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类植物,其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 B脂肪 C无机盐 D水2 下列不属于等位基因的特点或性质的是A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B控制着一对相对性状C具有相同的核苷酸排列顺序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相互分离3朱

2、鹮是一种稀有的美丽鸟类,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如16年的2200多只。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有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B对野生朱鹮可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其中易地保护是最有效的方式C之所以要保护野生朱鹮,是因为其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D朱鹮数量的大量减少,使得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也遭到破坏4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一双亲生了四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不考虑突变)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

3、发生一般情况下,1 个基因型为 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 4 种精子基因型为 Yy 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的数量比约为 1:1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5如图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根据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以膜的选择透过性为基础才能发生B该过程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构成囊泡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有膜成分的更新6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某无色溶液中,测得其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细胞内外浓度差最大Bt2时液泡颜色与t0时刻相同Ct3后无水分子进出细胞Dt1后的变化是因为

4、有物质经主动转运进入细胞7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后,要用特定的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B淋巴细胞 小鼠骨髓瘤细胞 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杂交瘤细胞ABCD8(10分)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C“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但无法使不能产

5、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D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个体二、非选择题9(10分)请完成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概念图。_10(14分)以现有大豆品种作为受体材料,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分析其对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性,筛选出抗病大豆新株(品)系。请据此回答问题:(1)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_,该过程用到的酶有_。(2)在用土壤农杆菌介导时往往要用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之成为_细胞,然后将它们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以完成转化过程。(3)抗性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是基因工程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其中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的方

6、法是_,其个体生物学水平的检测方法为_。(4)转基因大豆细胞培养成转基因大豆植株,需要通过的过程是_,依据的原理是_。11(14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12

7、烟草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双子叶植物,易受 TMV(烟草花叶病毒)感染而大幅度减产。绞股蓝细胞中含有抗TMV基因,能抵抗TMV感染。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烟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表示为了获取抗病毒基因,可从绞股蓝细胞中提取相应的RNA,在_酶的作用下获得cDNA片段。(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图中的_(填序号),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_。(3)过程还需要再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方法是_。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答案解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生活中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也是水。故选:D

8、。考点:细胞中的化合物点睛: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活性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次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的含量较少。2、C【答案解析】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题目详解】AB、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如A和a,AB正确;C、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C错误;D、等位基因A和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D正确。故选C。3、B【答案解析】野生动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此外还可把濒危物种迁出远地,在异地进行专门,称

9、为易地保护,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方式是就地保护。【题目详解】A. 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能导致环境容纳量即K值减小,因此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A正确;B. 对野生朱鹮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就地保护,B错误;C. 保护野生朱鹮目的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价值包括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C正确;D. 朱鹮数量的大量减少会使得部分基因丢失,使得遗传多样性也遭到破坏,D正确。【答案点睛】本题以朱鹮的保护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4、A【答案解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基因的

10、分离定律、生物变异和减数分裂,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题目详解】有一双亲生了四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可能是正常的杂合子,或一个是正常杂合子和一个是白化病,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间期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易发生基因重组、减数第一、二次分裂都能发生染色体变异,正确;正常情况下,1个基因型为Aa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如联会时无交叉互换,只可形成2种4个精子,错误;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中Y与y的比约为1:1,数量比不等于1:1,错误。综上正确的是,只有一项正确,故选A。5、A【答案解析

11、】本题以“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示意图为情境进行考查,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胞吞”、“受体与相应物质特异性结合、细胞膜内陷形成囊泡”,据此进行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图示分析展开联想,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题目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囊泡的形成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即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能发生,A错误;题图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即需要细胞表面的受体的识别作用,需要细胞内部提供能量,B正确;囊泡膜属于生物膜,所以构成囊泡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神经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胞吐过程中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实现了细胞膜成分的更新,D正确。故选:A。【

12、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胞吞”、“受体与相应物质特异性结合、细胞膜内陷形成囊泡”,据此进行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图示分析展开联想,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该题时的易错点有:混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不知道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6、B【答案解析】据图分析,t0-t1段表示液泡体积减少,说明此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t1-t2段表示液泡体积变大,说明此时细胞吸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t1-t3段表示细胞吸水导致液泡体积增大,t3后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据此分析。【题目详解】A. 据图可知,t0-t1段液泡体积逐渐减小,说

13、明开始时细胞液的浓度比细胞外溶液浓度低,此时细胞失水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离子的速率,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内外浓度差逐渐减小,A错误;B. t2时液泡的体积与t0时刻相同,两者颜色相同,B正确;C. t3后液泡体积不再变化,但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错误;D. 从t0时就有物质经主动转运进入细胞,t1后液泡体积逐渐增大,原因是物质经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后导致t1时刻后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从而发生细胞吸水,D错误。7、A【答案解析】特定培养基培养细胞的目的是筛选出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因此其他的细胞都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存。在这种培养基上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在上面存活、增殖。【

14、考点定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名师点睛】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经过三次筛选:筛选能够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8、D【答案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比较: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诱导手段用途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题目详解】A. 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需要把紫草细胞培养到

15、愈伤组织阶段,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也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正确;B. 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没有发生分化和基因重组,B正确;C. 试管婴儿的产生采用了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但该技术无法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C正确;D.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由于无细胞壁,诱导融合时无需去除细胞壁,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所用的技术手段多一种灭活病毒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相同,都是细胞膜的流动性,且动物细胞融合一般不能形

16、成杂种个体,D错误。二、非选择题9、无机化合物(无机物) 蛋白质 脂肪 RNA(核糖核酸)【答案解析】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2、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生物体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题目详解】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故为无机化合物;2、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类。故为脂肪;3、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故为蛋白质;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包括DNA和RNA,故为RNA。【答案点睛】本题是对细胞化合物概念图的考查

17、,题目比较简单,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掌握,同时也指导学生知识的复习,将高中生物知识以概念图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整理,有助于知识体系、知识网络的构建。10、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a2+(CaCl2溶液) 感受态 抗原-抗体杂交 用大豆疫霉菌感染大豆植株,观察其生长状况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2)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之前,往

18、往需要用钙离子处理农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便于重组质粒的导入。(3)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蛋白质,可以利用抗原-抗体杂交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也可以用大豆疫霉菌感染大豆植株,观察其生长状况。(4)转基因大豆细胞培养成转基因大豆植株,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1、2.2头/km2 2头/km2 乙种动物以甲种动物为食,丙种动物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 大于【答案解析】(1)550头/250km2=2.2头/km2,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度最快,即:(1000头/2)/250km2=2头/km2;(2)由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分析可知,当丙种动物增多时,捕食的乙种动物增多,导致乙种动物数量下降,乙种动物数量下降,捕食的甲种植物减少,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多。(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