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微课2 快速构思之并列式结构_第1页
作文微课2 快速构思之并列式结构_第2页
作文微课2 快速构思之并列式结构_第3页
作文微课2 快速构思之并列式结构_第4页
作文微课2 快速构思之并列式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畅学优 2022作文备考系列 请联系微信wxcbh3407加入QQ作文资料群 作文冲刺50+ 2022微课系列2 快速构思之并列式结构(精品版) 请扫码联系以下微信,加入2022作文备考QQ群湖北省武穴中学 陈保侯导入:考场作文,采用并列式结构,围绕主观点,呈现出三个分论点,构思快捷,结构清晰,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中心论点,说理更丰实。这种作文形式的最大好处在于结构清晰,主旨明确,且不易跑题,全文显得眉清目秀,身材可人,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心清气爽。同时,这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便于我们在考场打开思路。另外,这种作文形式易学易练,便于操作,不仅在形式上易掌握,在语言上也易出彩,可以

2、作为一种应考利器。 一、认识并列式结构1.什么是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的特点是论证的各部分之间并列平行,分别独立又围绕同一个中心。这种结构在议论文中常见。2.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阐述,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注意:各分论点必须具有与中心论点有内容的独立性、类属的同一性、句型的一致性。3.并列式结构模式围绕中心论点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论点并列式),也可以在一段中,论据并列证明论点(论据并列式)。结构模式: 开头:或引述材料,或用故事,或引用名言警句,或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主体

3、:分论点一+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分论点二+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 分论点三+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出 (用一个基本相同的句式的句子交代或引分论点 或分论据)结尾:或从“为什么”或“怎么办”的角度深化论点;或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重申观点4.“三层五段”结构模式所谓“三层五段”结构模式,是就作文的篇章结构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观点,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全文一般分为五个(也可以更多)自然段:首尾为“起”与“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话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段,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对论点进行展开论证,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个段都

4、要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以彰显主旨,扣紧观点;还要用几句精辟的话进行分析议论,以显深刻。 示例:【2021年全国新高考卷作文】 第一层: (示例)一谓身体之强。【身体健康,人生之福;体魄强健,强者之基。强者的第一重境界,肉体的强健是基石。这是自然境界。】 第二层: (示例) 二谓意志之强。【强者之谓,躯体乃为表面,意志方为深层。强者的第二重境界,肉体强健之上的意志顽强,是强者的硬度。这是社会境界。】 第三层: (示例) 三谓道德之强。【从对抗的力量上讲,仁者无敌,仁者才是真正的强者。强者的第三重境界,基于肉体之强、意志之强而攀升的道德之强,是在硬度上加有温度的最强内核。这是道德境界,也是最高

5、境界。】 二、现代文阅读中的并列式结构 从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来看,文章多采用“总分总”或“总分”结构,而在文章主体论证部分,可能的并列结构。可以是整篇都用并列式结构,也可以是部出现或者跟其他结构形式结合起来展开论述。例:【2020年高考全国卷】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 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 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 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 (摘

6、编自振甫谈谈)【论证思路】(1)首先指出古文观止备受读者喜爱是有原因的;(2)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其优点(即受喜爱原因);(3)最后又指出了古文观止的两个缺点。(根据黄底字)【论证结构】并列式:整体上优点和缺点并列;局部三个优点并列,两个缺点并列。三、分论点的设置角度(重点)阅读与写作从来不分家。现代文阅读多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抓住议论文的文本特征。对结构上的认识,又可以反过来迁移到写作中来。知识本来是融会贯通的,要活学活用。并列的分论点,是平行角度来设置,可以思考的角度是多方面的。通常有以下五个设置的角度:1.是什么,就内容而言。对话题概念内涵以判断句进行观点表达。【例】话题:传承抗美

7、援朝精神,争做时代好青年。 论点:让英雄的丰碑矗立在吾辈的心中 角度:是什么(内涵) 分论点1: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 分论点2: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英雄主义精神; 分论点3: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升华版:分论点1: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分论点2: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精神; 分论点3: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易学借鉴点】对三种精神内涵进行界定,论述更集中。 为什么,就原因而言。对中心观点进行原因阐释,将原因具体化。【例】 话题:强盛与节俭 论点:在强盛之下的中国,仍需

