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医学课件卫生工程基础知识及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高虹陈建武_第1页
2022医学课件卫生工程基础知识及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高虹陈建武_第2页
2022医学课件卫生工程基础知识及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高虹陈建武_第3页
2022医学课件卫生工程基础知识及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高虹陈建武_第4页
2022医学课件卫生工程基础知识及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高虹陈建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卫生工程技术根底知识及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 2022/9/111高 虹陈建武中国平安生产科学研究院联系电话 箱:cjw3000126 第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目 录第一节 职业卫生工程概述第二节 工业通风根底第三节 噪声控制技术措施第四节 防高温技术措施第五节 防非电离辐射技术措施第六节 评价中的其它有关工程知识2022/9/112第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第一节 职业卫生工程概述2022/9/113第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4职业卫生工程的根本内容 化学有害因素粉尘、毒物、生物 物理有害因素噪声、振动、高温、非电离辐射等 放射性危害因素电离辐射 上述职业病危害因

2、素的防护工程 暖通空调、采光照明、平面布局等2022/9/11第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5职业卫生工程的重要性 预评价预测危害程度和防护效果 类比法可比性?& 超标点? 风险评估法如何评? 防护设施防护效果的定性描述 防护设施防护效果预评估技术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设计? 控制效果评价超标如何改善? 2022/9/11第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6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 化学有害因素剂量 物理有害因素能量2022/9/11第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职业卫生工程技术选择、设计原那么 1遵循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措施的优先顺序 2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3应符合国家、地方、行业有关标准和设计规

3、定2022/9/117第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措施的优先顺序 2022/9/118源头扩散过程个体第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 2职业卫生工程技术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3职业卫生工程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地方、行业有 关标准和设计规定。2022/9/119第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0例如 2022/9/11第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1第二节.工业通风根底第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工业通风概述 为何要讲通风?工业通风作用危害缺氧化学有害因素粉尘、毒物、生物火灾爆炸目的提供新鲜空气稀释浓度、稀释及排出温湿度的调控第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

4、/9/1113 熟悉通风系统的分类及不同类型通风的主要特点; 掌握全面通风设计的根本原那么、通风换气量的计算方法与气流组织原那么; 掌握局部排风系统的构成及其要求; 掌握排风罩分类、设计原那么,以及不同类型排风罩风量的计算方法; 熟悉通风管道的布置、选择及风机选择的根本要求。第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4一、 通风系统分类 全面通风局部通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第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5 一按空气流动的动力分 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通风方式,它不消耗动力,可以获得一定的通风换气量。 例如在某些平炉车间和轧钢车间,余热量较大的热车间常用自然通风进行全面换气,降低室

5、内空气温度。自然通风换气量的大小与室外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难以人为地进行控制。另外,某些产热设备的局部排气系统也可以采用自然通风。 温差、压差、气体扩散第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6 某热车间的自然通风第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7 1建筑结构形式 a.为了让天窗能稳定排风,不发生倒灌,可以在天窗上增设挡风板,或者采取其它措施,保证天窗排风口在任何风向下都处于负压区,这种天窗称为避风天窗。利用风压和热压的自然通风第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8 b如果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外墙开孔面积占外墙总面积25以上,而且车间内部阻挡较少时,室外气流在车间内的速

6、度衰成比较小,能横贯整个车间,形成所谓的“穿堂风。 C.为了提高自然通风的降温效果,应尽量降低进风侧窗离地面的高度。风压作用的自然通风第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9 风压自然通风 第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20 热压自然通风 热压作用的自然通风 第二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212 机械通风 借助电动机拖动风机、产生动力; 风机:轴流式、离心式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22二按气流组织方式分 (1) 全面通风 用新鲜空气稀释有害物, 使其到达卫生标准 (2) 局部通风: 局部送风: 空气淋浴(冷)(热) 局部排风:有害物在局

7、部地点产生,就地排除,使其到达卫生标准。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23全面机械送风系统 1.全面通风a.全面机械送风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24全面机械排风系统b.全面机械排风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气流组织形式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气流组织原那么a.新鲜空气应该直接送到劳动者作业位置,再经过有害物散发源混合后排出,反之不合理;b.对只产生粉尘而不散发有害气体但是设置有局部排风装置的工作地点,应该从上部送入空气。防止因送风引起二次扬尘和破坏排风装置正常工作。c.为了充分利用新鲜空气,防止未经工作地点而很快经过车间串口或局部排风罩短路逸出第二十

