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2、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深刻的句子,感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3、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二)方法与过程目标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入情入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2、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写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2.体会并运用课文用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石蕊试纸、盐酸、碱及重点词句的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与文本有关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揭题质疑。1、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你们都提出过什么问题?发现过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2、是的,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今天,我们要学习作家叶永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呢?(预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什么意思?
3、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那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他的含义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本课重点研究的问题。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读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用平时常用的方法解决。)2、学生自学后课件出示:检测训练(1)读准下列词语。诞生 漩涡 花圃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启发联系上下文理解。(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预设:a、课文主要用几个事例,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b、课文主要用三个事例说
4、明只要善于观察,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普通事物中发现真理)三、自主感悟,体会内涵。(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课文用哪三个事例来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呢?请默读,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2、你对哪个事例感受最深呢?请一边读一边想,自己为什么感受最深?并在重点地方做上批注。(二)学生自学后集体交流检测。1、全班交流:你对哪个事例感受最深?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启发、及时指导朗读。)(1)当学生谈到对谢皮罗教授发现谁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有关的事例感受深时,课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敏锐地注意到”、“紧紧抓住”、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有感情地朗读。并思考从
5、中体会到了什么?(2)当学生读到对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遇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的感受时,可引导学生想象:当波义耳看到水落在溅上盐酸的花瓣上,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3)当学生谈到对奥地利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发现了眼珠转动合做梦有关的感受时,可根据文中重点词”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让这位医生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呢?指导学生朗读。2、你们明白了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中的“?”和“!” 的含义了吗?请说一说。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却由于他们善于“打破沙锅
6、问到底”,于是就成了“发现”、“发明”、“创造”、“成就”。你知道什么叫“打破沙锅问到底”吗?这说明什么?(板书:善于发现 不断探索 发现真理)4、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学生不理解的语句。四、质疑问难,体会含义1、当你读完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后,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还有哪些句子不理解呢?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理解。2、此时,你明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了吗?给大家说说。(预设:a、它的含义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追问,不断探索,解决问题,就能发现真理。b、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能发现在真理)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导学习。1、直接解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
7、后”。(板书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通过三个事例说明一个观点,请回想一下是哪三个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3、那么。请大家在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比较比较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4、同桌间互相说说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点呢?5、全班交流: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内容上的有哪些相同点呢?(预设:三个事例讲的都是在 生活中偶然的发现问题;三个事例都在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发明的过程相同的,都是偶然发现问题、不断追问,在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二、理清层次,点明写法。1、如果说三个事例作者
