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应当坚持正义 教案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文中的易错字词以及成语,体会句段的深刻含义,感受语言特色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思维发展与提升 抓住文中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述思路,欣赏文章的论证艺术,感受文章强大的思想力量,获得思想启迪,提升理性思维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苏格拉底关于人应当坚持正义的思想以及即使在身体受到损害甚至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人们也应当选择“正当”行为的高贵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 领会文章的现实意义及价值,感受苏格拉底唯正义是从的道德观念,探讨个人立身处世之原则。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述思路,欣赏文章的论证艺术。感受文章中所展现的唯正义是从的美好品质,探讨个人立身处
2、世的原则。导入解题1.导入:公元前399年的一天,苏格拉底被古希腊500人陪审团法庭判处死刑,被指控罪名是不敬神明和腐化雅典青年。雅典公民在这一天大获全胜,但是雅典法律却在这一天一败涂地。当时的雅典死刑犯并不一并会死,至少还存在三条生路:缴纳罚金赎罪,请求陪审团宽恕和自请流放。苏格拉底本身是可以免刑的,但是他却拒绝了法庭的开释,他的朋友们也在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也被他拒绝了。苏格拉底为何连命都不顾?有什么比他命更重要呢?2.文学常识: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哲”。他的著作大多以对话录形式记录,主要作品有申辩论柏拉图对话
3、录理想图等。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命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汁而死。二、文本研习学习活动一:积累词语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膺:胸。恫瘝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大而不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当仁不让:论语:“当仁不让于师。”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前来求学的人时,常常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必须促人醒悟
4、的警告。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可以称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着了火,大家都用护城河的水救火,水用尽了,鱼也就干死了。比喻因牵连而受祸害或损失。近义词语:无可非议/无可厚非相同点:都表示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不同点:“无可非议”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诚惶诚恐/惊慌失措相同点:都形容害怕慌张。不同点:“诚惶诚恐”指惶恐不安。“惊慌失措”指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毕恭毕敬/顶礼膜拜相同点:都形容对人恭敬。不同点:“毕恭毕敬”形容对人十分恭敬”。“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顶礼膜拜”程度更深。学习活
5、动二:鉴赏论辩艺术1.选出格黎东说“你说的对”的语句,并分析“对的”内容。明确:共4处:第2段、第28段、第34段、第48段。第一处:听从真理;听从好的,明白人的意见。(第1段、第5段)第二处:不能听从外行人的意见(第17段)不能毁掉了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掉的部分。(第23段)第三处:未得到雅典人同意释放逃跑不正当。(第33段)第四处: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第49段)苏格拉底在整个对话中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肯定或否定的观点,而是通过反问或层层深入的追问,一步步引导格黎东认识到对正义的坚守,请概括苏格拉底巧妙的“劝说”艺术特点并依据原文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明确:这是苏格拉底
6、的论辩艺术,即面对问题,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层层深入的反问或反驳,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思想的影响,从而放弃自己原来的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观念,这种论辩艺术称为“助产术”。 以设问推动思维的发展,是苏格拉底说理的一大特点。如“现在我们能够怎样研究最恰当呢?”一句,提出文体,引出关于“意见”的话题。又如“什么损害呀?哪方面的损害?损害那个不服从者的什么部分?”一句,揭示听信外行的严重后果。 层层铺垫,深入浅出,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作者先让苏格拉底一上来就表明自己的观点和决心,在此基础上,苏格拉底和格黎东探讨了对于“意见”的看法。苏格拉底指出人民一旦听信了错误的意见,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判
7、断“意见”好与坏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合乎真理。这是从理论上阐述对于格黎东的意见要不要听从的问题。以下是具体探讨格黎东所提出的越狱或逃跑的理由是否合乎“正当”的问题。苏格拉底指出,行贿得以释放或逃跑出狱是不正派即不正当的,是邪恶的、可耻的,在苏格拉底看来,这种活法还不如不活。这就从道义上彻底回应了格黎东劝他越狱的话,使格黎东心服口服。三、总结延伸1.标题人应当坚守正义,在文中“正义”包含了哪些理念?怎样理解?明确: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我就拳拳服膺。如果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正义所毁灭的部分毁灭了。我试图未得到雅典人同意释放,便离开此地是不是正当?我能以坏报
8、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正义的含义:公正的、正当的道理;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做出的肯定判断。作为道德范畴,与“公正”同义。2.苏格拉底拒绝越狱逃跑的态度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历来广受赞赏,但也有人认为,雅典法庭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罪名是“不敬神明”,这种判决是不正义的,苏格拉底欣然接受不正义的判决,这种态度不值得赞赏。你怎样看?为什么?赞赏:在苏格拉底看来,他恪守的是一种正义,而正义就是守法。在这个案件中,无疑存在着一个悖论:看似完美主义的制度却处死了正义的公民。虽然,苏格拉底是一个流行观念的质疑者,人生价值的省察者,德行智慧的提倡者,或是一个纯粹的实证主义
9、者。他坚定地认为法律是至上的、正义的、公平的,有良知的人首先便是遵守法律的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和责任,更是公民对城邦的义务。在他的心中,人民对于他的判决是集体智慧和理性的产物,具有权威性,即使他自己明白这种裁决是不公正的,他依然不会选择逃避惩罚。因此,身居其间的苏格拉底作出了智慧的抉择,使个人正义服从于制度正义,并为此付出了珍贵的生命代价。为正义而死,坚决不做不义之举,苏格拉底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的哲学理论。不赞赏:从法律的角度看,雅典的政府之所以是民主的,是因为管辖权是操纵在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手中的,多数人的观点知识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并非永远正确,一旦将其奉为绝对的正义和法律的唯一来源,真理就会被扼杀。多数人在利益驱动下,极其容易造成多数人的暴政,这种多数人的暴政几千年依赖一直都是民主不可回避的弊端。而苏格拉底便是死在这种民主司法的多数人的暴政之下的。是否存在永恒的正义?它有没有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VIP卡领用合同模板
- 老年团体治疗实施指南
- 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 宝宝班父母课堂教案
- 建筑业“营改增”实施前相关措施的探讨2016.4.2
-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 2025年背阔肌知识试题
- 小学春季学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模版
-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教师工作计划总结模版
- 自我总结模版
- 危废转运合同范例
- DBJT13-323-2019 土壤固化剂应用技术规程
- 手术患者管路安全管理
- 数字化转型下的对公客户业务场景解析
- 高中化学物质俗名大全
- 2024铁路车站及沿线用摄像机技术要求
- 2025年西昌市公开招聘国企业工作人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快速注塑机生产线升级改造合同范本3篇
- 2025届湖北武汉市高考仿真模拟数学试卷含解析
-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课件
- 公园景区安全生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