8、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27全面通风换气量确实定存在多种有害物时风量确定原那么当数种有机蒸汽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在室内散发时,全面通风换气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除上述有害物质的气体及蒸汽外,其他有害物质同时散发于空气中时,通风量应仅按需要空气量最大的有害物质计算。2022/9/1127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28全面通风换气量计算: m3/h式中: Q换气量,m3/h; M有害物产生量,mg/h; Ys卫生标准中最高容许浓度,mg/m3; Yo新鲜空气中该种有害物浓度,大约Yo=0。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有害物散发

9、量无法确定时的风量计算原那么:按经验式计算:Q=nVf m3/h n换气次数( 次/h,可查手册); Vf房间体积 m32022/9/1129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30?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 中关于通风换气次数的规定 2022/9/1130第三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31事故排风在生产车间,当生产设备发生偶然事故或故障时,会突然散发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性的气体时,应设置事故排风系统。事故排风必须的排风量应有经常使用的排风系统和事故排风系统共同保证。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事故排风设计要求事故排风的吸风口,应设在有毒有害物质散发量可能最大的地

10、点。当事故发生向室内放散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汽时,吸风口应设在地面以上0.3-1.0m处;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和蒸汽时,吸风口应设在上部地带,且对于可燃气体和蒸汽,吸风口应尽量紧贴顶棚布置,其上缘距顶棚不得大于0.4m。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33事故排风换气次数GBZ12022规定: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联锁的泄漏报警装置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小于12次/h。GBZ/T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标准?规定:事故排

11、风的排风量应根据工艺资料计算确定。当缺乏上述资料时,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12次。事故通风的通风量,各行业要求相距甚远。 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34新风量、全面通风量、换气次数三个指标的关系及应用对于带有集中空调系统的车间或封闭式车间,新风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评价指标,是全面通风量以及换气次数所不能取代的。卫生要求的最小新风量是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估算得出的,主要是满足室内人员呼吸的需要。因此,即便车间内不产生有害物质也要确保新风量。全面通风量和换气次数更强调有害物质、余热和余湿的排除。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新风量设计要求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

12、区,新风量应满足以下要求: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如所占容积20m3时,应保证人均新风量20m3/h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 m3/h。 2022/9/1135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362局部通风 分为局部送风和局部排风两大类,前者将新鲜空气直接送到这个局部区域,后者将污浊空气或有害气体直接从产生的地方抽出,防止其扩散到整个作业场所。它们都是利用局部气流,保证某一局部区域的良好的空气环境。 a.局部排风系统局部机械排风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37b局部

13、送风系统 对于工作人数较少,面积很大的生产车间,用全面通风的方式改善整个车间的空气环境,效果差又不经济。例如某些高温车间,没有必要能整个车间进行降温,只需向少数的局部工作地点送风,在局部地点造成良好的空气环境,这种通风方法称为局部送风。局部机械送风系统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38局部排风系统主要设施部件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由排风罩、风道管道、除尘或净化装置、风机和排气筒组成排风罩排风罩排风罩排风罩管道排风口净化装置风机排风管道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39各部件作用:a.排风罩:抽取一定量气流,捕集粉尘或有害气体,控制隔离尘源或发散源,不使粉尘或有害气体外

14、逸。b.风道管道:输送含尘或含有害气体的气流。c.除尘器或净化装置:从含尘或含有害气体的气流中把粉尘或有害气体别离出来或转化并加以收集的设备,经过处理的气体符合排放标准要求。d.风机:能使含尘或含有害气体空气抽入排风罩,流经风道、除尘及净化装置并排入大气所需的机械设备。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40密闭罩 如下图,它把有害物源全部密闭在罩内,在罩上设有较小的工作孔,以观察罩内工作,并从罩外吸入空气,罩内污染空气由风机排出。一常用局部排风罩下面重点介绍一些常用局部排风罩型式。第四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41局部密闭罩只将工艺设备放散有害物的局部加以密闭的排风罩202