8、是按先发现问题,再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层次,清清楚楚地给我们写出来,那么从全文来看,作者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呢?请大家认真默读,仔细思考,给全文分段。2、全班交流:作者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3、课文课分为三部分: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再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这是议论文的基本形式,尤其是用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既清楚又明了,很值得我们学习。请同学们在浏览课文,想想你还能用哪些事例说明课文中的观点呢?4、这种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三、品味运用,学习写法。1、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吗?比
9、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学生自己动手,按所学方法写作。3、全班交流所写内容,互相评价,强化写法。四、拓展阅读,提高升华。1、你还读过哪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呢?请讲给同学听听。2、阅读课外读物,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二】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本课生字、新词。2、能利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抓关键词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初步学习这种写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课:师:同学们,初次见面,老师送大家一条名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1、介绍课文
10、体裁。师:这既是一条名言,也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课题。这篇文章的题材和以前我们学习的不一样,这是一篇论说文,课题就是作者的观点。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长句子的读法,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预习(1)读句子:(课件出示)“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2)读难读的词:(课件出示)司空见惯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3)学以致用:出示一段话,学生运用上述成语填空。三、研读课文1、归纳课文讲了几件事?师:我们再回到课文中,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件事?请大家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要的说一说。(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2)指名分别
11、说三件事。3、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1)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书中列举的三件事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研究成果,但是相同的地方在哪?(2)讨论。(3)集体汇报。4、师小结板书:(1)从相同的写法上归纳出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规律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2)总结科学家们的研究精神。四、深入学习第三段(第一件事),体会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师:我们把目光聚焦在第一件事例上,去探究谢皮罗教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发现真理的。1、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根据“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理出条理,划出谢皮罗教授研究问题的句子。反复研读“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进行了反复的
12、实验和研究。”主要学习方式:读出自己的理解想象教授还会提出哪些问题回归文本,理解教授把问号拉直成感叹号的艰难过程再次点明课题。五、总结:师:纵观全文,围绕观点,作者就是用三个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像谢皮罗教授这样热爱科学的人还有波义耳、奥地利的那位医生,以及古往今来的许多投身科学研究的人。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遵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规律,有力地证明了这条亘古不变的真理。(齐读课文)板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追根求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三】【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
13、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
14、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认读听写生字词。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
15、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2、学习第一个事例: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谢皮罗教授问了些什么问题?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谢皮罗教授的研究结果。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人物发现现象不断发问找到真理谢皮罗教授洗澡水的漩涡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3、学习第二
16、个事例:总结学习第一个实例的具体学习步骤。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个事例。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4、学习第三个事例: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5、学习一、二自然段:读一、二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读。6、学习六、七、八自然段:自读六、七、八自然段。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三、回归整体,总结收
17、获1、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2、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教师重点强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3、作业: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解读一篇寓言教案 语文版写作:解读一篇寓言教学设计(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一设计意图这篇作文安排在学生刚学过寓言黔之驴、杞人忧天和杨布打狗之后。看似简单,但大多数学生拿到以后无从下手。所以,设计这堂作文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参与来学会从多个角度解读一篇寓言,学会创新理解一篇寓言,让学生
