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详细版课件_第1页
说“木叶”详细版课件_第2页
说“木叶”详细版课件_第3页
说“木叶”详细版课件_第4页
说“木叶”详细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木叶”林 庚林 庚 著名的学者、诗人。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本文中他对“木”的形象上的艺术特征做了极为细致的辨析。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1、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木叶”和“树叶”在艺术形象上一致吗? 2、品读诗句,体会“木”与“树”的意味有何不同。 3、试概括“木”的两点艺术特征。 4、本文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呢?通读全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

2、爱的形象。 二、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古诗中用“树叶”的十分少见。 三、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 四、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五、说明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木” 会具有落叶的特征。 六、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七、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问题:“木叶”之与“树叶”只是一字之差,在概念上也相去无几,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 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树叶,两者在概念上一致。 但是艺术形象上并不一致

3、, 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木叶”和“树叶”在艺术形象上一致吗?茂盛浓郁,密密层层,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树叶萧瑟、凄凉 木叶:亭皋木叶下, 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落木:辞洞庭兮落木, 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发展木叶总结:树(叶) 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浓阴、饱满木 叶 空阔、疏朗、微黄、干燥落 叶 繁密、湿润、缺少飘零之意落 木 空阔,无“绵密”(柔和紧密)之意试概括“木”的两点艺术特征。品读诗句,体会“木”

4、与“树”的意味到底有何不同 ?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树:没有落叶的形象。“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更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落叶”:饱含水份,繁密。“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暗示着颜色,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秋天气息。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不妨想象一下,木叶带给我们的暗示:斑白的树干,枯黄的落叶,

5、冷风中瑟瑟的飘雪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木叶”诗句 “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些“潜在的力量” 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因而意蕴深厚,令人回味。 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忧

6、愁情绪离别之情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鹃夜半犹啼血 忧国志士 思乡之情脱俗之境 拓展训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圣洁坚贞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感知下列诗句,请辨别“青”与“绿”意味的不同 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 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 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

7、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朗读二首咏梅诗,体会其中“梅”这一意象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早 梅齐 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梅 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两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卜 算 子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卜 算 子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巧妙地把陆游词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