15、2/9/1141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42整体密闭罩将放散有害物的设备大局部或全部密闭的排风罩2022/9/1142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43大容积密闭罩在较大范围内,将放散有害物的设备或有关工艺过程全部密闭起来的排风罩2022/9/1143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44外部吸气罩 排风罩设在有害物源附近,依靠风机在罩口造成的抽吸作用,在有害物发散地点造成一定的气流运动,把有害物吸入罩内。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45接受式排风罩 有些生产过程或设备本身会产生或诱导一定的气流运动,带动有害物一起运动,如高温热源上部的对

16、流气流及砂轮磨削时抛出的磨屑大颗粒粉尘上所诱导的气流等。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46伞形罩 一般悬挂于有害物发生源上方,造成一定的上升风速,将产生的有害物吸进罩内。2022/9/1146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47旁侧吸气罩:安装在有害物发 生源的侧面。2022/9/1147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48 罩口迎有害物气流来流方向设置,使有害物直接进入罩内 热工艺过程、砂轮磨削等有害物具有定向运动特性的污染源的通风。2022/9/1148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49下部排风罩2022/9/1149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50 柜式排风罩通风

17、柜 它的结构形式与密闭罩相似,只是罩的一面敞开。 第五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51 通风柜,密闭罩的一种2022/9/1151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52排风柜柜式排风罩2022/9/1152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53槽边吸气罩用于:各种工业槽分类: 按照罩的布置方式,可分为 单侧式 槽宽700mm适用 双侧式 槽宽700mm适用 按照罩口形式,可分为: 平口式 不设法兰边,吸气范围大 条缝式 广泛应用于电镀车间自动生产线2022/9/1153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54 条缝式槽边吸气罩2022/9/11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55吹吸罩2022/9/

18、1155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56吹吸式排风罩 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有时外部吸气罩距有害物源较远,这样单纯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要在有害物源附近造成一定的空气流动是困难的。对此可以采用吹吸式排风罩,它利用射流能量密度高、速度衰减慢的特点,用吹出气流把有害物吹向设在另一侧的吸风口。采用吹吸式通风可使排风量大大减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吹出气流在有害物源周围形成一道气幕,象密闭罩一样使有害物的扩散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保证局部排风系统获得良好的效果。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57排风罩的设计原那么应能将有害物源放散的有害物予以捕集,使工作区有害物浓度到达国家卫生

19、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捕集效率,以较小的能耗捕集有害物。对可以密闭的有害物源,应首先采用密闭的措施,尽可能将其密闭,用较小的排风量到达较好的控制效果。当不能将有害物源全部密闭时可设置外部罩,罩口应尽可能接近有害物源。当排风罩不能设置在有害物源附近或罩口至有害物源距离较大时,可设置吹吸罩。对于有害物源上挂有遮挡吹吸气流的工件或隔断吹吸气流作用的物体时应慎用吹吸罩。2022/9/1157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58排风罩的设计原那么1形式适宜2位置正确3风量适中4强度足够5检修方便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排风罩排风量设计计算:式中: Q 排风量,m3/h; F 罩口面积,m2

20、; v0 罩口所必须的平均风速,m/s。2022/9/1159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罩口所必须的平均风速, v0值依据围挡程度、罩口悬挂高度、罩口面积、工作台面最不利边缘点所必需的控制风速计算。排出无刺激性有害气体: v0=0.30.5m/s排出有刺激性有害气体: 四面敞开:v0=1.05 1.25m/s 三面敞开: v0=0.91.05m/s 两面敞开: v0=0.750.9m/s 一面敞开: v0=0.50.75m/s 第六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61实测排风罩罩口风速计算式中: V 罩口平均风速,m/s; V1、V2、V3Vn 各测点的风速,m/s; n 测点总数。 第六十一页,共一

21、百七十八页。2022-662控制点与控制风速为保证有害物全部吸入罩内,必须在距吸气口最远的有害物散发点即控制点上造成适当的空气流动。控制点的空气运动速度称为控制风速。2022/9/1162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控制点风速参考值周围气流控制风速(m/s)危险度低危险度高没有气流或容易设置挡板的场合0.200.250.250.30中等程度气流的场合0.250.300.300.35气流较强或难以设置挡板的场合0.350.400.380.50气流激烈的场合0.5气流非常激烈的场合1.02022/9/1163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64 排风罩的风量计算方法 x-控制点与罩口距离,m; Vx