8、厉行节俭之风。角度:为什么? 分论点(原因) 分论点1:节俭乃我国优良的传统; 分论点2:即便强盛,也应该有危机意识;分论点3:节俭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升华版:分论点1:行节俭之风,鉴史而致用分论点2:惜不易之食,居安而思危分论点3:育蕴俭之性,奋发而图强【易学借鉴点】妙用成语与虚词,简明又有范儿,巧用虚词,如“之”,“而” 等,构成排比句式,富有文采。【例】话题:创新与责任 论点:科技创新,时代青年之责任 角度:为什么? 分论点:分论点1:青年有报国自信。分论点2:青年有创新的坚定。 分论点3:青年有创新报国的行动力。升华版:分论点1:时代青年有“破风浪,济沧海”舍我其谁的 创新自

9、信;分论点2:时代青年有“任打磨,仍坚劲”的百折不挠 的报国坚定; 分论点3:时代青年有“终觉浅,知躬行”的脚踏实地 的创新报国的行动力 【易学借鉴点】在简易分论点中嵌入或化用诗词、名言 名句、歌词等。 注意:嵌入的内容和观点要彼此呼应,才能相得益彰。3.怎么样(就方法而言)。也就是解决问题,围绕中心论点,如何去做?【例】话题:直面折挫 论点: 人应当直面生活中的折挫角度:怎么样? 分论点(方法)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并列结构 (从“怎么做”的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分论点1:直面挫折,需要坚毅意志。分论点2:直面挫折,需要恬淡心态。分论点3:直面挫折,需要乐观豁达。结尾部分:深化话

10、题 重申中心论点升华版:分论点1:直面挫折,就需要勾践“卧薪尝胆,历经磨难而不屈”的坚毅。分论点2:直面挫折,就需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心态。分论点3:直面挫折,就需要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豁达。【易学借鉴点】 引用诗句,形象解读观点,构成排比句式,富有文采。4.谁(就角色而言)。也就是谁做到了这一点(中心观点),在对人物的解读中丰富论证内容。【例】吴晗谈骨气 引论部分: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用孟子的话解释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本论部分:用三个事例分别证明论点:分论点1:文天祥的富贵不能淫;分论点2: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贫贱不

11、能移; 分论点3:闻一多的威武不能屈。结论部分:解释当今无产阶级的骨气并发出号召。【例】2019年全国一卷作文话题:劳动 论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可贵 角度:怎么样? 分论点(方法)分论点:分论点1:勤劳动的人,对于劳动存有本真。分论点2:热爱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超然。分论点3:尊重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敬畏。 5.哪些方面,就领域而言。中心观点在哪些领域得到应证。 【例】 乱花渐欲迷人眼开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其中的“杂花”一词非但没有给予我们纷乱不堪的感觉,反而,它给我们带来一种万物复苏、一派蓬勃的景致。确实,虎啸深山、鱼游潭渊、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杂景纷呈,会时

12、时令人感到喜悦和顿悟。(引入) 其实,不仅自然如此,在文学的海洋、丹青的园林、音乐的殿堂,“杂”又何尝不是撑起一片绚丽的天空?(中心论点) 主体:分论点1:“杂”的呈现构造起了文学之海的波澜壮阔。 分论点2:“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姹紫嫣红。 分论点3:“杂”还为音乐殿堂铸就了它的辉煌璀璨。 结尾:“杂”是一种韵、一种美,它如玫瑰色的晨雾,又如蔚蓝色的海洋,在纷呈处给予我们“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丽,文学、艺术、音乐,离不开“杂”! 美哉,杂!(结尾) 四、并列式结构技法总结 并列式结构要注意做到以下七点:1.分论点的内容:分得开,排得顺,扣得住。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按照同一的划分标准概括出来的

13、,各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各分论点必须具有与中心论点有内容的独立性、类属的同一性、句型的一致性。2.分论点的位置: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或单独成段。3.分论点的数量: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个。4.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5.分论点的结构:句子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句式上做到了完整的铺排对应,对观点的表述更为精准,内涵更丰富,思考更深入。6.分论点的中心词: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7.分论

14、点的文采:在简易分论点中嵌入或化用诗词、名言 名句、歌词、成语等,形象解读观点,构成排比句式,增添文采。注意嵌入的内容和观点要彼此呼应,才能相得益彰。 课堂训练 【构思训练1仿写】 下面是以“留给明天”为题的一篇作文并列式构思,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分论点补充完整。 1.我把自私抛在今天,我把关爱留给明天!(分论点一) 2.我把 抛在今天,我把 留给明天!(分论点二) 3.我把 抛在今天,我把 留给明天。(分论点三) 4.我把 抛在今天,我把 留给明天!(分论点四)【参考答案】示例:2.脆弱 刚强 3. 狭隘 宽容 4. 错误 真理 (前后形成对比,内容相关相连即可。)【构思训练2升格】 下面是以