18、敢说,会写,能写好。 二课前准备投影仪、伊索寓言等三教学步骤(本课设计为2课时,包括写作1课时)(一) 趣味猜词1 羊来到草地上(打一水果草莓) 2 狼群来到羊群里(打一水果杨梅) 3 用手指使劲戳墙(打一个字痛)(学生在猜完前两个后,往往受此猜法影响而难以猜出第三个,师由此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是唯一的,对待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师板书:多角度(二) 创新理解黔之驴1 谈谈寓言。寓,寄托也。寓言即在文字中寄托了某种道理。即每篇寓言都有寓意。 2 (放投影:黔之驴最后一段)生读后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寓意。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19、! 3这段话是针对文章中“驴”这个形象来说的,师由此启发学生,文章除了驴以外,还有虎、好事者这些形象,让学生根据不同形象得出不同启示。(师板书:不同形象)(1) 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统治者对人才的埋没2资源的浪费 (2) 好事者:总结:可见,我们从一篇寓言里得到的道理是唯一的吗?那么我们是通过分析黔之驴中的哪一点得到这些启示的?(师暗示黑板上的“不同形象”)(三)浅谈杞人忧天 设问:1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去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担忧。这里所说的“不可能发生的事”是指什么?(生:天塌地裂)2古人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在现在看来,有没有可能?(师启发学生从环保的角度来回答)3那么杞人的担忧在现在有没有
20、必要了?(生:有必要)4是什么造成了对这则寓言的不同理解?(师启发学生从时代不同,科学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总结:由此可见,由于时代不同,一篇寓言的寓意也是会发展变化的,我们一定要抓住这种变化。师板书:不同时代(四)创新理解伊索寓言1 师用投影仪展示狐狸和葡萄,师朗读,请学生思考其寓意,即俗话所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2 请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生纷纷发言,从学习,日常生活来谈) 3 可见,解读一篇寓言还可以从何入手?(生:联系现实) 师板书:联系现实4 请学生谈谈对这则寓言不同的理解。(启发学生从自我安慰的利与弊来谈)5 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会有好的一面也会有不好的
21、一面,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全面分析。 师板书:全面分析(五)讨论理解伊索寓言(师课前将学生分好小组,四人一组,分给4个寓言故事)讨论手上的资料,谈自己的理解,由一个同学做记录,选出大家认为最有创意的观点,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注:生上讲台交流,先复述故事情节,师投影故事,语言简洁,发言不超过3分钟)(六)写作师给出一些寓言故事,比如郑人买履,由生选择作文,时间2025分钟。(七)评点1 小组内读、评、讨论打分。(注意:围绕板书的四点来打出等级) 2 全班交流。由小组选出最好作文在全班朗读,生提出建议,师评点。板书设计:解读一篇寓言 多角度不同形象 不同时代 联系现实 全面分析 (驴、虎、好事者)
22、 (利、弊)附:课堂资料(生用)写作编写一篇寓言教案【写作目标】模仿课文或你读过的其他寓言,编写一篇寓言,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读寓言故事,总让我们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原因就是或因为语言幽默、或因为寓意深刻,明知故事是虚构的,我们也都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它。每当你读寓言哑然一笑或掩卷沉思时,故事里所蕴涵的道理已经悄悄地给了你影响。 寓言为何有这等魔力呢,在我们动手编写寓言之前,应该对它好好琢磨一下。 寓言是什么?从字面来理解,就是“寓意于言”。“意”是作者要讲的道理;“言”即故事。把要讲的道理寄寓在故事里就是我们所要编写的寓言了。编写寓言,我们一方面可以将传统寓言进行故事新编,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
23、现实生活中获取材料,寻找发现,发挥想象,构架故事。 也许有同学会认为,我们初中学生正是在接受道理的时候,哪有什么道理去向别人讲呢?不错,我们在接受道理的同时也要思考,思考了才能理解,理解了就会有所发现。能把自己在读书生活中独到的发现陈述出来为最佳。实在没有恰当的,就把已经接受过的道理通过我们编写的故事讲出来,也同样可以达到我们这次写作训练的目的。因为我们编写寓言的目的是进行一次思维训练。 “我该讲述什么道理为好呢?”固然我们不能再去重复“龟兔赛跑”、“守株待兔”、“长竿入城”这些寓言故事里的道理了,但我们可否对这些寓言故事里的道理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价值观给予合理的新解呢?这是完全可以的。第
24、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虎大王开会教案 湘教版虎大王开会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朗读课文。 2.自主朗读,分组讨论。3.增强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词,了解动物小常识。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每段相同的叙述方式。 教学方法:自主朗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动物之王是谁吗?老虎经常在动物中组织一些活动。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虎大王开会。二、自学。1.自主朗读课文。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划出生字,三是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轮读,相互纠正。 3.抽读课文,老师评议。三、识字。1.独立认读课文中的字词,同桌合作,互相正音。 2.组长组织
25、,小组带音认读,开火车认读。 3.识字游戏,找朋友。到 会 物 王 龟 大 乌 开 迟 动4.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蛇”和“物”的字旁。 重点指出:“王”的韵母 “会”的声母 “乌”的音节“吞”的韵母 “迟”的声母三、诵读。同学们自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幺?还有什幺不明白? 讨论交流,为下节课做准备。四、作业:1.比一比组词。全 乌 龟 迟会 鸟 电 尺 2.书写生字,每字5 遍。第二课时一、组织、导入。1.点名同学朗读课文并回答自己读懂了什幺地方。 2.还有什幺地方不明白?二、品读。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3自然段。想想这两段写了谁说的话?自己学到 了什幺知识?_和_说的话。 飞来的有_
26、、_、_、_。跑来的有_、_、_、_、_。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飞?哪些动物是跑?3.那么其它动物是怎样来到会场的呢?请继续看课文。 4.学生自读课文4-7自然段后讨论回答:从文中知道其它动物是怎样行动的吗? 大象 河马 乌龟 蛇 壁虎5.文中没有直接写出小蜗牛是怎样来的,但是有的地方可以看出。你知道它是怎样来的吗?它平时是怎样走路的呢?你看过吗?6.学了本课后我们知道了许多动物是怎样走路的。除了这些外,还知道哪些动物走路的方式?请说一说。7.除了课文中这些动物,还会有谁跟着来?仿照课文叙述方式练习说句子。( )说:“我们是( )来的。”跟着来的还有( )、( )、( )三、写字。1.