22、-控制点风速,m/s2022/9/11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二 除尘器和净化器粉尘的一些主要性质粉尘粒径:是指当量直径d。 可见粉尘:粒径大于10m。粉尘的分散度: 指粉尘的粗细程度的粒径分布。粉尘的密度: 真密度密度和容积密度。粉尘具有荷电性、湿润性、黏附性、滑动性、安息角、磨损性、爆炸性。2022/9/1165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除尘机理机械力: 包括重力, 离心力和惯性力;阻留作用: 包括介质的筛滤作用, 尘气绕流的接触阻留作用和扩散接触阻留作用;凝聚作用: 通过加湿, 蒸汽凝结, 超声波等作用, 使细尘粒凝聚而从空气中别离. 静电力:利用静电力使带电尘粒从空气中别离扩散:

23、粒径小于0.3微米的粉尘2022/9/1166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除尘装置分类也可分为湿式和干式除尘装置 。2022/9/1167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重力沉降室2022/9/1168利用粉尘的重力作用,粉尘产生沉降速度Vs,使粉尘沉降而从空气中别离出来.多层沉降室1.锥形阀;2.清灰孔;3.隔板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惯性除尘器:碰撞式, 回转式和惰性式除尘器.利用尘粒在运动气流中具有的惯性力, 通过突然改变含尘气流的流动方向, 或使其与某种障碍物碰撞,使尘粒的运动轨迹偏离气体流线而到达别离的目的. 。2022/9/1169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旋风除尘器:利用旋转气

24、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别离的装置 。2022/9/1170第七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滤式除尘器:含尘气体通过主要依靠滤料外表形成的粉尘初层和集尘层过滤作用,滤去其中尘粒的除尘装置。2022/9/1171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常用袋式除尘器5 6 过滤式除尘器2022/9/1172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静电除尘器:在正、负电极之间形成高压电场, 使空气电离, 当含尘气体通过电场时, 粉尘被荷电, 从而使尘粒向集尘极运动并沉积于集尘极上, 使气体得到净化。2022/9/1173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74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湿式除尘器:尘粒与水接触时

25、直接被水捕获; 尘粒在水的作用下凝聚性增加,而使粉尘从空气中别离出来。水与含尘气流的接触主要有三种形式: 水滴、水膜和气泡。 2022/9/1175自激式除尘器1含尘气体进口2净化气体出口3挡水板4溢流箱5溢流口6泥浆斗7刮板运输机8S型通道9上叶片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喷淋塔喷雾洗涤器2022/9/1176冲击式水浴冲击式水域除尘器1隔栅2供液3挡水板4净气5污水6尘流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除尘装置选择2022/9/11781. 除尘器出口净化后气体的粉尘浓度要符合排放浓度要求.2. 除尘器的收尘方法要与除下粉尘的处理方法相匹配. 3. 除尘器的性能要

26、与处理的气体特性和粉尘性质相匹配. 4. 除尘器的费用要与企业的经济实力相匹配. 对于小型生产厂应选用结构简单的, 设备费和运动费少的除尘设备.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79评价指标:a) 总效率: 式中:c1初始浓度,mg/m3; c2排放浓度,mg/m3。 指除尘器捕集下来的粉尘量与进入除尘器的粉尘量之比. 根据总除尘效率, 除尘器可分为: 低效除尘器(5080%), 中效除尘器(8095%)和高效除尘器(95%以上) 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80b) 阻力 表示气流通过除尘器时的压力损失. 据阻力大小除尘器可分为: 低阻除尘器(P22 尽量减少弯

27、头数目,弯头曲率半径一般应取管道直径的22.5倍巨型弯头宽厚比愈大愈有利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支管与主管的连接三通一般应设在渐扩管处。其夹角30o45o直管段断面的改变应设渐扩管或渐缩管,长度应为管道直径差的5倍以上风机出口管的连接要考虑尽量防止涡流的产生。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系统阻力平衡各支管和总管的交点上静压都要到达平衡各支管的阻力接近相同保证各支管的排风量静压平衡法计算、设计阀板调节法支管上装阀板现场调节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00100五 通风系统的测量

28、排风罩的排风量 控制风速第一百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01排风罩的排风量排风罩的排风量可以通过测定罩口平均风速的方法求得,也可以通过测定排风罩连接风管内测定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方法得到。 罩口风速测定法- 匀速移动法- 定点测定法 排风罩连接风管内平均风速测定方法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02排风量的测定匀速移动法测定仪器叶轮式风速仪。测定方法对于开口面积小于0.3m2的排风罩口,可将风速仪沿整个罩口断面按图所示的路线慢慢地匀速移动,移动时风速仪不得离开测定平面,此时测得的结果是罩口平均速度。此法需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 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03罩口平均风速测定路线第一百零三页,共