15、“劳动”为主题的一篇作文并列式构思,请发挥你的想象,从句式排比、内容完整、字词雕琢上把分论点补充完美。原分论点:分论点1:勤劳动的人,对于劳动存有本真。分论点2:热爱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超然。分论点3:尊重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敬畏。 我的升格:分论点1: 的人,对于劳动存有一份 然,因为勤劳如此 。分论点2: 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 然,因为勤劳如此 。分论点3: 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 然,因为勤劳如此可敬。 【参考答案】示例:1.勤奋劳动 天然 光荣 2。热爱劳动 超然 不凡。3。尊重劳动 肃然(其他答案,内容符合观点表达亦可)【构思训练3真题】 【山东省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开学考试】阅

16、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曾经,中国人寿命短、体质差,甚至有很多人因吸食鸦片而精神涣散、萎靡不振,被称为“东亚病夫”,何其屈辱,让人为国家忧、为民族虑。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同时中国人积极进取、奋力追梦的昂扬姿态带动了中国的崛起,也让世界惊叹。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每逢开学军训,一群身着绿军装的学子们晕倒、病倒的事不在少数;学校常规体能测试中,视长跑为“噩梦”的亦不在少数;假期,宅在家中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者亦不在少数;自得于“丧文化”的戏谑,却不敢鼓起勇气扫除“精神雾霾”的亦不在少数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17、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构思训练】1.这次作文,你拟写的标题: 2.这次作文,如果按并列式结构行文,你打算拟写的三个分论点是: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参考答案】1.(示例)选择健康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2.(示例)分论点1:健康生活,要按时睡觉以保证充足睡眠;分论点2:健康生活,还要进行适量的锻炼;分论点3: 健康生活,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附:【题目分析】第一则材料回顾历史,中国人“体质差,精神涣散、萎靡”;第二则材料回到现实,中国人“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精神积极昂扬,主世界惊叹;由材料一到材料二,我们看

18、到的是百年历程中中国人从肉体到精神的不断强大。第三则材料转向作文话题,现在有不少青年人“体质差,精神涣散、萎靡”。这一现象置于材料一和二的大背景下,就值得让人反省和深思。在回顾历史、观照现实中,作文话题谈论的是“体质+精神”两重关系,思考的对象是青年人,引出的是对观实生活现象的思考与认识。注意这道作文题,不仅仅是谈体质健康问题,还有深层的精神追求因素。论述重点:在大时代背下,分析这一部分青年人身上的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性,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立意】1.健康青年,健康中国;2.复兴战略,健康为本;3.小康岂忘健康;4.和谐康健,生命向荣;5.莫违造化,顺天地之“命”;6.内

19、外兼修,身心快乐;7.带着健康码前行。【构思训练4真题】 【武汉市2022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认为人对事物的观察角度有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从而进一步阐发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你的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或许会用不同态度看待人和事,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1.这次作文,你拟写的标题: 2.这次作文,如果按并列式结构行文,你打算拟写的三个分论点是: 分论点

20、1: 分论点2: 分论点3: 【参考答案】 1.时光里的真善美 2.分论点1:不谙世事的人们抱有天然的科学的态度,即求真;分论点2:稍有阅历时人们怀着复杂的的实用的态度,即寻善。 分论点3:年岁增长后人们秉有纯粹的美感的态度,即慕美。 附【题目解析】这道作文题审题有一定难度。1.理解材料内容 实用的,以“善”为最高目的,这个“善”,当理解为“好”。世间事物对我最实用,那么,其对我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实用可以理解为功利主义,也可理解为务实的选择。科学的,以“真”为最高目的,这个“真”,当理解为客观,真实、本真,面对实际解决问题、待人真诚不虚伪等。美感的,以“美”为最高目的,这个“美”,当理解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的诗意向往,对超越庸碌日常的一种情趣表达,对人性美的一种追求等。对材料中“实用”“科学”“美感”“善”“真”“美”的理解是第一步,这里需要考生进行“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对核心概念的内涵进行生活对接,悟出其生活化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