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质量为2000kg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加速启动,阻力恒为1000N,t=20s时发动机达到额定功率,此后,功率保持不变,其运动的vt图象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40s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B.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20000WC. 匀加速阶段,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D. 加速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一直在增大参考答案:B【详解】A、t=20s时发动机达到额定功率,t=20s之后,汽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达到最大速度,由vt

2、图象可知,在t=40s时汽车尚未达到最大速度,故A错误。BC、匀加速阶段,汽车的加速度a=m/s2=0.5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f=ma,汽车的牵引力F=ma+Ff=2000N,t=20s时发动机达到额定功率P=Fv=20000W,故B正确,C错误。D、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后,牵引力大于阻力,速度还要继续增大,在功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P=Fv知,随着速度的增大,牵引力要减小,直到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F=Ff=1000N,故D错误。2.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

3、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D.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建立了惯性定律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学史,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伽利略是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A错误;开普勒根据第谷多年行星的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三定律,选项B错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选项C正确;牛顿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选C。3. 质点

4、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4t+t2(m)(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 第1s内的位移是5m,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2m,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1m/s参考答案:ABC解:A. 第1s内的位移x=4t+t2=41+1m=5m,故A正确;B. 前2s内的位移x2=4t+t2=42+4m=12m,则前2s内的平均速度m/s=6m/s,故B正确;C. 根据=4t+t2知,质点的加速度a=2m/s2,则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x=at2=21m=2m,故C正确;D. 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v=at=21m/s=2m/

5、s,故D错误。故选:ABC.4. 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取g10 m/s2) (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参考答案:BC5. (单选)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从半圆轨道顶端和斜面顶端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v0同时水平抛出,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与斜面竖直高度相等且在同一竖起面内,斜面底边长

6、是其竖直高度的2倍若小球b能落到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一定先落在半圆轨道上Bb球一定先落在斜面上Ca球可能先落在半圆轨道上Da、b不可能同时分别落在半圆轨道和斜面上参考答案: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质量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至位移为4m处,拉力F停止作用,至位移为8m处物体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的图线如图所示。物体的初速度为_m/s,物体和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_,拉力F的大小为_N。(g取)参考答案:7.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B的质量之比mA:mB=1:2,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rA:rB=1:3,则它们的线速度之

7、比vA:vB= ,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 ,向心力之比FA:FB= 。 参考答案:vA:vB= , aA:aB= 9:1 ,FA:FB= 9:2 。 8.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最大刻度为5 N)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沿直线运动(如下图)试问:(1)这时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拉力为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2)如果在木块上再加一个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滑动摩擦力将(变大/变小/不变)这一事实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参考答案:-3.0N 3.0N 增大 增大 压力有关9. 汽车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拱形桥的顶端时,驾驶员处于_状态.(填“超重”或“失

8、重”)参考答案:_失重_10. 物体沿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第3s内的位移是4.5m,在第10s内的位移是11.5m,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0=_,加速度a=_。参考答案:V0=2 m/s,a=1 m/s211. (填空)(2012秋?桐梓县校级期中)一个质点在x轴运动,开始时位置为x0=2m,第1s末位置为x1=3m第2s末其位置为x2=1m那么,在第1s内质点位移大小为5 m,方向为沿x轴的正方向;在第2s内质点位移的大小为2,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参考答案:5,正,2,负解:在第1s内质点位移x1=x1x0=3(2)m=5m,大小为5m,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 在第2s内质点位移x2=x2x1

9、=13m=2m,大小为2m,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故本题答案为:5,正,2,负12. 图6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弹力F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当弹力F6.0N时,弹簧的伸长量x cm。参考答案:13. (填空)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封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参考答案:左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1)甲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

10、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2)乙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两小铁球P、Q能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时分别从轨道下端水平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3)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3)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0cm,则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_s曝光一次,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m/s,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为 m/s;(g取10m/s2)参考答案:(1) 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2) P球落地时刚好和Q

11、球相遇 说明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 0.1s 2 m/s 2.5 m/s 15.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滚下,在坐标纸上依次记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O为小球的抛出点)(1)在图中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2)从图中可看出,某一点的位置有明显的错误,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该次实验中,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时的初始位置比其他几次偏 (选填“高”或“低”)(3)某同学从图象中测得的三组数据如表所示,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m/s(g=10m/s2)x/cm10.0020.0030.00y/cm5.0020.0045.00参考答案:解:(1)画一条抛

12、物线,不在线上的点要舍弃(2)第4个点明显不到线上,水平方向的位移小了很多,是由于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太小,所以原因是: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时的初始位置比其他几次的位置偏低(3)根据y=得:t=,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低;(3)1.0【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1)画线时要画一条抛物线,把明显偏离抛物线的点舍弃(2)通过分析水平或竖直方向的位移与图线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实验时的错误(3)利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来求解初速度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个高为48cm、质量为30kg的金属容器内密闭一些空气,容器侧壁正

13、中央有一阀门,阀门细管直径不计。活塞质量为10kg,横截面积为50cm2。现打开阀门,让活塞下降直至静止。不考虑气体温度的变化,大气压强为1.0105Pa ,忽略所有阻力。求:(1)活塞静止时距容器底部的高度;(2)活塞静止后关闭阀门,对活塞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通过计算说明能否将金属容器缓缓提离地面?参考答案:解:(1)活塞经阀门细管时,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P1=1.0105Pa。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为:L1=24cm 活塞静止时,气体的压强为P2=P0mg/S=1.01051010/5010-4=1.2105 Pa 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2V2 代入数据得: (2)活塞静止后关闭阀门, 设当活塞被向上拉至容器开口端时, L3=48cm根据玻意耳定律:P1L1S=P3L3S 代入数据得:又: 所以:金属容器能被提离地面。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