29、一百七十八页。定点测定法测定仪器:热球式电风速仪。测定方法:对于矩形排风罩,按罩口断面的大小,把它分成假设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每个小块的中心处测量其气流速度。断面面积大于0.3m2的罩口,可分成912个小块测量,每个小块的面积小于0.06m2见图a;断面面积小于等于0.3m2的罩口,可取6个测点测量见图b;对于条缝形排风罩,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两个测点,沿条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别取假设干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等于200mm见图c ;对于圆形排风罩,那么至少取4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等于200mm。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6105各种形式罩口测点布置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七十八

30、页。106 圆形排风罩测点: 可将测定的断面划分为假设干个面积相等的通行圆环,测点布置在各圆环面积等分线上,而且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布置2个或4个测孔。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07排风罩罩口风速计算式中: V 罩口平均风速,m/s; V1、V2、V3Vn 各测点的风速,m/s; n 测点总数。 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08 排风量计算式中: Q 伞形罩排风量m3/h; F 罩口面积m2; V 罩口平均风速,m/s。 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风道内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空气沿风道流动时的压力: 静压:作用于风道壁单位面积压力, 动压:空气流动时具有动能,与速度有关,Pa Pd

31、 = v2 /2,Pa 式中:空气密度,kg/m3 ,温度、气压 标态下20oC、1.013X105Pa) 为1.205 皮托管修正系数为1 v速度,m/s; 全压:动压和静压代数之和,Pa H= Pj+ Pd , Pa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测定位置的选择 选择气流平稳的直管段。测量断面设在弯头、三通等异形部件前面时相对气流流动方向,距异形部件距离一般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在上述部件后面时距异形部件距离为4-5倍管道直径; 测量断面距这些部件越远越好,气流越平稳。测量越准确; 测量断面距异形部件的最小距离至少是管道直径1.5倍。2022/9/11110风道内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第一百一

32、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排风罩连接风管内平均风速测定方法 在连接排风罩的直风管上,距连接口3D5DD为连接风管直径处作为测定断面,在此断面上开设成90的两个测定孔,在孔口接上直径为25mm、长度为15mm左右的短管,并装上丝堵。 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12风道测定点1圆形风道:2矩形风道: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13按风管直径确定的圆环数m见下表:风管直径D(mm)1000环数m3456810测点数121620243240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14同心环各测点到风管中心的距离计算方法:式中: Rn 风管中心到n环测点的距离,mm; R 风管半径

33、,mm; n 从风管中心算起圆环的序号; m 风管断面所划分的圆环数。 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矩形风管测点矩形风管截面等分为假设干个相等的小截面应尽可能呈正方形,面积不易大于0.05 m2即边长小于220mm,测点位于各小截面的中心处。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16排风量测定方法 按上述测点位置逐个测量各点的动压值和全压值全压值在计算排风罩的阻力及阻力系数时用。至少测定三次,获得三组动压值,风管内断面风速为至少三组动压值分别求得的风速的平均值。 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17风速计算 m/s式中: V风管内空气的平均流速,m/s; Pd动压 空气的密度,kg/m3;

34、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18平均风速计算式中: V 管道平均风速,m/s; V1、V2、V3Vn 各测点的风速,m/s; n 测点总数。 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19 排风量计算式中: Q 排风量 m3/h; F 管道截面积 m2; V 管道平均风速 m/s。 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20风道内压力的测定常用测试仪器: 皮托管、风速计、压力计、大气压力计、温度计、干湿球湿度计1标准皮托管:第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S形皮托管:由两根相同金属管并联组成,测量端有方向相反对称两个开口。2022/9/11121第一百二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

35、22/9/111223U形压力计:U形玻璃管,内装水、乙醇或汞等测压液体。 4倾斜式微压计: 测试前,应调整仪器至水平,检查液面有无气泡,并将液面调整至零点,然后根据测定内容用橡皮连接管将压力计与皮托管连通。记录读数,计算时应考虑倾斜微压计修正系数(0.3,0.4,0.6,0.8.)。第一百二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23第一百二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242 用倾斜式微压计测压力第一百二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25控制风速的测量2022/9/11125第一百二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26控制点吸入风速的测定测定条件1测定应在生产和通风系统运行正常时进

