸宗達所說的訓詁學“包括了古代漢語研究的各方面的内容”殷孟倫所說的“訓詁學是隸屬于漢語語言學的一門綜合學科”的意見。研究方法区别。正如王力所指出的那樣,訓詁學和語義學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別。194、訓詁學和詞彙學(附詞源學、詞典學)(
8、1)詞彙學(lexicology):現代語言學的一個部門。傳統上將詞彙學分爲三支:歷史詞彙學(研究詞彙的起源和發展歷史)描寫詞彙學(研究某個時期的詞彙系統的)普通詞彙學(研究語言詞彙的一般理論)训诂学与之接近204、訓詁學和詞彙學(附詞源學、詞典學)訓詁學和詞彙學研究的對象及範圍不同。訓詁學以古代的訓詁實踐、理論為研究對象,涉及到的內容除了詞義問題外,還包括文字音韻、句讀、語法、修辭以及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等,面比較廣詞匯學只研究詞的構造、辭彙的發展、構成及其規範。訓詁和詞彙學特別是歷史詞彙學就有着密切的關係。但兩者不能混同,因為:214、訓詁學和詞彙學(附詞源學、詞典學)訓詁學和詞
9、彙學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傳統訓詁學的“重點在於具體詞義的考釋”“現代詞彙學着重理論模式的建立”差異明顯訓詁和詞彙學特別是歷史詞彙學就有着密切的關係。但兩者不能混同,因為:224、訓詁學和詞彙學(附詞源學、詞典學)訓詁學和詞彙學有相互借鑑作用。前者對漢語詞彙學的借鑒作用。如近年來,蔣紹愚、趙克勤等主張。趙克勤:“古代漢語詞彙學是漢語辭彙研究的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它不僅不排斥訓詁學,而且還要對訓詁學中適於自己的內容,用新的方法加以整理和提高,使之成為自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新時期的訓詁學研究,也應積極吸收現代詞彙學研究的方法、理論,以便在理論性、科學性方面更進一步,使訓詁學這一傳統學科煥發出新的活
10、力。訓詁和詞彙學特別是歷史詞彙學就有着密切的關係。但兩者不能混同,因為:234、訓詁學和詞彙學(附詞源學、詞典學)(2)詞源學(etymology),也叫語源學,是研究詞的形式和意義來源的學科。有關詞源的研究在我國有很悠久的歷史:先秦時代的學者如荀子就對詞的產生提出過著名的“約定俗成”的論斷。漢代訓詁學家把探求詞源作為訓詁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當時經常採用的聲訓,其主要目的就是推求詞的成因。而劉熙則專門考求事物得名之由,寫出釋名這樣一部追溯詞源的著作。244、訓詁學和詞彙學(附詞源學、詞典學)(2)詞源學(etymology)可以這樣說:追溯詞的來源和歷史,是訓詁學家追求的較高境界,所謂“知其然
11、,而且知其所以然”;而漢語詞源學的研究也必定以訓詁工作為其基礎,所以訓詁學和詞源學是互相依存的兩個學科。254、訓詁學和詞彙學(附詞源學、詞典學)(3)詞典學(1exicography),是專門研究詞典編纂的學科。其任務是搜集許多詞項,並對它進行分類、比較和注釋。從訓詁學的歷史來看,詞典學和訓詁學原本就是一家。戰國末期到秦漢之間的爾雅、漢代的方言、說文以及後來的小爾雅、廣雅、玉篇等,就其性質和功用而言,就是當時的詞典、字典;不少訓詁學家,同時就是詞典編輯專家。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分工的具體化,出現了以詞典編纂工作為研究對象的詞典學,遂發展成一門新興的學科。A、但無論是詞典的編纂體例、資料的搜集
12、,還是詞條的確立、義頊的設立、分合、排列,例證的選取,都離不開訓詁學。B、詞典學對詞典編纂理論、方法、體例、功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又豐富了訓詁學的內容,促進了訓詁學的發展。265、訓詁學和語法學語法學是研究語言結構規律的科學。訓詁學研究離不開語法學的幫助,反之亦然。近代學者楊樹達:“治國學者必明訓詁,通文法。蓋明訓詁而不通文法,其訓詁之學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訓詁,則其文法之學亦必不至也。”11楊樹達高等國文法序例補序。275、訓詁學和語法學(1)我國,語法研究獨立,是從近代學者馬建忠馬氏文通開始建立起來的。但這不等於說古代沒有一定的語法觀念和研究。伴隨着訓詁實踐,古代的訓詁學家很早就有了語法觀