27、练习写本课生字。2.学生看生字,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乌 迟 龟 吞鸟 尺 鱼 天3.点名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师生共同评议。四、总结。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能试着讲一讲吗?五、作业。1.我会连结壁虎 走 天鹅 爬 河马 飞 兔子 跑 狐狸 蹦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慢吞吞_ _ _ _第二篇:虎大王开会教案第13课 虎大王开会教学目的1、自主朗读课文。2、通过读课文,了解动物的一些小常识、增强对动物的喜爱和爱护。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每段相同的叙述方式。 课前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动物之王是谁吗?老虎呀!经常在动物之间组织一些活动。下面请看课件。请想想动物们在干什么? 你想参加它们
28、的会议吗?请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哪些动物来参加了这次会议? 整体感知课文1、播放课件,学生赏读课文。小朋友们,请说说哪些动物来参加了这会议呢? (指名朗读) (出示课件 )听到开会的消息,动物们都纷纷赶来,瞧,谁第一个赶来参加会议呢?是怎样来的? (飞来 )2、跟着老鹰飞来的还有哪些动物? (乌鸦 天鹅 丹顶鹤 )3、谁来有感情朗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个别朗读 ) 读得太有感情了!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了老鹰鸦、天鹅、丹顶鹤都是发飞着来的。大家还想知道其他动物是怎样行走的吗?下面我来分组学习3、4、5、6、自然段。第一组学习第3自然段,第二组学习第4自然段,第三组学习第5自然段,第四组学习第6
29、自然段。自学完后,请填好自学卡。分发自学卡。(出示课件)( )说:“我们是 ( )着来,跟着 ( )来的,还有( )、()、()、()。回报自学情况。每小组选一个带表来汇报自学结果吧! (个别指名回答 ) 真棒!请这一组的小朋友带动作朗读这一自然段。 小组比赛的时候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个别朗 )4、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开会的时间就要到了,虎大王发现了谁还没来呢?( 蜗牛 )蜗牛还没有来,虎大王会怎样呢? (生气)气成什么样? (气呼 ) 1) 他气呼呼地说了什么?谁用生气的语气读一读呢? 读得真好!小蜗牛到底在哪儿呢?谁来告诉大家?2 (指名回答)2)小蜗牛想的办
30、法和别人不一样?说明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蜗牛?(聪明)3)你们也是聪明的孩子,下面我们男女生来比一比,男生先来读读吧!女生你们敢挑战吗?4)听着你们的朗读声,老师也想读读了,你们敢跟老师比一比吗?先准备、准备,信心十足了再举手。 课外延伸1)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很多动物的行走方式,下面这些动物的行走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图) 鸽子 马 鱼 蜈蚣 天鹅 老鼠 鸭子 蝌蚪 孔雀 蚯蚓2)抢答大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又了解了很多动物的行走方式,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小组竞赛) 3)同学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的动物的秘密,下课后请同学们再收集一些动物有关的知识吧!第三篇:虎大王开会教学设计虎大王开会教
31、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会认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4个田字格里的生字。知道动物是怎样来开会的。2、技能目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试着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守时教育的渗透,教育学生做一个守时的人。教学重难点运用朗读、圈画、表演、想象等方式,给学生自读自悟的空间,培养学生朗读和想象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动物图片、动物头饰。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百兽之王是谁吗?(老虎) 一提起大老虎,我们就想起他那凶猛、威风的样子,真让人心里害怕。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认识一位不一样的兽中之王。(出示课件)看,这位虎王最大的特点是遵守时间,早晨时钟指向六点,
32、他就准时起床了,今天,他还想在森林里召开一次动物大会。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这次别开生面的动物大会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新课虎大王开会(板书课题)。二、复习字词学生认读苹果卡片的生字和词语,把苹果送给读得正确、声音响亮的同学。三、学习新课1、我们刚刚认识了一位遵守时间的虎王,看,它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贴画)。这次动物大会几点召开呢?我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知道了。指名读一自然段,问:动物大会几点召开?(八点零五分)森林里正需要一位小播音员,通过森林小喇叭把这个消息通知给小动物们呢!谁愿意当一次小播音员呢?找23名学生播送开会的时间,师可适时鼓励:“你说的真好!长大准能当一名出色的播音员。”“你的声
