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课件_第1页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课件_第2页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课件_第3页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课件_第4页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课件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课件 通过本课程,让学员对职业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知晓其概念、分类、危害、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了解如何识别和鉴定,进而掌握到一些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病的危害。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让学员对职业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知晓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如下:通过介绍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和危害进行课程导入,运用案例、提问等授课方法增加了课程的生动性,通过相关法律文件、视频等资料的运用,使学员了解我国职业病的现状及相关政策,最终从识别、预防、控制等三个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 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如下:通过介绍职业病的职业病的基

2、本概念及现状01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02职业病的识别与鉴定03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04目 录 ONTENTSC3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01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02职业01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定义分类危害现状01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定义分类危害现状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说起职业病,你会想到什么?5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说起职业病,你会想到什么?5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职业病包括尘肺、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等。职业病的定义

3、6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患病主体01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02须是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引发原因03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疾病确定04职业病的构成条件产生过程7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1、职业性尘肺病(13种)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2、职业性皮肤病(9种)3、职业性眼病(3种)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5、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7、职业性放

4、射性疾病(11种)8、职业性传染病(5种)9、职业性肿瘤(11种)10、其他职业病(3种)职业病的分类8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1、职业性尘肺病(13种)及其他呼吸系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按照职业危害因素作用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等。 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按照职业危害因素作用的性质,对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1、刺激性对皮肤的刺激:许多化学品能引起皮肤干燥、粗糙、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为皮炎。对眼睛的刺激:眼睛接触化学品会产生流泪、酸痛等感觉。伤害程度取决于毒性的大小和采取急救措施的快慢。对呼吸道的刺激:呼

5、吸系统接触化学品后会引起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1、刺激性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2、过敏 皮肤接触环氧树脂等化学品会产生过敏性皮炎(皮疹或水泡)。呼吸系统接触甲苯、福尔马林等化学品会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吸困难)。 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2、过敏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3、窒息(缺氧)单纯窒息:环境中的氧气被惰性气体(N2、CO2等)所冲淡,当氧的浓度降到17以下,机体会出现缺氧,引起头晕、恶心,严重者会死亡。化学窒息:化学品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机体缺氧。O2+hb hnO2 COhb hbCO 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要大于氧

6、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300倍以上,CO含量达0.1时就会造成严重缺氧。氰化氢、硫化氢等毒物都会引起化学窒息。 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3、窒息(缺氧)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4、昏迷和麻醉 乙醇、乙醚、烃类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出现昏迷和麻醉现象,严重者会死亡。5、全身中毒 有些化学品会引起一个或多个系统中毒并扩展到全身。6、致畸 麻醉性气体、水银、有机溶剂等会对胎儿造成危害,导致胎儿畸形。 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4、昏迷和麻醉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7、致癌 长期接触一定化学品会致癌,潜伏期一般为440年。如:砷、石棉、镍等会引起肺癌;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

7、贫血;镍、木材、皮革粉会引起鼻腔癌;苯胺、皮革粉会引起膀胱癌。8、致突变 试验表明的致癌化学物质对后代的发育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7、致癌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尘肺(矽肺) 尘肺是微小尘粒沉积在肺组织中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性病变。潜伏期一般为年。石棉、石英粉、滑石粉、煤粉、水泥粉等都能引起尘肺病。 毒物的危害主要是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肤、眼等部位的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尘肺(矽肺)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

8、严重;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5、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我国职业病的发展现状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

9、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02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02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 职业有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这些职业危害给从业人员带来各种职业病,许多职业病严重损害从业人员的健康及劳动能力,其治疗和康复费用昂贵,给从业人员、用人单位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既包括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又包括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等。职业病

10、的有害因素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 职业有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是指生产工艺要求的各项生产设备进行的连续生产作业,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的变化不同而发生变化,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震动、高温、辐射及生物性因素有关。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9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是指生产工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原料、废气、废水和废渣等。主要包括工业毒物、粉尘等。化学因素01主要包括高温、低温、潮湿、气压过高或过低等异常的气象条件,噪声、震动、辐射等。物理因素02生物因素03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以及在作业环境

11、中的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等。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20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原料、废气、废水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是指从业人员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从事的有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涉及劳动力、劳动对象、生产工具三个要素,主要与生产工艺的劳动组织情况、生产设备工具、生产制度、作业人员和方式以及智能化程度有关。(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的不合理。(2)劳动中紧张度过高。(3)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4)不良工作体位(姿势)。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21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是指从业人员在物质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主要指作业环境,包括生产场地

12、的厂房建筑结构、空气流动情况、通风条件以及采光、照明等,这些环境因素对作业人员产生影响。(1)生产场所设计或安装不符合卫生要求或卫生标准。厂房矮小、狭窄(2)车间布局不合理。噪音较大工作 、有毒、粉尘工序安排在低洼处(3)通风。缺乏必要的通风换气设备(4)照明。采光不符合卫生要求(5)防尘、防毒、防暑降温(6)安全防护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22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主要指作业环境,包03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诊断依据诊断方法所需资料具体案例03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诊断依据诊断方法所需资料具体案例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职业病诊断应由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