13、念。在他們的不少著作中,如注釋類的詩經的毛傳、鄭箋,左傳的杜預注、孔穎達疏等;訓詁專書類的爾雅、說文等,都已經有一些精當的語法闡述。在缺乏系統的語法研究的古代,對必要的語法現象的揭示、闡明,成為訓詁舉家的工作內容之一。285、訓詁學和語法學(2)歷代訓詁學研究中,清代學者的成就最大,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們懂得語法,並善於利用語法規律來解決訓詁問題。例如:漢書卷四三陸賈傳:“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遽不若漢?唐顏師古注“何遽”句說:“言有何迫促而不如漢也。”用“迫促”解釋“遽”,不確1。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九批评颜师古,认为“遽”也当为“何”的意思,同义连文,“何遽”是古代复音
14、词。王氏说亦未当。295、訓詁學和語法學(2)歷代訓詁學研究中,清代學者的成就最大,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們懂得語法,並善於利用語法規律來解決訓詁問題。例如:“遽”,遂、就,副詞。清劉淇助字辨略卷四“遽”條雲:“遂也。史記越世家:何遽不為福乎!甘茂傳:君其試臣,何遽斥乎!又通作渠。史記南越傳:我居中國,何渠不若漢?索隱云:漢書渠作遽。”先秦及秦漢的典籍中,常有“何遽”、“豈遽”、“奚遽”、“庸遽”等連用,“遽”義並同。305、訓詁學和語法學(2)歷代訓詁學研究中,清代學者的成就最大,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們懂得語法,並善於利用語法規律來解決訓詁問題。例如: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總結“語詞誤解以實義”的誤詞
15、之例(經義述聞卷三二通說下)對漢語構詞法較深入研究,發現“大名冠小名,現象(經義述聞卷一四禮記上“蝗蟲”條)並列複合詞同義連文規律(經義述聞卷三二通說下“經傳平列二字上下同義”條)等糾正古代注家的許多誤解。316、訓詁學和修辭學和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不同,修辭學所研究的不是語言的某一個組成部分;而是綜合地研究語言所有組成部分的運用。當它具體研究詞語的運用時,就會涉及到訓詁學了。326、訓詁學和修辭學(1)互文,就是一種修辭現象。它是指上下相對的兩句或同一句的前後兩部分參互見義,以使行文簡潔而富有變化。也稱互言、互辭、互文見義。古人很早就指出了互文的現象1。例如:禮記坊記:“故君子約言,小人先
16、言。”鄭玄注:“約與先互言爾。君子約則小人多矣;小人先則君子後矣。”左傳宣公十二年:“隨武子曰: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禮不逆矣。”孔穎達疏:“言貴有常尊,則當云賤有常卑,而云賤有等威者,威儀、等差,文兼貴賤,既屬常尊於貴,遂屬等威於賤,使互相發明耳。”詩大序:“動天地,感鬼神。”孔穎達疏:“天地雲動,鬼神雲感,互言耳。”1參看錢鍾書管錐編第一冊27頁。336、訓詁學和修辭學互文在古書中的例子很多,不明其例就會導致誤解。荀子王霸:“國危則無樂君,國安則無憂民。”這裹的“君”和“民”也是互文。國家危急時沒有樂君,自然也就沒有樂民;國家安定時沒有憂民,當然也就沒有憂君。近人梁啟雄荀子簡釋引清顧廣圻說:
17、“民,疑當作君。”顧氏不明互文見義,所以有改字之說。(1)互文。346、訓詁學和修辭學詩歌受體裁的限制,互文例子更多。漢樂府戰城南:“戰城南,死郭北。”城南、城(郭)北都在作戰,都在死人。杜甫北征詩:“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女寵禍國”,認為夏桀因寵幸妺喜而夏亡,殷紂因寵幸妲己而殷亡,周幽王因寵幸褒姒而西周亡。但詩的上句只說“夏殷”而未言周,下句只說“褒(姒)妲(己)”而未言妺喜,於是有注家認為文字有誤。不知這是兩句互文見義的句子。以“夏殷”概指夏商周三代,以“褒妲”概指三代的寵妃。(1)互文。356、訓詁學和修辭學(2)修辭中的偷換概念格。修辭學的研究還有助於解決訓詁學上的疑難問題。比如