36、行;2在测点处尽量防止干扰气流。测定仪器:热球式电风速计。测定方法: 将热球式电风速计的探头置于控制点处,测出此点的风速即为控制点吸入风速。2022/9/11第一百二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27工业通风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全面通风与局部通风比照1272022/9/11第一百二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28工业通风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全面通风适用条件1污染物毒性低、浓度低量少2污染物分布广泛3污染物进入空气速度慢且均匀4作业人员呼吸带离污染源较远局部通风适用条件1污染物毒性高、浓度高(量多)2污染源分布面积小3污染物进入空气速度快且无一定规律4作业人员呼吸带离污染源较近5拟回收废气中有用物质全面通

37、风和局部通风适用范围1282022/9/11第一百二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29工业通风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有害物质健康风险分类1、危害低等,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不造成不适或抱怨;短时间暴露于较高浓度不造成累积性健康危害;瞬间大量吸入不造成无法回复的健康危害。Ex.厌恶性粉尘(惰性粉尘)2、危害中低等,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不造成累积健康危害,但使局部劳工刺激不适;短时间暴露于较高浓度不造成无法回复的健康危害,但使劳工严重困扰;瞬间大量吸入不排除造成无法回复的健康危害的可能性,但即使是较严重的案例,致命机率包括间接致死仍低。3、危害中等,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环境,可能造成累积健康危害;短时间暴露于较高

38、浓度,可能造成无法回复的健康危害;瞬间大量吸入时,可能致命包括间接致死。Ex.游离二氧化硅粉尘4、危害最高,法规或标准建议应防止劳工吸入。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环境或短时间暴露于较高浓度时,可能致癌、永久损害生殖系统或脏器功能,甚至致死。EX-Beneze2022/9/11第一百二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30工业通风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危害低危害中低等危害中等危害高过滤循环整体换气整体换气局部排气局部排气密闭作业密闭作业有害物质健康风险分类续2022/9/11第一百三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31工业通风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例如四面敞开 一面遮蔽 两面遮蔽 三面遮蔽 四面遮蔽202

39、2/9/11第一百三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32工业通风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例如2022/9/11第一百三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第三节 噪声控制技术措施2022/9/11133第一百三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34生产性噪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在?职业卫生名称术语?GBZ/T224-2022中规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噪声,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不小于80dB(A)的作业为噪声作业。2022/9/11第一百三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分类 按噪声的时间分布分为连续噪声和间接噪声。 声级波动小于3dB(A)的噪声为稳态噪声,声级波动不

40、小于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 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不大于0.5s,间隔时间大于1s,声压有效值变化不小于4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2022/9/11第一百三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36噪声的接触限值 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A)。脉冲噪声的接触限值见下表: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n,次)声压级峰值dB(A)n100140100n10001301000n100001202022/9/11第一百三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37噪声控制的根本措施 只有当声源、声音传播途径和接收者3者同时存在,才对听者形成干扰

41、,因此控制噪声必须从三个环节研究解决,把这三局部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去考虑。 控制噪声的根本途径是治理噪声源,其次为切断噪声传播和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2022/9/11第一百三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声源的分类 机械性噪声:固体振动产生。在撞击、摩擦、交变应力的作用下,机械金属、轴承、齿轮等发生振动。 空气动力性噪声:由气体振动产生。当气体中存在涡流或发生压力突变时引起气体扰动。 电磁性噪声:由于磁场脉动、磁致伸缩、变压器机构、电源频率脉动等引起电气部件振动而产生。2022/9/11第一百三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39 声源的控制 消除噪声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减少机器 设备本身的振动和噪声,主

42、要方法包括选用 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生产噪声的设备安 装时设置减振根底、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消 声装置等。 2022/9/11第一百三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40 传播途径控制 噪声主要是通过空气或固体传播。由于某种 技术和经济的原因,从声源上控制噪声难以 实现,这时可从传播途径上加以考虑。 在传播途径上阻断和屏蔽声波的传播, 或使 声波传播的能量随距离衰减,是控制 噪声、限制噪声传播的有效方法。2022/9/11第一百四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41 传播途径的控制需考虑: 总图布局合理。 控制生产车间的噪声。 利用天然地形上的土坡、树丛和草坪等控制噪声。 将高噪声车间与一般噪声较低的车间、