13、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四)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职业病的诊断24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职业病诊断应由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1、诊断依据(一)病人的职业史;(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三)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间必然联系的,应诊断为职业病。2、诊断方法 对从患者病史、职业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现场调查中取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不能单纯依靠某一方的情况而轻

14、易做出诊断。职业病的诊断25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1、诊断依据职业病的诊断25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一)职业史、既往史;(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四)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五)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用人单位和有关机构应当按照诊断机构的要求,如实提供必要的资料。没有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健康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的,诊断机构可以不予受理。职业病的诊断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职业病的诊断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2004年到郑州振东耐磨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

15、害工作,接触到大量粉尘,2007年经医院胸片检查,被诊断为尘肺。 但是,医院的诊断都不算数,张海超想要维权,必须拿到职业病鉴定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结论,并需要所在企业提供相关材料,而企业恰恰是张海超的维权对象。 经多次上访,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同意为其诊断,但诊断结果却是肺结核。走投无路的张海超做出一个悲壮的决定:到郑大一附院,要求开胸验肺。病理结果清楚的证明,他得的是尘肺。开胸前,医生曾劝阻他说:根据胸片,肉眼就能看出来是尘肺。 然而,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却拒绝接受,他们认为,郑大一附院没有诊断资质;此外,病理检查只有外科肺叶切除标本和人死后的尸体解剖才能作为参考依据。 当张海超的遭遇被媒

16、体报道后,举国哗然,舆情汹汹,当时企业和部门终于在舆论压力下,给了他应有的公道。他获得了60余万元赔偿,后来在无锡换肺成功,获得新生。 这一轰动事件,被作家潦寒创作成长篇小说歇斯底里,2012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16年5月,张海超创办“张海超尘肺病防治网”,走上了一条帮助尘肺病人维权的道路。开胸验肺事件27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任何行业都应有统一设定的标准(比如2007年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义规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01这个标准该由谁来制定,谁来执行,谁来监督?权力是否存在重叠或集中?三 权 分 立02随着时代的变化,既定标准是否有已经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17、,是否需要更新?与 时 俱 进03“开胸验肺” 事件带来的思考28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任何行业都应有统一设定的标准(比如200704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方针原则分级预防职业病控制04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方针原则分级预防职业病控制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基本管理原则是“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对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的诊断管理,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与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30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职业病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应遵守职业卫生(预防医学)“三级预防”的原则,开展综合治理。一级预防

18、: 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指对新建项目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现在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要进行改善,减少危害和污染,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的预防31(上医治未病)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应遵守职业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二级预防: 即早期发现职业危害特点和职业病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实行健康监护,早期发现、早期鉴别、早期诊断;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经常进行检查、检测,使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符合国家标准。职业病的预防32(中医治欲病)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二级预防:职业病的预防32(中医治欲病)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三级预防: 即对已经患职业病的员工,应尽快做出正确诊断。对确

19、诊者,要保障病人享受职业病有关待遇,及时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能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人,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处理。职业病的预防33(下医治已病)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三级预防:职业病的预防33(下医治已病)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

20、的要求;(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 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职业病的预防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 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的预防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用人单位应当

21、采取下列职业病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职业卫生标准:常见毒物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mg/m3):我国于1979年发布了车间空气卫生标准,1988年和1989年,我国又对生产车间空气中25种有毒物质颁布了新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规定了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毒物分类容许度毒物分类容许度毒物分类容许度一氧化碳30氨30苯40甲 醛3氯 气1甲 醇50汽 油300硫 化 氢10铅0.05二氧化硅2水泥粉尘6煤 尘10石棉粉尘2职业病的控制36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职业卫生标准:常见毒物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现场问答:我国室内甲醛的标准值是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

22、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8毫克/立方米。室内甲醛含量超标的危害:0.09 mg/m3-0.3mg/m3:轻度污染。易感冒,免疫力下降,晨起喉干、喉痛等。 0.4 mg/m3-0.8 mg/m3:重度污染。咳嗽,呼吸道不适,室内花草容易死亡等。 0.9 mg/m3-1.0 mg/m3:极度污染。 症状:哮喘,易患白血病、肺癌等。 当室内达到3.0 mg/m3时,人一旦吸入会立即死亡。37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现场问答:我国室内甲醛的标准值是多少?中华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具体可按以下规定执行: (1)产生粉

23、尘、噪声、毒物、辐射、高温等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应实行评价监测和定期监测制度,对超标的作业环境及时治理。 (2)评价监测应由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格的机构承担,并按照规定定期评价监测。生产使用周期在2年以上的大中型人工砂石料生产系统,在正式投产前应进行一次评价监测。 职业病的控制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的控制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3)定期监测可由施工单位监测,也可委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其监测周期为: 粉尘:各作业区至少每季度测定一次粉尘浓度,严重超标的,应及时监测。按粉尘种类每年测定一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分散度,特殊情况应及时采样分析。 噪声:各噪声作业点至少季度测定一次A声级,半年进行一次频谱分析。 毒物:各毒物作业点至少每半年测定一次,浓度超过最高允许浓度的测点,应及时测定,直至浓度降至最高允许浓度。 辐射:至少每年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