18、詩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對詩句中的“角”字,歷來研究詩經的人多有分歧。366、訓詁學和修辭學毛傳、鄭箋和朱熹詩集傳等都把“角”理解為牛羊一類動物的角,是譬比取喻之辭。牙是老鼠本無大牙?後代吳仁傑、俞樾、聞一多等認為“角”不是喻指獸角的角,而是實指鳥獸的尖嘴。(2)修辭中的偷換概念格詩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376、訓詁學和修辭學毛傳、鄭箋和朱熹詩集傳等都把“角”理解為牛羊一類動物的角,是譬比取喻之辭。牙是老鼠本無大牙?後代吳仁傑、俞樾、聞一多等認為“角”不是喻指獸角的角,而是實指鳥獸的尖嘴。“誰謂雀無角”是反詰句
19、,其前提是雀本無角,則舊說不為無理;但下一章又說“誰謂鼠無牙”,很難理解它的反詰前提是鼠本無牙。如果把“角”解釋成“嘴”,則“雀角”和“鼠牙”均為實指,比較合於詩經文例,則新說也有可取之處。但如此說來,“誰謂雀無角”、“誰謂鼠無牙”兩句就失去了反詰的基礎。可見新舊兩說都沒能圓滿解決問題。(2)修辭中的偷換概念格詩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386、訓詁學和修辭學“角”有兩個意思,一是通指獸角,一是專指鳥嘴;“牙”也有兩個意思,一是泛指牙齒,一是專指靠兩頰的粗壯之齒(說文牙部:“牙,牡齒也。”段玉裁改“牡”為“壯”,作注說:“壯齒者,齒之大者也。統言之皆稱齒
20、稱牙,析言之則前當唇者稱齒,後在輔車者稱牙。”可見牙大齒小)。老鼠的牙齒細小,習慣上只稱“齒”,詩鄘風相鼠“相鼠有齒”是也。(2)修辭中的偷換概念格詩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396、訓詁學和修辭學而在本詩中,“角”、“牙”的這兩個含義卻被偷換混用了,即:“誰謂雀無角”的“角”本謂獸角,是譬指;“誰謂鼠無牙”的“牙”本謂大齒,是專指,而詩中女主人的反詰,“角”和“牙”都被偷換了概念,“角”成了實指鳥雀的尖嘴,“牙”成了泛指老鼠的牙齒。這兩句詩大概可以這樣翻譯:誰說麻雀沒有角(嘴),沒有角(嘴),怎麽會啄穿我的房?誰說老鼠沒有牙(齒),沒有牙(齒),怎麽會
21、咬穿我的牆?很好地表達了被騙的女主人公的憤慨之情11本例據孫雍長說,參看詩“雀無角”、“鼠無牙”解修辭中的偷換格,載中國語文,1989年第l期(2)修辭中的偷換概念格詩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407、訓詁學和古典文獻學訓詁學和古典文獻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古典文獻學包括的面很廣,而和訓詁學關係比較大的,有校勘學、版本目錄學、辨偽、輯佚等。這裹先討論訓詁學與版本目錄學以及辨偽、輯佚的關係。417、訓詁學和古典文獻學(1)目錄學是研究古代文獻的入門之學,是作學問的基礎。研究訓詁學也不例外。蔣禮鴻曾經指出:“大凡要對某門學問進行研究,首先要獲得有關這門學問的
22、資料。”1怎麽知道這些資料呢?就需要查考目錄學著作。427、訓詁學和古典文獻學(1)目錄學是研究古代文獻的入門之學,是作學問的基礎。研究訓詁學也不例外。比如,要研究訓詁學,就可以參考清人謝啟昆小學考、近人張之洞書目答問“經部小學類”以及上海圖書館編中國叢書綜錄經部小學類。有關的單篇論文,商務印書館出版過中國語言學論文索引,分甲、乙兩編。甲編收錄1949年以前發表的有關語言學的論文(商務印書館,1978年新l版),乙編收錄解放後到1983年間的語言學論文。在訓詁學要籍方面,前賢的許多著作中都有介紹,可參看郭在貽訓詁學後附“訓詁學參考文獻要目”、“俗語詞研究參考文獻要目”。此外,全國報刊索引“語言
23、文字”類、人大資料中心編的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也可參考。查閱中國語文上發表的文章,可以利用新近出版的中國語文索引(商務印書館,2004年),此索引收錄中國語文自1952年創刊號以來到2002年間刊登在該刊上的全部文章。437、訓詁學和古典文獻學(2)版本学。需要的書籍找出來以後,如何選擇版本也有講究1。南朝梁時有一個叫王翼的權貴,有一次在收到別人饋贈的羊肉後,寫了一封感謝信,其中說“損惠蹲鴟”,使當時的人們非常吃驚。因為。“損惠”是客套話,等於說承蒙贈送2;而以“蹲鴟”指代羊肉卻是聞所未聞的。原來,晉左思蜀都賦的劉逵注(見文選卷四)裹有“蹲鴟,大芋也,其形類蹲鴟”的解釋,而王翼家中所藏的寫本