33、音真响亮!小动物们一定都能听到你的播音。”2、小动物们接到通知以后,他们都按时来开会了吗?有哪些小动物来开会了?他们是怎样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同学们读一读、画一画、圈一圈。读什么?读课文;画什么?画出来开会的小动物们的名字;圈什么?圈出写小动物的是怎么来的词。现在老师问一遍“读什么?画什么?圈什么?”学生明了学习任务后先读课文,然后画一画,圈一圈。3、先说说你画出哪些动物来参加虎王的大会了?(生回答) 再说说这些小动物都是怎么来的?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板书:飞、跑、蹦、游、爬。并贴上文中出现的动物图片。4、你最喜欢哪些小动物?读一读写这些小动物的句子,还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呢!(同桌互读,指名
34、读并表演)重点指导:朗读。写动作的词读得重些。动作。飞得轻快,走得笨重,乌龟、鳄鱼和蛇爬行姿势不同。5、配乐朗读表演。找六名同学分角色配乐朗读课文。全班同学自由表演,轻松一下。6、动物们纷纷赶来参加大会,除了刚才我们读到的这些小动物,还有谁也来参加了?(小蜗牛)小蜗牛是怎么来的?(出示课件) 师创设情境:快八点了,小蜗牛和袋鼠都在森林里忙着赶路,这时,他俩相遇了,想想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先指名想象,回答。再找两名同学到前面表演这一情景。7、小蜗牛坐在袋鼠的口袋里,一会儿就到了大会现场,可老虎大王并不知道啊(出示课件),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兽中之王老虎,看到那么多的动物都准时到达,而小小的蜗牛却没
35、来,你会怎样想?说话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语气呢?学生可能会说:生气、担心、奇怪要指导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读出相应的语气。 同学们,如果你是小蜗牛,听到虎王在大会上问,你心里会怎样? 学生可能会说:害怕、得意、高兴也要读出相应的语气。8、小蜗牛真聪明,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按时参加了老虎大王举行的大会,看来小动物们都非常遵守时间,八点零五分都到齐了,没有一个迟到的,这种精神还很值得同学们学习呢!说说我们平时应该在哪些事情上遵守时间?9、除了文中描写的各种动物,你还希望哪些动物来开会?他们又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自由畅谈。四、课本剧表演组织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鼓励适当发挥。师生共评哪一组演得最好。第四篇:
36、二年级美术下册影子大王教案湘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课影子大王选用学生颇感好奇的人物影子为题材, 作为绘画学习活动的激 活点。通过影子大王对自己身影的观察,激发对复杂平面形的兴趣,也对人体的 形态留下较深的印象。 人物的影子间接地反映人体的形态,因受光的角度和服装 影响, 影子大王使人形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因而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和 表现有趣的人影轮廓的同时,更注重自我心中“影子大王”的想象和创造。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 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组织“捉影”游戏。(认识人物轮廓);开展“影子”探秘。 (认识形态变化);想象完整形态,充分
37、表现个性;欣赏评价,从中获趣。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三、教学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二)课内探究 1.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谜语。“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 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2 .捉影游戏 (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 (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 (3)小结。用粉笔把影子的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3 .影子探秘 (1)观察影子的变化。(变化多端) (2)多人组合姿势,变化更有趣的影子。 (3)构思。首先是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再是选择最科学的方法把它 变成一幅美丽的画。4 .完成添画 (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共同担保借款合同书模板
- 2025新农村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施工承包合同
- 2025关于出版社与作者版权转让合同
- 2025劳动合同法辞职规定
- 《2025年的青岛房屋租赁合同》
- 2025供应商与分销商合作合同模板
- 2025 水产品买卖合同
- 幼儿园中班课程艺术造飞机
- 2025租房合同书格式样本
- 2025商业办公房买卖合同模板
- 七类作业JSA分析记录表格模板
-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 2022年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二》完整答案详解
- 技术经纪人练习题集附有答案
- 内科学讲义(唐子益版)
- GB/T 4357-2022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 GB/T 19845-2005机械振动船舶设备和机械部件的振动试验要求
- GB/T 14614-1993小麦粉吸水量和面团揉和性能测定法粉质仪法
- 酱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红楼梦》贾府平面图
- 养老机构全套服务管理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