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跨度16.8m高16.8m模板计算书_第1页
梁、板跨度16.8m高16.8m模板计算书_第2页
梁、板跨度16.8m高16.8m模板计算书_第3页
梁、板跨度16.8m高16.8m模板计算书_第4页
梁、板跨度16.8m高16.8m模板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6.67m,板厚150mm(考虑施工水平按200mm计算) 立杆的纵距 b=0.80m,立杆的横距 l=0.8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4070mm,间距200mm,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钢管483mm。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

2、/m3,施工活荷载6.0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按照扣件新规范中规定并参照模板规范,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100.20+0.30)+1.405.00=13.384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5.100.20+0.71.405.00=11.677kN/m2 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

3、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2000.800+0.3000.800=4.256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1.000+5.000)0.800=4.8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19.20cm3; 截面惯性矩 I = 11.52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

4、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4.256+1.404.800)0.2000.200=0.047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4710001000/19200=2.464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4.2562004/(1006000115200)=0.06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 二、模板支撑木方

5、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2000.200=1.004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000.200=0.06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5.000+1.000)0.200=1.200kN/m 静荷载 q1 = 1.201.004+1.200.060=1.277kN/m 活荷载 q2 = 1.401.200=1.680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1.680+1.277)0.80

6、0=2.366kN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2.365/0.800=2.957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2.960.800.80=0.189kN.m 最大剪力 Q=0.60.8002.957=1.419kN 最大支座力 N=1.10.8002.957=2.602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32.67cm3; 截面惯性矩 I = 114.33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189106

7、/32666.7=5.79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1.064kN/m 最大变形 v =0.6771.064800.04/(1009000.001143333.4)=0.287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250,满足要求! 三、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 P= 2.602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39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

8、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861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1.515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629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4.37cm3; 截面惯性矩 I = 10.49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861106/1.05/4372.0=187.56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0.629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400,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9、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416.670=1.291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000.8000.800=0.192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1000.2000.8000.

10、800=3.213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4.69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5.000+1.000)0.8000.800=3.84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1.010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11、 (cm2); A = 4.11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37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计算长度 (m); 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 顶部立杆段:l0 = ku1(h+2a) (1) 非顶部立杆段:l0 = ku2h (2)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4.6取值为1.217; u1,u2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5m;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719,l0=3.347m;=3347

12、/16.0=209.464, =0.166 =9663/(0.166410.7)=141.732N/mm2 a=0.5m时,u1=1.301,l0=3.483m;=3483/16.0=217.979, =0.155 =9663/(0.155410.7)=152.118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150时,=140.00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2.292,l0=3.347m;=3347/16.0=209.464, =0.166 =11010/(0.166410.7)=161.49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

13、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0.91.4Wklah2/10 其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3501.2501.134=0.496kN/m2 h 立杆的步距,1.20m; la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80m; lb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8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1.40.4960.8001.2001.200/10=0.072kN.m; Nw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顶部立杆Nw=1.2003.572+1.4003.840+0.91.4000.072/0.800=9.776kN 非顶

14、部立杆Nw=1.2004.695+1.4003.840+0.91.4000.072/0.800=11.124kN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719,l0=3.347m;=3347/16.0=209.464, =0.166 =9776/(0.166410.7)+72000/4372=159.868N/mm2 a=0.5m时,u1=1.301,l0=3.483m;=3483/16.0=217.979, =0.155 =9776/(0.155410.7)+72000/4372=170.375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150时,=158.11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

15、算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2.292,l0=3.347m;=3347/16.0=209.464, =0.166 =11124/(0.166410.7)+72000/4372=179.634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梁模板计算书(500乘1200)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

16、,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50;梁截面高度 D(m):1.20;混凝土板厚度(mm):20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4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20;立杆步距h(m):1.2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4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6.67;梁两侧立杆间距(m):1.30;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1;

17、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75;2.荷载参数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50;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油松;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2.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木材抗剪强

18、度设计值fv(N/mm2):1.5;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2.00;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4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70.0;梁底纵向支撑根数:5;5.梁侧模板参数次楞间距(mm):150;主楞竖向根数:2;穿梁螺栓直径(mm):M14;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600;主楞到梁底距离依次是:300mm,750mm;主楞材料:圆钢管;直径(mm):48.00;壁厚(mm):3.0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材料:木方;宽度(mm):40.00;高度(mm

19、):70.00;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t12V1/2 F=H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分别计算得 17.848 kN/m2、28.800 kN/m2,取较小值17.848 kN/

20、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 M/W f其中,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1001.21.2/6=24cm3; M - 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Mmax = 0.1q1l2+0.117q2l2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新浇混凝

21、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117.850.9=19.276kN/m;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 q2= 1.4140.9=5.04kN/m;计算跨度: l = 150mm;面板的最大弯矩 M = 0.119.2761502 + 0.117 5.041502 = 5.66104Nmm;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N=1.1q1l+1.2q2l=1.119.2760.15+1.25.040.15=4.088kN;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5.66104 / 2.40104=2.4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2.4N/mm2 小于 面

22、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0.677ql4/(100EI)l/2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 q=19.276N/mm; l-计算跨度: l = 15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6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1001.21.21.2/12=14.4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19.2761504/(10060001.44105) = 0.076 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l/250 =150/250 = 0.6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76mm 小于

23、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0.6mm,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1.次楞计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4.088/(1.200-0.200)=4.088kN/m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40mm,高度7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 = 1477/6 = 32.67cm3;I = 14777/12 = 114.33cm4;E = 10000.00 N/mm2;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 0.184 kNm,最大支