24、“芋”誤為“羊”,於是羊肉成了芋頭,貽為笑柄3。447、訓詁學和古典文獻學(2)版本学。需要的書籍找出來以後,如何選擇版本也有講究1。南宋有個考官,從周易中出了個題目“乾為金,坤又為金,何也”來考考生,受到了考生的質疑。本來原文是“乾為金,坤為釜”,而考官所據的建陽麻沙本周易“釜”字上的兩點丟掉了,考官據以命題,鬧了笑話4。457、訓詁學和古典文獻學(2)版本学。需要的書籍找出來以後,如何選擇版本也有講究1。明代鍾惺(字伯敬)評點水經注,用朱謀(hn)水經注箋本。河水四:“水出松果之山。”朱本誤“山”為“上”,鍾惺一見,大加讚賞,稱之為“奇境奇語”5。其實“松果之山”見山海經西山經,這本是一句
25、平常的話,只因一字之差,導致郢書燕說。版本的重要性於此可見一斑。版本應該選擇注意保存古籍原貌、錯誤較少者;如果是排印本,則應該選擇中華書局等著名出版社出版的。如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國內有幾種版本,應該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的本子為最佳,此本據段氏經韻樓原刻藏版影印。原刻每卷都由專人校對,錯誤較少6。又史記等二十四史,應該數中華書局點校本較為可靠,也最便閱讀。版本是否可靠,往往關係到訓詁結論是否正確。對初學者來說,最好還有詳細注釋的本子。當然,對舊注也要注意鑒別。467、訓詁學和古典文獻學(3)辨偽學。對古籍的真偽進行辨識,是從事文獻學、歷史學、語言學等專業研究的學者經常要做的一項工作。這
26、項工作往往需要訓詁學知識。就早期的辨偽學而言,人們可能僅僅憑著一種直覺來判斷古籍的真偽問題,這個直覺就應該包括語感。隨著辨偽學的發展,逐步總結出了辨偽理論。如明代胡應麟撰四部正訛,談到了八條辨偽方法,其中提到的“覆之並世之言,以觀其稱;覆之異世之言,以觀其述;覆之文,以觀其體”等幾種方法,就和語言、訓詁有關。清代閻若璩撰尚書古文疏證,其中運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語言上的比較。古人造偽有多種情況,有整部書是偽的,如孔子家語、列子等;有書中的某一部分是偽的,如先秦諸子中的某些篇章1。當然,偽書的“偽”,系指作者或寫作年代是不真實的,屬於後人偽託;就這些書的本身而言,也還是有一定的研究價值的。1近人
27、梁啟超根據性質的不同,把偽書分成十類,參看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十四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二)477、訓詁學和古典文獻學另一方面,辨偽學的成果,又有助於更好地進行訓詁學研究。例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准”有折合、抵當義後漢書卷三章帝紀李賢注引三國吳丁孚漢儀式:“郁林用象牙一,長三尺已上,若翠羽各二十,准以當金。”宋書卷九二良吏傳徐豁:“尋台邸用米,不異於銀,謂宜准銀課米,即事為便。”文選任昉奏彈劉整:“突進房中,屏風上取車帷准米。”檢管子一書,其中“准”已經有這個意義,如臣乘馬:“國無幣,以穀准幣。”山國軌:“上無幣,有穀。以穀准幣。”山至數:“以幣准穀而授祿。”按:管子一書系後人託名管仲所為,
28、其成書年代十分複雜,早自戰國,晚至西漢。其中臣乘馬等十九篇和侈靡一篇,許多學者都認為是西漢時期的作品1。因此,“准”的折合、抵當義的產生年代,應該不晚於西漢。但不能說此義已經產生於先秦。1參看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見郭氏奴隸制時代;趙守正管子通解。487、訓詁學和古典文獻學翻譯作品也有辨偽問題。如自兩漢之交佛教傳人我國內地以後,佛經翻譯也隨之逐步興盛起來。早期的著名翻譯家有安世高、支婁迦讖、康孟詳等人,他們都是東漢人。但歷代經錄對他們譯經數量的記載頗有出入。如安世高的譯經,晉代道安眾經目錄著錄為35部(見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記集),到隋代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則躍至176部;唐代智升開元釋教錄雖加以刪汰,