43、生活区分开;将特别强烈的噪声源,设置在离厂区比较远的地区等。 生产工艺设备的平面布置采取“静闹分区,防止相互影响;将各车间同类型的噪声源集中布置在一个区域内,不仅防止声源过于分散、扩大噪声污染面,而且也便于采取声学技术措施集中处理。2022/9/11第一百四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42 个体防护 在声源和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 了声学技术措施仍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就必 须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个体防护用品,例 如防声耳塞、防护耳罩、防声帽盔等。2022/9/11第一百四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43噪声控制的具体技术措施 包括隔声、消声、吸声、隔振降噪等技术。印刷车间噪声治理2022/9/1

44、1第一百四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44 隔声 利用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阻挡声能的传播, 把声源产生的噪声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或在 噪声的环境中隔离出相对安静的场所。2022/9/11第一百四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45 采用带阻尼层、吸声层的隔声罩对噪声源设备进行隔声处理,随结构形式不同其A声级降噪量可到达1540dB。 不宜对噪声源做隔声处理,且允许操作人员不经常停留在设备附近时,应设置操作、监视、休息用的隔声间室。 强噪声源比较分散的大车间,可设置隔声屏障或带有生产工艺孔的隔墙,将车间分成几个不同强度的噪声区域。第一百四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46消声

45、 对空气动力机械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内燃机等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应采用消声器进行消声处理。 消声器(Muffler)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 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 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 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第一百四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47吸声 声波通过某种介质或射到某介质外表时,声能减少或转换为其他能量的过程称为吸声。 吸声,对同一个空间,改变室内声场的特性。吸声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室内的混响声,对直达声不起作用,也就是说吸声可提高音质,但对降噪能

46、力效果不好;且吸声材料是以多孔、疏散的材质。 吸声性能的参数是吸声系数,即被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吸声系数大于0.2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卡普隆纤维、棉麻等植物纤维、泡沫微孔吸声砖等。第一百四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48吸声 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装饰在室内的天花板和墙壁上作成吸声体悬挂在房间内或作管道的内衬以吸收气流噪声。 对原有吸声较少、混响声较强的车间厂房,应采取吸声降噪处理。 根据所需的吸声降噪量,确定吸声材料、吸声体的类型、结构、数量和安装方式。第一百四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49隔振降噪 在机械设备下面

47、装设减振器或减振层,使振动传不出去,以减低固体声的传播。 常用的隔振元件有橡胶、软木、玻璃纤维隔振垫、金属弹簧、空气弹簧、压缩型橡胶隔振器等。 减振沟和减振墙 在地表层挖沟、筑墙往地层打入柱桩,形成柱列或柱阵。利用振动能量的传播衰减来降低振动。第一百四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50噪声控制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噪声防护措施改进方法 : 1确定主要噪声源2确定噪声类型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学噪声等3分析噪声频谱第一百五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51噪声控制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改善例如: 第一百五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52噪声控制技术在评价中的应

48、用 改善例如: 第一百五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53噪声控制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改善例如: 第一百五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54噪声控制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改善例如: 第一百五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55噪声控制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改善例如: 第一百五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56噪声控制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改善例如: 第一百五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57噪声控制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改善例如: 第一百五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八页。2022/9/11158噪声控制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改善例如: 第一百五

49、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八页。 第四节 防高温技术措施第一百五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八页。 隔热常用方法主要有热绝缘和热屏挡。 热绝缘:在发热体外直接包覆一层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后,由于热阻的增加,发热体向外放散的热量就会减少。材料的导热性越差,厚度越大,那么发热体向外散热就减少的越多。常用的隔热材料有石棉、矿渣棉等。热屏挡 常用的有玻璃板、石棉板、铁板等。2022/9/11第一百六十页,共一百七十八页。161 高温车间的自然通风 在车间上部装可调节的排风天窗,加强车间内空气对流,降低车间温度。2022/9/11第一百六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八页。局部降温常用的局部送风降温措施有:送风扇、喷雾风扇、空气淋浴等。 送风扇:通过造成一定的风速,使人身体感觉凉快,但并不能使工作地点空气温度降低。 常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