24、座反力 R= 2.271 kN,最大变形 = 0.930 mm(1)次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 M/Wf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1.84105/3.27104 = 5.6 N/mm2;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5.6 N/mm2 小于 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2)次楞的挠度验算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450/400=1.125mm;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93mm 小于 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1.125mm,满足要求!2.主楞计算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2

25、.271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3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24.493=8.99cm3;I = 210.783=21.57cm4;E = 206000.00 N/mm2; 主楞计算简图 主楞计算剪力图(kN) 主楞计算弯矩图(kNm) 主楞计算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 0.562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10.021 kN,最大变形 = 0.310 mm(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 = M/Wf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5.62105/8.99103 = 62.5 N/mm2;主

26、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05N/mm2;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62.5N/mm2 小于 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2)主楞的挠度验算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挠度为 0.310 mm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600/400=1.5mm;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31mm 小于 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1.5mm,满足要求!五、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

27、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001212/6 = 4.80103mm3; I = 200121212/12 = 2.88104mm4; 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 M/Wf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q1=1.2(24.00+1.50)1.20+0.500.200.90=6.718kN/m;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q2=1.4(2.00+2.00)0.200.90=1.008kN/m;q=6.718+1.008=7.726kN/m;最大弯

28、矩及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如下:Mmax=0.1q1l2+0.117q2l2= 0.16.7181252+0.1171.0081252=1.23104Nmm;RA=RD=0.4q1l+0.45q2l=0.46.7180.125+0.451.0080.125=0.393kNRB=RC=1.1q1l+1.2q2l=1.16.7180.125+1.21.0080.125=1.075kN =Mmax/W=1.23104/4.80103=2.6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2.6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

29、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0.677ql4/(100EI)=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 =q1/1.2=5.598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125.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60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125.00/250 = 0.5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6.7181254/(10060002.88104)=0.064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64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0.5mm,满足要求!六、梁底支撑的计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

30、。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1.荷载的计算梁底支撑小楞的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1.075/0.2=5.374kN/m2.方木的支撑力验算 方木计算简图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477/6 = 32.67 cm3;I=4777/12 = 114.33 cm4;方木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弯矩 M =0.1ql2= 0.15.3740.22 = 0.021 kNm;最大应力 = M / W

31、 = 0.021106/32666.7 = 0.7 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0.7 N/mm2 小于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方木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3V/(2bh0)其中最大剪力: V =0.65.3740.2 = 0.645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 30.6451000/(24070) = 0.345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 1.5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345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1.5 N/mm2,满足要求!方木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 0.6

32、77ql4/(100EI)=l/250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5.3742004 /(10010000114.333104)=0.005mm;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0.2001000/250=0.800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005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0.8 mm,满足要求!3.支撑小横杆的强度验算梁底模板边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1=RA=0.393kN梁底模板中间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2=RB=1.075kN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及梁侧模板自重传递的集中力:P3=(1.300-0.500)/40.200(1.20.20024.000+1.42.000)+

33、1.220.200(1.200-0.200)0.500=0.582kN 简图(kNm)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支座力:N1=N3=0.244 kN;N2=4.686 kN;最大弯矩 Mmax=0.219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 Vmax=0.124 mm;最大应力 =0.219106/4490=48.8 N/mm2;支撑抗弯设计强度 f=205 N/mm2;支撑小横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48.8 N/mm2 小于 支撑小横杆的抗弯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七、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作用于梁跨度方向钢管的集中荷载为梁底支撑方木的支座反力。

34、钢管的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4.49 cm3;I=10.78 cm4;E= 206000 N/mm2;1.梁两侧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力P= 0.244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最大弯矩 Mmax = 0.017 kNm ;最大变形 max = 0.008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 0.525 kN ;最大应力 =M/W= 0.017106 /(4.49103 )=3.8 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35、;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3.8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max=0.008mm小于4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2.梁底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力P= 4.686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最大弯矩 Mmax = 0.328 kNm ;最大变形 max = 0.156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 5.389 kN ;最大应力 =M/W= 0.328106 /(4.49103 )=73.1

36、 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73.1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max=0.156mm小于4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八、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0.75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0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

37、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 R=5.389 kN;R 6.00 kN ,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九、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 N/(A)f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向支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4.686 kN ;纵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2 =5.389 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3 = 1.20.15316.67=1.909 kN;楼板混凝土、模板及钢筋的自重:N4=1.2(0.40/2+(1.30-0.50)/4)0.400.50+(0.40/2+(1.30-0.50)/4)0.400.200(1.

38、50+24.00)=1.075 kN;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N5=1.4(2.000+2.000)0.400/2+(1.300-0.500)/40.400=0.896 kN;N =N1+N2+N3+N4+N5=4.686+5.389+1.909+1.075+0.896=13.956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39、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o - 计算长度 (m); 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h和lo=h+2a, 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 lo = Max1.1851.71.2,1.2+20.2= 2.417 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85 ;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1.7;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的计算长度 lo/i = 2417.4 / 15.9 = 152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40、0.301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13955.699/(0.301424) = 109.4 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 109.4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 =4.686 kN ;纵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2 =5.389 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3 = 1.20.153(16.67-1.2)=1.909 kN;N =N1+N2+N3 =4.686+5.389+1.689=11.764 kN ; - 轴心受压

41、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o - 计算长度 (m); 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h和lo=h+2a, 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 lo = Max1.1851.71.2,1.2+20.2= 2.417 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85 ;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1.7;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的计算长度 lo/i = 2417.4 / 15.9 = 152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301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11764.179/(0.301424) = 92.2 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 92.2 N/mm2 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