29、但仍剩95部之多。而據呂澂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考證,現存的安世高譯經應為22部26卷。也就是說,多數題名“安世高譯”的佛經,其譯者並非安世高。曾經有人據誤題安世高譯的佛經考釋詞義,認為某詞某義在東漢就已經產生,其實是靠不住的。所以對翻譯佛經譯者的真偽必須予以甄別。497、訓詁學和古典文獻學(4)輯佚和訓詁學也有一定的關係。在對古籍作輯佚工作時,常常需要判別材料的可靠性;在出現異文時,也需要作抉擇取捨。這些,都需要訓詁學的説明。比如晉代干寶撰搜神記三十卷(見晉書本傳),但原書到宋代就散佚了。今天所見的題名干實撰的二十卷本搜神記,據研究,大概是明人胡元瑞從法苑珠林及諸類書中輯錄而成的。胡氏輯錄的這個
30、本子有不少誤收的內容,這裹舉一例:卷十八“張茂先”條:“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為妖,以犬試我;遮莫千試萬慮,其能為患乎?”按:本條所記載的雖為晉代張華識破狐變書生之事,但語言當非晉代人所能使用。最明顯的,就是“遮莫”一詞。此詞是唐宋時人慣用的一個口語詞,猶言儘管(即使),參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1。但唐代以前除了搜神記此例外,再沒有別的用例。本條“狐”口中說出的“遮莫”,正好反映其寫作年代不會早於唐代2。今本搜神記闌人了一些後代的東西,需要參考中華書局本(1979)汪紹楹的校注。508、訓詁學和校勘學古籍多訛誤,只有建立在文字準確無誤基礎之上訓詁才是可信的,這就需要進行校勘;而校勘古籍又需要一
31、定的訓詁學知識,故訓詁學和校勘學互相依存,缺一不可。518、訓詁學和校勘學校勘的起源很早。呂氏春秋察傳記載,子夏經過衛國,聽人讀史書說“晉師三豕涉河”,糾正說,“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到晉國後一問,果然是“晉師己亥涉河也”。葛洪抱樸子內篇遐覽引諺語說:“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也反映了古籍屢經傳抄後舛誤迭出的事實。528、訓詁學和校勘學校勘的起源很早。漢代經師注釋古書,常常附帶著進行校勘,如鄭玄的毛詩箋、三禮注,後代學者沿襲不替。如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書證辨“媚”“媢(mo嫉妒)”形近而誤:“太史公論英布曰:禍之興自愛姬,生於妬(妒)媚,以至滅國。又漢書外戚傳亦雲:成結寵妾妬媚之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拍卖参与流程说明协议
- 篷布制造过程中的节能与减排措施考核试卷
- 竹材在农业支撑材料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竞争合作建材协议
- 空调器节能减排措施考核试卷
- 羊的饲养饲料作物种植模式考核试卷
- 纺织品的智能物流系统考核试卷
- 纺织产品的标准化与认证考核试卷
- 纺织面料鞋的环保生物降解材料研究考核试卷
- 世界第一运动-足球主题课件
- 年产15万吨煤制甲醇生产的工艺设计0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法理学》(第三版教材)形成性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项目-实施方案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减盐减油健康教育教案反思
- 特斯拉国产供应链研究报告
- 如何进行医疗垃圾的安全运输
- 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保安服务标准及工作流程
-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18 全等与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学生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